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16 09:46:15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群体感恩教育状况

(一)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缺乏是当前受资助贫困生表现较为突出的现象。对贫困生的资助,既包括物质上的帮助,也包括情感、心理、精神上的关爱。但很多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恩意识。例如:对父母的辛劳付出不知感恩,认为父母这样做事天经地义;对学校的资助不知感恩,个别学生还对资助金额抱怨有加,认为不公平,有的甚至为争取学校资助,造假材料,办假证明,瞒天过海,做出一些违背做人原则、社会公德的事情;不知感恩政府和社会,部分贫困生在接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资助时,认为是理所应当,丝毫没有感恩之情;部分学生在接受社会资助时,当时表现得乐观积极,甚至做出诸如回馈社会、回馈他人之类的承诺,一旦资助到手便将承诺抛之脑后,个别学生甚至做出与当初承诺相违背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与学校声誉。

(二)缺少应有的感恩行动

调查发现,虽然多数受资助的贫困生能深切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理解受到资助的重要意义,但一些学生在实际行动上却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使资助的效果大打折扣。一是生活不能节俭如一。部分贫困生过分爱慕虚荣,盲目与其他学生攀比,或怕被其他学生嘲笑,在接受资助后,生活依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二是不能做到自立自强。为减轻贫困生学习生活上的经济压力,许多高校针对贫困生都设有勤工助学岗位,但部分贫困生碍于面子,不愿、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勇敢担当,有的贫困生对助学岗位挑肥拣瘦等。三是不能做到诚信还贷。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设有助学贷款政策,但部分贫困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不能按照当时的协议承诺认真履行还贷义务,找各种借口推脱,致使国家遭受损失。

(三)缺少应有的报恩回馈

感恩不仅要有感恩知恩的意识,还要采取实际行动回报施恩者,更应该在思想、心理、行动上永存大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利用各种机会方式,传播爱心,奉献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以此带动整个社会风尚的形成。然而部分高校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报恩回馈的意识和行动严重缺乏,在别人急需帮助时不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做到主动奉献、传递真情、回报社会。

二、当代高校贫困生群体感恩教育缺失的成因透视

(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德育的基础。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家庭教育严重错位,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造就一大批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心理不健全,自立意识、集体协作意识严重缺乏的下一代。一些学生对父母的辛勤付出不知感恩回报,将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看成理所应当,种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现象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在对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上的忽视乃至缺失。

(二)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校办学理念的功利主义倾向严重,高校为吸引生源,扩大办学规模,更加注重升学率和就业率,而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心理疏导、思想引导重视程度不够。感恩教育未能在校园得到实质性推广普及,未能激发学生的精神感悟和切身体验,未能真正发挥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导向作用,高校感恩教育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同时,从高校资助工作开展的实践看,很多高校资助工作还停留在对贫困生物质帮助的表层,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顽强品质、担当精神、感恩情怀等“治标”方面,重视不够、措施不多、效果不好。

(三)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社会结构、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堕落的思想逐渐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际关系随之也变得功利化和陌生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身处高校校园的大学生未能独善其身,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冲击和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在“金钱万能”、“权力至上”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下,爱慕虚荣、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人际关系冷漠、缺失感恩知恩报恩之心。

三、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教育模式,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中

1.要积极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理性强、影响程度深的特点,向贫困生讲明各种不同关系。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理解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艰辛努力,加深对父母的尊重、感恩和体贴,并将这种感恩之情转化为自身努力学习的动力;使贫困生充分理解国家在发展任务艰巨、财政支出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解决贫困生学业问题,理解党和国家的为民情怀;使贫困生充分理解学校和教师为减轻、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的各种助学措施,付出的大量努力,使之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使贫困生充分体会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无私奉献、慷慨解囊,为贫困生战胜困难、成长成才做出的不懈努力,深切感受到人间大爱,增强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将来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他人。

2.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时代形势教育。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特别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专题讲座、基地参观、理论教育等方式开展形式内容多样的感恩教育,增强贫困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他人的感恩知恩报恩意识。

3.要积极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典型示范在教育人、引导人上具有直观、形象的作用,结合在感恩他人、回报社会方面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弘扬,强化学生的心理认知和行为实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这些典型模范人物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中间,通过与贫困生零距离接触、现身说法方式,取得更佳效果。

(二)创造良好的感恩环境,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培养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具有催化剂作用。要充分发挥校园教育文化主阵地作用,搭建有效载体和平台,探索创新感恩教育模式,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板报、学校网站等多种载体,通过开展感恩知恩报恩施恩等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创新感恩教育情境,营造感恩教育真实氛围,使贫困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同时,高校教师作为在校贫困生成长成才的施教主体,要规范自身言行,发挥模范示范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要主动深入贫困生中间,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加强与贫困生的心灵沟通和感恩教育,在循序渐进中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三)开展多种感恩实践,切实转化为感恩行动

开展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感恩知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开展感恩教育中,要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依托有效的活动载体,丰富感恩教育活动形式,增强感恩教育的吸引性、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比如,教育引导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回馈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发起的志愿者服务行动,增强集体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们合作相处的本领与技巧。

(四)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打造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和感情教育,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多方共同参与长久不懈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感恩教育日常化、长期化、制度化,才能避免感恩教育出现“抓一抓紧一紧、松一松就反弹”的现象。如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月”活动,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发挥贫困生的主体作用,将活动长期化、机制化,让高校贫困生在活动中接受熏陶、升华自我。同时也要看到,感恩教育作为对人的一种思想教育,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不可能通过组织开展一两次活动,就能实现感恩教育的目标。高校大学生受当前社会文化多元、思想多元等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受到冲击,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尽快探索建立适应当代贫困生群体心理认知行为特点的感恩教育长效机制尤为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对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的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任务需要,增强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从而实现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可持续性。

作者:张阳单位: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