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11 03:22:5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上看,目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如职业类院校毕业生,文史哲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如理工类毕业生,这既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有关,也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等紧密相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制度保障,通过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和教育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还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结构;人才培养;就业观念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表现

现代大学生就业制度的特征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在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双向选择,这个过程离不开政府调控和学校指导等外部合力的推动作用。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就业压力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而持续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逐渐引起党和政府的关注、学生及其家长的关心。近些年,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十分和谐的现象,比如许多毕业生选择考研来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啃老族、校漂族、城漂族群体增大,就业歧视现象在较大范围内存在,等等。从不同层次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由于技术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大,高职高专等职业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乐观。相比之下,由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社会能够提供的符合他们期望值的岗位有限,因此其就业形势严峻。而从不同专业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理工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文史哲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往往期望就职于行政事业单位,或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但由于人才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现在很多大公司、社会机构甚至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越来越重视“品牌效应”,招聘人才时往往明确规定仅招收教育部直属高校、“211”高校或“985”高校的毕业生,甚至对硕士和博士也要限制第一学历的就读学校。也是由于供给大于需求的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顾国家相关规定,在招聘人才时有歧视女大学生的现象。厦门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同等条件的1068名大学毕业生,女性的就业率为63.4%,比男性低8.7%。由共青团中央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也显示,女大学毕业生的预期收入往往比男大学毕业生低,而一些用人单位对男女大学毕业生承诺的工资待遇差别更大。显然,在劳动力市场,女性毕业生受到严重不平等的待遇[1]。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当经济发展速度较高时,一些新企业、新岗位层出不穷,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当整体经济形势不好特别是经济下滑时,会因企业停产、倒闭、生产规模缩小等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失业工人流入就业市场,从而增大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从总体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态势明显,经济结构已进入持续性调整阶段。就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在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模式调整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重要任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理想,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具体而言,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自身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跟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规模可观的现实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几十年来,即使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全国人口仍保持较快的增长,但企业的用人需求受国际环境的影响较大,供需比例的失调必然会导致剩余劳动力的出现。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深化,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农民工拥有吃苦耐劳精神,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知识获得途径的增多,他们往往也具备一技之长,与大学毕业生竞争丝毫不显弱势[2]。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普通人才需求减少,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大,于是产生了劳动力市场的怪现象,即一方面剩余劳动力增多,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一般来讲,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主导逐步让位于市场,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当市场机能还不够完善到足以支撑起全部调控功能的情况下,政府调控的“退位”就意味着市场调控的“缺位”。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改革深化、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严峻。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仍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主要表现在比较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严重不足。我国高校持续扩大招生以来,很多高校的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校园内高楼林立,亭台楼阁、林荫小道等相映生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强,但是,在学校软件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建设却严重滞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的职业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而高校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难以及时更新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忽视了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比如,对新兴专业只注重开发,开发一个扩招一个,不注重其内涵的培育和发展潜力的挖掘,重“量”不重“质”式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市场的实际需求,最终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3]。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当前社会舆论多倾向于抱怨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苛刻以及社会就业环境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事实上,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的同时,我们也应深刻地审视作为就业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社会环境、客观因素固然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但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欠缺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比如,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只考虑经济发达地区待遇好、工作轻松的职业岗位;一些大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极少参加社会实践,不但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并且因脱离社会实践而无法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一些大学生自视甚高,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即使就业之后,还存在一个适应问题,一些学生感到岗位工作与自己的期望差距过大,遗憾“英雄无用武之地”,无法顺利实现由学生向职员的转变[4]。

(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保障工作的滞后

在考察大学生就业问题时,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目前针对毕业生开展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西方很多国家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以及实践运作模式[5],与之相比,我国此项工作的开展相对滞后。尽管国家早已出台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但由于历史、体制、传统思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很多高校没有真正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事关高校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仅是从贯彻国家政策要求出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主体目前多集中在教育以及人力资源等政府职能部门,高校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起来,工作开展的被动性问题突出,不能有效地形成指导合力[6];就业创业指导的内容与方式缺乏论证,形式单一并且与•70•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脱节,就业指导的思想不能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高校的职业规划、整体发展规划尚待进一步融合[7]。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健全。

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调整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寻求答案。第一,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我国应坚持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重点扶持中小型与微型民营企业,并健全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与制度,为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制度保障[8]。第二,在区域经济结构方面,应重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在实现产业转移的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大学生就业目标向中西部转移,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第三,在产业结构方面,一要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对第一产业的投资,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吸引大学毕业生立足农村、立足基层、投身农业;二要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的投资结构,正确处理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三要加快发展涉及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第三产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必然要求。第一,要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具体政策,在财政、投资、产业、教育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给予充分的政策扶持。事实上,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就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出台的政策。第二,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法律体系,以实现扩大就业为目标,围绕毕业生各种合法权益的保护,调节其与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使就业创业措施法制化、规范化,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第三,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大学生失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缩小地区间、企业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为大学生合理流动破除经济障碍,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和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第四,要建立健康有序的就业创业市场环境,重视就业创业市场监管,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规范约束,有力地消除性别歧视、户籍歧视、毕业院校歧视等不良现象,为大学生公平就业、有效创业提供保障。

(三)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和教育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生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高低,与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高低成正比,也是衡量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就职岗位的认可程度的重要指标,而大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9]。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最终要通过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来检验,如果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也就无法证实高校具有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就是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高端平台,高校在学生就业方面起着基础性的作用[10]。所以,高校在通过教育改革为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良好平台的同时,还要采取与市场相结合、面向市场的策略,充分考量和预测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有的放矢地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完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计划。为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可在学生入学之初暂不细分专业,多给学生一次选择的机会,同时应在学生毕业前夕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四)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设置专门职能机构,明确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保障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实现全过程、一站式指导服务,提高指导工作的专业化程度。第二,加强就业和创业基地建设,构建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就业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推进就业创业基地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定期组织活动,强化就业创业项目训练。第三,不断推进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就业创业专职指导教师,并制定规范完善的制度,对就业创业专职教师的职称晋升、职务聘任等给予保障。第四,加强就业创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引入网络技术,以现代网络传媒平台推进就业创业课程开发、就业创业技能训练、就业创业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就业创业信息研判、预警、评估等机制,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持续性和动态性,不但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指导,还要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指导,并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数据信息的反馈与统计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11]。

(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的契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当今世界的开放性日益增强,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价值观与思想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越来越需要通过鉴别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指导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尤其重要,诸如就业期望值、就业定位以及大学生就业时的心态等都属于就业观念的范畴。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一定观念支配的[12]。可见,更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目前,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显得非常必要。一方面,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极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以缓解。另一方面,通过耐心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促使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向内自省,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针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做好就业竞争的思想准备工作,使他们变压力为动力,树立就业信心,敢于在就业市场上参与竞争,在就业竞争过程中受到挫折时能够保持良好心态,不畏难而退,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要引导大学生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培育“核心竞争力”,并在就业市场上善于沟通、善于表现,用真才实学打动用人单位,用真才实学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优势[13]。当然,在国内就业形势较严峻的情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可采取一些迂回策略。比如,打破“一步到位”的传统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先从基层做起,在社会上积累经验、锻造自我,待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空间舞台。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需要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从调整经济结构、完善法规政策、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和教育模式、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方面努力。

作者:刘卉 单位:铁道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袁晖光.大学生就业难本质探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4]岳昌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2).

[5]石国亮,张超,徐子梁.国外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6]荆德刚.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9(8).

[7]梅欣.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分析及启示[J].价值工程,2015(3).

[8]苏丽锋.中国转型时期就业质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9]吴克明.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10]冯成志.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优化研究——毕业生就业的视角[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1]莫荣.国外就业理论、实践和启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12]张凤有.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13]杨晓慧.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