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理论发展及实践

时间:2022-07-22 03:39:31

感恩教育的理论发展及实践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念界定

1.感恩教育的定义。“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①需要提出的是,这里所说“教育”的定义,并不是狭义的学校教育,而是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都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从社会生活的情感性和实践性出发,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及其多种形态,它不仅仅是教授感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受教育者体验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施恩、感恩、报恩息息相关的循环统一状态。

2.感恩教育的内容。第一,生命观的教育。感恩教育用生命赋予的责任感召受教育者内心的感恩意识,引导受教育者珍惜生命、感谢生命,正视他人的付出与自己的所得,尊重自己、他人和自然的一切生命,学会以感恩的心态看待成功与挫折、朋友与敌人、人类与自然,求同存异,相互包容,追求生命的意义。第二,和谐观的教育。感恩教育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和谐的处世方式。在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往往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付出与获得的关系,学会珍惜、宽容和反思,感恩自己的获得,理解他人的付出,使人与人之间和谐互信、人对社会充满责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发展。第三,爱与责任的教育。感恩教育从知性情感出发,激发受教育者的感恩情感,使家庭、社会形成懂得爱、珍惜爱的温情氛围,使人类重新树立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爱护。感恩教育从情感出发,倡导感恩、回馈、奉献的实践行动,倡导敢于担当、回馈社会的公民责任意识。第四,互惠互利的教育。感恩教育以识恩为始,以报恩为终,形成感恩和回馈的循环链条。无论是个体还是企业、社会机构,其存在和发展是以他者的付出为基础的,作为链条的成员,它们又必须回馈其获得的利益给他者,才能得到他者的更大付出而得以继续发展,它们之间是互相尊重、彼此珍惜、共同获得发展的关系。感恩教育通过树立受教育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式,使感恩回馈的社会链条得以良性循环。

二、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一)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理论和权利义务观提供了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作为社会中的人,既享受自由权利,又必须履行责任和义务。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恩格斯指出:“一个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他人、团体、社会、自然随时都发生着关系,个人的发展需要他人和社会的支持。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人,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的付出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依赖于自身与社会中的人发生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③。权利与义务是道德内涵中一对重要的范畴,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权利实现以义务的履行为基础,义务的履行又促进了权利能更好的实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才能保证自身得到更好的帮助和发展。懂得感恩才懂得付出与回报的辩证关系,才会勇于担当责任,形成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东、西方宗教理论背景下的感恩教育理论。东、西方宗教理论虽各有迥异,但在感恩教育方面却有一致之处。西方的宗教感恩观是基督教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督教的教育精髓就是要人们以感恩上帝为基础,进而在人际关系中相互感恩。《圣经》中指出:“在一切人生遭遇中欢欣喜乐,以感恩的人领受一切,道德的力量和勇气便随之而来。”④以上帝为中心的感恩教育对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感恩已形成一种稳定的宗教文化心理,自己得到恩惠的同时也要帮助同类。东方佛教思想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感恩思想,《佛说孝子经》中对感恩父母、持孝道作了详细的解释,中国佛家感恩教育观更把感恩父母之情扩大到“普度众生”“爱惜一切生物”的对社会感恩和对自然感恩的程度。《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中提到佛教有“四重恩”之说,从感恩到报恩、博爱众生,“最彻底、无条件、无休止地奉献出自己,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无我的佛果”⑤。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宗教理论,例如犹太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教义中,感恩教育也一直是传教的重要部分。

3.西方思想发展史中的感恩教育理论。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都对感恩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公元5世纪,罗马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塞尼卡(Seneca)在《论利益》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感恩理论,指出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二者的意图性应是出自内心自愿。中世纪神学年代,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指出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地位不应平等,要把感恩作为一种义务的连续体。1759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感论》中对感恩的理解被后人广泛运用,着重论述了感恩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最立即和最直接是使我们去赞赏别人的感情是感恩。”⑥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认为“感恩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绅士必须具备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四种品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回馈和责任的心”⑦。培根在《论友谊》中写道“:人从幼年开始就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孩子养成感恩的习惯。”⑧20世纪,更多的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感恩心理进行研究,基本认同感恩对个人的积极作用,认为感恩是对收到恩惠的积极认知的结果。

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教育理论。感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儒家文化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基础就是感恩。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品德的养成,认为个体要通过忠、孝、节、义等德行来反映自身的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的道德秩序。儒家的感恩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孝为报亲恩,强调恩孝合一,子女对父母和祖先的敬爱和孝行是感恩的根本。二是忠为报君恩,从感恩父母推及感恩君王、家国同构,将感恩报恩思想从家庭生活中延伸到社会组织中,忠诚于君主,感戴上天注定的王道之恩而为君主效力报恩。三是节为报夫恩,提倡妇女要为丈夫坚守贞节,妇人要感恩丈夫对自己迎娶之恩、教导之恩、接纳之恩,强调了男子对女子的恩情和统领。四是义为报友恩,对待朋友要讲恩义,要善于舍利重义,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利损害别人和社会的利益。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感恩教育理论。“所谓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的各个层面经常处于协调有序的状态,一旦秩序被扰乱,它能通过自我调节,使之重新恢复到基本和谐的状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感恩教育理论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背景下得到继承和发展。从建设和谐社会中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上看,感恩教育理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追求和谐的处世方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关系密切。当代中国学者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感恩教育理论的研究日益增多,大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感恩教育以人为本,指向和谐社会要求的培育人的健全人格,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整个社会良性和谐发展;二是感恩教育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基础;三是感恩教育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和谐互信,人对社会充满责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发展。

(二)世界各国感恩教育的实践经验

1.西方国家的感恩教育实践。感恩文化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的感恩教育以宗教教义为基础,推及社会上人与人的相处。西方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谚语,说明了施恩与自我幸福之间的统一关系。基督教徒餐饮习惯中有餐前祈祷的宗教仪式,意在教导感恩上帝赐予的饮食。基督教感恩文化还表现对挫折患难时心怀感恩、乐观向上心态的崇尚,教导信徒在生活负面状态时仍应抱持感恩心态,以使心理平衡、心境乐观。感恩教育在西方各国都得到了充分发展,例如,美国有法定的节日感恩节,在感恩节期间,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制作感恩树,在树上挂满写有感恩谢语的物品;各类学校也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要将感恩之情表达出来。在其他西方国家的教育实践中,感恩已经成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在公民教育体系中,都为学生制定了一定的课程,规定青少年志愿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社会实践的量化指标,从而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在西方现代化个人主义倾向中植入具有深厚宗教基础和文化认同感的感恩教育,对于社会道德起到了导向作用。

2.亚洲发达国家的感恩教育实践。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影响,在感恩教育实践上又有所发展。韩国非常重视孝道和礼仪,从小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孝道、尊敬是一种神圣的义务,为他人着想成为感恩教育的重点。韩国人将中秋节叫做“感恩节”,在家庭教育中,通过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孩子体会感恩的行动。日本重视道德教育,讲忠义、重恩信成为普遍的教育,感恩教育中的孝敬、关爱、责任意识等内容延续了整个中小学教学阶段;同时,日本神学赋予自然界物体以神格,感恩自然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日本的感恩文化当中,感恩教育具有相对良好的社会接受基础。新加坡具有道德伦理教育的深厚土壤,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很大,主要集中在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爱国、尊老爱幼等道德教育中;同时,注重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社团引导、严惩腐败等措施,树立公正的社会道德氛围。

三、中国当代感恩教育的发展和实践

(一)中国当代的感恩教育发展历程中国当代学生的感恩现状和教育对策研究经历了长时间的缺失困境,在21世纪初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列入中学德育的课程标准;2005年秋季,上海市教委制定的第3版《中学生守则》第一次将“学会感恩”收入其中;2007年“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大力呼吁将“孝道”纳入公民道德教育范畴,倡导“感动、感激、感恩”的“三感”教育,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感恩教育实践呈现不同特点:在学前幼儿教育阶段,大多采用移情法,让幼儿通过体验,学会识别并感受他们的感恩情感。在小学教育阶段,感恩教育重点在于把感恩教育具体化、行动化、生活化,榜样示范和模仿是道德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言行来表达感激之情。在中学教育阶段,感恩教育更加强调实践性,通过感恩教育树立长远的感恩观,从感恩身边的熟人到感恩社会关系中非熟人。感恩教育是一项系列工程,中小学的感恩教育近几年来才得到较大发展。对于现在就读的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所受的感恩教育效果不甚明显,感恩教育仍处于中小学缺失、大学补课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感恩教育在学生中有了一定的良好反映,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高校开展了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渗透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借鉴中西方感恩教育理论成果,结合中国实际开展感恩教育中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对中国当代开展感恩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借鉴意义。同时,中国当代感恩教育又有一个面对中国实际的课题。衡量中国当代感恩教育效果的标准就是要深入把握中国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借鉴和发展中西方教育理论中的精华部分,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构建出适合中国当代实际的感恩教育理论体系,将其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拓宽途径,创新方式,着眼实践,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第一,感恩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恩情观、人的社会性理论和权利义务观指导中国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感恩教育的目的。第二,感恩教育要坚持借鉴发展中西方感恩教育理论和实践。感恩教育的理论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已经被广泛涉猎并形成一系列系统的教育理论。在中西方的教育实践中,以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感恩教育实践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有其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和相对系统的研究方法;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及近现代教育理念中也有许多本土化的感恩教育理念值得继承发展。中国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要在发展中吸收各种学科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实现研究方法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及实践方式上的本土化和现代化。第三,感恩教育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呼应。大学生感恩教育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道德发展趋向息息相关,在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下,感恩教育必须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感恩教育要突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感恩心态和感恩行动,并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有益贡献。

作者:王新宏工作单位:广州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