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思路

时间:2022-05-20 05:50:59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思路

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情况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2002年我国毕业大学生人数只有212万人。【1】2012年底国家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从总体就业去向分布来看,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2】由于国际经济低迷,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内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对大学生的需求有所减少。在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增长不明显的同时,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却在大规模增长。用人单位在对人才招聘的质量把控上更加严格,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不可能完全得到缓解,再加上随着我国高校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短期内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还会有所增加,因此从较长的一段时期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

二、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和失望心理

由于就业人数众多,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相互脱节,自身的能力相对不足,对就业的期望值太高等原因,当代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很大。【3】当他们真正面对社会的时候,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特别是当求职屡屡受挫的时候,或者是看到别的同学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而自己的工作却没有着落的时候,那种焦虑和失望心理就更加严重。很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烦躁不安、失眠、茶饭不思、情绪低落等现象。有的大学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离自身的期望值较远,因此也容易产生一种失望心理。

(二)依赖和等待心理

有的大学生独立能力不强,从小过于依赖父母和老师,缺乏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找工作时不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专业等实际情况出发,而是完全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有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父母手中有一定的权力,他们会给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他们找工作时态度并不是特别积极,只是等着自己的父母或是老师安排工作。面对各种机会,不是积极地去争取,而是等、靠、要,因而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机会。

(三)盲目自信和乐观的心理

有的大学生因为在学校或是班里担任一定的职务,学习成绩也不错,觉得自身条件很好,应该在社会上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因而过于自信和乐观。对工作单位挑挑拣拣,不愿到基层去,不愿到稍微艰苦的地方去,总是想着一开始便做一名白领,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和小事做起。

(四)从众的心理

有的大学生缺乏对自身求职的明确目标,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对自身今后的发展缺乏规划,觉得别人去得多的单位就是好单位,别人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从而产生一种从众心理,以别人的言行作为自己的导向。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是选错了自己工作的方向,从而后悔不迭,甚至辞职而导致再失业。

(五)其他不正确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的不正确心理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求稳的心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留恋大锅饭和铁饭碗,因此一心只想做公务员或者是进事业单位,不愿到企业工作,为的就是求一个“稳”字。又比如一次定终身的心理,有的大学生认为找工作就应该一次到位,因此就只想找一份稳定和高薪的工作,而不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现象。

三、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心理素质较差

现今进入择业就业阶段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宠爱,从小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独立性较差。当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也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挫伤,自我评价出现偏差,从而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容易出现害怕、沮丧等心理问题,有的人甚至会精神崩溃。在以后的应聘过程中就有可能因为恐惧、紧张、不自信,不能正常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而错失就业机会。【4】【5】这种情况在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因为自卑,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低人一等。有的人甚至不敢再去用人单位应聘,从而错失了很多工作机会。

(二)对自己的期望过高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但仍有不少大学生还存在着骄傲和自负心理,更有甚者甚至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现象在一些重点大学更加严重。再加上教育成本的增加,不少大学生希望高投资能得到高回报,对未来职业期望值很高。例如不少大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都在3000—5000之间,有些人甚至要求更高。但现实是,不少单位开出的月薪普遍在2000以下,或者更低。当他们发现现实和理想距离太远时,巨大的心理落差随之而来。有的人十分向往大城市的生活,觉得只有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活得才有面子。因此只应聘这些城市的工作单位,对一些中小城市或二、三线的城市不屑一顾。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往往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较高,竞争也更为激烈,对那些自身条件并不是十分突出,同时也缺乏一定社会关系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对自身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往往是他们找到理想工作的绊脚石。

(三)喜欢和别人盲目攀比

大学生之间特别是同班同学之间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攀比心理。有的大学生自尊心和虚荣心较强,平时就不甘人后。因此导致明明已经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和爱好的工作单位,但看到别的同学找到的工作单位比自己的收入高、工作也轻松时,心里就觉得不平衡,产生一种不正常的攀比心理,非要超过别人心里才舒服。有些人会因此放弃自己原来找到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反而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当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时,又容易引发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不敢面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不积极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当今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落后就要被淘汰。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只有勇敢地面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并且不断地去改正才能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很多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积极主动参与竞争,而是等待父母为自己“托关系、找路子”,也就是俗话说的“拼爹”。有的大学生经过几次失败的求职经历后,因为害怕失败,不愿意再去寻找机会,把求职的事情推给父母或者学校,期望依靠外部条件或力量促成顺利就业。表现出被动、消极、逃避的迷茫心理。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子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学校除了能给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指导之外,不可能包办。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不少大学生自然就找不到工作。到后来,有些人甚至会对父母和学校产生一种怨恨心里,觉得自己找不到工作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没本事、官不够大;或者怪学校不够负责,因此才没能给自己找到好工作等等,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在现实当中,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根据大学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潮流,找准问题的实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一)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他们今后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针对现在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特别是加强他们适应挫折的心理训练,要让他们懂得,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关键是要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学校要探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并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地抓,并且抓实、抓好。要及早开设必要的心理辅导课,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专业心理辅导和训练,并且将这种心理辅导和训练贯穿整个大学过程。同时,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不断纠正他们在就业上的认知偏差,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能够科学地、客观地面对就业中的压力和挑战,勇于面对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消除各种紧张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勇敢地参与社会的竞争。【6】

(二)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方向。但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在进行自身的职业规划时,往往只是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人甚至只是父母逼他们选择了某种职业方向,自己本身对此职业方向并没有任何兴趣。因此在这方面学校应给学生必要的职业规划指导。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他们才能够学得进、学得专、学得快;其次,要让他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让他们明白,他们将来要干什么,他们能干什么;最后,要让他们知道,通过这份职业,他们要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当然每个人的理想和目标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学校在这方面要做十分细致的工作,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兴趣、爱好,制定出相应的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应该切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合理可行,清晰明确,使他们能够扬长避短。要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以便对他们的职业规划进行检查和指导。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一定的能力,要想成功就业那是不可能的。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能力包含多方面,比如心理素质的稳定、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待人接物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等等。很多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不懂得如何面对失败,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缺乏合作精神,不能充分地展现自己,遇到专业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等等,这些都是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如何提高呢?首先,要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要把专业知识学扎实,并且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能够发现和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专业技术问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让他们知道,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活到老学到老。而创新也是一种能力,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古人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建设实验室、联系社会实践点、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以便使他们能很快与社会接轨,并尽快融入社会。最后,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十分强调合作,如果没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协调和合作的能力,要想取得成功是十分困难的。

(四)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

当择业就业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大学生要积极运用心理调适的方法转化不良情绪。可以采取自我转化、自我宣泄、自我反省等方法培养理性思维,消除纠正不正确的想法,并推动自己向理性观念转化。如果经过这些心理调适还是不能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就要及时地寻求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帮助,在他们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训练,有效培养理性情绪,及时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用积极的态度去迎接下一个更大的挑战。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有差异的,学校除了要提供一些公共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之外,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案的具体心理辅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咨询要求。

(五)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心理教师队伍

对心理教师的队伍建设,很多高校并不是十分重视,有些学校认为心理教师是可有可无的。这方面的工作很多都是由辅导员来担任,甚至由一部分家属工等人员来担任,这样的人员配置显然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要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都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指导。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心理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心理教师队伍,首先,学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这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他们能否顺利找到理想工作岗位的保障之一,也是今后能否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把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建设一支能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相适应的心理教师队伍。其次,要注重对专业心理教师的培养。当前在对专业的心理教师的培养方面,我国高校还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开设专业心理课的高校还不多,使我国的心理专业人才匮乏;培养的质量也不高,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专业心理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以下目的:提高他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使他们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加强他们在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7】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总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心理教师队伍,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面对由于日益严峻和复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而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我们一定要积极应对,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通过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心理素质,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坐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从而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陈郁芬工作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