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4:47:40

大学生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在综合考察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改进目前我们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方法,希望能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的就业指导。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已经把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研究的重点课题。由于我国的这项工作起步晚,无论在就业指导的理念、内容、方法上,还是在人员构成、组织结构上,都与国外存在距离。分析研究其他国家此项工作的特点、内容和措施,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丰富我们就业指导内容,改进我们的方法,建立高效的就业指导运行机制,使我们的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一、国内大学生职业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职业指导教育正稳步发展,但是在通过市场调节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要求方面,学校教育工作滞后于现实的需要。总体上讲,国内各高校都划拔一定的经费,建立了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并开设职业指导课、就业信息、组织双向选择等活动;同时,政府重视并倡导社会参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但与有效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职业发展仍有一定的距离,指导对象多半是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很少得到就业方面的指导;指导地点局限在校内,很少在校外进行;指导内容多半是就业政策、业信息和就业技巧等,而有关职业发展需要等很少涉及;指导形式多半是就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而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的很少;指导人员多半是学生辅导员和就业处工作人员,专业教师参与的很少,虽然有时也邀请一些社会人士参与,但一般也只是做些报告或讲座而已;关心学生就业数量的多,考虑学生就业质量的少。

二、国外职业指导的特点和内容

很多国家都认为大学生职业指导不仅是选择职业的一时行为,而是发展、培养人的过程,他们的就业指导扩展到整个人生的职业活动,职业指导师帮助大学生不断发展自我形象,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满足社会需求来展示自我,求得自我的发展和完善,由原来关注的某一特定职业现状转向分析、预测、研究整个职业世界。这种“可持续性发展”的职学校业指导的具体内容如下:

1.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且大量投人

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等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完备的就业指导体系,主要是在政府宏观管理和协调下,各部门积极行动协调工作;同时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机构比较完备,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及一些社会中介组织机构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建立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美国有很多非赢利性就业中介组织,它们提供人力资源信息,吸纳高校和用人单位作为会员,联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帮助用人单位制定有效的招聘计划并为之提供优秀人选,对就业市场的现状、职业发展前景、求职和招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为毕业生提职业发展服务。而且美国劳工部在全国各地采集数据,未来十年的业环境和各行业需求的信息,分析各行业的需求形式,每两年微调一次,并结集出版,成为美国大学生人手一册的就业“圣经”。又如日本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学生职业中心,作为政府和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办事机构,这些机构根据毕业生本人的特点和要求,为之介绍符合条件的职业;大学生如若在一定时间内还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中心就为其组织培训并安排各种实习活动,再对其进行求职面试技巧和适应性训练,以增强他们推销自己的能力和就业的信心。此外,还有如日本的雇佣信息中心、雇佣开发协会、人才介绍事业协会、人才派遣协会等众多的就业咨询服务中介机构,不但解决了学校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也让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与市场需求及职业界的要求紧密结合。

2.注重职业指导策略的个性化

国外学校很注重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内在需求相结合,除了常规的专业和学科分类外,更多的是按大学生的就业要求、期望、特点、条件等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指导工作。在德国,从人学起,就业指导人员通过开展性向测评(personalitytest)、一对一面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职业适应等个性特点,建立学生特性档案,帮助他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并结合学生职业意向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重视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指导人员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进行指导,如果对职业要求高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职业行情和职业发展动态、前景和趋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合理定位;对重视工资待遇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各行业的薪酬情况,引导学生合理“报价”,并面授谈判技巧;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学会心理调适,化解心理危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正确评价自我,培养健康心理和优良的个性品质。

3.注重职业指导策略的科学化

首先,国外的职业指导主要针对学生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用数据来说话。在进行职业诊断时候很多国家采用方法有:测量法,生理—医学诊断法、观察—调查与积累记录法、学业—能力评估法等;提前开展测评服务,测试与职业相关的数据,用数据来说话,引导学生自我分析,明确自己,正确估价自己,而后自我启发和自我成长。根据性格特征分析自己的信心、人际关系、应变能力等。

其次,注重对职业前景的科学预测和分析,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前瞻预测,帮助学生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前景,从而使大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职业定向和选择岗位。

4.校内职业指导与教学结合紧密

国外大学指导课程,从人学开始就在选择专业和课程方面给学生以帮助,体现在通过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征、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和预期的职业。整个大学期间,学校有很多教学组织方式:单元教学、教学模拟、主题设计等,将学科、课程建设与职业指导相互渗透;就业指导内容涉及职业的性质、发展前途、经济收人、就业难易程度、学生职业兴趣测定与调查、择业技巧和准则等。就业指导形式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心理测试等。毕业后,毕业生仍可以回到母校接受公众职业指导和培训教育,接受学校延续不断的服务和帮助。学校还注重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的跟踪调查分析,并以此作为下一步改革的参考。

5.开展创业教育

国外就业指导中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他们邀请知名企业家到学校开设讲座,与学生深度交谈,培养学生自我创造意识和企业家精神,而且还把产品设计技术、质量管理、销售、资金筹措、人际关系、商业法规、事业策划、事业管理和政府的相关法律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他们认为:独立创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很重要,大学生创办企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促进经济发展。

三、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议

1.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须进行职业指导业务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指导与咨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具备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而且具有相应的职业测评能力。

2.结合专业教育的全程进行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如:建立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人力资源主管定期进行咨询、模拟面试等;同时应充分利用中介机构。

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学生学校学习的全过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教育;对中年级学生开展个性心理测评和职业适应性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能力,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对高年级学生就可以引导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创业设计,培养毕业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能力,并且开展择业技巧、礼仪、心理调适的训练。

3.进行心理指导

通过心理测量和其他手段,帮助学生更充分了解自己,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需求,即各种职业需要什么特长和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因人而异地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4.开展职业市场研究

开展行业的人才预测和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素质的研究,并且以此作为改善和完备就业指导工作的参照,使高校的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及时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特点和本专业扩展的空间可能、专业知识的相关性、专业发展的前景、专业适应性、专业现状和趋势,对人才的要求等等。

5.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大学、企业和社会都要承担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各高校在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渠道的同时,注意加强与其他高校以及社会机构(劳动中介组织、职业中介组织和人才中心等)之间的联系。例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习基地,开展社会实践课。学校、社会的各种机构系统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进行指导,形成系统的就业指导网络,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就业指导。公务员之家:

6.加强中介组织参与

力求利用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第三方作用和行业协会的自律约束作用,调动中介机构的积极性,形成高校主导、政府引导,中介参与、协会约束的就业服务格局。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从学校的组织领导、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就业指导、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国家政策落实、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0引言

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学生就业、搭建学生与用人单位沟通平台的责任,我们要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千方百计服务好学生就业,力争使每位学生在就业中能适的其所,进而达到人尽其才,为社会做H{更多更大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学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将毕业生送人社会很好的就业,使我们的就业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和社会,是需要我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我从事就业作的几年中,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组织机构,为学校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对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如何,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站在影响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待就业工作,把它作为学校“生命线”工程来对待。为了保证学校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高校首先要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将这种设置涵盖全校各个教学院系,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格局。例如我校除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专门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能部门外,各个教学院系都成立了实习就业科负责本院系就业工作,我们还制定了《河套大学院系就业:作实施细则》,并对就业科长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这样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就业工作畅通高效的进行,更好的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性。

2加强就业部门队伍建设,进一步凸显“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我们就业部门承担着对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学生毕业报到证的办理及档案的邮寄,就业指导课的落实和讲授,就业市场的开拓,大小型招聘会的组织等工作,是联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全校所有的学生和社会上所有用人单位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同时,我们还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兄弟院校的对口部门打交道,是学校的“窗口”单位,我们.工作人员的素质如何,服务质量怎样,直接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形象,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所以,必须要不断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每一位人员都明白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而且是具有重大责任的服务人员,不仅要细心,而且要有恒心、耐心: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时了解有关就业的政策方针,充实闩己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工作中能更好服务于学生;另外要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以便在开拓就业市场,对外进行业务交流中发挥史积极的作用。

3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及课程设置与就业情况密切联系,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首先要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全面认真分析,根据每年的毕业生数及经济发展情况形成对就业总体形势的了解,另外再结合我们学校的办学特点,对本校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情况,扬长避短,使我们在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例如,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对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一些专业招生困难,而一些新的专业需求量在增加,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专业设置,使学校办学更贴近市场;再如,近年来,与我们毗邻的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量大,待遇较高,而当地又没有大学,所以我们将就业市场重点放在该地区;有些学生在就业方面思想观念不正确,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我们对这类学生主要是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有的学生是因为家庭困难或心理因素导致就业困难,我们就对他们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和帮扶等。这样,我们在就业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就。

4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做好就业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课作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的主要途径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从2009年新生起,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高等教育教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我们选派专门教师参加了上级组织的一系列课程培训,学校又对各院系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对就业指导课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课时及分配都作了统一要求。教学形式上我们将课堂教学与讲座相结合,将参观学习与模拟实训相结合;教学安排上从学生人学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有侧重的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内容上包括就业形势、就业观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及能力教育,创业培训等方面教育。真正发挥了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性、科学、可持续的择业、就业。例如,在思想教育方面,我们主要是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摆正自己位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目前大学生出现就业难和就业紧张的情况,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观念比较滞后。因此,我们就业工作部门通过入学教育的就业形势分析,聘请专家校友及企业界人士作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大学生要领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经受磨炼,健康成长;转变唯外企、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观念,选择到能够真正发挥自己才能的各类基层用人单位中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思想,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5发挥就业工作部门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构建就业服务平台

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一是与企业进一步加强联系,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在学生与用们单位之间沟通对接的渠道;二是利用报刊、广播、网站等宣传手段和阵地,开辟大学生就业专栏,通报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宣传学生求职意向,在毕业生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信息平台;三是做好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推介工作;四是进一步做好对毕业生就业后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形成长效机制。

6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期,捷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毕业生角度来讲,根本的办法是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高校就业作部门要坚持把服务青年成长成工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学校教学、管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全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估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着力培养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等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切入点,组织实施相血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团会、团课、报告会等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和促进各种专长的发展;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抓好与专业相关的社团组织建设和“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7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是就业的最高形式,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仪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神会经济的发展。引导毕业牛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既是就业形势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高校应把对创业人才的培养逐步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要通过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帮助获奖的大学生向社会推荐优秀作品和申请专利,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和奠定基础;通过组织实施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为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机会;组织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对有意向、有备件的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和辅导;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多层次、多渠道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办法,为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提供支持。公务员之家:

8号召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学校盛衰存亡的重要工作,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倾心关注。社会需求、学生素质、学校综合实力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就业形势,积极完善自我。多途径准备就业;从学校角度出发,学校应完善规章制度,改进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健全就业指导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对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大学生表观就业愈来愈困难。这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学生就业状况是检验大学教学质量、衡量大学综合实力、评估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而需要学校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社会需求与人才竞争。

社会需求与人才竞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社会需求包括“理想职业”需求、“一般职业”需求和“苛苦职业”需求。学生期望的“理想”职业是轻松安逸、工资高、待遇好、“铁饭碗”的职业。而“苛苦”职业则指工作条件苛刻、工资待遇低差的职业。“一般”职业是介于“理想”职业和“苛苦”职业之间的职业。现实表明,“理想”职业不但数量少。用人少,而且要求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苛苦”职业种类也较少,对人的能力要求相对不高。“一般”职业则是占绝大数的职业。

在人才竞争方面,“理想”职业倾爱于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对大学本专科生需求低,竞争也最激烈。“一般”职业是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等学历层次的人才都能适应的职业。因而竞争也非常激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苛苦”职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人们的偏见,选择的人少。竞争也少。

(二)学生素质。

学生自身素质是影响学生就业的最根本因素。学生素质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应变能力、文体能力、社交能力、中英文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道德品质等。社会越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高。因此,学生素质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需要人们永无止境地不断完善。

(三)学校综合实力。

学校综合实力是学生身上的“商标”,是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综合.需要学校所有部门的参与。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不同,自身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也不同。因此,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比较不能一概而论。社会职业对学校“产品”的需求也并不依赖学校综合实力的名次,而是学校在某一或某些方面的水平。例如,医院对医药学校的医药人才需求较大,而对师范类、艺术类学校的人才需求较少。因此,学校发展不能求大求全。而应确立特色,在该特色重点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综合实力的提高。

二、学生在就业中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尽早地将课堂学习、业余学习与职业定向结合起来。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职业选择中有备无患、轻松自如。

(一)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为已用”。

“读书无用论”是流行在各类校园的一种学生观念,产生该观念的本质原因是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学生大多没有社会经历,容易把社会职业极端化,认为社会职业或者不需要任何学校技能(如销售员、厨师、建筑工人、清洁员等),或者需要高端技能(如医生、航天员等)。他们没有认识到任何职业都需要基本技能和理论指导,如销售员要了解心理学和推销技能.建筑工人要了解建筑力学和工程学:他们也没有认识到社会职业不断加速的推陈出新和内在发展的特点。因此,要解除“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首先要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职业的特点,细化专业知识点,将课堂所学基本技能纳为已用,如此才能更好地选择职业,更好地实现大学期间积累的社会价值。

(二)明确就业形势,克服思想惰性,积极武装自己。

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之一是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模糊认识。首先,他们不了解自己适合怎样的职业,不知道大学期间要重点积累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使他们对就业产生了恐惧感;还有,大学自主学习为主的特点使少数主观能动性弱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影视中,而对学习则产生惰性。针对这些因素,需要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念,从社会需求和自身前途出发。克服惰性,从细微之处积极准备就业,如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英语四六级、托福、GRE等考试、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参加学校团队组织、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

(三)就业途径的多种选择和准备。

以医药院校的大学生为例,其就业途径主要有:(1)到医药公司企业任职;(2)结合专业自主创业,如药用植物栽培、医药营销等;(3)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非专业领域就业。如英语翻译、电脑组装、导游、销售员等;(4)考研或出国深造;(5)考取公务员。学生可能对某些就、Ip途径不了解。因此。除了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外.教师也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学生介绍各类职业特点。使学生对就业途径产生积极认识,为提高自身价值产生自信和积极准备。

三、学校要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除学生素质、社会需求等因素外,学校办学实力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先决因素。从学校整体角度出发,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改进办学条件,提高综合实力,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学校办学条件制约着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学校的健康发展需要民主科学的规章制度来监督和约束。当前.我国许多高校正处于起步或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完善,但高校可以借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保持自身快速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社会对自身的认同感,激励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使自己的校名这枚“商标”成为炙手可热的名牌。

(二)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

学风建设是党团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学校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程.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共同重视。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外,学校也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灵活组织课堂讲学,全力贯彻素质教育,真正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协同提高。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前,就业难的现象并非人才供大于求造成的,而是“理想”职业供不应求造成的,因此是表观就业难,而非真实的就业难。实际上,大量的“一般”职业和“苛苦”职业也是供不应求的。因此,学校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勇于到“老少边穷”的地区工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自己的才能应用到真正迫切需要的地方去。

(四)多途径介绍就业知识。

“就业”作为学生生涯的一项重要工程,是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实践的。就业知识可通过专门的课程讲授,也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融会贯通。

1.通过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开展校园活动

加强学生与企业的交流.有助于促进就业双方的了解和适应。学校有关部门应主动联系这些企业,将企业的产品介绍会、技术培训会、管理经验交流会、人才招聘会等吸引到学校进行.既给企业作了广告宣传和人才引进。也为本校学生提供了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和择业的机会。

2.开展就业知识讲座

专门的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快速、系统地了解就业的相关知识。学校可聘请有关专家、已毕业参加工作或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为在校学生开展就业知识、经验介绍方面的讲座。使学生尽早、及时了解就业知识,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

3.教师与学生交流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4

在课题组前期的调研和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广东各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数据资料统计和分析,贫困生就业率被湮没在各高校整体就业率中。为了了解广东地方本科院校贫困生就业状况,课题组于2014年5-6月对包括肇庆学院、嘉应学院、韶关学院、茂名学院、惠州学院等五所广东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贫困生对国家和地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择业心态、就业压力、就业期望值、求职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以及离校前的签约率等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与研究,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当前广东地方高校贫困生就业的现实情况及问题所在,为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提供基础和方向。课题组先在肇庆学院以开放调查的方式编制了大量有关地方本科院校贫困生就业的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后将问题编制成问卷进行调查。课题组以广东具有代表性的五所地方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共向贫困生发放问卷500份,全部为广东生源,回收有效问卷448份,有效率为90%。本次调查所选取的高校所处地理位置皆不在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聚集了大量贫困大学生,调查涉及了不同专业、性别的学生,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调查数据经过科学的处理和分析,使得结果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广东地方本科院校贫困生就业意识明确、就业压力较强;就业期望值较高、就业方向单一;就业率尚可但就业质量不高;实际就业方向较为单一、就业竞争力严重缺乏。

(一)就业意识明确、就业压力较强

在本次调查中,就贫困生的就业意识设置了“一定要找到满意的工作才签约”、“先就业后择业”、“只要有工作就签约”三个选项,其中有93.4%的贫困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有5.8%的贫困生选择“一定要找到满意的工作才签约”,选择“只要有工作就签约”的仅占0.8%。由此可见,近几年高校在对毕业生求职时“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培养方面成效显著,贫困生的就业意识明确。在问及贫困生“有无感受到就业压力”、“就业压力强度如何”时,选择“有较强的就业压力”的比例达到78.4%,选择“基本上没有就业压力”的仅为5.3%,由此可见,贫困生的就业压力较强。调查中还发现,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来源按照强度依次为:学校名气不大,与重点高校毕业生相比缺乏优势;家在农村,经济条件差,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实力;所学专业与社会需要脱节;自身竞争力不够;社会大环境不理想。由此可见,地方院校贫困生把就业压力大主要归因为外在原因,而较少从自身内部寻找原因。在“如何应对就业压力”的问题上,参照罗锡莉2008年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设置了“正面认识”、“心态调节”、“积极搜集就业信息”、“自我增值”、“妥协”、“寻求支持”、“注意转移”、“寻求帮助”、“发泄与回避”9个选项。贫困生采取的压力应对方式由多到少依次为:积极搜集就业信息、寻求支持、寻求帮助、自我增值、妥协、发泄与回避、心态调节。由此可见,在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时,贫困生虽然大多能调节自身的心态,主动迎接挑战,寻求帮助。但对于那些多次求职碰壁的贫困生来说,压力应对方式则转为发泄与回避等消极方式,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二)就业期望值较高、就业地域选择较单一

本次调查从“期望的薪资待遇”、“期望的工作地域”、“期望的工作性质”几个方面对贫困生的就业期望值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在问及“你比较满意的薪资水平”时,有2000—2500元、2500—3000元、3000--3500元、3500元以上四个选项,其中16.8%的学生选择2000—2500元,35.7%选择2500—3000元,选择后两项的人数为47.5%。上述调查数据,与安少华在《珠江三角洲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特点调查报告》中“32%的毕业生期望第一份工作薪酬是3001—4000元,47.6%的毕业生选择4001元以上”的调查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广东地方高校贫困生虽然背负着经济上的压力,承受着与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高校相比更为不利的就业环境,但是对薪酬的要求仍然较高。在问及“毕业后理想的就业地域”时,设置了“珠三角大城市”、“珠三角二线城市”、“珠三角之外的小城市”、“家乡”、“广东省外”几个选项。选择“珠三角大城市”的为8.3%,“珠三角二线城市”的为26.4%,选择“珠三角之外的小城市”和“家乡”的分别为31.3%和34%,选择“广东省外”的为0。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贫困生并没有像媒体中报道的趋之若鹜向往大城市的高薪和繁华生活,愿意回家乡就业的比例较大,这是可喜和值得欣慰的地方,这不但有利于贫困生顺利就业,也有利于弥补基层人才资源匮乏的窘境。但也需要广大基层不断制定和完善吸引大学生回乡就业的各项政策和制度,保障大学生回乡就业后的正当权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使大学生人尽其才。另外,从上述数据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广东人的乡土观念和家族观念非常浓厚,就业方向较为单一,不愿去广东之外的其他地方就业,这显然不利于人才资源的相互流动,无形中也进一步加大了就业的压力和难度。在问及“你期望从事的工作性质”时,设置了“事业单位公务员”、“企业职员”、“医生、教师等技术性工作”、“自由职业者”几个方面,选择“事业单位公务员”的占21.7%,选择“企业职员”的占35.2%,选择“医生、教师等技术性工作”的占42.3%,选择“自由职业者”的仅为0.8%。可见,贫困生求职时在选择“事业单位公务员”的比例方面要比相关研究资料关于毕业生求职选择公务员的比例要略低,这其中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从调查中还可看出,贫困生选择“医生、教师等技术性工作”的比例非常高,主要原因是上述五所地方本科院校贫困生大多为师范专业,因为师范专业学费相对便宜,还能有相应的补贴政策,因而成为贫困生的首选。选择“自由职业者”的比例非常小,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广大的农村和贫困地区,传统观念非常浓厚,认为只有在单位工作才有保障,自由职业者还没有被传统观念接受。另一方面,贫困生不求高薪、但求稳定的心理使得他们仍然愿意选择有固定收入和稳定职位的工作,很少有自主创业或开辟新天地的打算。

(三)就业率尚可、就业质量不高

据《广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显示,2014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达95.86%,与上年同期就业率(94.65%)相比略有上升。在本次调查的五所地方本科院校中,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基本都保持在95%以上,但是占全体毕业生总数约25%的贫困大学生就业率却缺乏科学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湮没在整体就业率中。为了调查了解贫困大学生就业率,本次调查专门选择在6月进行,在问及“是否已经签约”或“是否已经找到工作”时,有78.6%的贫困生表示已经签约或已经找到工作,这个数据虽然低于整体就业率,但对本身处于就业劣势的贫困生来说已经非常喜人。经过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和分析,发现在这些高就业率背后,隐藏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期望的薪资待遇和实际签约时的薪资待遇有一定的差距。调查“实际签约时的薪水”时,2000-2500元的薪水是78.9%的贫困生签约时用人单位开出的实际工资水平,与上文贫困生期望薪资待遇相比差距过大。第二,就业率存在一定的“水分”。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就“具体找到的工作”在校园对贫困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在随机接受采访的约30名贫困生中,有至少5人表示毕业后的工作是做保险业务,替某个产品做销售、肯德基、麦当劳打工等没有劳动协议、没有固定薪水、缺乏劳动保护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同学表示签订的所谓就业协议实际是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给学生下达的硬性指标,存在一定的造假行为。第三,工作环境及发展前景堪忧。部分贫困生出于毕业后急于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考虑,一心想尽快就业,对就业地域、就业环境、工作发展前景等大多没有仔细考虑,只要用人单位开出差不多的薪资水平,贫困生基本上会立刻签约。在调查中,在问及“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时,76%的贫困生选择“薪资待遇”,仅有23%的同学表示“会考虑工作环境和发展前途”。这虽然有利于提高所属高校的整体就业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但对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四)实际就业方向较为单一、就业竞争力严重缺乏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广东地方高校贫困生实际就业方向较为单一、大多去往生源所在地,去珠三角城市发展的比例较小。在问及“实际就业的地域范围”时,有“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大城市”、“佛山、珠海等较大城市”、“其他地级市”、“家乡所在县城”等几个选项。有84%的贫困大学生实际回家乡就业,只有12%的贫困生实际去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就业。这固然与珠三角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贫困生自身缺乏家庭经济支持较难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有关,客观上也有利的补充了广东偏远县市人才资源匮乏的窘境。但是,贫困生大多来自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乡村和县市,受制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贫困生返乡后虽有改善家乡面貌的强烈愿望,但却缺乏自身才能和抱负施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支持,大多难以进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和部门,为家乡建设出力的抱负大多难以实现。相比珠三角较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和较为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贫困生的长远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即使少数贫困生毕业后去往珠三角地区发展,但因长期经济贫困带来的性格过于拘谨、不善人际交往技巧、社会生活阅历较浅、就业核心技能培养不足等问题而严重影响其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竞争力。

三、建议和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大量广东地方本科院校的贫困生就业压力尚且较大,薪资待遇也不尽如人意。不难推测,全国大量的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会更加严峻。针对广东地方本科院校贫困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正视广东地方本科院校贫困生就业面临的困境,把握优势,转化劣势

广东地方本科院校贫困生就业虽然面临着众多的压力和挑战,就业困难的情况也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解决,但与全国更多的不发达地区相比,在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就业支持力度等方面显然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就业工作,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帮助贫困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制度,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支持和帮扶力度,要在支持贫困生就业方面给全国树立榜样,带个好头。另外,各地方本科院校也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第一,把区域劣势转化为区域优势。广东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在珠三角核心经济圈之外的二线城市,就经济发达程度来说,存在明显的区域劣势。但是与发达的珠三角城市相比,这些二线城市交通出行便利、人居环境适宜、生活成本较低、工作压力较小。各高校应当通过大力宣传和教育,帮助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投身广东二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潮,在地方建功立业。第二,把经济劣势转化为素质优势。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虽然根据岗位需要会有所不同,但他们普遍最看重的素质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进取心、灵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性、自信心、承受压力能力、待人接物能力等。据多个省、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介绍,当前招聘企业在选材用人上更加注重个人综合能力、发展潜力、吃苦精神等因素,惟学历、职称的选材办法已逐步被“人适其岗、人尽其才”的观念所替代。贫困生虽然经济上贫困,但他们吃苦耐劳,勤奋踏实,诚实善良,在求职时要尽量突出这些综合素质,把经济劣势转化为素质优势。

(二)建立贫困生专业调整、半工半读、提前毕业制度,提升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企业用人结构在改变,高端性岗位减少,基础性岗位增多。另一方面受经济转型升级影响,粤东西北地区岗位需求增多,珠三角地区岗位需求减少。传统制造业面临成本上涨、竞争加剧、出口萎缩等诸多困难,需要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除此之外,能源、水利、交通、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针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各高校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优化培养方案,使得所培养的人才能够不断跟上社会对各类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打破贫困生扎堆挤师范专业的局面。贫困大学生既有经济上的“硬贫困”,也有能力上的“软贫困”。各高校应通过学费减免、辅修双学位、跨专业选课等方式鼓励贫困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掌握现代服务业、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多种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各地方本科院校应针对贫困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情况实行灵活的学分制、提前毕业制度等。如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校实施的新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重新调整专业的做法,西南交通大学(宽口径灵活专业方向)等改革都取得成功。针对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贫困生允许他们求学期间边工作、边学习,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学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贫困生,允许他们只要修完相应的学分,通过专业实习和论文答辩即可提前毕业参加工作。除此之外,各高校还应对本校贫困生实行包括心理辅导、就业技能培训、口才训练、礼仪培训、人际沟通等方面的专门的辅导,帮助贫困生更好的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建立贫困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机制和贫困生就业状况跟踪、监测机制

在本次调查中,各地方本科院校都有《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但是却都没有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更加没有关于贫困生的就业状况跟踪、监测机制。由于缺乏科学的分析与统计,也难以形成有效的针对贫困生的就业援助、就业帮扶、就业技能培训等专项工作,使得贫困生在就业时竞争力严重缺乏,通过上大学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成为泡影,甚至因学致贫。因此,广东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切实转变观念,除了做好整体就业率统计工作之外,还应专门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撰写贫困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建立贫困生就业跟踪及监测机制,为贫困生在校期间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工作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调查,形成本校“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职场,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利平台。

(四)建立贫困生的普惠性长效助学机制

针对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只能解决贫困生入学时的短期困难这一现实,各地方高校应建立针对困难生长期发展的长效性助学机制,包括为困难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技能培训、实习补助,咨询服务等各种助学形式,切实解决贫困生的能力贫困。各高校还应建立贫困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档案,详细掌握贫困生的求职意愿、特长优势,有针对性的向毕业生生源所在地企业推荐优秀人才,不断搭建企业与贫困生互通交流的信息平台。如广东揭阳成立大学生发展基金会,除了按月给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外,还不断创新扶持贫困大学生成才的方法,如与揭阳市青企协签订假期实习协议,100多家企业将提供社会实践平台,给贫困大学生授“鱼”又授“渔”。团揭阳市委还联合揭阳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与揭阳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签订大学生实习协议书,架起受资助大学生和数百家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多渠道为受资助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和岗位实践的平台,让大学生不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更好地回报家乡,回馈社会。除此之外,各高校还应通过“三支一扶”工作引导和鼓励贫困生踊跃到基层开展阶段性服务,了解基层人才需求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弥补自己的知识薄弱点,更好的为广东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贫困生家庭也要不断加大对子女的情感投入和支持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就业市场对毕业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状况和相关需求标准,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校就业工作。方孩对2005年4月参加西安市综合人才招聘会的单位进行了就业需求状况问卷调查。拮果发现单位主要通过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对学生的精神品质、综合能力、在校情况等都有较高要求,而且单位建议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为社会实践能力培训、面试技巧训练、教育学生自我定位。枯格学生、学校、单位乃至国家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把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

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单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已成为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在内关注的焦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体制进行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分配模式不复存在,国家不再安排学生就业,而是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在这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模式下,大学生一方面获得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与选择权,另一方面失去了就业保障,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加之大学人学率的提升,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卖方市场了。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尤为突出。究竟什么样的大学生受用人单位青睐?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大学生自己还存在那些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探讨。我们于2005年4月对西安市人才招聘市场的73家单位进行了人才需求标准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2005年4月参加西安市综合人才招聘会的71个单位,分别为国家机关6个,学校9个,科研单位5个,国营企业7个,乡镇企业5个,私营企业16个,外资企业6个,合资企业6个,其他性质的单位11个。其中46个单位来自于大中型城市。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才主要需求调查表进行无记名方式填写,包括内容:①招聘单位的一般状况、招聘途经及工资待遇等;②招聘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标准,包括一般情况、专业技能、政治面貌、身体素质、在校表现、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多方面;③招聘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数据处理:问卷回收后以Excel数据库方式输人计算机,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1单位招聘途径和工资待遇

67.61%的单位通过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其中35.21%的单位倾向于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的形式,个人推销方式也占到4.22%的比例。50.70%的单位给予毕业生月薪1,000-1,500元,38,03%的单位工资待遇为800一1,000元明,1,500元明以上的工资待遇仅占11.2706。

2.2单位对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标准

精神品质:单位最看重的单项品质排在前三位的为实干精神(占28.16%)、敬业精神(占26.7606)、诚实守信(占23,94%),然后依次为团队精神(占5,6306)、社会和工作责任心(占4.2306)、竞争意识(占2.8206)。

综合能力:单位最看重的单项能力前三位为专业知识技能(占31.00%)、实际操作能力(占31.0006)、创新能力(占28.71%)。但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也体现出了不同,企业最看重的前三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占36.6206)、专业知识技能(占28.1606)、语言表达能力(占26.76%),事业单位前三名依次专业知识技能(占33.800})、创新能力(占26.760.6)、实际操作能力(占23.9406)。

在校情况:单位最看重的在校表现前三位的是学习成绩(占28.1706),获奖情况(占26.7606),身体素质(占25.350),70.42%的企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并没有提出特殊要求。

2.3单位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单位建议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为社会实践能力培训(占33.80、面试技巧训练(占3106)、教育学生自我定位(占28.17%),其中84.21%的企事业单位着重倾向于社会实践能力培训、面试技巧训练,而66.67%的外资、合资、私营等企业更希望学生能够做好自我定位。

3讨论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单位承诺的月工资待遇为800-1,500元,而在我们前期对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系列调查,大部分学生选择月工资待遇高于1,500元,企业给大学生的工资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目前来看,用人单位加薪的期望值很小,而且即使有这种可能,其幅度也不可能达到大学生的预期值。因此,主要还得靠大学生自己调整心理预期,就业时选择现实的应对之策。另外目前单位选择以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就业途径还是比较单一,招聘单位应当拓宽招聘途经,将其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资源,对于毕业生而言,应注重面试技巧积累和就业准备工作,以提高就业成功率。

“专业技能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很看重的用人标准,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可以说是精挑细选。”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及精神品质的要求却大大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实干精神、诚信、团队精神,还对毕业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社会责任心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不难看出所有用人单位都希望所招聘的毕业生比较务实,能用自身所学切实为单位做出成绩。所以毕业生应在日常学习及实践过程中侧重培养务实精神,加强社会生存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职业素质、情商、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同时单位对于毕业生在校表现的要求已经居于次位,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已经不作为优先参考条件,究其原因,当前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及自身素质较前有所下降,较一般同学并没有过高的优势;其次,在大学生求职制作简历时,作假声称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故单位对学生干部及党员等条件的信任程度明显不如从前。无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对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分析目前局势,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我们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要努力谋求各种国际经济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密切经济联系,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特别是英语),要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尽管有的学生英语已经过了四级或六级,但还是缺乏必要的口语交流能力。大学生应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工作单位的要求。

4思考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专业技能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踏实肯干,能吃苦,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重视专业学习,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结合专业加强社会实践,增长专业实践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善于培养自身的特长。大学毕业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塑性强,有潜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积极主动地到西部、到基层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的大天地里就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用人单位应吸引人才加人,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查发现,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跳槽”成为影响单位发展的绊脚石。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某些行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经验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决定性,用人单位片面强调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是一种短视行为,一定要加大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树立全局观点和战略眼光,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毕业生是宝贵财富,接收大学毕业生是事业的延伸和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搞短期行为。用人单位应尽早树立起人才培养的意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单位招人、事业引才、机制育能”的好氛围,把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应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构建全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高等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首先要在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设置上创造条件,开办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是要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最后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包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信息的收集,建立与人才市场的网上交流平台,提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洽谈签约的条件等等。

面对就业工作的压力和挑战,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把就业指导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构建全面就业指导体系就要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就业指导是指学校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给他们介绍职业知识,解答询问,提供职业选择意见,辅助他们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业指导实际上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职业选择分析、职业心理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也是提供职业信息和进行职业素质培训的过程。高校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瞄准社会需求,紧盯市场变化,利用就业信息反馈,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专业和教学方案,促进学生能力与单位需求的结合。其次,将就业指导切实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之中。大一时把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新生人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和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大二和大三时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大四时分层次、分类型进行指导,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企业负责人来校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共同引导毕业生合理做出职业选择,而作为特殊的医学类学生,在大五时还要注重处理好就业和临床实习中的矛盾。构建全面就业服务体系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就业指导。首先组建一支稳定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系统规范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努力实现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化发展,提高学校就业指导专业化的水平;此外高校要发动所有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发挥机制优势,发挥教师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推荐作用;另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联系校友、相关单位和学生家长,充分发挥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就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辅导员如何发挥在就业指导中的角色作用等问题作了相应阐述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推进.大学生就业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就业制度的改革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途径和机遇:同时.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以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准确了解自身的前提下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的特殊群体.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他们熟悉学生的情况,与学生易于沟通且关系密切,在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诸多有利条件.理应在当前的就业指导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对就业指导的认识不足。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大多数辅导员都能够认识到就业的重要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认为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班的事,一些低年级辅导员对就业工作甚至不关心。即使有的辅导员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对就业指导目标的深层思考,把提高就业率看作唯一目标,强调就业指导的实用性.满足于一般的就业信息服务、求职技巧等,而忽略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如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如何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期望值;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等。

(二)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但目前高校辅导员由于其自身工作的局限性.大部分都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不能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指导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辅导员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较为简单。

当前,大多数辅导员都会开展就业指导,但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指导。形式和内容比较分散、单一、针对性差;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协助校、院两级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等方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接近学生.广泛收集第一手学生就业动态的优势,不能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培养就业能力,进行生涯规划和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四)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全程化意识薄弱。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很难有大量时间花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面,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集中在对毕业班学生的指导.所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只能“临阵磨枪”.没有形成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诚然,出现以上现象与辅导员事务繁杂的工作性质和辅导员队伍年轻、缺乏经验等自身特性不无关系,然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不明晰、认识不到位。如果说整个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是一个有机系统网络的话.那么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就是这个系统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找准结点、准确定位是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一)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就业道德的引导者。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亟待转变,职业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有了新要求,就业所引发的道德问题日益凸现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明确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择业过程中求“满意解”而非“最优解”,避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这样一旦机会来临,学生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并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其次,指导学生了解未来想要从事的工作对个人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并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及专业能力。另外,辅导员应强调就业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教育学生在就业中避免违约、毁约、伪造材料等不诚信现象。

(二)就业形势、政策的宣传者。

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每年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服务办法和程序,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信息等也需要毕业生们及时地了解和遵循,如有疏忽,将会给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差错。辅导员是学校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一线直接责任人,应该做好有关学生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办法、措施,以及其他信息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

学生一进入大学,辅导员就应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制定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辅导员可从日常教育服务管理的工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启发学生职业梦想,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并因人而异地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

(四)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者

近年来,由于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涉世不深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引发焦虑、自卑、抑郁、嫉妒等心理问题。辅导员应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者,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完善自我。

(五)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者。

辅导员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工作,包括: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便用人单位了解情况时及时调阅: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其他相关渠道为学生采集有用的就业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本人的有效沟通:为毕业生做好个人自荐和集体推荐的材料:帮助学生策划面试:开展模拟招聘会、就业指导讲座活动。等等。做好这些服务工作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辅导员如何发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作用

(一)增强主动学习意识,丰富就业指导知识

辅导员要开展好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必须丰富自身的就业指导知识.包括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和就业方向、求职择业技巧及相关心理知识等。要做到这些,就应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努力做到以下“三多”:一是多培训,即多听取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学者开设的辅导报告和专题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就业指导相关培训,特别是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并争取取得资格证书:二是多实践,即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的同时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多思考,要把思考贯穿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真地思考找出在就业指导的实践工作和理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再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树立全程化意识,突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辅导员要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大一应侧重于指导学生适应和规划大学生活。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概念,培养职业意识。大二应侧重于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建立合理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大三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状况,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点来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挥特长,进一步挖掘潜力,增强就业的主动性。大四应侧重择业技巧指导,调整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教育学生把个人成才同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三)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多渠道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或多或少存在不诚信行为。本文拟从制度层面、道德角度分析产生这种不诚信行为的原因,从道德层面和法律角度探讨构建有效抑制就业市场中不诚信行为发生的诚信制度体系,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有效监督不诚信现象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健康发展

诚信分为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法律上的诚信,是指作为法律原则的诚信,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在法律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道德_J的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道德诚信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法律上的诚信表现在对就业管理制度的遵守与执行,这些制度包括国家制定的、地方政府制定的、还有各个高校制定的。道德上的诚信表现在就业市场三方言语的真实程度,即向他人发出的信息是否真实,还包括三方是否恪守诺言、履行义务。基于以上理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诚信归因就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道德监督的不力。就业市场的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也基于以上两个层面来要求,一是从法律制度层面,通过制度来硬性规范就业市场。二是从道德角度来要求,通过软环境来约束就业市场。文中提到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指以学校为中介的就业市场,它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是全国就业市场的特殊部分,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客体,校方只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中介。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现象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经常发生,这些不诚信现象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三方(毕业生、用人单位、校方)进行归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就业主体的不诚信现象

部分毕业生诚实守信观念淡薄,想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找到一份称t2,如意的工作,致使不诚信现象频频发生,主要有以下方面:(1)“一女多嫁’’式签订就业协议。目前,每年都有毕业生采取一些违反就业市场“游戏规则”的做法,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最后毕业时才挑出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用人单位就业。(2)不真实的毕业生就业材料。有的毕业生在自荐材料中把自己的某些能打动用人单位的方面写得淋漓尽致,缺点却一字不提,甚至有的材料造假,如各种假证书、假材料充斥其中,导致用人单位无法真实全面地了解毕业生。(3)“瞒天过海”签汀就业协议。如有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没有主动向用人单位通报,违背了就业市场的诚信原则。

(二)用人单位的不诚信现象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责任和义务向毕业生介绍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用人岗位要求,履行就业合同的基本内容。但现在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也时有违约现象发生,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意宣传不当造成的违约,有的用人单位在宣传时多讲优势和长处,少讲或不讲劣势和不足,有的甚至许诺不切实际的优惠待遇,引导毕业生走入误区;有的用人单位由于主管领导发生变动,位用人政策随之变化,单位不再承担对就业协议的违约责任。用人单位片面强诟J用人自主权,忽视了毕业生就业权利保障,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就业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校方中介不诚信现象

校方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应该履行管理、监督的职责,保证学生和用人单位材料的真实性。但有些学校为提高学校就业率,为毕业生大开方便之,如推荐表的内容(毕、I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相关环节把关不严,在没有严格核查的情况下就盖章,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真实情况,有的内容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使用人单位不能获取真实的信息..再如推荐表原件每位毕业生只应有一份,但有的学校却控制不力,致使有的毕业生持有多份推荐表,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混乱。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归因

以上二三方面不诚信现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同程度存在,并且有蔓延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地位逐步回归。计划经济时代,是以客体(用人单位)与中介(校方)为主,毕业生只是被动接受由校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合同,而校方更多地充当了就业市场的主体,取代了毕业生的主体位置,行使了本应该属于毕业生的权力。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地位逐步回归,逐渐改变过去本末颠倒的机制.主体由原来的校方逐渐转变为毕业生本人,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职能逐渐得到矫正。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合同的签订由校方代劳,一切由校方安排,毕业生本人完全失去或部分失去这一方面的权利,毕业生不可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余地;同时,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知情权也严重丧失,他们无法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当然也无需知道,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知情权被无端地委托给校方或主管毕业分配的老师。而现在,毕业生的自主权逐渐增强,对朋人单位的面试、应聘、签合同的整个过程,都是毕业生自己在亲自操作,而校方过去的许多职能逐步转移给毕业生,校方只是行使中介的职能,如就业信息的汇总、公布,对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监督等等,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职能矫正。最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政策、法则逐步完善,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毕业生就业正从国家汁划分配逐步向自主择业转轨,从“计划调节”到“供需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是社会主义『“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原来由国家作为计划主体来宏观调控毕业生的就业,毕业生分配工作遵守的是国家的政策,遵守国家政策为第一准则。在现阶段,“双向选择”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双向选择”以市场调节为基本手段,通过市场来调节毕业生的就业,遵守市场规律是第一准则。

在就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旧的就业制度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新的就业制度还没有完全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完善,使得毕业生、用人单f电、校方及家长的就业观念还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没有及时制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政策、制度,对毕业生就业给予引导,使就业市场的三方在一定时期还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整个就业市场短时紊乱,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

同时,在社会转型时期,还没有形成适应现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监督机制。在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了许多的不诚信情况、不诚信问题,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制约,更离不开道德的约束。但目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没有形成完全主导的道德价值取向,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往往是多元而复杂,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价值评判标准的二元性或多元性,即毕业生对自身或他人的任何一种行为,似乎都可以找到一种或多种价值观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依据。这样,执行着双重或多元的价值标准,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道德理想,必然造成社会舆论监督的混乱和道德良心的淡化,使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社会道德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职能,使得通过道德手段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相对乏力。加之,目前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诚信行为缺少一种道德批评的环境,无法通过强有力的道德谴责,避免或尽量减少这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体系

(一)建立就业诚信规范,明晰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要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促进就业市场的有序管理,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明晰、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与义务。

毕业生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有权向校方索取本人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毕业生应尽的义务:(1)必须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材料,诸如成绩单、就业协议书、各种荣誉证书、国家考试证书等。(2)只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就业协议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3)对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发生的有违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校方。

用人单位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首先,对校方在毕业生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基本了解;其次,对毕业生本人提供的资料、在校表现情况的全面了解;最后,对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毕业生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有权向校方索取毕业生的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1)必须如实地反映该单位的基本情况、聘用条件、岗位待遇。(2)签订就业协议后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不得随意更改协议内容或不履行。(3)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段发生的有违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毕业生或校方。

校方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一方面,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另一方面,对毕业生所签协议、去向的了解。(2)监督权: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具有监督的权力,对违反就业法规,就业制度的行为进行追究,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教育;督促用人单位践履协议。校方应尽的义务:(1)服务的义务:一方面,必须为毕业生提供真实的就业材料,如成绩单、毕业鉴定等;另一方面,必须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毕业生在校情况,公正地做出评价。(2)监督的义务:对毕业生所提供的与校方有关的材料提供审核、鉴定,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行为进行跟进监督。(3)协调的义务: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争执时,校方具有协调的责任。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制度,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

要使毕业生就业市场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必须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毕业生就业法、牛业生权益保护法等,才能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发展。通过立法明晰用人单位、毕业生、校方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三方应遵守的规则,保障用人单1=、}=自主选人,毕业生自主择业得以顺利进行。通过立法明确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明确合同的双方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校方仅仅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中介。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一种契约,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有责任执行,不能有过多的随意性。如果解除就业协议,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须由一方提出建议,说明理由,承担有关责任,另一方同意解除协议,报主管部门批准。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监督机制,促使诚信制度的有效实施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从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管理制度、诚信征信体系、诚信监督等诚信管理的三个方面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管理体系和教育体系,杜绝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的发生,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度。

一、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市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普遍意义上的道德建设滞后。因此,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杜绝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加强诚信机制建设,逐渐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制度体系,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不仅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必备条件。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制度所面临的困境是:

1.诚信管理机构不统一,缺乏集中统一的就业诚信管理体制。政出多门、管理口径不一、所制定的有关法规和规定相互之间缺乏衔接、对有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各不一致、部门之间的摩擦很难协调以及管理效率低下,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部门来具体解决。

2.征信渠道不规范。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分割,导致诚信信息缺乏统一的收集和的渠道,增加了诚信信息的获取难度;由于诚信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封锁,使得有些失信行为不能公之于众,诚信体系的惩戒和警示作用难以发挥。

3.诚信信息征集困难。征信机构难以获取足够的诚信数据,从而难以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划清诚信信息可征集和不可征集、可披露和不可披露、可查阅和不可查阅的界限,这已成为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4.诚信评价机制缺乏。目前,由于制度的缺陷或者执行制度不严,往往使一些心存侥幸或贪图眼前利益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破坏诚信原则。

5.诚信法规体系有待健全。就业市场的各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其他各方在不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条件下充分公开自己的信用及相关信息。同时,也迫切期望加大对在就业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降低人才市场交易成本。但是,当前诚信方面立法工作相对滞后,大量涉及就业市场诚信管理和征信的工作无法可依,已成为诚信体系建设的瓶颈。

因此,我们要通过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制度,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征信体系,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监督,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来促使大学生就业市场在健康规范的环境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提高人才市场运行效率,大大降低人才市场交易成本和监管成本,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二、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三大职能之一就是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尽可能保护每个人不受任何其他人的侵害。也就是说,只有在一切商品交换领域引人法律机制,让法律的力量来惩处那些不讲信用、违背商业道德的人,才能真正构建起诚实守信、互利互惠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管理最基本的就是有明确的、科学的、合理的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人才市场需要的一系列制度,硬性规范约束三方的行为。

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我们必须明晰、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促进就业市场的有序管理,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确定各方的权利

1毕业生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向校方索取本人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2.用人单位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对校方在毕业生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基本了解;对毕业生本人提供的资料、在校表现情况的全面了解;对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毕业生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向校方索取毕业生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3.校方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对毕业生所签情况、去向的了解。(2)监督权: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具有监督的权利,对违反就业法规、就业制度的行为进行追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教育;对用人单位不履行协议的行为,校方有督促用人单位践屡协议的权利。

(二)确定各方的义务

1.毕业生应尽的义务:(1)必须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材料,诸如成绩单、就业协议书、各种荣誉证书、国家考试证书等。(2)必须只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就业协议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3)对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发生的违背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校方。

2.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1)必须如实地反映该单位的基本情况,聘用条件、岗位待遇,不能过分地宣传单位情况,不许诺不能实现的条件。(2)签订就业协议后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不得随意更改协议内容或不执行。(3)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段发生的违背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毕业生或校方。

3.校方应尽的义务:(1)服务的义务:必须为毕业生提供真实的就业材料,如成绩单,毕业鉴定等;必须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在校情况,公证地做出评价。(2)监督的义务:对毕业生所提供的与校方有关的材料提供审核、鉴定,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行为进行跟进监督。(3)协调的义务: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争执时,校方具有协调的责任。

诚信机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发生作用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付出代价的制约机制,保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正当权利不受侵害,保证双方的利益,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发育。而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情况是,用人单位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生的违约行为受不到法律的制裁,不诚信行为受不到相应的惩罚。因此,需通过立法明晰用人单位、毕业生、校方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明确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保障用人单位自主选人,毕业生自主择业得以顺利进行。就业协议书的双方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校方仅仅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中介。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一种契约,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有责任执行,不能有过多的随意性。如果解除就业协议,必须遵循一定的法规程序,须由一方提出建议,说明理由,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经济责任。

三、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就业市场诚信征信体系,必须具有政府设立的专门的管理部门或合法的中介机构,这些组织通过合法的征信渠道来征集信息。依据统一的诚信评价机制,建立方便查询的信息库,提供咨询或查询。

1.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评价机制。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建设方面,特别是人才市场各方面的诚信评估,应该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因为诚信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协议双方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由政府主导建立人才市场的诚信评价机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发挥政府的评价机能。在这一方面上海市正在逐步建立全面、系统的人才诚信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具体措施为:运用国内外先进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发人才诚信网络评估系统和测评系统;在金融、IT、建筑、医学领域内,组建若干个专家评估队伍;建立规范化的诚信评估流程和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人才职业诚信评价标准,开展企事业人才诚信等级评估。

2.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信息库。用人单位的信用信息库要通过政府或合法的中介组织广泛的、规范的征信渠道收集信息,按照规范化流程,利用国家许可的公共人事服务网络,建立用人单位的信用信息库。学生信用信息的收集、评估和供给由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者高校来完成,学校负责将与诚信有关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基本信息,日常行为和个人品德、学习考试情况输入数据库,结合助学贷款和就业协议,作好与银行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将学生贷款还款情况、就业承诺情况等信息输入数据库,毕业生自己不能任意涂改。这一方面青岛海洋大学已正式推出了《大学生诚信档案》,成为国内首家用档案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诚信监督的高校。总之,凡是与就业诚信有关的真实信息都可纳人其中,形成可供查询、交流与共享的信息库。保障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

3.建立大学生就业诚信征询制度。如国家教育部为了打击虚假毕业生文凭现象,特开通了《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网上查询系统》,每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学历证书都将在网上公布,以供查询。政府也同样可以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征询网络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建设创造条件。建立大学生电子信息卡,详细登记学生的信息在网上公布,用人单位随时都可以找到毕业生的真实材料。用人单位的信用信息也可以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查询。

四、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不仅需要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保证各方的利益,而且必须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监督机制。除依靠自律和制度规范外,还要发挥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维护诚信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保证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发育。

1.建立仲裁公证制度,有效防止就业市场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对于仲裁机构的设置,既可以是政府部门,如各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也可以是民间组织。不论是何种组织,都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建立仲裁机构,仲裁和监督违约行为,对违约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制裁措施,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按照一定规范有秩序地运行,从而得以健康地发展。

2.建立有效的道德监督机制。在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中,出现了许多不诚信问题,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制约,更离不开道德的约束。道德与法总是相互辅佐、相互补充的。道德绝恶于未萌,法律禁恶于已然;道德重教在建树,法律重刑在惩治。但目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没有形成完全主导的道德价值取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过程的不诚信现象的评价往往是多元而复杂的,即他们对自身或他人的任何一种不诚信行为,似乎都可以找到一种或多种价值观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依据或截然相反的观点,正由于多种道德思想和道德价值评价标准并存,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道德理想,使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社会道德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职能,使得通过道德手段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力度相对乏力。同时,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诚信行为缺少一种道德批评的环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道德同情、道德认同,无法通过强有力的道德谴责,避免或尽量减少这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建立道德监督机制是道德的外在约束力,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聘用方、校方具有信念良知、荣辱感、善恶观,使就业市场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自觉,成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和推动力,引导学生、聘用方、校方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调整自己在就业市场的行为。

3.构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用监督机制,优化校内就业市场。在社会大的就业市场不很规范的情况下,校内小市场可以先走一步。就业指导部门向毕业生推荐的用人单位要严格甄别、审核,建立校内诚信纪录良好的用人单位数据库,优先向毕业生推荐,对于诚信纪录差的单位,谢绝接待。

五、根据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殊性,要减少就业过程中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其中一个更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就业主体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1.确立诚信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首先,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高校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石,作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要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揭露“学术腐败”为契机,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以诚信道德为核心的基础上,使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大学生明白不守诚信最终会误国、误人、误己。经过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用诚实守信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准则。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9

一、就业信息资源的内涵与作用

什么是信息资源,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肖希明认为,信息资源是由信息和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而成的新概念,是各种信息要素资源化的产物。信息资源既可以从广义上使用,也可以狭义上使用。从广义的角度就是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都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从狭义的角度,可将信息资源界定为是经过人类选择、组织和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乌家培认为,信息资源狭义的理解是指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理解是指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紧密联系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根据以上两位专家的解释,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是由“大学生”、“就业信息”和“资源”三个概念整合衍生而成的各种大学生就业信息要素资源化的产物。狭义的理解是指就业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理解,就是包括就业信息内容本身在内,以及与其密切相联的就业信息设备、就业信息人员、就业信息系统和网络等。本文讨论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主要是狭义上的,即是经过人类选择、组织和加工处理有序化的各种媒介传播的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所有信息集合。目前国内不少人认为,就业信息就是岗位招聘信息,实际上,如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不同部门、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发展趋势,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大学生求职信息、大学生就业调查研究以及有关数据统计分析等文献资料,都属于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范畴。大学生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形式,本文论及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包含大学生创业信息资源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是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就业形势、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等就业信息方面的必备参考资料;是广大就业工作人员指导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开展各项就业工作的基础与前提;丰富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有利于提高所有与就业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可以想象,一所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匮乏的高校,它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就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就业科研能力的提高肯定会受到影响。

二、安徽省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状况调查

调研目的是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安徽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建设状况,以期尽早发现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设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新认识和足够重视,以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和有助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与实施

调查组于2013年7月至10月,通过电子问卷和网站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本科院校与大学生就业信息密切关联的两个主要部门(就业处和图书馆)的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在载体上分为纸质的和数字的,数字的主要是指就业专题数据库和网络就业信息资源。具体调查内容有:①收藏与大学生就业主题有关的纸质图书的数量(册);②收藏与大学生就业主题有关的纸质期刊、报纸的数量(种);③高校图书馆网站大学生就业专题数据库数量;④高校就业部门网站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组织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1.安徽省本科院校就业(处)中心的问卷调查

(1)调查数据分安徽省省属本科院校共27所,每所院校只有一个就业(处)中心。根据在校教师学生人数、学校历史和社会声誉,在省属6所师范类院校中,选取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4所本科院校的就业(处)中心为调查对象;在省属3所理工类院校中,选取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两所本科院校的就业(处)中心为调查对象;在省属4所医学类院校中,选取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3所本科院校的就业(处)中心为调查对象。这样,在减去上述4所高校的就业(处)中心后,共选取23所本科院校的就业(处)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3份,收回21份,收回问卷都是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91.3%(满足回收率达到70%以上时,调查结果方能作为研究结论依据的研究要求)。在调查统计时,对调研题目未回答的选项也进行了统计,也就是分项回应率问题。分项回应率是指问卷调查中各项题目有效回答人数占整个有效问卷数的比例,比例越高,表示回应率越高,其结果越有代表意义。一般来说,分项回应率低的问题,大多是被访者不了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或工作没开展不愿意回答。某种程度上,分项回应率越低,越能说明某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本次调查,除问卷第一题“贵就业(处)中心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件法规是否系统收藏整理?”的回应率是百分百外,其它几个分项回应率都不高,具体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2)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①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文件法规都能系统收藏整理。调查结果显示,有19家高校大学生就业(处)中心对问卷调查题1“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文件法规是否系统收藏整理”做了“是”的回复,回复“是”的单位占调查回复单位的90.5%,说明大多数高校就业(处)中心都很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文件法规收藏整理,可是还有9.5%的高校就业(处)中心回复没有系统收藏整理。国家或省市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法规文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起着指导规范和扶持引领等方面的作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文件法规,如果没有系统的收藏整理,在以后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中,就难以随时回答学生的各种政策咨询,也可能影响到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传达和学习掌握。②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纸质图书的收藏数量有待增加。调查题2“贵校就业(处)中心收藏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纸质图书有多少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家收藏数量在1000册以上,这远远超过其他高校就业部门的收藏量;有7家单位(占33.3%)的收藏数量在16-126册之间;有4家单位分别填写了0、1、2和3册;还有7家单位未回复,未回复很大程度上说明该项内容为无;收藏数量在3册及以下和未回复的单位共11家,占调查高校总数的52.4%。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图书,是广大就业工作人员就业创业科研、就业创业教学、各项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和自己专业素质提高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些高校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纸质图书的收藏数量有待增加。

2.对安徽省本科院校就业(处)中心网站、图书馆网站和图书馆的问卷调查

对安徽省省属27所本科院校就业(处)中心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个网站没打开,在26个打开的网站中,所列栏目、内容大致相同。在重点访问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指导等与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相关的栏目后发现,2007年到2013年10月,有关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条目,80%以上的网站在100条以下,内容少,且更新慢。个别高校的就业指导栏目甚至多年来只列了几个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问答,其它什么内容都没有。对安徽省省属27所本科院校图书馆网站访查,结果有5所图书馆网站未打开,在其余22所高校图书馆网站中,只有1所图书馆链接了国内多家大学生就业网站,有8所图书馆网站在比较醒目位置链接了安徽省高校共享的电子资源爱迪科森就业培训库,只有1所图书馆购买了“就业数字图书馆”。也就是说,近50%的安徽省本科院校图书馆没有购买大学生就业创业之类的数据库,没有一所图书馆网站设立有就业信息资源方面的栏目。对安徽省本科院校图书馆收藏大学生就业纸质资源的调查表明:安徽省本科院校60%的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图书不到400种;65.2%的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期刊在10种以下;34.8%的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报纸1~2种;43.5%的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报纸为0种。

(三)调查结论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调查结论

高校就业部门和高校图书馆及它们的网站是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主要收藏和展示的地方,故本次调查的统计数据和反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我省高校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情况。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到,安徽本科院校在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不论是纸质资源,还是数字就业数据库资源和网络就业信息组织整理的资源,都存在着数量少的问题。就业信息资源收藏数量少,分门别类就不全,就不能达到完整性与形成系统性,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也就难以谈上系统性、全面性和便利性。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意识比较薄弱高校就业(处)中心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两个主要服务部门,可安徽省本科院校这两大部门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收藏量都明显不足。如就业(处)中心订购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期刊3种(含3种)以下及未回复调查的单位竟占71.4%,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报纸,有19%的院校明确表示订购0种,47.6%的院校未回复调查题,估计也是订购0种。43.5%的高校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报纸为0种。这说明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意识比较薄弱,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和了解程度有待提高。没有想到,怎么会做到。没有就业信息资源,就业信息服务就不能突出和高质量地展开。只有有了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意识,才会有相应的具体信息服务措施。(2)有关领导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意识是关键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因素很多,但有关领导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意识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建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有上级文件或有领导的指示,下面群众就会立即照办。领导意识引领群众的工作方向。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①没有有关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指示或文件;②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论文评比中,有关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获奖和没获奖)的论文很少;③有关高校就业工作评比中,高校的就业信息服务(包含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没有成为评估指标或考察点。(3)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与个人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包括各院系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人员和图书馆员等),可能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由于份内工作忙或由于工作体制等其它客观原因,没有主动向领导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付之行动。也有一些工作人员可能由于自身的视野和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到其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是高校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和有关研究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如果没有一定体系的就业信息资源,就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和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也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素养和能否顺利就业。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如何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开拓视野,转变理念

首先,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就业信息资源”,不要“小国陋民”地把“就业信息资源”狭义地理解为“就业职位信息”;第二,就业信息意识、就业信息检索技能等,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也是“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部分内容,“就业信息资源”应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建设;第三,就业信息服务,不仅仅是为大学毕业生找个工作,更重要的是以就业信息资源为依托,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综合素养等。

(二)整体规划,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有关领导在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和经费使用等方面要有整体规划意识,以利建立起融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目前各高校至少要考虑在全校范围内合作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问题。

(三)尽快实现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共享

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业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人力和揭示空间,如果各高校或高校就业(处)中心、高校图书馆等部门各自为政,都去分头建设就业信息资源,就可能重复建设,造成经费、人力资源和空间等方面的大量浪费。网络环境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全省乃至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资金、人力和技术维护等问题,需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来统一协调安排解决。

(四)组建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团队,发挥图书馆员优势

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的面非常广,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协力完成。高校要想高质量地完成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信息资源组织能力优势,以专业图书馆员为骨干,联合高校其它各就业有关部门的人力资源,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专题团队,统一使用专门经费,从全校的角度把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作为全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专题来建设。

作者:杨小云 方波 倪翎 单位:蚌埠学院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从三方面来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减少,政府部门人员精简,民营企业成为毕业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另一方面来说随着大学的扩招,使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只是学历层次,更要求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总体素养。第三是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错估自身能力,就业期望值高,本身能力跟不上,难以客观地选择合适的岗位,对未来就业呈现被动型和随意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应该从社会整体层面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虽然大学生就业问题从表面上看可能是扩招政策导致,但事实上大学扩招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扩大受教育面,使更多人能享受到高等教育,提升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若不实行扩招政策,就业问题将更难处理,即使就业也处于低端产业链,不利于国家整体发展。所以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要冷静思考,理性地寻找解决方法,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面临转型

产业结构同时发生变化,高新产业成为当前的新热点。但是制度的变革无法跟经济变革接轨,一些传统产业人才需求量减少。且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这些是当前社会经济客观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方面如果只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作为高端人才,在就业方面面临摩擦性和结构性矛盾。摩擦性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结构性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求职者技能与空缺职位不匹配。由于人在市场的组织尚不完善,用人者与求职者无法做到良好的沟通,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成本加大,局部区域供求失衡。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没有自主择业权,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后虽有所宽限,但还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例如户籍管理和签约派遣制度,在录用大学生时有进人和户口指标限制。

(二)大学生就业仍受社会意识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如今的干部意识、白领情结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方向。部分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只看到人才的短期使用价值,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做长期投资。

(三)大学生就业受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要求教育目标的多样化,然而大部分大学都在致力于建设研究型大学,忽视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师资团队跟不上办学规模的发展速度,影响了教育质量,在市场经济的大学中,注重老师的实际工作经验的考察,而我国的老师多来自应届毕业的硕士博士,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要不断改革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

(四)大学生自身问题是就业的一大难题

刚毕业的大学生存在多样问题,自生能力差、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弱、缺乏责任感、创新意识低、交流能力差等问题层出不穷,却寄希望于大城市、好单位、收入高等职业,不能正视自身能力状况。部分大学生不满足现有的工作,自愿性不就业。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角度来讲,可以将我国的人才市场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人才市场,一种是农村劳动力市场。或者可以称之为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市场需要专门性的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人才也可称之为专用性人力资本。从高校毕业生个体讲,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会随时间逐渐遗忘,也就是说专用性的人力资本不会保值。如果选择低等劳动力市场,本身的专业技能会处于闲置状态。当市场需要发生变化的时候,大学生本身却丧失了专业能力和技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寻找工作长期处于不就业状态,寻找到的岗位报酬会随之减少,付出的隐性价值成本就越高。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学生本人之间的紧密配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人事制度、创新观念、改进工作,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政府需要多渠道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拓宽就业市场,增加就业渠道以及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做积极的工作。如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宣传,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党政干部优先选择有基层经验者,或给予主动到边远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补贴和优惠政策。由于摩擦性和结构性矛盾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政府要承担公共信息的工作,衔接好求职者和用人者之间的供需问题,扩宽信息渠道,规范人才市场,减少摩擦性矛盾。教育部门及时将每年的不同的专业、地区、学校的在校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公布出来,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

(二)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

大学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与市场紧密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能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保证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可以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增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调节大学生就业流向,支持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三)学生个人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就业力

大学生要树立自主意识和使命意识,强化社会支持意识。自主意识是指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和就业形势,不盲从,有自信,脚踏实地地发展自身事业。使命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我国的就业,可以大有作为,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内容,提高就业可能。结业的先决条件是充分的准备,核心是出色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老化,增强专业性,防止无关知识所占比例过大,以至于降低自己专业岗位能力。

(四)大学生应主动进行学涯设计及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前的职业定位打好基础

职业定位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为自己所做的目标规划。大学生先要了解自我,找准兴趣点、爱好、特长、优势、劣势、能力,才能回答出“我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同时分析目标职业的基本要求,分析自己与要求的差距,根据结论衡量目标的利弊得失,并根据现实条件规划达到目标的方案。应当及早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应该从高中开始设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性地选择未来大学的专业学习课程。把握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中学是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和探索的起点,通过较早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一定程度避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更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寻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需要从客观和长远的视角把握就业问题的解决办法。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从根本解决,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方面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培养人才理念的创新。总之,能够把大学生的个人才能充分应用到相应的社会岗位上,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方面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更大地优化人力资源成本,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作者:张东晓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

第三篇: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分析

一、研究背景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数量呈现跳跃式增长,然而对于人才的需求却比较缓慢或者与之前持平,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同样呈现供大于求的现状,加之专业口径较窄,用人单位吸纳能力低及地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配套和大学生自身从业素质不高等原因,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形式更加严峻。惠州学院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院校,其地理科学专业于2009年专升本,本文基于2009级和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综合分析影响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二、资料来源

本研究于2014年5月对惠州学院旅游系2009—2010级大部分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形式为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1份,内容涉及地理科学的专业认知、就业前景、就业方向、求职压力和竞争力等要素,另对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访谈调查。

三、统计结果

1.实际就业情况

在本次调查研究工作中,笔者从惠州学院旅游系就业部获取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资料,其中,从事教师行业98人,占总人数的46.4%;读研深造14人,占总人数的6.6%;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23人,占总人数的10.9%;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76人,占总人数的26.1%。

2.就业意愿统计

数据表明,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教师行业的占52.1%,公务员占4.7%,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占12.8%,而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占20.2%。图1显示,影响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中,51.20%是地理就业市场形势,32.57%的学生仍能根据自身主观意愿选择就业,剩余16.23%则受家人朋友的影响。3.就业认知统计仅10%的受访者对未来就业持乐观态度,60.1%的人持一般态度,还有29.9%的学生持消极态度。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差异,会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也从侧面说明就业环境的严峻性。由图2可知,64%的学生认为供过于求是未来求职压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学校专业竞争力、自身素质、学校名气和专业排名以及用人单位待遇分别占59.80%、46.46%、74.60%、46.90%和17.10%,这些数据表明激烈的竞争力严重影响学生未来求职的心情,更是直接导致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四、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在择业中的态度和行为,目前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缺乏就业规划。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愿景与就业的现实状况存在差异,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数据表明2009与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转行的比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受访学生在就业时多半受本专业就业形势影响,不仅增加了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体现了他们在就业规划上的欠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图2的问卷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供给与需求错位、高校间竞争压力大以及用人单位存在不公正待遇等因素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然而74.60%的受访学生仍认为最大的求职压力来源于自身素质,充分说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且,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的要求不仅包括思想和道德层面,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知识等。因此,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要明确专业学习目标,理论结合实际,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更好就业。

2.高校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影响

毕业生个人的教学基本技能、专业知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成绩的高低和人脉关系等在毕业生就业时对提高其竞争力非常重要。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达不到学生要求,工作或实习经验严重缺乏,毕业生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对学校就业政策、单位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不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以及提高择业能力将产生不利影响。惠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师范)虽设置了教育实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但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本校的专业实习作用一般,这样的现象暴露出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在用人单位访谈中,一些单位反映高校理论跟不上实践,而用人单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未在高校的课程和培养中反映出来。一些单位还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强调要使毕业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却忽视了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导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难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十分关键的因素。

3.用人单位的影响

伴随社会的深入发展,用人单位在用人机制、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对毕业生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无论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还是其它专业,大都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与高校扩招有直接关系。并且,近年党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精简机构、改革编制,使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门槛增高,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部分用人单位在引进毕业生时脱离实际需求抬高学历门槛,易造成人才浪费,加大人才引进成本。在毕业生访谈中一些学生反映许多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实际工作经验,以减少单位培训成本,这对应届毕业生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4.就业市场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毕业生是市场的供给者,如果在就业市场中受到各种限制,不能自由参与市场活动,市场的广泛性、公正性则更难体现。这两个主体的供给和需求数量还使市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场的最佳状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都会对市场状态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受到就业观念、高校、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鉴于此,当前大学生势必要认清就业形势,为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高等院校可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起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致力于提供更充分的就业信息与指导服务。同时,学校应注重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运行效率,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平台。企业及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逐步消除专业歧视及少数潜在不公正待遇,增强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大力开展地理实习基地建设。

作者:王淼 尹辉 郑兴芬 何恬 洪秋纯 单位:广东省惠州学院旅游系

第四篇: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何为大学生就业困难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指其初次就业率不高,也包含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就是指在应届生中,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除去毕业生总数得到的数值。从1999年扩招至20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维持在75%左右。2010年后,初次就业率开始稳步上升。与此同时,高学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开始出现下滑趋势。比如2009年,硕士的初次就业率较前一年下降了18.7%,博士下降了13.2%。过去,不管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将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就业情况的唯一指标,而彻底忽视了就业质量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初次就业后,出于种种原因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并不高。尽管这部分学生被统计入已就业人员当中,但他们极有可能跳槽甚至自愿事业。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有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归结为高校扩招。其实不然,扩大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质量是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虽然中国是人口大国,但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15%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只能说是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高校扩招并没有导致就业总人口的增加,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高校扩招政策,中国始终面临着同等数量的待就业人口。更有学者认为,高校扩招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还依赖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最强的。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以及国有经济和国家事业单位的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也在下降,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被压缩。

2.二元劳动力市场及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也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级市场主要存在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集中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传统优势单位。由于这些发达地区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丰富、先进的生活方式,很多大学生宁愿在这里等待机会而不愿意去欠发达或偏远地区就业。所以就出现了在大城市里人才供大于需,而在欠发达和偏远地区又急缺人才。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要改变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大幅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才稀缺岗位的各项待遇,鼓励学有所长的大学生往这些地区流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就业观,正视自己的能力,准确定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高校培养模式中的弊端

第一,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不符。一般来讲,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断调整的,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无法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预测,只看到当前的某些热点行业,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以此为卖点扩大招生人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热点行业会逐渐变成夕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下降。而高校专业设置、淘汰速度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这种追求社会热门专业的短视行为,直接导致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第二,教育质量下滑,滥发文凭,毕业生无真才实学。随着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但真正的高精尖人才却很少。不少高校既不注重理论教育也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放松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甚至为了追求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对学生考试和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放水。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竞争力甚至不如职业学校的学生。第三,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基础学科人才的挖掘。现在的高校为了迎合社会需要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为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短期效应最为明显,而相比之下基础学科却受到冷遇。和应用类专业招生人数爆棚的现状相比,很多基础学科专业如历史、哲学、数学、物理等专业面临招不满人的尴尬局面。基础学科是探索和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以基础学科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三、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需要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1.充分、合理利用市场,优化高校专业设置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受到市场、政府、高校本身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和市场的关系应该是既要充分利用市场因素,又不能盲目依赖市场。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遵循:合理性、前瞻性、可行性、社会参与性等几大原则。所谓合理性就是专业设置要以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尤其是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特点,要在专业分布、层次、特色方面体现地区特色;同时结合本地高校的特色、层次和教育科研能力,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由于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要求地方和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前瞻性。要充分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使高校的专业设置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向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一致。也就是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能为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可行性是指高校专业设置必须结合本校实际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等要素。办好一个专业,最重要的是具备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此外还要进行相当数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应该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利用自己在专业设置上的自主权,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一味跟风,最后只能是东施效颦,不仅毫无效率,更造成国家资源无端浪费。高校专业设置本质上是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有用人才,只有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培养模式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可。但是目前在高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还是高校或政府,社会力量的参与度极低。笔者认为各地区的工商团体、行业协会均可以参与到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程中来,一方面高校可以了解最及时、最可靠的社会人才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和社会力量的合作获得相应的办学经费。

2.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培养通识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一方面上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凡是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都有机会享受到高等教育,另一方面,招生规模的扩大也考验着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如实验室、教室、图书馆、教学管理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不可避免会带来教学质量的下滑。目前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个是课程很多但不成体系,甚至课程设置颠倒。第二就是授课内容陈旧,教师几年不更新教学内容。第三就是从教师到学生都不重视实践环节。所以高校首先在制度层面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教学管理流程,通过专家听课,学生反馈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不合格的教师要求其进行整改或再培训。同时确立淘汰机制,对学习不合格的学生淘汰至下一年级或者进行转专业。第二,加强学风和校风建设。第三,高等教育应该在发展大众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精英教育。精英人才不仅仅是指科研领域的精英人才,各行各业各领域都存在精英。这就需要不同层次、规模的学校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在培养模式上有所差异化。比如通过自主招生、选拔性考核,重点培养一批高精尖人才。

3.适合、合理的就业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并发展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及时向学生各类就业信息。在有需要时积极充当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中介,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高校也要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就业观。一方面摆正心态,降低就业预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高收入、高福利的企业或者稳定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先择业再就业。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层次,开拓自我发展空间。第三,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尤其是了解、分析自我优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及利用实战模拟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相关面试的技巧等。

作者:顾婷婷 单位:南通大学

第五篇: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1相关理论内涵

在前古典理论中包含关于工资差别的性别歧视的理论,理论的主要思想是认为女性之所以收入低于男性,主要原因是女性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低下所导致的,且缺乏生产技能,教育程度较低,因而女性的就业面窄,工资普遍低于男性。福西特对于女性的就业工资差别理论提出了观点,他认为对待男性和女性应当抱有“同工同酬”的态度,由于女性的劳动生产率在某些岗位不一定就低于男性的原因,所以不应当受到歧视。因此,主张社会男女平等就是他所提出的观点的本质,公平竞争,决定就业的主要因素应该是能力和素质而不是性别。

2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2.1就业率低

根据数据调查,女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与男大学生毕业人数进行比较后显示相差不大,但就业率却远低于男生,这种现状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2.1.1就业机会难

根据调查统计,女大学生投递简历的次数多于男生,但获得面试机会却少于男大学生。因此女大学生的求职成本高于男大学生,找到第一份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也比男大学生长。2010年全国妇联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每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者笔试的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就业机会更少”。这虽然是2010年妇联的调查,但是这种让女生感到就业机会很少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据相关研究表明“:性别对大学生就业机会比率有显著影响,控制住其他变量后,男生就业的机会比率大约比女生高20%。”女大学生在上学期间,为了毕业之后有一个稳定待遇较高的工作,不得不付出比男生相同甚至更多的就业成本,比如对自己的外形进行包装、对自己内在知识储量的提高、交际技能培训得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却因为性别问题而不能就业或者不能就好业。

2.1.2求职过程难

根据初步对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以下现状,一方面公司招聘宣传公布性别只限男性;另一方面,对女大学生的招聘条件不断抬高并添加附加条件,比如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要求需要比男生更高的学历和能力;有的公司会抬高女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条件。最后,许多用人单位会在具有相同能力男女大学生进行决策,最后进入该单位的人选肯定是“性别男”,将同样具有应聘资格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倍受歧视。因此,据初步统计“,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并且大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受到严重的歧视。“中国7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数据结果显示,75.2%的调查对象持有“升学、求职中的性别歧视”是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的首要安全问题的观点。

2.2就业满意度低

工作满意度,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某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挑战性、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本文认为在女大学生就业方面满意度最低主要是来源于薪资水平低于本身的能力,女大学生的工作岗位水平较低,提升空间较低等方面。

2.2.1薪资水平与能力不对等

相关数据显示,三成以上的女大学生对未来岗位的薪资水平、工作环境以及上升公司职业很是看中,但在实际所获工资和期望值的差距很明显,对择业时看中的因素的满意度与男生相比也较低。据相关调查发现,“女性在大学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300元,而男性为2616元,女性薪资是男性的87.9%”[8]。这种现象让许多女大学生内心很不平衡,在大学期间,女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态度方面都很具备优势,然而迈入劳动力市场后,其薪资水平缺普遍低于男生。整体来说,性别因素在劳动力市场影响就业人员薪资水平具备很大的作用。

2.2.2工作岗位水平较低

工作岗位水平较低是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又一“难”题,其一,相关调查分析得知,求职女大学生从事的岗位基本集中在文秘、行政、文教等职位较低与收入较低的行业,该岗位上升空间较小,而在富有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特点的高新技术领域,女生就业数量十分少。现状表明,女性基本停留在提升机会较少,权利较小的工作岗位上。其二,除了横向的岗位水平不公平之外,纵向的工作岗位水平也较低,即男女两性在同一工作职位上所拥有的权力和所处的地位不平等。

3实证分析

上文分析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歧视,但是对于就业难的成因到底是否主要是因为性别因素所影响,却不是很明朗化,因此本文采取了实证分析,进行了问卷调查。

3.1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工作于2015年1月中旬至2015年3月上旬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六所大学进行。调查对象是六所大学的大学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通过网络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有效回收率为84%。其中,男生83份,占33%,女生170份,占67%,调查样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3.2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个人条件存在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以上就业因素进行分析。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aty于1973年提出的。它首先将复杂问题中的各因素划分成相关联的有序层次,且使之条理化的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女大学生在就业个人条件上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个人特征、在校条件和外部因素等,各因素又按不同标准详细划分为各个指标,通过分析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来进行评价。

4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4.1社会原因

首先,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是产生性别歧视现象最根本最本质的原因。“重男轻女”“、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文化,是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所遗留下来的。这种性别文化影响了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之中。无论是从政策制度的制定、社会资源的战友以及家庭的教育都体现着这一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探究过程中,影响女性就业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文化中国的性别歧视这一因素,具体体现在该文化对男女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斯坦福大学理姬薇教授在其“互动理论”中指出:人们对不同的性别具有不同的行为期望,从而形成了两性间显著的差异,造成两性间不同的地位和自信心。因此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是“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最根本、最本质的根源。尽管国家及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政策制度,但是,法律上的平等,并不表示在现实中可以完全实现。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的法律责任不明,以及缺失对性别歧视内涵和范围的明确界定,对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督和管理,在维护高校女性毕业生权益方面,法律条文显得比较匮乏。部分用人单位有“空子”可钻。如《劳动法》第13条和《女性权益保障法》的22条都规定,凡是在女性从事的工作和岗位中,不得以性别为理由拒绝录用女性或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但是对于出现该情况的违法行为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无论是《劳动法》,还是《女性权益保障法》中都无明确的规定。所以法律在立法方面的漏洞很多,并且女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时,并未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是内心表示无奈和失望。这说明了我国法律在立法、执法方面的不足。法律责任界定不明,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成为现实生活中此类侵权行为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法律政策制度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保护措施不够到位,因此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所难免。

4.2经济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的逐利性倾向是“性别歧视”普遍存在的原因,社会责任意识薄弱阻隔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社会责任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它要求社会组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组织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一致性。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事实上许多社会组织并非如此,它们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过分看重经济利益,对其他一切影响自身经济利益的因素予以规避,忽视对社会的贡献与回报,表现在进行人员招聘时,过多考虑短期的成本和收益,片面追求“少投入、多产出”。一般而言,女性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会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举一个很明朗的例子,在进行招聘时,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就业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在适婚年龄或者成年女大学生就业,往往会在将来的较少时间进行结婚、育子,会增加单位的用人成本。并且在生育期间,对女性提供相应的假期和补贴,这是不符合经济学市场经济创造最大利润运行的规律。于是,在男女均可适应岗位招聘时,它们尽可能以各种显性和隐性方式阻碍女生就业渠道,在男女求职毕业生素质接近的情况下,会对男性毕业生更加倾向,这无疑增添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4.3自身原因

尽管性别歧视是存在这个劳动力市场之中的,但是造成歧视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自身。首先,一个人的择业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人的选择职业的行为,许多女大学生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在翻阅资料过程中,许多女大学生把“沿海大城市”作为理想的就业地区,其比例占到40.7%,而在中西部地区仅有11.6%,西北偏远地区甚至寥寥无几。在就业之前,将薪资丰厚、住房宽敞、环境优雅作为选择的前提,不愿意去中西部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去偏远地区进行锻炼,与单位的实际需求相悖。其次,在大学期间,女生的学习成绩、获得证书方面的优势明显高于男生,但是在工作实习经历、是否拥有学生干部经历这几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对于未来的工作规划不明确、不果断,对机会把握的准确性相对于男生有所欠缺。因此,针对此方面,应该做好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其性格的短板进行训练和职业规划训练,为获得较好的岗位做好铺垫。

5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相关的数据,得出大学生在就业中个人条件存在的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六大指标因素设计,性别以及工作能力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超过一半的百分比认为这两种因素对就业难很有影响;其次,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社会、经济、自身原因的分析,性别歧视确实存在于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之中。根据上述结论,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无法回避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对传统文化所渗透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改变,构建平等的就业环境。对现有的法律在立法阶段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和审核,颁布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对其惩罚措施进行明确化,鼓励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其次,对用人单位进行补偿体系的措施,在经济原因中,由于女大学生劳动成本较高,国家应给予必要的补偿,建议在女性生育和哺乳期内进行社会化补偿,提高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应限定最少纳入比例的女性招聘指标。最后,对于女大学生提供一个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平台,进行就业的“私人订制”辅导,转变其不切实际的就业价值观,结合自身情况对自身的择业进行良好的定位,努力寻找机会,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解决女性就业的建议。

作者:冯雨 胡瑞柱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第六篇: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所在学校层次、所学专业对就业有着一定的影响。据教育部统计,2010届本科大学生中签约率排名前5位的专业是: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而2010年本科毕业人数最多的100位专业中,失业率最高的5个专业从高至低排序分别是:美术学、音乐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可见,文科与理工科就业形势差距很大。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择业期望值过高

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部分毕业生认为只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知名大公司才是被大家认可的“好单位”“好工作”,只有一线城市才是就业的好场所。每年新年过后是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但到了5月左右就进入了找工作低迷期,除了学校有毕业论文的任务这一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满足于周边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认为这些就业岗位与自己的期望差距较大,再加上缺乏就业急迫感,打算拿到毕业证后到更大的城市再慢慢找。受这一思想影响,有些学生在毕业前主动求职的意向较低,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出现了“有业不就”的情况。

(二)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现在每所高校几乎都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导论》等课程,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技能。受多种条件制约,目前该课程基本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怎么讲都由教师自己来决定,范围窄、手段旧、途径少、方法简单,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使大学生对自己不能合理定位,对就业规划没有清晰的理解,对劳动力市场真实需求不甚了解,在求职时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

(三)“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影响

随着就业市场的开放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成为新的就业模式。在该模式下,为用人单位倾向性的招聘提供了便利,如高学历、名牌学校毕业生、有一定工作经验、男性大学生都受到某种程度的青睐,普通学校的应届毕业本科生的求职空间就会收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同样的,在“双向选择”就业模式下,毕业生们也有了更大更广阔的求职选择,毕业生们更倾向于一线城市、外资企业、国企、事业单位等,而二三线城市、民营企业、小企业面临着人才难寻、难留的现状。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一)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程、校园广播、校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向基层、乡镇、边远地区就业;引导大学生主动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和价值观。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从自身实际和社会实情出发,调整自己的心态,将期望值降低在合适水平,在求职就业中明确自我定位。鼓励毕业生通过自谋职业实现就业,对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加大奖励措施。

(二)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在我国高校中,与学生走的最近,最关心、最了解学生的就是班主任。目前我院每个班级都配备一名班主任,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可以积极吸收班主任的力量,校级有关毕业生的会议邀请毕业班班主任参加,使班主任既能在思想上引起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又能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在与学生交流时更有方向性。

(三)按照专业建立高校毕业生信息数据库

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专业设置建立毕业生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面对企业开放,将学生的专业、简介、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课程、参加活动、获奖情况、自我评价等收集入库,便于企业浏览、查询。当用人单位有意向录用我校学生时,可以先在该数据库中根据岗位要求进行初步的筛选,增加面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马亚琼 张迪 单位:中原工学院

第七篇: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本科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身心成长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对未来充满想象,有干劲,同时由于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对于失败、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弱、内心也比较脆弱。遇到问题,容易冲动;面对挫折,容易走向极端。通过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可以使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正确地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找准职业方向、做好职业定位。

(二)促进学校开展学生就业工作指导

帮助学生就业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未来的招生、生源等一系列工作,影响着对学校的发展。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早、也是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生影响最深。辅导员可以借助角色优势,帮助学生解决在职业规划、求职过程中遭遇到的求职困境,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从而,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率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目前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避免好高骛远,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对现今大学生未来就业的指导

(一)在就业指导中高校辅导员拥有的优势

第一,工作针对性明确清晰。辅导员长期与学生相处在一起,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信息、学生就业现况、学生思想工作都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对每个学生都有较深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第二,开展工作实效性较强。辅导员把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内容融入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学生就业、择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入职率,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缺陷

首先,心有余而力不足。辅导员的工作繁杂、零散,容易陷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深入思考就业指导思路、方法、模式等问题,更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个学生提供详细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定位等方面的解释。就业指导工作专业性很强,它需要辅导员既有系统的理论性知识,又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的动态变化,好多辅导员在这方面能力上还欠佳。

三、辅导员实现就业指导目标的方法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庞大精细的工程,需要有系统规范的指导程序。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赋予表面,要真正落实到实处。

(一)做好学生的未来就业规划教育

大学生的未来就业生涯需要从初期就开始规划。大学一年级是职业认知教育,二年级是职业生涯教育,三年级是创业教育,四年级是择业与就业指导。这样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使大学生毕业前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面。

(二)积极面向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就业礼仪、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就业政策与法规以及就业心理状态等很多方面。目前各高校一般主要以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形式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的知识。

(三)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创业成为很多大学生寻求就业的一条重要出路。创业可以实现倍增效应,能够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国家也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由此看来,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来提高和开发当今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使大学生对就业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晰准确的规划,从而实现高校高就业率,保证大学生在对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王楠 单位: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

第八篇: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一、当前石油高校工科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现状

(一)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石油企业用工需求疲软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此轮油价下跌趋势堪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油价带来的影响。低油价导致石油企业用工疲软,这会不同程度地对传统石油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据2014年12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在油价暴跌近50%之后,石油开采和生产企业选择削减资本预算,服务企业忍痛裁员,而为该行业提供支撑的非能源企业则不得不直面增长减速。专家预计,如果到2015年第二季度油价一直徘徊在60美元上下,那么同年年底为石油和天然气企业提供支撑服务的企业将损失4万个就业岗位,约占同类企业全部就业岗位的9%。设备制造商可能会裁员5000~6000人,约占此类企业全部就业岗位的6%。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壳牌、道达尔在内的五大石油公司开始执行“瘦身计划”,油服公司大幅裁员。有文章显示,2015年伊始国内外多家石油公司纷纷宣布裁员计划:BP北海油田裁员300人,壳牌加拿大油砂项目裁员300人,加拿大油砂巨头森科计划裁员1000人,斯伦贝谢裁员9000人,哈里伯顿继去年在地区公司裁员1000人之后今年将在总部裁员,墨西哥石油公司裁员1万人。中石化宣布全面开展“三定”和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近两年石油企业校园招聘次数有所减少,总招聘人数也明显下降。

(二)初次就业率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相较于工科男大学生而言,工科女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在同等条件下,就业劣势明显。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5届工科专业毕业生目前已签约数据统计显示,女生占比不足20%。2014年教育蓝皮书对中国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从初次就业率来看,男性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7.3%,女性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5.9%,男性比女性高11.4%;从毕业生起薪来看,男性为3579元,女性为3094元,男性比女性多485元。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专题研究报告,86.6%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主要歧视类型可分为: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拒不接收女性简历;不给女性笔试、面试机会;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同等情况下,男性大学生收到面试通知的次数要比女性大学生高约42%;学习成绩越好、学历越高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到的性别歧视越严重;英语水平较高、有实习经历的女大学生受到的就业歧视程度较轻。据不完全统计,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为男生的80%左右,在每年没有就业的应届工科专业大学毕业生中,约70%是女生;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岗位的专业相关性和她们对岗位的满意度较男生低;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女硕士就业更难。

(三)毕业生总量增加,石油高校就业压力逐年加大

近些年来,石油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与招生人数均呈现增长趋势,而相应的就业需求增长有限,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年毕业生总人数为3444人,其中本科生1699人,研究生1745人;2014年毕业生总人数为3537人,其中本科生1736人,研究生1801人[3]。而2013年录取总人数为4272人,其中本科生2050人,研究生2222人;2014年录取总人数为4244人,其中本科生1997人,研究生2247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9年毕业生规模突破6000人大关以来,2012年达到6589人,2013年达到6129人,其中本科生4657人,研究生1472人。除此之外,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石油高校的毕业生在近五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就业市场需求没有稳步增长的情况下,未来几年石油高校的毕业生规模将不断扩大,就业压力将会持续加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生中签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石油公司的比例已由2009年的42.29%降低到2014年的28.55%。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石油特色院校的毕业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势早已失去,石油特色院校传统意义上的高就业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石油高校的工科女大学生也逐渐被视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面对就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些大学生选择读研来逃避就业压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工科女硕士生的就业不会轻松。

二、石油高校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女大学生就业观念壁垒导致择业区域受限

石油高校的多数工科专业设置是以服务石油石化企业的基层工程技术需求为目的的,面向大学生招聘的油田企业大多分布于城市郊区、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海洋荒漠等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如果在择业时将这些地区排除在外,自然会给就业带来困难。一些女大学生在就业时依然存在盲目攀高心理,给自身设置的就业限制较多,希望留在大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希望远离一线或者艰苦岗位,而男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去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发展并不抵触。针对100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届女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显示,62%的女毕业生就业首选地为沿海发达地区;31%的女毕业生首选地为内陆地区及二三线城市;仅有7%的毕业生愿意首选西部边陲及欠发达地区。还有一些女大学生更强调工作的稳定性,希望留在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不愿到挑战和变数较多的民营企业工作。然而,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和国企招聘需求远远不能够满足逐年增多的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蓬勃发展的诸多民营企业却苦于招不到人才。

(二)女大学生实践经验缺乏,职业能力不足

动手能力欠缺成为制约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另一大瓶颈,当前女大学生的主动就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多数与工科专业对口的企业对动手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企业在招聘中把实际操作能力列为招聘对象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比较注重书本知识,基本功较为扎实,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但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普遍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习经历,在就业中体现为职业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精神。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吃苦,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出击的魄力,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亟待提高。很多企业在面试女生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很漂亮的成绩单,但是问起社会实践实习经历或实习细节,女学生的表现往往不够理想。

(三)石油石化企业岗位性质决定招聘偏好

一些石油石化企业的招聘岗位特殊,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确实不太适合女大学生。有些岗位甚至需要长期在野外出差,经常需要员工加班、倒班,对员工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要求较高,所以用人单位往往更倾向于首选录用男生。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员工需要长时间在车间、开采现场、工地等一线场所同吃同住,女员工会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很大不便。多数公司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第一要务,招聘时综合衡量人才性价比。一般女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不久就会面临结婚和生育的问题,在孕产期会给企业增加劳动力成本,因此,许多用人单位都是只要男生,即使在没有性别限制的地方,同等条件下也会优先考虑男生,尤其是具有工科背景的石油石化企业,对男性的偏好更为明显,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工科女大学生转行现象的出现。

(四)石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局限性

专业设置的局限性导致就业市场的局限性。目前,石油高校的工科专业多为石油石化行业特色型专业,对石油石化行业的依赖性较强,同时也给跨行业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个别专业是专门针对石油工业的某一个环节设置的,需求面窄,用工量小,对就业市场的敏感度较强,一旦行业需求紧缩,就业就面临巨大困难。在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工科女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的敏感度要大于工科男大学生。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和职场技能,直接导致以下结果:一边是大学生就业困难,一边是就业市场人才稀缺。目前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与市场需求形成很好的衔接,导致很多毕业生进入职场后才发现“所学非所用”,实践应用本领还需要进入培训学校“回炉”,外企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中国一些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始尝试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共建模式,但由于受教育体制、管理机制及传统思维的限制,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石油高校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对策

(一)女大学生需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

客观上来说,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上确实存在一些劣势,但是这并不足以对她们的求职产生很大的影响。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往往是应聘者对自己的定位和期许。用人单位希望应聘者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清晰的职业规划,对工作有足够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现在有很多女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中将女生找工作的困难程度放大化,应聘时容易透露出一种盲目狭隘的择业观念,易引起招聘者的反感情绪,反而不利于应聘。工科女大学生应该正视社会现实,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客观分析自身优势及不足,发掘自身优势,了解企业文化及岗位需求,主动迎接挑战,有的放矢,方能赢得择业的成功。

(二)女大学生需打破思维禁锢,拓宽就业领域

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化”思维是断然不可取的,初次就业应打破“高不成低不就”的想法,职场的路还长,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工科女大学生要适当地放低姿态,本着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的态度理性地选择工作岗位。切不可因为自己是高学历、是名牌大学毕业或者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就排斥“下基层”。薪水高、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工作量又少的工作不是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轻易能得到的。与其消极待业,不如主动出击灵活就业。从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固然很好,但即便专业不对口也并没有多大关系。大学期间,获得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还有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在从业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不足可以自学。女大学生比起男大学生,做事更加认真细致,且踏实勤奋,在语言方面较有优势。因此,工科女大学生可以考虑发挥优势,依托自身工科专业的基础,在相关公司做适当的职业转型,进行如统计、人力资源管理、销售、能源贸易、专业翻译等工作。

(三)女大学生需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外因由内因起作用。要根本上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需要女大学生提高自身应对就业风险的能力,通过学习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社会实践实习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而积累社会经验,内外兼修,不断充实自己,考取一些含金量高、市场认可度高的证书来证明自身的能力。要认真打牢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外语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学习一个小语种或者修读一门双学位,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把握演讲、学术交流、当学生干部等机会,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多参加相关的实习工作,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积累实际经验。大学毕业后仍可以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

(四)石油高校需重视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

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良好的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及职业测评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从业之路,在就业竞争中能够更快地脱颖而出。目前石油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毕业生规模庞大,而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次数有限,缺少专门针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少女大学生在求职中茫然无助,很容易在男生占优势的就业领域败下阵来。新形势下,各石油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工作,加大女大学生就业帮扶力度,宣传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举办针对女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提高就业指导课质量,为班级配备职业生涯规划师,定期为女大学生举办就业培训。

(五)政府应尽快出台就业促进政策并严禁就业歧视

政府应针对工科女大学生出台一定的就业促进政策,合理分担企业的相关成本,可以考虑出台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或其他支持性措施,鼓励企业雇佣女大学生,对聘用女大学生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或响应政策性补贴,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增加女性职员比例,并逐渐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快反歧视相关法律的建设,严格落实并监督执行。当前中国反歧视方面的法律对于性别歧视的规定大多是笼统定义而无具体的参考规范,可操作性太弱,不利于女性维权,与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差距很大。

(六)政府和高校应联手打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为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2014年教育部出台文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休学创业开了“绿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然而,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且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今后政府和高校应联手打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加强创业资金、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这三方面的扶持政策,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比例。高校应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具体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创业教育与指导、社会沟通、心理辅导等服务,消除女大学生的创业畏惧感;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为学生渗透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精神,必要时采取实践教学,还可以开设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教育课程;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开展女大学生专题创业教育活动,增强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应设立专门的创业实践基金,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组织女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扶持优秀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实践。

作者:仝泽民 侯昕晔 张宓 崔伟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第九篇:高校共青团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思考

1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1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变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大学毕业生需求紧张的年代已经过去。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也随之变成了市场配置模式,形成了新的大学生与企业面试交流、双向抉择、自主创业的新机制,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朝着市场化发展。

1.2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自2008年起,由于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毕业大学生的招聘情况与往年相比不容乐观,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招聘人员数量在不断减少,关于国际贸易业的就业人员也逐步减少。并且在当年我国遭遇了低温雪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各大企业被迫停产,个体商户停业等现象。再加上国有企业因为国家政策的限制,导致大部分企业境遇困难,所以国家安置下岗人员任务繁重,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来带动就业增长,增加新的就业岗位。根据相关部门对全国多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研究表示,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紧张,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1.3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思想观念,毕业大学生出现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局面。在毕业大学生选择工作时,通常比较倾向于条件较好的企业或单位,不发达地区、基层农村、条件较差的单位大学生往往不能接受。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大学生就业基本市场化的背景下,面对优越条件的企业,大学生是无法抗拒的,同时大学生往往要求太高,与实际情况不符。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这就需要毕业大学生尽可能把眼光放长远,要积极地到基层就业,投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身价值更大地发挥出来。

2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和优势

共青团的服务宗旨决定了高校共青团要全面利用自身职能带动大学生就业。共青团是党的先进组织,是政府与高校大学生交流的平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是共青团的四项主要职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也逐渐重视起来。各大高校也把服务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重点项目,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所以,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共青团作为政府与高校大学生交流的平台,对服务大学生有其特有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第一,高校党政领导应该支持共青团工作,共青团进行青年服务各方面的需求应该尽量满足;第二,共青团的组织体系全面,具有众多的就业方面资源;第三,对高校学生会组织进行直接管理,与大学生的交流更加密切;第四,拥有各种宣传平台,例如广播台、青年活动中心、大学生社团等等;第五,拥有责任心较强、整体素质高的学生管理团队。

3新媒体技术发展现状

据目前的信息技术来看,全球已经形成了主要以互联网为载体、计算机为传播渠道的新型传播方式,并且这种传播方式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我国,新媒体技术也不断在进步。据调查,我国的手机用户和网民数量都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客户端为主的新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满足了人们在闲暇时间娱乐的需求,成为人们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的相互学习、交流的一种方式。新媒体的技术发展使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共青团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

4.1对服务大学生就业意识薄弱,关注度不够

高校共青团组织具有引导高校大学生完成党的工作职责的任务,并且还担负着培养高校大学生成才的责任。每个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都有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的职责,但是高校共青团的职责始终是为各个大学生服务,目前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他们迫在眉睫的难题之一。以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共青团对服务大学生就业意识薄弱,关注度不够。通常认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主体是高校的就业部门,团组织缺乏资源,没有相关制度,一般做好自身工作就行了。所以,高校共青团对于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还缺少积极性,这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度,因此就无法满足高校毕业大学生想要就业的迫切需求。

4.2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较少

高校共青团组织不仅要重视服务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意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大学生当前的需求,找出问题的关键点,提出相应的措施,有计划地实施工作计划。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对大学生有深入的了解。目前各大高校把服务大学生的工作主要定义为帮助毕业生进行择业指导,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为大学生提供各大企业招聘要求、国家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以及履行服务职责等等。但是共青团所开展的就业模式过于粗糙,再加上共青团平时的工作量大,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工作还不够重视,因此不熟悉现阶段的就业政策,了解就业信息不全面,对服务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只局限在简单的手续办理等程序上,这将阻碍共青团带领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工作的相关人员思想不全面,导致学生对其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不重视就业指导对其的作用。

5运用新媒体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途径

新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满足了大学生选择就业信息的需求,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捷,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新宠,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在广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现阶段,我国有大约6亿的手机用户,其中手机网民就达到了4.64亿,各大高校共青团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各项职能上发挥其作用,是各共青团组织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5.1通过新媒体平台,完善高校共青团的教育功能

根据上文所述,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大学生没有合理的就业观,导致其就业定位模糊,在学校阶段没有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无法得知当代职业的需求,所以高校共青团应该利用微博、QQ等众多的媒体平台,及时就业信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制定就业观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准备,同时还需高校共青团随时更新社会热点、国家政策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等信息,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科学就业观,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下基层,为创和谐繁荣的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新媒体技术深入了解,来发掘出校园活动的新规律。

5.2建立多种沟通渠道,让高校各个领导熟知广大青少年的就业需求

要想透彻地了解广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业目标,各级团干部可以通过微博、QQ等社交平台来随时了解,并且分析学生通过相关就业服务后的反馈。通过反馈对工作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调整,全面落实自己的工作职责,让广大学生与团组织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这样团组织的就业服务工作开展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5.3让大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在人才与就业信息对接方面,新媒体的优势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就业时需要合理使用新媒体工具开辟一条宽阔的道路。共青团应充分认识自身的职责,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招聘网站,甚至可以自创信息平台,充分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获取最新就业信息,发掘自身不足的地方进行不断完善。让大学生熟知网上信息搜索、网上投递简历、网络职业测评等环节,让大学生在真正面试时从容不迫。

5.4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开拓就业信息渠道

高校共青团在不断发展中,本身就积聚了大量的社会信息资源,把优质的岗位需求信息通过专门的微博、QQ等社交平台传递出去,让大学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并且高校还可以建立本校的论坛、贴吧等,形成一个小区域的网络平台,学生的个人简历时,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用人情况进行筛选,这样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平台,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形成了双赢的局面。同时二者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

5.5利用新媒体工具,为传统的就业活动注入活力

随着各个高校共青团职能的不断完善,在校内组织大型的活动为广大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技能,比如开展职业规划座谈、模拟面试大赛等等,这些活动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就是想让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工具吸引广大大学生,并且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举办就业指导类型的比赛时,可以在比赛筹备阶段通过共青团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空间等等社交平台进行全面宣传,在比赛进行阶段,可以通过校内论坛、官方微博及时比赛现场信息、赛况等等,同时比赛选手的准备过程。在比赛结束后,利用各大社交平台宣布比赛结果,并且获奖作品,让作者与其他大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学习优秀的就业技能,互相激励,让大赛的开展带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自身就业技能。

6结语

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参考国内外各种有光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成果,以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为主线,对职业决策的理论与模型、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因素、职业决策困难干预方式、职业指导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职业决策的理论与模型

首先是职业决策精神观。RichardS.Sharf在其著作《应用职业发展理论到咨询》中,把Miller-Tiedeman的毕生职业理论(LifecareerTheory)和Bloch和Richmond的相关概念结合起来,认为他们的理论代表了职业决策的精神观。持有精神观的研究者把工作看成一个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和发展自己的场所。Miller-Tiedeman认为,个体应该重视来自选择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关注对与错的答案。其次是职业决策的认知信息加工观。Peterson及其同事将信息加工理论应用到职业决策中并提出了四种假设。他们用信息加工金字塔来说明个体职业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个体的信息加工包括三个成分:知识领域、决策技巧领域和执行加工领域。最后是职业决策的PIC模型。PIC模型中涉及7个基本概念,即职业的有关方面、可选职业的核心方面、方面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方面内水平、方面内偏好、有结构和无结构信息、敏感性分析。

Gati等人认为,职业决策过程的本质是找到与个体的偏好和能力最兼容的可选职业。在多数情况下,广泛尝试所有的可选职业是不实用的。所以,他们把职业分成具有不同目标、过程和结果的三个主要阶段:(1)预先筛选可选职业;(2)深度探索有希望的可选职业,该阶段目标是确定一些既有希望又适合个体的职业;(3)选择最适合的职业(ChoosingtheMostSuitableAlternative)。

2.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因素

2.1职业决策专业影响

职业决策受毕业生自身专业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接受了大学为其规划安排好了的课程教育,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为大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大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并在其相关领域有所发展乃至促进相关专业的发展。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大学专业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在走_L岗位前的实际拥有的能力。毫无疑问,拥有较高能力的大学生有更强的职业竞争能力,在职业决策上也有更广的选择余地,而能力较低的大学生则会因缺乏竞争力难以让自己获得专业对口的职业甚至要被迫选择专业不对口的职业,继而影响其对职业的决策。不同个体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喜好不同,并且客观的社会需要也更是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是就业冷门,不易就业,或者同期毕业生太多,竞争压力过大,等等。

2.2择业心理影响

大学毕业生择业受其择业心理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在一般情况下,有些大学毕业生会希望寻求一个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待遇优握且有发展前途,让其“有面子”的工作职业;有些大学生则是希望可以回到家乡.或者是到西部地区.利用所学促使一方发展。总而言之,这和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不同有重要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到其职业价值观,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决策。并且,不同的人择业要求不同。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职业认识及态度不同,进而择业要求不同;同时,即使面对同一个职业,不同的人也会因为自身的种种因素而有不同的认识或态度,继而择业要求不同。另外,不同的人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不同,即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不同。自我效能感最初被定义为,人对自己为获得预期结果所需施行的行为能力的信念,之后又扩展为:“人们所具有的,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施加控制所需能力的信念。”因此,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并不是指大学生实际拥有的能力,而是指其自身的情绪调控、学习潜力、自我调节及自律能力等。Taylor和Betz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包括对一些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即个体的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的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效能者无法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一些研究还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还调节着职业决策中的焦虑水平,应付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决策水平就越高,焦虑水平越低。

2.3社会环境影响

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大学生还要考虑一些外在的环境问题,比如歧视问题中的性别歧视。职业类型按性别分类,反映了社会对两性应该从事相应工作的传统观点。虽然现代的性别歧视不像几十年前那么严重,但不少职业本身带有一定的性别选择,比如多数要求重体力劳动的职业多偏向选择男性;另外,某些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也会有性别选择,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又如乙肝歧视,一些用人单位或者职业拒绝患有肝病的大学生就业,甚至为大学生职业决策造成一定困难。并且,不同职业其本身的工作环境有所不同,某些职业本身的工作环境较为严苛,比如喷漆车间等,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而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向往职业和工作环境喜好相悖的矛盾,这也会成为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困难。另外,家庭或重要他人的意见、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以及当下社会总体经济的景气程度,等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根据EliGinzberg的观点,早期个体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职业培训,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也就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了解,慢慢熟悉相关职业直至具体化,并缩小自己的实际选择范围,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但是,如何整合已有的知识元素并帮助自己确定职业,也就是理想的实际化过程,也会给多数大学生带来相当的困难,影响职业决策。

2.4择业动机

人们找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谋生。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很显然,工作可以换取各种具体的奖赏,如薪水、职称、名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外在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比较认可清教徒式的工作伦理,即“工作本身就很重要”的观点。鉴于这些看法,工作被认为是一种有意义的东西,它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内部动机。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时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甚至使其在其职业决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矛盾,继而成为职业决策的阻碍。公务员之家

2.5焦虑对职业决策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焦虑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成为了职业决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Goodstein(1965)提出,作出职业选择需要特定的信息和技能,面对所需信息和可以培养特定技能的机会时,焦虑可能会妨碍个体获取信息以及利用这些机会来培养所需的技能,从而影响个体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

3.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方式

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有几种方式,概括地说,学校职业指导的主体干预方式有三种:一是职业指导课程,二是职业发展团体辅导,三是个别咨询。叫职业指导课程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常用的职业决策干预手段,由就业辅导老师介绍当前的职业现状与前景,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但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个体的差异性无法兼顾。职业发展团体辅导则是由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与职业规划的指导,对师资要求较高,只有少数高校才能做到。个别咨询是最具个体性、独立性的职业决策干预方式,它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职业指导老师要对学生个体的兴趣、职业倾向、性格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能够提出一些实际且有效的职业指导意见。这种干预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与财力,高校无法普及。且个别咨询的干预方式已经市场化,如职业决策分析师、职业规划师等职业的出现。

4.职业决策研究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