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与就业选择

时间:2022-03-31 10:50:03

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与就业选择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障,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而大学生就业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缺乏就业观念、部分高校忽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城镇企业招聘呈高学历趋势等问题,使得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企业管理者以及校领导等相关人员应该意识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社会、企业以及高校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本身以及城镇企业三方应该进行同步改革,具体改革内容是高校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大学生本身应该善于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自己的就业理念,与此同时,城镇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对策

一、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保证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城镇企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家庭、企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等多方面,国家之所以会在教育事业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是因为高校是为国家、城镇企业等各个行业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是在营造和谐社会。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使得学生体现出自身应有的价值。应届大学生充分就业,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及大学生的自身成长都起到积极作用[1]。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城镇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切都说明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现实意义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衡量标准只是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得不到保证就无法为社会做贡献并创造价值,并且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所以,保证学生就业质量的前提是衡量高校的办学质量,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学生的升学积极性大大降低。高校的建立是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全能型人才,保证大学生可以充分就业,就是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人才,从而提高高校在社会教育界的地位。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为社会、城镇企业创造价值,社会群众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三者之间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可以推动城镇的建设与发展[2]。在城镇化进程中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就是保证城镇、学校的健康发展,学生为城镇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证明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并保证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可以提升高校的竞争力、也是城镇企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基础。

二、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的就业位置倾向大城市,就业理念不成熟

在城镇化进程中,学生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对就业方向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政府鼓励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只看到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完整的就业理念,也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系统规划。只知道自己的能力或者自己的追求,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二线城市中的企业对大学生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大学生认为二线城市没有发展空间,而不考虑二线城市的就业优点,其实依旧有较多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工薪待遇、升职空间都可以满足大学生的要求。较大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就业问题,也没有考虑大城市人才竞争激励、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问题[3]。

(二)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的就业指导工作

社会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变革与调整,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随着生产需求不断变化。高校培养学生的同时,只是将精力放在大学生学习方面,使得应届毕业生在迈出校门后,有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因为部分高校并不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得大学生无法对社会企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的过程。高校教会学生专业技能、人际交往,但是与真正的社会生存还有一段差距,若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系统的规划,大学生极容易随波逐流,在社会中迷失自己。在城镇化进程中,人才的流动量比较大,部分企业亟需技术型人才,可是却找不到技能型人才,而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专业技能,但对城镇企业的招聘要求还不够了解,导致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钥匙,对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但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高校的指导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并且对城镇企业的信息了解过于片面。

(三)城镇企业对应届大学生的接纳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城镇企业在纳新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只是注重应聘人员的学历,这使得较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只是因为学历问题而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部分专科大学生可能会比一般的本科大学生综合能力高,但是就因为专、本这一字之差导致专科学生被拒之门外[4]。部分城镇企业的纳新过程对学历要求的越来越高,使得社会出现高学历大学生供不应求,专科学历大学生无事可做的尴尬局面。部分城镇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对于专业技能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可是依旧要求高学历大学生,人为地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客观评价自我,认清城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变革的一种表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应该正确面对这一社会现象。大学生学业有成,不应该盲目追求高新以及大城市的生活的良好环境,首先应该做的是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去思考自己追求的方向,并且审视自己的能力,从而为自己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专业等方面进行多角度考虑,认清城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并根据自己的追求目标,补足自身的缺点,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以后,应该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敢于正视自己,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交际能力、专业水平以及价值观念有所提高[5]。

(二)高校加大对城镇企业信息的收集力度,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方向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在大学生即将毕业的关键时期,应该加大对城镇企业信息的收集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最全面的招聘信息,让学生能对城镇企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做出选择。大学生毕业前,高校就应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收集并分析城镇企业的规模、实力、招聘信息,其次,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客观自我评价能力,以免大学生在社会中无法看清自己。再其次帮助大学生建立工作生涯规划,让大学生的未来有追求和方向,从而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高校通过城镇企业信息的收集以及周边高校的信息共享这两种方式,就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方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帮助大学生可以正确选择生活方向并引导学生对城镇、企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让大学生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城镇企业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

针对城镇企业在招聘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城镇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应该调整招聘要求,应该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了解应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此才能杜绝人力资源的浪费。城镇企业的规模、资金实力、技术要求都不尽相同,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正确对待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专科大学生因为自身学历的原因,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务实,并努力提升自己,而部分高学历的学生,因为性格原因对工作岗位以及工作薪酬并不满意,从而缺少工作热情,在这两种情况下,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所创造的效益应该高于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所以城镇企业不应该只是一味的追求高学历,而是应该根据企业内部对人才的需求,并综合考虑应聘大学生的能力,如此才能通过纳新为企业带来效益。

作者:陈荣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的政府责任体系构建分析———以2012年毕业生数据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02):39-42.

[2]风笑天.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以30项重点经验研究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4,(01):60-69+158.

[3]李健,赖雄麟.制度转型与机制健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15,(06):72-77.

[4]庄新豪.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0):57-59.

[5]牟艳娟,杨程程.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应对策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06):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