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感恩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30 09:59:35

农业高职感恩教育论文

一、先秦儒家感恩文化的主要内涵

(一)主张孝悌———感恩父母、尊敬兄长

孝悌是先秦儒家文化中的主要内核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先秦儒家既主张亲爱父母,又提倡尊敬兄长。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孔子还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敬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养”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和气恭敬,否则,和家里喂养的狗和马没有什么区别。“养”是赡养父母的外在表现,而“敬”是子女让父母得以安乐、欢愉,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情源自内心的感恩。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他认为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孟子还认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也就是为人子女如果不能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为人,不顺从父母的意愿,就不可为子。

(二)提倡忠恕———感恩社会、精忠报国

先秦儒家感恩文化移“孝”为“忠”,把“孝”由家庭推广及整个社会,集“忠孝”于一体。孔子提出:“夫孝,始于事亲,终于事君”“;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这种使感恩父母之孝推及至感恩君主之“忠”,其精神实质是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只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这种主张家国同构,其目的是使“孝”成为维护民族关系与国家的伦理纽带。另一方面,先秦儒家感恩文化强调“恕”。先秦儒家认为,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应当具有类的意识,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以广博的胸襟对待他人,使其与自己共同发展。

(三)倡导仁爱———感恩他人、居仁博爱

“仁爱”是先秦儒家实施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以追求“仁”道为己任,教育弟子树立“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人之有仁心者,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从“亲亲之爱”到“泛爱众而亲仁”。孟子也认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他强调“仁,人心也”。仁的实质是一种饱含着同情怜悯“恻隐之心”的爱,亲爱父母便是仁,做人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顺天应物———感恩自然、施恩万物

先秦儒家提倡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内在本质是强调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恩情怀。人若要对自然心存感恩,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来行动。孔子主张“不时不食”、“取物以时”,如果不遵照时令,即便是砍一棵树,杀一只野兽,都是不孝,并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人应该与天下万物和谐共处,共存共荣,否则就是不人道。孟子也把“恩足以及禽兽”,把“仁心”推扩到万物,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推及到自然万物,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二、先秦儒家感恩文化对农业高职感恩教育的启示

(一)借鉴先秦儒家的“孝悌”思想,教育学生孝报亲恩

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对父母心怀感恩之心,也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付出,当被问及“你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时,大约13%的学生只知道父亲的生日,有15%的学生只记得母亲生日,但是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学生仍然占14%的比例。通过“在父母生日时表达过祝福的”调查发现,有29.5%学生表示偶尔会,可还有17%的学生表示从来都不会向父母表达祝福。这说明部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还没能上升为实际的施恩、报恩行动。可见,继承和发扬先秦儒家感恩文化中孝敬父母、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等优良传统美德,在当前感恩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农业高职教育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教育本质的共性,也应是“成人”教育。作为一所农业高职院校,要汲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孝敬父母这一传统伦理精华,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感恩型的人。对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既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更要着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将人文与科学相联系。要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就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农业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设立“感恩节”,围绕“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心,最终使其成为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职业人。

(二)继承先秦儒家的“忠恕”思想,教育学生效忠祖国、回报社会

先秦儒家把感恩父母之孝推及至感恩君主之“忠”,把孝推及至整个社会,把孝道转为治国之道,使君臣如父子,进而使感恩意识渗透进政治生活领域,其内在本质是在社会公德上倡导每个个体要效忠祖国。鉴于此,农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为感恩心与责任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感恩之心。大学生作为感恩的主体,要主动关心国家发展,对社会存有感恩之心。然而,据调查发现,48.7%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还有13.4%的同学认为没有时间去关心。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时,37.6%的学生都选择不愿意去。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58.2%的学生不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这些充分表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当前感恩教育中极为重要。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要教育大学生感恩社会、效忠祖国,要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引导大学生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到国家建设的一线,到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锻炼,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三)弘扬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教育学生“泛爱众”

倡导先秦儒家感恩文化,能使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团结一致,心向故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人,维系人与人关系之间的情愫之一便是感恩情怀。可是,据调查数据分析,13.9%的同学对别人提供的帮助不会主动言谢。当被问及“同学遇到困难时”,48.9%的同学认为“别人帮,才去帮”,12.6%的同学表示不会去帮助。为此,弘扬先秦儒家“仁爱”思想,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博爱思想,而这种思想的形成要经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农业高职院校要利用节假日、周末、寒暑假时间,组织大学生去医院、孤儿院、敬老院等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让大学生从服务社会活动中体验到,做人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促使其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四)汲取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养料,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先秦儒家感恩文化不仅是维系我国传统家———国———天下的伦理关系及其社会活动的纽带,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先秦儒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演进。可是,通过调查发现,表示不会去爱护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生占28.5%的比例,有17.5%的学生认为只要农业生产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好坏无关紧要。为此,汲取先秦儒家感恩自然万物的思想养料,对于当代大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人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人在自然中,自然为人立法,人必须遵循社会的自然规律来行动。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是自然实体,更是社会实体。人的自然实体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但离不开社会,感恩意识的形成正是长期社会实践沉积的产物。感恩自然的品质的形成过程是情感体验的生活实践过程。如果人不经历社会生活化的情感体验过程,就无法完成向施恩和报恩的转变。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实施感恩教育,就必须走向社会,通过大学生亲身实践,才能把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恩认知转化为个人行动的向导。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除了以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集约生产与清洁生产等新技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农民的日常生产活动之外,还要帮助农民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环境,让大学生从服务社会活动中体验对自然的感恩、实践对生命的感恩,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美德,促进其人生观的完善。

三、结语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和传承,更是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诉求。如果农业高职院校的每一位大学生都心怀一颗感恩的心,“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则社会就会变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从而能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作者:周兰英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