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学习途径探索

时间:2022-06-22 10:18:00

主体性学习途径探索

主体性学习是现代课堂教学的灵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的不少课堂:教师让学生说了,也让学生做了,甚至用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些课堂中似乎并没有得到真正实现,仅仅是形式上热闹,逃脱不了师本教育的羁绊。那么,应该怎样认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数学教学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主体性学习?本文就此作粗浅地探讨。

一、化教之要求为学之需要

创设问题情境:置问题于适当的情境中,是引发学生学习需要的根本策略。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觉调动知识经验、智慧潜能,力使问题获得解决,以满足自尊和成就感的需求。一旦教师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的学习需要,主体性学习就自然而生了。

课例一:《向量的坐标表示》

“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正入神,忽有人推了推我:‘某某在哪里?’我下意识地用手一指:‘在那儿——’。可他眼前一抹黑,说:‘看不清’。也是,他刚进来嘛。于是我又告诉他:‘某某在几排几座’。于是他很快找到了要找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定位(找人,找物)的例子很多。你能举出不同的例子吗?从数学角度看,可以归纳为什么问题?……如何用坐标表示向量呢?……”

情境设计应是多角度的。在这里选择的是一个生活情境,学生体验了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奇妙感受。在学生心里,对数学的“有用”性有了更多的理解:数学可以精确刻画世界,数学语言同样是人们交流的必要工具。

揭示逻辑联系:逻辑能推断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合理性。追求事物联系的合理,反映了人崇尚自然追求完美的本性,因而容易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二、化教之演绎为学之活动

传统数学教学多是教师演绎教学内容力图使学生弄懂、学会,教师在演绎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启发式,仅从知识掌握看,是有成效的。但是,忽视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否认学习中的任何任务最终全都要学生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一根本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学生的学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抑制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日益突出。化教师的演绎为学生活动,就是为了充分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发现。

课例二、《数学归纳法》

按照教材的陈述,讲解数学归纳法原理,学生往往只能记住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机械套用。由于不能理解原理的实质,以至于怀疑数学归纳法的可靠性。因此,“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应改变传统做法,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和思维活动中,独立地感知、领悟其实质。(1)情境体验:放鞭炮,自行车排放,多米诺骨牌游戏……(2)原理探究:以多米诺骨牌游戏为例,探讨“连锁”反应的条件;(3)尝试迁移:数学归纳法;(4)拓展深化:不同递推条件的数学归纳法。

学生借助于感性经验,通过直观感知和理性思考,一步一步接近概念的本质。当理解困难时,也会自觉的回到问题情境和思维活动中去,调整思考,直至理解。

化教师演绎为学生活动,是提高学生主体参与度的重要手段。主体参与度直接影响并决定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化教之速成为学之长成

探索和学习新知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个性化的过程,过早地逼进“完形”,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教之速成,比之于拔苗助长;学之长成,比之于理苗促长。诚然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师的教学可以在时间上适当加快学生学的进程,但学生内在自主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不可省略的。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重视知识概念、方法、思想形成的过程,适度增大数学问题及其解决的开放性。让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冲突中积累经验、领悟实质,逐步形成思想、掌握规律。

课题三、《点到直线的距离》

(1)在计算(点到直线距离)之前,先猜一猜结果是什么?学习运用特殊化的方法,体验直觉猜想的力量。(2)引导反思解析法证明的复杂性的原因,提出:既然求交点坐标不是目的,那么对交点坐标的处理能不能设、用而不求呢?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3)距离作为线段长度,从平面几何角度,还可以怎样思考?

——与平几、三角知识联系。(4)从距离的最小性角度,又可以作怎样的思考?——与函数知识联系。(5)观察公式的特征,能否和熟悉的知识相联系?——与柯西不等式联系……”

开放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还加强了知识的联系,突出了基础知识地位和作用。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化教之评价为学之评价

教学的评价侧重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由于学生存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若干的差异,相同条件下,目标的达成状况也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很多学生在知识目标达成评价的过程中,逐步丧失了学习信心和兴趣。数学教学活动不应该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活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养成得益的数学思考习惯。正如学生体育活动课不能完全以学生体育技能掌握情况来评价学生,而应以活动量来评价学生一样,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用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思维参与程度的评价代替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一些智力挫败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自由地张扬个性,积极而有成效地思考,真正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值得指出的是,强调自主学习,不是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是简单崇尚创造性不注重对学生的规定和限制,而是施予这一教学目的过程为学生自主达成这一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