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通识教育改革探讨

时间:2022-09-26 09:08:06

高职通识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在高职教育的内涵化发展与改革中,成人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通、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如何提升、通识教育体系如何构建等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四年一贯的教改实验,从高职通识教育的之问、之辩、之探、之果四个层面阐述了高职通识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相应的理念、范式、路径和方法。实验表明,高职通识教育对于高职人文环境的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效果显著。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职业素养

当今,通识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认同,围绕高职通识教育主题开展的改革探索也不少,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困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开展了以教学改革实验为手段,以“大通识”和“小通识”为类别,以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建设、教材开发、教育质量评价等为重点内容的系列研究,对高职通识教育进行了理论解读。

一、高职通识教育之问

通识教育在国外早期叫“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随后通识教育理念走向世界。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是“指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认为通识教育重在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即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报告还认为,通识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大学,其课程应该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三大领域,着眼于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通识教育理念被引入中国后,学界对此进行了诸多改良,有的还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公共教育、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虽然考察视角不同,研究结果难免有异,但“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不同国家的教育因国情不同而不同,不同教育的功能又因培养目标、教育对象不同而不同。联系我国的高职教育实际,不禁产生以下之问:之问一:立德树人,高职通识教育的发力点在哪里?随着社会用人观念的理性回归,行业企业不再盲目追求聘用人员的学历和学校,而倾向于关注人品和综合素养。同样,高职院校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孰重孰轻的争论也少了,认为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都不可或缺。但是,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及职业教育的局限,学校对专业技术能力教育的重视度高而且教育路径和方法明晰成熟,而对人文素养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做、与专业教育如何融通等问题应对较为困难。之问二: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如何建构?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还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基于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势和学生的职业心理,对于如何定制既能融入高职教育又真正属于高职学生的通识课程,如何建设师资团队、开发教材、保障教育质量等问题,都无法回避。之问三:高职通识教育要不要?这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层面的问题。通识教育走进高职,无疑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高职院校认为,开设除专业课程外的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多将人文教育等同于通识教育。本研究并不赞成这种“等同”,因为高职通识教育关注的人文素养,其内涵包含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职业技术素养,这是传统的人文类课程涵盖不了的。对于高职通识教育,如何定位其功能、如何组织其教学、如何处理与原有公共基础课程的关系等,都需要认真思考。

二、高职通识教育之辩

康德曾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换言之,康德之论指出的哲理就是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曾有一段时期遭遇过“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招技工难”的困境,这与当时高职院校办学盛行的普教化倾向有关。当下企业又面临招收高素质员工难的问题,这说明高职院校办学又产生了新问题,即强势的工具理性化办学导致学生价值理性的分离。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高职通识教育是基于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特殊性,以“通俗知识”为载体,以心智启迪和智识培养为目标的教育。除遵循普通高校通识教育的一般规律外,其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渗透和引领,具体可从功能形态、内涵外延关系、教育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

1.必须兼有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从教育的功能形态看,高职教育主要有“软教育”和“硬教育”两类。“软教育”是指“以文化化人”,重在实行德心、全人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硬教育”是指与专业匹配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育即专业教育,重在传授知识与技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此外,职业教育要培养“职业精神”。总理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强烈的职业精神。”③这种精神体现为职业道德、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要从心灵塑造开始培养。只有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始终如一的职业忠诚、执著坚定的职业意志,员工才能走得更好、更远。高职通识教育只有找到与学生心灵对接的窗口,才能启发学生的职业人生,帮助他们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

2.人文教育不能替代通识教育。参照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诠释,从内涵关系看,高职通识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职业素养等范畴。不过,国内对此观点的认知并不统一。在全国的一次培训会上,研究人员对来自全国43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就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认为人文教育就是通识教育的教师占41%;认为两者是平行关系的教师占15%;认为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的教师占31%。后来又用同一问卷对云南、江苏、河南、浙江四省六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与上述统计基本相同。可见,教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解分歧较大,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阻力不小。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④原北大校长王恩哥认为,全方位教育对于学生很有益处,哲学系的学生要碰理科的东西,要学习计算机课程,理科的学生,同样也要学习人文知识。“通识教育可以使人走得更远。”⑤人文教育不同于通识教育,更不可能代替通识教育,这是由通识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复旦大学的熊庆年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理性,不仅要有人文的理性,注重学生人格、精神和气质的涵养,防止人的异化;还要强调成才环境的营造,希望通过特定的学校生活形态和文化方式来达到熏陶学生的目的。⑦高职学制一般是3年,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大,课程设置唯专业、唯能力的取向突出,综合职业素养教育类的课程多被淡化,生活教育、环境教育意识更为薄弱。但是,对于现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说,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都不可或缺,通识教育的统领性责任重大。

3.通识教育具有层次性。通识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通识教育也具有阶段性和衔接性。在我国教育体制中,通识教育始终贯穿各级各类教育,但因教育对象不同,具体教育要求各有侧重。例如,普及教育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是围绕“五讲四美三热爱”展开的,内容多聚焦于公德修性和养成,重在对公共社会行为的规范习得,具有突出的规则导向。高职通识教育则强调公民素质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是以高职大专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文化基础、人生观发展、职业规划等为支点的教育,重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对学生个体的心智解放和智慧启迪。

三、高职通识教育之探

1.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基于以上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围绕高职通识教育的改革创新,本研究进行了四年的课改实验,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特殊性,对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如何融通、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形成合力进行了探讨,采用“大通识+小通识”的范式实施教改。“大通识”与“小通识”是对通识教育第二层次的分解,主要根据通识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的。“大通识”是对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里“通俗智识”的简称;“小通识”指大专业或大学科内特有、职业者或学习者应知应有的“通俗智识”。“大通识”与“小通识”同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是以通俗知识或一般常识为载体,着重关注教育对象成长之需要、社会阅历和学历的水平层次、重在智性启发和哲学思辨的素质培养。两者的关系是:“大通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必修内容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体现了社会对人才质素的最基本要求,带有必修性和统一性的教育内容;选修内容则由学生自主择学,旨在优势兴趣的培养和所关注领域智识的拓展及智性的开发。“小通识”是公民素质与特定的职业素质相融合的教育,它是“大通识”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专业素质的深度人文体悟和职性启发。

2.从制度层面推进通识教改实验。第一,组织建构。本研究通过对现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创造性地建构了“大通识”(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和“小通识”(专业、职业技术技能)课程群,明确了彻底改革公共基础课程、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通识教育对于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至关重要等观念。为了全面加强和推进高职通识教育教改实验,学校先行先试,在历经几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后形成了“一院三中心”的组织架构: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院,并兼任温州市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研究院之下又有“人与人文”“科学与生活”“职业与素养”三个研究中心,涵盖文史哲、数理化生以及与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素养的培养。三个中心聘任了20多名校内外兼职研究员,对学校原有的公共基础课程、人文教育课程通过裁、并、改等多种手段进行了优化整合,并设了新的通识课程。第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全新的通识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软实力”。本着边实验边改革的思路,以国家、社会对高素质“社会人”和高技能“职业人”的要求为依据,学校对现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依托通识教育研究院的三个研究中心,在通识课程与校内原有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优化整合的前提下,学校创建了基于大、小通识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职业能力”三类通识课程群,创设了与现存公共课程系统一体、课时学分统设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求本校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拿到每一类中至少一门通识课程的两个学分。在三类通识课程群中,有关人类文明和区域文化的课程能帮助学生从中外文明以及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智慧的灵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知识课程则帮助学生探究并认识人类世界的丰富性、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对学生职业人格和专业素养的熏陶,则帮助学生自己开启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金钥匙”。第三,强化高职特色,从学生需要出发,以“智识”为标志进行教材开发,建设“研教一体”的师资团队,为创设高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供必要条件。在多渠道了解并借鉴国内外本科院校举办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学校坚定走通识教育的高职化特色道路,始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教材开发上,教研人员选择与高职学生学历、公民素质相匹配,成人成业素养必备的“常识”和“普通知识”,以亲近、启迪智慧,塑造学生完整人格为目标。本成果服务高职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诉求,采用将研究团队与教师团队并轨的做法,从研究到教学实践一体,真正做到了教师贴近学生。这种增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智识教育做到了“授人以渔”。此外,通识课堂强调师生互动,既有讲授又有讨论;既有大班又有小班,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在课外也能利用现有资源方便地开展自主学习。第四,以“督”保“效”,对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全程实时跟踪和全面监督。为了确保本项目实验研究的效果,学校教学督导处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以收集意见和建议,通识教育研究院各项目组每学期召开至少两次专题分析会。在听取督导处的情况反馈后,各项目组适时修正计划,调整教学内容,提出存在的不足与困难,由校领导、督导处和项目组会商,稳步推进通识教育教改实验的各个项目。

四、高职通识教育实验之果

1.成果的三大创新点。重“三实”。“三实”即实验、实证、实效。由“大通识”“小通识”建构的高职通识教育体系是否具有可行性,只有通过“三实”来检验。本体系中除“大通识”的必修课程外,近两年来共开发和推出“大通识”选修课程18门、“小通识”课程5门。凡开设的选修课程均进入“三实”流程。首先是实验性教学,教材开发组依据课程大纲编写讲义和教学。其次是实证,随着实验教学的进程,项目组要自行依照大纲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要适时走进课堂来听课、评课,并辅以召开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以获得翔实而准确的可量化信息。再次是实效,依据定量的实证数据统计出效果。最后是做出定性的评价,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推“三全”。“三全”即全体、全程、全面。全体是分别指向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每位教师只要有相关的兴趣和学科优势,都可以有权利申报或参与通识教改实验项目。学生依据学校的学分制规定,每学期必须选修一门通识课程(20个学分);全程是指通识教育课程与高职的学制相配套,整个学程大、小通识交替,选修必修并举;全面是指学生素质养成的全面性,通识教育秉承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德树人全面发展。达“三通”。“三通”即智通、职通、人通。由“知识”到“智识”的相通,指通识教育不以知识积累为目的,而以智识开启为目的。由“课业”到“职业”的相通,指通识教育重视从学专业到谋职业的相通,在引导学生尊重知识的同时也倡导批判思维,开启智慧之窗,做到细微处点拨智慧、心灵中明白道理。人职匹配、人职相通是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重“成业”更重“成人”,让学生的心智获得自由和解放,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正能量。

2.逐步建构了高职通识教育创新体系。依从“大通识”“小通识”理念建构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围绕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三大核心目标来思考。本体系建构的理论核心是摒弃了高职通识教育传统单一的以学科为单位的方式,重在智识灵通和智性启发。本体系分为“大通识”和“小通识”两大课程板块,必修课程彰显刚性化和统一性,选修课程则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和选择,广泛将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热点与世界范畴、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进行优化整合,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追求,着重不同知识领域的关联,追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的和谐发展。

3.实验成果“百花争艳”。通识教育助力学院的内涵发展,学院每学期面向全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从实验前的3门增加到23门(不包含二级学院开设的选修课),各门通识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持续上升。实验调查显示,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从2012年实验前的76增至2015年的81.12。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发现通识教育与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呈正相关。例如,2014届学生对母校满意度中“校风学风”的得分比全省高职平均高出7.38分、“师风师德”的得分高出平均7.51分、“对母校的忠诚度”“对母校的推荐度”的得分都平均高出7分,此四项的累积贡献率比指标结构(0.36)高出1.9个百分点。再如2014届用人单位满意度中“综合素质”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4.64分,“人际沟通能力”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7.25分,“心理素质”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7.03分,“合作与协调能力”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7.55分,此三项的累积贡献率比指标结构(0.40)高出2.7个百分点。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中关于“校风学风”“毕业生整体素质”“对母校的忠诚度”“对母校的推荐度”等方面的数据显示,2013届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1.83,2014届为92.71;2013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88.89,2014届为90.38。可见,通识教育的教改实验有效改进了学校的人文环境,增进了学生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学校实施通识教育教改实验以来,由于搭建了开放的教研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教研环境,教师以实验教学促进教学创新的热情普遍提高,通识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目前对高职通识教育的改革和研究还刚刚起步,未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

作者:程瑞存 邱开金 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分院

注释:

①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0.

②王道俊,王汉澜ss.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9.

③.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

④徐贲.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⑤李薇薇.对话:北大浙大校长“问诊”新时期大学生创业[N].中国教育报,2014-12-30.

⑥熊庆年.大学应推行“通识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09-15.高职通识课程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