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策略研究

时间:2022-04-27 10:18:01

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文章首先论述了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其次从思想认识、师资队伍、教育途径三方面分析了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特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达到感恩、报恩和施恩的目的,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1]。感恩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加强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也强调,教育当以育人为本,坚持德育优先。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高校中实施感恩教育能够让学生懂得对自然、社会、他人给予我们的帮助与关心表示感激,并能真诚地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自然、社会、他人[2]。当前,经常有人埋怨这个社会比较冷漠,见义勇为、乐施善助的人越来越少,这与感恩教育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只有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才能使我们常怀感恩之心,长存感恩之念,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

(二)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在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感恩的思想源远流长。文人雅士谱写了《游子吟》《劝孝歌》《诗经》《三字经》等脍炙人口的感恩作品。这些思想诠释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为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涵养,并形成了中华民族做人的道德品质及为人处事的准则[3]。在高校中进行感恩教育,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而且有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大自然的关系,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高校学生正处在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校期间开展感恩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还可以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高校感恩教育现状分析

(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高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教育经费有限,高校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了产出丰厚的科研项目及相关学科,造成德育师资不足,德育课堂人数过多,教师无法很好地掌控课堂,学生对德育课不够重视等情况。久而久之,导致德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师资缺乏,内容陈旧

课堂教学作为感恩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本应发挥同等重要的教育作用,但目前高校只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是与感恩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基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德育教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把感恩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只能一带而过,效果可想而知。为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很多高校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感恩事迹报告会等第二课堂活动来进行感恩教育。这些活动对感恩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为这些专题教育大多由辅导员、德育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材料的整理与讲解,缺乏感恩教育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此外,虽然我们有宝贵的感恩文化遗产,但是目前很少有学者对感恩教育进行系统化的分类,也没有形成相关的专著文献。

(三)途径单一,覆盖面窄

大学期间是人一生中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是思想成型前的最后一个完善品格的最佳时期,高校应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但因师资缺乏,很多高校只是以简单的讲座、报告来进行感恩教育,形式简单、途径单一,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尽管也有部分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及规范,还有一些高校盲目追求感恩活动的场面、形式,没能达到使学生从感恩认知上升到感恩情感和行为的目的。现行的感恩教育基本上都停留在学校层面上,很少有学校将感恩教育深入到团支部、宿舍中。

三、提升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提升感恩教育意识,完善感恩教育内容

高校应不断地强化大学生感恩的意识,切实按照《规划纲要》中“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目标,加大对感恩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感恩教育课程体系。在高校德育中不断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或设置相关课程,要求全体教师在教书的同时都要育人,将感恩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此外,还要将感恩教育拓展到德育的学科范围,不断挖掘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借鉴国外感恩教育的优秀内容和方法,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结合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将其梳理、提炼成系统的、科学的感恩教育内容体系。

(二)优化感恩教育环境,培育校园感恩文化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主要场所,积极向上的感恩教育环境必将对学生增强感恩意识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高校必须要不断优化感恩教育环境,培育校园感恩文化。首先,高校应提升教师对感恩教育的认识,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懂得感恩。其次,高校要优化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定发放政策,使学生感恩党、国家及社会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回报社会。尽管当前每年有30%的学生可享受到国家助学金政策,但是大部分高校对国家助学金进行评定、考核后便直接发放,没有充分发挥国家助学金的育人作用。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逐步建立国家助学义工制度,即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要主动以义工的形式参与到回报学校、社会的行动中来,从而加深自己的感恩意识,培养自己的感恩情怀。

(三)进行“立体”感恩教育,健全感恩教育机制

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整合教育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立体”感恩教育,并使之成为高校的文化育人环境之一。首先,高校要做好教师感恩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工作,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做好校园感恩教育的引领、师资培养、经费保障和统筹计划工作。其次,高校要挖掘优质的感恩教育资源,定期开展感恩教育优秀影片放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影片放映后要及时地开展影片观后感讨论和影评比赛,有条件的高校要将优秀作品编辑出版,在学生中传阅,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最后,班级团支部要积极开展以中华优秀的感恩文化为主题,以经典诗词诵读、经典散文赏析、故事汇、辩论赛等为载体的感恩教育活动,形成学校—学院—班级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感恩教育体系。

(四)保证感恩教育的覆盖面,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为进一步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必须要保证感恩教育的覆盖面。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接受感恩教育,参与报恩行动,才能真正地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的自我道德、人格得以完善。因此,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组织、号召、动员能力尤为重要。班级要在高校感恩教育的基础上,制定更详细的行动计划,开展诸如角色体验、宿舍感恩文化等内容丰富的感恩教育活动。只有将感恩教育深入到班级、宿舍,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感恩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五)建立感恩评价体系,提高学生感恩意识

高校应将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作为道德评价标准指标,纳入学生综合测评考核体系。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学生的道德行为就很难规范。因此,要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就必须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把感恩教育纳入到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等规章制度中去,使学生养成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优良习惯[4]。

总之,高校必须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知恩、感恩的意识,鼓励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感受报恩、施恩的幸福感,才能真正使学生拥有感恩之心。

作者:常海亮 孟琪 单位:塔里木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东辉.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7):189-190.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4):9-12.

[3]彭洋.大学生感恩教育探索[J].江苏高教,2010(3):119-120.

[4]陈宪民.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