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中人本主义心理学运用综述

时间:2022-04-20 10:16:00

电视中人本主义心理学运用综述

20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学者出于对当时影响最大的两个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不满,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看来,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受原始的性冲动所支配,行为主义理论的许多结论来自对简单动物行为的研究,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人看作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失掉了人的最重要特性。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他们认为,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给人的心理本质做出了新的描绘。简言之,人本主义学派所倡导的基本内涵是:关怀人类,弘扬人性。其表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需求的关注。二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张扬。电视,作为大众传播领域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作为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文化载体,尤其能够承载和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内涵。

一、传播理念

从“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中国电视自90年代开始,话语权从政府下放到人民,平民意识大大加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受众本位思想得以确立。一方面,在传播形式上,除消息外,出现了专题报道、新闻评论、调查报道、谈话节目等有深度的节目样式,引起观众思考;在节目编排上,出现了栏目化、板块化等结构方式,更加符合观众收视心理;在传播手段上,出现了现场直播结合演播室评论、主持人采访等多种方法,使新闻事件的共时性、丰富性、深人性得到最佳的展示,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赏需求,体现了对受众的关怀、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中国电视提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一新理念。电视工作者将镜头更多地转向普通人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贫困问题、住房问题、疾病问题、失学问题、下岗问题……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同时,电视镜头也着力捕捉普通人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刻画平凡中的伟大。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

二、催生并发展了民生新闻

按照马斯洛有关需求的划分,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低级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高级的需求。从目前民生新闻的情况来看,虽然学术界对它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不论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的笼统认识,还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价值判断,民生新闻更多的是从受众的角度报道新闻,更关注人物的命运,更多地体现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和民生的情怀,目的在于通过新闻报道让受众知晓生存的价值。

过去,民生关注只是局限于人的低层次需求的满足,而现在,民生关注的重点是公民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公民的主体价值是否得到尊重。河南电视台关于“解救黑砖窑窑工”的连续报道以及近期赵传海冤狱案的追踪报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此,民生新闻更有人情味,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命运的关怀。任何新闻都是关于“人”的新闻,任何新闻报道都与现实的人的利益密切相关。民生新闻要想杀出同质化的重围,走出单一循环的怪圈,向深层次发展,就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拓宽民生视野,树立民生意识,把尊重人的价值、体现人性化追求作为新闻报道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