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时间:2022-04-08 11:39:25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出现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多年来,相关部门和各高校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和扶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困大学生就业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所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率对推进高校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观念;就业态度

高等教育是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就业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他们的就业情况不仅关系着千万个家庭,还关系着高校与教育的使命和社会的稳定、国家的未来。“不能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教育部多次向中央直属高校和地方政府下达的命令,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因此,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1就业态度

大多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城镇,由于社会资源短缺或经济落后,在找工作时,他们有2种不同的态度:①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不好在求职时会更加积极,在各种招聘活动中努力地推销自己,只要有招聘单位接收,就会立即签约,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②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不好而产生了盲目和自卑的心理,他们认为成功就业是很困难的,常常感叹自己没有家庭的帮助,并对高额的就业成本望而却步,进而在长吁短叹中错过了最佳就业时间。

1.2就业条件

1.2.1发展道路的限制

出于对家庭经济情况、家庭负担和报答父母之心的考虑,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想早早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他们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上学的人所占比例较小。学历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日后的发展。

1.2.2对单位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非贫困生对就业单位的要求较高,他们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单位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等,他们大多希望能够到大公司或者事业单位工作。对于贫困大学生,他们就业时会考虑家庭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对企业不会有太高的要求。他们普遍认为,先找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保证经济来源更重要、更现实。

1.2.3就业区域的选择

大中型城市的生活成本较高,大多数贫困生对在这些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的工作没有过高的奢望,而“蚁族”的出现则会对贫困大学生留在大中型城市工作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贫困生求职成功的概率偏低。由于国家“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的支持,在偏远地区等基层就业的贫困大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2原因分析

2.1就业心态不佳

2.1.1现实与理想有差距

对于许多贫困生,受“十年寒窗苦读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一方面期盼着能够进入大城市、大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又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选择在较为偏远的基层单位工作。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他们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求职时常常表现出忧心忡忡和烦躁不安等不良的情绪。

2.1.2不自信的就业心理

由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有限,或者部分贫困大学生需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不是很高,进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能力,甚至还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会因此产生自卑的心理,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使得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从而失去了就业机会。

2.1.3消极的就业心理

因为企业与毕业生是双向选择的,所以,社会关系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使得他们的心理过分敏感,而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使得他们的求职之路更加困难。此时,部分贫困大学生会怨天尤人,不能正视自身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2综合素质差

就业期望值与综合素质不匹配是大部分贫困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迷失崇高理想,缺乏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退化,知识面较窄……这些是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大学生求职时最大的“硬伤”是综合素质较差,还有一些贫困生没有自信心、视野狭窄,做事唯唯诺诺、急功近利等。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3就业技能不足

在就业过程中,求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求职技能是指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某一活动的行为方式,它能不断丰富自我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部分贫困生忽略了利用自己的个性和职业倾向为自己选择更适合的职业,也有部分同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准备不充分、缺乏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种种原因都限制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影响了他们在职场的生存。

3对策研究

3.1帮助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

据调查,希望到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和各大用人单位等工作的学生大约占调查总人数的70%,而愿意去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因而,农村或偏远地区出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指导贫困大学生从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出发,重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采取灵活机动的就业策略——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工作,鼓励他们到中小民营企业锻炼,到基层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他们的市场适应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3.2注重知识积累,提高就业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培养大学生以下两方面的能力:①学生应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各种环境的要求;②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以便协调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3.3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有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在求职时的竞争力。在此,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帮助贫困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并适当调整他们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②帮助贫困生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自卑情绪,树立自信心;③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鼓励他们多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扩大他们的交际面,正确面对就业的问题。

作者:温娟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