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管理策略与思考

时间:2022-12-14 03:13:55

留守儿童管理策略与思考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邵武市和平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全校384名学生中,有“留守儿童”107人,占学生总数的27.8%。笔者对我校“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摸清了这些“留守儿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对每个“留守儿童”摸底的基础上,专门建立个人档案。把“留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性情习惯,和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联系方式、以及工作情况、家庭收入等,都一一入档。通过对他们个人档案的研究分析,并结合谈话了解,我们认为“留守儿童”普遍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究其原因有:1.寄居家庭产生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出现不合群,自卑孤僻,说谎等心理障碍,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等等。2.“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存在差异。由于年龄上的差距,监护人对寄居孩子的所作所为,更多的表现为看不惯,不理解,因而产生代沟,想不到一块,也说不到一块儿,无法正常沟通,直接造成两者之间思想、心理、行为等差异。因此,寄居孩子在受到委屈、欺侮时,不向监护人诉说,并不足为奇。3.教育方式不尽合理恰当。一是包办代替。许多长辈,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爱,除学习之外把一切杂务都包办下来,造成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差。二是说教多。孩子不论是取得优异成绩,还是做错事,都要进行说教。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在一刻不停地提醒下成长起来的。三是过于溺爱。监护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关爱有余,多采取放任态度。4.父母缺少与孩子的协调沟通。由于把孩子放在长辈和亲朋好友处,对孩子相对比较放心,所以跟监护人联系较少。偶尔过问一下孩子的情况,缺少与孩子的协调沟通。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的队伍将不断扩大,为让“留守儿童”能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接受正常、健全和完善的教育,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教育策略:

1.成立“知心姐姐工作室”

学校“知心姐姐工作室”能够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哪些心理问题,能够帮助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预防他们产生心理障碍,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工作室除了可以为孩子们开通“知心姐姐热线”和“知心姐姐信箱”外,还可在每周专门设立“知心姐姐接待日”,由知心姐姐与家长们交流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其监护人之间的感情交流。通过交流发现,解决孩子性格孤僻、自卑、忧郁等心理问题。如,有一位孩子在给“知心姐姐”的信中这样写道:“每当看到别的同学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游戏、玩耍时,我的心里难过极了。每到这时,我只能选择躲避,因为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个孤独的孩子。……我真希望爸爸、妈妈能常常回来陪陪我,因为我也需要关心,需要和他们同样的幸福和快乐,这远比挣钱要重要得多……”。因此,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首先应该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家长们的关爱意识;其次是发挥学校“知心姐姐”工作室的重要作用,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为他们播撒爱的阳光。

2.举办家长会等活动

通过举办“家长会”等载体,召开监护人专题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通过家访,搭建沟通渠道,加强与监护人联系,使监护人了解“留守儿童”的特点,懂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帮助监护人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同时建立家校联系卡,学校还开通了“家长热线”电话,当学生向监护人求助而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学生就可以通过电话或联系卡跟老师取得联系。确保“留守儿童”有特殊情况时,第一时间与监护人或父母取得联系。

3.加强安全教育

“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其成长过程中是最易受伤害的。而“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既是全体家长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为此,学校应努力做到:(1)警校共育,共铸维权屏障。学校公安分局联手共建,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同时,实行凡涉及学校师生的案件,专人负责,限期结案;凡涉及学校治安纠纷,立即出警;凡学校重大活动或庆典,派人到场维持秩序。(2)安全教育,长抓不懈。一是安全教育进课堂、进生活、进头脑,努力做到安全教育不留“死角”。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时时讲安全、处处说安全;同时,定期举行安全教育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和救护演练。二是抓好“三个制度”:专题安全教育制度:每周升旗仪式时,学校实行集中的安全教育;食品安全和违禁物品检查制度;封闭式管理制度:寄宿学生到校后要等到周末时才能出学校,中途原则上,学生不准出校门。若有特殊原因,须教师或生管老师签具意见,同意方可放行。

4.成立“学生零花钱寄存处”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由于平时不在孩子身边,心里牵挂着自己的子女,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弥补平时对子女缺少的关爱,因而尽量多给孩子零用钱。然而多数留守儿童用钱没计划,乱花钱,不懂得合理使用。为此学校设立“零用钱寄存处”,由生管老师为学生管理零用钱。消除“留守儿童”家长的后顾之忧,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和勤俭节约品质。

5.成立“学生休闲吧”开设“休闲吧”。利用空闲的教室,改造成留守儿童的“休闲吧”,在休闲吧里添置彩电、书橱、报架、书报和桌椅等用品,并在四周的墙上挂上各种安全宣传图片和优秀书画作品,同时,学校通过制定“休闲吧管理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这里收看到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还可以在这里翻阅各种报纸和书刊,让“休闲吧”成为“留守儿童”学习和娱乐的好去处。

6.开辟综合“实践基地”和“蔬菜基地”

(1)邵武市和平中心小学有占地6亩的“茶山劳动技术实践基地”和约800平方米的“花卉栽培基地”,给“留守儿童”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平台。学校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认识许多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让学生通过体验与探究,培养认真负责、尊重自然、团结合作、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及爱美、审美情趣。(2)成立“菜蓝子工程”。学校开辟了“三园”基地,在原有的“花园”和“茶园”两块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新开辟出一块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菜园”基地。学生不仅可以在基地里亲自动手实践,还可以学到许多有关蔬菜的种植和管理知识,让学生增长见识。“留守儿童”们把这些蔬菜送到学校食堂免费加工成美味的佳肴,亲口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7.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成立“爱心家庭”

行政领导、骨干教师应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三知道”:知道儿童的基本情况;知道委托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知道留守儿童家长的打去向及联系方式。做到“六个一”:每周打一次电话;每月通一封信;爱心家长每周与孩子们交流一次;爱心家长每月与留守孩子交流一次;孩子的家长与科任教师每月交流一次;孩子的家长每学期必须与孩子相聚一次。二是关怀学生的心理成长: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把“留守儿童”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留守儿童”沟通情感,弥补他们亲情的缺失。三是给“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四是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优秀学生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五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争取一切积极力量,才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在温暖的集体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作者:黄志忠工作单位:邵武市和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