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互动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03 08:55:59

大学生就业创业互动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国际地位不容小觑,但是在全球经济总体情况偏弱的情况下,不可能独善其身。长期以来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政府,再加上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本来就业情况就不好的中国彻底陷入了就业危机。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以此来平衡就业与创业的互动,希望通过创业和创新带动就业形势的好转。

关键词:经济低迷;创业;就业;互动

大学生是创业、就业的主要人群,国家政府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大学生普遍缺少实践能力,社会经验不足,无法忍受创业过程的艰难,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创业的形势,造成了我国就业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因此,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就业形式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有效的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1.失业率形势

根据2015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得知,我国大学生当年的就业人数已经突破了750万人,相比于2014年同期增长了近25万人。这些数据大大显示出了就业的困难,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就业生相对于本科和研究生学生的就业率更低,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历与就业率的反向发展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阶段,对于技术型的人才和管理型的人才需求增大,但是又由于大学生荒废学业,没有在学习期间获得足够的能力和知识构架,使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与大学生的知识层级不符合,从而构成了结构性失业。目前这种结构性失业的形势仍然在不断扩张,想要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使上岗人员与岗位要求相匹配。

2.创业形势

在经济低迷的压力之下,很多大学生都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并开始调整创业战略,由以前毕业之后直接创业的创业模式转变为毕业之后先就业再创业的曲线创业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并不会直接创业,而是先通过就业的形式了解社会情况,增添社会经验,待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聚的足够强大时再进行创业,这样能够提高创业的成活率。另外根据创业结构的分化,可以将整体创业结构描绘成倒金字塔形,也就是说高职高专的学生创业人数比本科学生的创业人数要多。

3.国家对创业的态度

为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鼓励大学生去积极创业,我国对创业持支持态度,并且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和措施,如财政,扶持和贷款优惠等,这些措施能够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此外,不仅仅是国家支持创业,各大学校也专门组织了支持创业的基金项目,以引导大学生去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进的方向,促进了创业的成功。并且,近年来国家对创业成功的项目实行的鼓励政策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艰苦奋斗、创业项目成功的学生进行资金奖励,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大学生的创业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问题

1.过度重视学历

当下就业形势严峻一部分原因是招生企业过于重视学历。由于目前大学生人数过多,这就导致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职位有很多大学生竞争,从而企业就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在对大学生都不了解的前提下,学历是证明他们能力的最直接的凭证,所以企业招生的第一标准就是学历要高。这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企业过高强调学历的重要性,而不在乎他们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就未免显得太过绝对化和片面化。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在招聘了高学历人才之后感到失望的原因。因为拥有高学历的人他的能力和知识不一定会比低学历的人强,纵观目前的大学生趋势,在拥有高学历的人群中,其实有一半的人都空有其表,只有学历作为他们的标杆。而反观高职高专学生,他们因为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学历上的不足,就会不断去增强自己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弥补自己学历上的缺陷。所以在自身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比较方面,大多数企业都忽略了高职高专学生的潜力。

2.创业的资金压力

大学生开始创业最大的压力就是没有资金来源,尤其是对于那些一毕业就想要创业的人来说,由于没有切身体验过社会生活,也没有过多的人脉积累,在创业道路上行单影只,即使是有好的计划和项目,也会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启动。家庭经济好的学生也许能够在创业初期因为家庭的支持而一帆风顺,但是想要长期坚持下去一个项目,就必须将这个项目做成一个成功的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来获取不断的资金循环。长久的资金投入并不是创业的成功,只有通过创业计划实施获得外来资金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成功。

3.社会经验不足

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经历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积累,这种缺陷往往会让人把这个世界想的太简单,把创业和就业想的太简单,认为只要努力了付出了就会得到回报,然而社会本身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吸取教训,不断地改善,才能够慢慢去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轨道,才能够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往往是冲动的、感性的,做事情不够理智和果断,也不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判断事情的可行性和成功性,考虑事情不够全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创业和就业的失败。

4.就业创业关系不平衡

目前我国就业和创业的划分界限并不是很清晰,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分化,有的人认为创业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就业的问题,缓解就业形势,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就业领域也包含了创业,因为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创业仅仅是能够让就业得到缓解,并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所以到目前为止,就业与创业的不平衡以及观点的不清晰,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对就业创业形势与发展的判断,耽误了政策执行时间。

三、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问题对策

1.加强政府调控

首先,国家必须重视就业创业,把它作为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其强大的权利,适当地扩大企业内部需求,增加相应的工作岗位和需求。尤其是在中小型企业方面,一定要加强扶持力度,因为中小企业才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最需要增加人员的企业。增加中小型企业的用人岗位,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形势的严峻,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找到工作;中小企业正是缺乏高端人才的地方,想要突破企业发展的局限,就必须广泛吸纳有才干的人。另外,大学生创业一定要有国家的法律制度保障。相关政府的资金支持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将资金运用到各个经济领域之中,为更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财政资金乱用,以免耽误了就业创业的机会。

2.提高用人单位的配合工作

就业创业方式多半是通过相关的机构进行介绍和推荐。学校和用人单位正是最直接的就业中介。因此,用人单位应该与学校相互配合,尽最大可能将大学生送到适当的实习工作岗位,使他们能够更快的融入公司,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竞争力。此外,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一定不能过于重视学历和外貌等硬件条件,要注意观察应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端正,其言行举止与能力是否能够胜任企业招聘的职位需求。

3.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大学生实习工作一般是由学校直接推荐,因此学校在毕业季一定要做好对我国现阶段经济产业结构的分析,调整学生就业的方向和专业类别,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各自领域获得一定的成功。除了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还需要对学生做好心理培训,让他们在就业和创业的路上,既不会过分担忧也不会妄自菲薄,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方式。

4.注重能力培养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就停止了学习,认为只要进入了大学就会一帆风顺,这样的思想是极其不正确的。大学生一定要全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在就业之前就接受客观事实,为自己的职业做好精确定位,然后根据自己现有的资源和优势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整个规划要尽量细致明确,为了自己的目标去不断努力。要充分意识到工作经验的缺乏是整体应届生就业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一定要把握好当下的在校机会,根据自己的不足去选择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掌握社会的生活技能,丰富自身的阅历,为将来与企业用人单位对接打下基础。同时,建立属于自己的人脉,供以后在就业创业的道路上寻求帮助。

5.加强素质培养

大学生除了在能力上和经验上有所欠缺之外,素质也是就业困难的一大重要原因。对于创业就业,大学生一定要有清晰的头脑,对自己自身所处的状况进行正确判断。重本和一本的学生不能因为学校的荣誉好,就认为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更不能因此而形成骄傲自满的思想;三本和高职高专的学生也不能因为高考的失利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要坚信自己是有潜力的,并且利用自己的潜在优势不断提高,以弥补学历上的欠缺,绝对不能自暴自弃。结语以上我们对就业和创业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到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心意,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企业过度重视学历。所以,国家一定要注重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同时调整国家对就业创业的政策,并倡导企业将能力置于学历之上进行人才招聘,给大学生就业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作者:李磊 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胡新华,周月.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英国高校的经验与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3-50.

[2]辜胜阻,洪群联.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6,(5):63-68.

[3]游磊,孙荣华.经济下行趋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互动性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4-105.

[4]闫广芬.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45-151.

[5]王子刚.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教育的要素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55-59.

[6]冯才华.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1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