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分析在钢琴教学的意义探讨

时间:2022-08-18 11:30:47

和声分析在钢琴教学的意义探讨

一、和声分析和作品风格

通常情况下,演奏者能否对作品和声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和品味音乐中蕴含着的深层次含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也是提升演奏效果的方式之一。例如当我们演奏某个作曲家的作品时,首先会进行读谱,然后试奏。为了能够保障演奏效果,必要时还会去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比如了解作品当时的社会背景,作曲者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等。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的一点在于,钢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和声意义的乐器,在资料收集的同时如果能够进一步地探究作品和声的特点,那么所演奏出的作品也会更加有感染力[1]。像我们常说的贝多芬风格、海顿风格等,都是从品味中获取出的经验。那么这些风格是怎么样进行总结的呢?实际上也是在对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和声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作为教师来说,首要的目标是让学生把握作品的具体风格,而和声分析正是关键的环节。钢琴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风格,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变化。例如在古典风格时期,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在于复调音乐多,由并行显效构成,保持声部的独立进行。随着音乐的发展,简单和质朴的功能性已经成为主流音乐。时间再往下推移,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中,和声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表现因素,类似于不协和音的使用也变得广泛。等到了上个世纪,和声和音乐的结合已经非常完善[2]。作为教师需要注意到的一点在于,钢琴教学本身需要处理好音乐作品当中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二、和声分析和作品结构

音乐作品是具有自身的结构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曲式”。而曲式的构成正是包含了和声的因素在其中。作曲者们在创设作品结构的环节当中也会考虑到和声的布局,并涉及到结构形式的多个方面。在很多实际的作品当中,和声终止等也通常会被认为是确定音乐结构和段落的措施,比如在肖邦的《摇篮曲》当中,就有非常直观的体现。色彩性是和声最为突出的特点,其能够使旋律配置有规律地变化和发展。在为一首歌曲即兴伴奏前,必须了解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及风格等,同时,还要明确和声选择的合理性,并依据作品的风格作出和声选择上的相应处理和配置。此外,作品结构还包括调性布局。调性布局也是作曲者们结合音乐作品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的合理规划。例如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当中,第一个乐章是在颤动的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之上,钢琴奏出一个单旋律,以切分节奏随意装饰,在E大调上展开;第二乐章是弦乐器在旋律上相互模仿,它与钢琴独奏的众赞歌或赞美诗般的乐句轮换出现;第三乐章开始有活泼的快板。这种索赔风格实际上也是调性布局的一种体现。

三、和声分析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和声的应用多见于伴奏的场合[3]。伴奏对于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音乐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并且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教学环节中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和声的选择

首先在和声的选择上,就需要注重合理性。一般而言,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确定音乐整体风格以后,需要根据作者、时期和地区等来进行和声的具体选择。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作品本身的调性,例如民族调和西洋调的区别等。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好这一点,那么和声的效果是无法保障的。对于能力还不够完善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钢琴作品本身,在演奏的过程中尝试让学生多关注声调构建的规律,从而提升其乐感。

(二)和声织体

织体通常在音乐作品中会涉及到两个方面,即时间上的形式和空间上的形式,包括单声织体和多声织体等,其作用在于提升旋律的表现力,并且将一些旋律无法表达内容进行强化,让音乐的作品魅力能体现得更加显著[4]。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运用这项技术的时候需要结合音乐作品风格的变化和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变化所决定。例如轻快活泼的音乐和静谧忧伤的曲风,在和声织体的选择方面也会有所区别。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重新放在钢琴演奏本身,也可以看出音乐结构逻辑的变化也是影响和声织体安排变化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具体的作品仍然需要通过演奏者的表现来将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和美感进行展示,而和声分析对于钢琴演奏的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以目前的思维方法来看,已经朝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所以音乐教育也应该跟紧时代的脚步,并且了解到和声和钢琴教学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的空间。

作者:冯健 单位: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盛.探讨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3,08(09):15-16.

[2]周振亚.试论和声分析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作用[J].艺术百家,2011,13(04):104-106.

[3]田霞.和声理论及其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探析[J].北方音乐,2013,10(05):17-18.

[4]万明芳.从审美角度探析钢琴教学中体验与表现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8):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