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08 02:36:55

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

一、不重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很多教师的法律知识比较贫乏,意识也比较淡薄,使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单纯传授知识,致使一些学生的思想处于迷茫之中,法律意识淡薄。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或学生在遇到不能独自解决问题时,家长、教师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调节、开解,进行思想教育,心里疏通,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二、对学生缺乏关爱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班级学生数量较多,因此教师、学校缺乏对后进生关心和帮助,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异常,适时引导,关心和帮助。甚至部分老师对这些后进生采取放任自流的形式,不过问,不关心,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过早进入社会,从而导致我国犯罪率呈现低龄化,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全国“六五”普法规划又明确提出:“创新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如何将法制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呢?国家中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要遵循“尊重教材、科学导入,份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渗透、自然贴切”的原则,因此,我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特点找到合理渗透点,从渗透点层层深入,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同时应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法制教育,更好的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视频、图片等形象生动的视觉刺激,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法律知识;开展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要求人大、法院、监狱等相关机构将法庭、审判场所移到学校,通过现场观看,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也可开展专题活动,进行全方位教育。

总之,做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是国家、社会,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学生心中从小就种下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种子,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持之以恒做下去,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金颖莉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