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探讨

时间:2022-02-06 02:57:35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探讨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转变,大学生面临就业紧张的严峻问题:高校教学内容及体系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政策支持;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而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促进社会稳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着手:经济新常态下的首要任务是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创新

一、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

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因而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变得势在必行,这是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必须树立与推行的一个新观念,是推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证明,中国经济能得到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主要动力源泉是改革创新。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改变观念,支持鼓励大学生创新就业途径,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突破口。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主动向基层和小微企业发展,把握经济新常态下赋予的机遇,在积极的创新政策与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面临严峻的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与资源分配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恰恰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的全局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会影响个人发展与家庭生活质量;而深层次则挫伤人们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和积极性,“读书无用论”的出现,严重削弱中国教育的基础水平,导致社会不稳定,阻碍经济发展。而大学生就业路径的创新可以极大地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及就业机会,优化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所学所用,极大地提高国民的教育投资积极性,使得国家、社会、家庭都受益于高等教育,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更促使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就业路径提升就业率,减少社会闲散人员,避免潜在可能性的社会冲突发生,提高社会稳定性。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就业岗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就业路径,努力践行“双创理念”既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也有利于减少大学生“自愿失业”。创业是社会就业的新动力,创业可以带动个人的就业,并能在社会上产生积极效应,刺激整个经济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发展活力。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鼓励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手段。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发挥创新驱动力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新登上经济发展新舞台”是创业发展的新机遇。

二、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1.我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中,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行业的企业支撑,这是一种粗放的发展模式。这些企业大多数处于低端的产业价值链,技术含量、利润较低,对于具备现代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太大的需求。但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1年仅为3.5%到2016年已经上升到40%,某些发达地区甚至更高。这造成严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就业需求和供给上的不适应形成近年常出现的中小型企业用工荒、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2.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扩招,我国的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形成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形。当前,我国三个产业中传统的低端生活性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大,在未来我国政策将会大力促进现代生产型、生活型、商贸类服务业发展,以促进形成广泛吸纳力以及可持续消化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但目前由于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与就业需求不匹配,加剧大学生的就业难和企业的用工荒,凸显就业结构性矛盾。

(二)就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体系缺乏针对性

一些高校忽视市场的实际需求,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与课程,导致毕业生就业难,不能成为当前企业和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合适人才。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难以就业,甚至进入用人单位也学非所用、无法胜任职位工作。我国高校在对待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方面也存在问题:第一,就业指导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够明确,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培养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将就业指导课程完整并且全程地贯穿大学生学习阶段,而当前部分高校只是将就业指导课程当作一种任务化、形式化的教育。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缺乏规范化和针对性,现在很多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既缺乏统一的专业知识书籍和系统的教学大纲制定,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还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系统,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又缺乏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存在照本宣科现象,而非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和就业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三,就业指导队伍师资不足,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与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由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时间不长,而且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应用型学科,对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师资在专业性和数量上还存在不足。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完善的就业保障机制,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虽然我国政府相继出台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部分还只是短期地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真正从根本上有效改善就业难情况的措施还很有限。比如,发放生活补助给失业大学生和就业补助只能暂时解决眼前的问题,根本上的就业难问题还存在;同时,短期的职业培训也收效甚微;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于大学生的帮扶也相当有限,对其就业培训的种种投入还存在不足。(四)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首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部分大学生“自愿就业难”,他们一味强调专业对口,在就业岗位与自身专业不符合时,就会形成专业认同感差的心理,但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的心理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其次,大学生在面临经济新常态的宏观就业压力下,没有主动改变传统观念,形成新的就业观念,仍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或者一线城市等,追求所谓的“金饭碗”“铁饭碗”,追求外表光鲜,因此,亟须拓宽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视野。再次,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期过高与现实情况不契合,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和家长都认为受到高等教育之后,家庭付出成本非常高,因而希望通过好的就业获得现实利益,即追求既体面又高薪的“好工作”。由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理想和简单,因此,这样的现实与心理预期落差形成不平衡,部分大学生又存在眼高手低现象,这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三、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的对策

(一)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首要措施也是首要任务,就是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从中国行业研究网数据可知:第一产业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拉动产业就业0.1596个增长点;第二产业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产业就业0.2628个增长点;第三产业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0.3834个增长点。由此看出,对高学历人才需求较大的是第二、第三产业,而其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高,因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就是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从而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学历人才的就业需求。目前,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大国,在这个产业链中,中国的劳动力主要处于低层次位置,而产业链价值的高端都掌握在外国企业,但是只有高端部分的产业价值曲线,才能创造高级人才的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我国的产业布局以及发展都存在缺陷,与此同时,也可看出我国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息息相关的。目前,国家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电子信息新兴行业,提升国内的消费水平,从而改善产业结构;二是把产业链价值曲线的低端生产环节往高端的两头移动,从而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以改善产业结构。

(二)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开拓就业市场

1.促进专业设置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首先,各大高校在制订每年度招生计划时,要从自身办学规模、市场需求、师资水平综合考虑,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招生,并且设置学科专业也需合理,符合市场实际需求。其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改革不合理的教师教学体制,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学竞争机制和学生评分机制,以提升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改革师资队伍的用人机制,从而加强流动性与竞争性,创造一个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均高的教学队伍,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公平环境。

2.完善以就业指导为常态化的教育体系。高校应该完善以就业指导为常态化的教育教学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是在大四阶段,课时也不多,对学生的就业难以起到根本的指导性作用。应该将就业指导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提升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将就业指导变成一种常态化的大学教育,同时形成个性化定制的就业指导方案,促进大学生整体顺利就业。形成循序渐进又前后衔接的教育方式,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课程培训,逐渐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职业生涯有正确的规划。到了大三、大四阶段加强就业指导力度,比如:大一时对其进行职业测评教育,辅助性地助力大学生选择理想专业并深入学习;到了大三、大四则进行就业招聘的实践性教育和市场实际分析,让他们充分了解就业市场情况和人才需求,明确自我求职方向和努力目标,从而有效地促进就业。

3.开拓就业市场,创新就业路径。市场经济条件下能顺利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保证只有市场。教育部门和促进就业相关部门应该充分了解就业新形势,开拓新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促进大学生就业路径的创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就业平台。首先,高校要注重和强化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与密切合作,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设置专门的开拓就业新市场部门,深入了解各类企业单位的需求以及与本校人才资源的匹配度,根据实际进行大学生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指导,以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和机会。

(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

1.政府: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基础。想要构建完善的就业保障机制,政府可以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妥善制定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积极发挥政策的作用。例如,重视跨区域间和城乡间存在的社会保障制度差异、户籍人事制度有可能造成的就业歧视和障碍等。同时,要搭建就业的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第一,构建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企业用工信息数据库;第二,设置就业公共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和援助等服务;第三,建立关于人才市场的信息动态和监控系统,及时提供更新就业信息。

2.高校:建立一个改革创新、诚信长效的就业服务机制。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应该及时建立教育改革机制,对就业率低或者难就业的专业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密切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增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改革创新的积极形势。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以诚为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持续长效的诚信教育机制,为学生树立诚信理念。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引导,注重培养其政治信念与崇高的精神理念,有利于他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从家庭到社会,从个人到学校,形成网络式的交互构建良好体系,营造出一个诚信大环境,从而形成一个改革创新、诚信长效的就业服务环境和有效机制。

3.市场:促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形成。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比如,毕业学校类别、性别、年龄或户籍等,这些都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现象。为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就业环境,也为了用人单位长远的发展利益,应该形成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不为条件所困而为能力所重。用人单位真正吸纳有能力、符合要求的优秀毕业生,从而真正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用人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环境。

(四)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当代大学生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就业观念和就业思路,积极突破目前的就业困境,才能真正适应经济新常态。第一,要脚踏实地,切忌眼高手低,在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创新。第二,转变“金饭碗”“铁饭碗”观念,积极创业,通过多种形式与渠道进行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必须从思维方式上改变行为惯性,鼓励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化被动为主动,勇于创业。第三,应顺应经济新常态发展,往机遇良多的二三线城市就业创业,主动到中小企业建功立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三线城市机遇良多,只有走向基层,才能在将来的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而且中小型企业在近年来发展迅猛,急需有技术、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在中小企业中更能发挥其才干,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

作者:曾淑文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武.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5(47):179-180.

[2]牛春明,孔微巍.新常态经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89-91.

[3]张常新.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