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时间:2022-04-02 04:04:40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就目前来看,各高校特别是位于少数民族聚集地以外的地方高校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并不很多,更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近年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政治事件等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1.民族成份的复杂性。以辽宁省高校为例,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包括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构成了省内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2.语言的多样性。在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如维吾尔语、蒙古语等。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广大农村和牧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汉语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高校授课时可以考虑推行民族教师使用汉语、辅助民族语言的授课方式,逐渐消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隔阂,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理解教育内容。3.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大学生无论在语言、风俗习惯,还是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远远超过其他汉族大学生。由于各民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使各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必须高度关注的。4.思想认识的多样性。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很多方面不适应,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思想问题,这些问题又多与民族和宗教等问题相关。因此,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必须引导这些大学生逐步克服狭隘的民族意识和保守、封闭的心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认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促进校园稳定及社会稳定大局的客观需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由于复杂的客观环境,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更要重视引导和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在行动上自觉地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高校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上的任务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2.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思想、不同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和碰撞,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发展的空前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对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变革。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的改进以及观念的更新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3.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在要求。做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把大学生培养成认真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身心健康、人格完美,并能够自觉地承担起振兴国家的历史使命,为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进步和共同繁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只有健全、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进教育管理方法,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现状。

三、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社会及高校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并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办法,但是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模糊认识。当前只教书、不育人,只顾教学、不顾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范围依然存在。这些错误思想及做法都反映到高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不利于新形势下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2.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责任不明确。由于高等院校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扩招等原因,导致了思想政治辅导员严重缺编,而且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责任不明确,已经现实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3.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手段、方法简单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直存在着被动状况,在大部分大学生看来,形式主义的作法较多,未能真正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去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工作往往停留于解决单个问题、局部问题、完成单项工作任务、应付上级的工作检查和考核的状态,无法与高素质教育相适应。4.大学生工作干部的素质无法满足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网络在校园的迅速发展,要求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该突出全面性、层次性和现代性,要求大学生工作干部必须要掌握广泛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四、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切实改变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从属地位,树立“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保证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突出其专业成才服务的职能,切实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实施计划,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流水线的重要环节。2.建立并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只依靠大学生工作干部,必须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合力,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及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及时性,确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3.提高队伍素质,实施“高进、优出、培养、提高”的大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新机制。大学生工作干部是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建立“高进、优出、培养、提高”的新机制就是要优化选留机制,广纳贤才,保证大学生工作部门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学历层次。培养大学生工作干部具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改革意识、服务观念、奉献精神、主人翁意识,不断养成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其从事本职工作的能力。4.健全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招生到毕业,包括在校期间的校纪校规管理、党务工作、宿舍管理等,都统一到大学生工作上,形成一条龙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制。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效益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需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现状及相应的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体系,着重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

作者:郝艳君潘磊工作单位:沈阳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