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论文

时间:2022-02-24 10:48:20

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论文

【摘要】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在这一漫长的学习阶段中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上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课程,创新是现今最重要的发展条件之一。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极大的成绩,语文作为教育中的一门大课,同时也是中国所有科目的母课,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现今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的误区,缺乏创新能力。本文就根据本人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多方的考证浅谈学习新课改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思维

一、新课改形势下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效果不明显。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改革的接受和运用都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主角,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情况都让人心忧,新课程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主角,在课堂上,教师立于引导地位,学生自行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更深入地认识语文的精髓,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文的导读,而后讲解相关考点,以考点为中心辐射,讲解每年典例,在课时结束后要求学生背诵,但是数千百年的文学沉淀反而忽略不讲。现今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主角意识不强,而且对于语文课程没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加之教师对于课程的“掌控”,导致了学生思维的限制,加之高中课堂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对于语文的学习更是雪上加霜。(二)课堂教学方式存在误区。我国的语言和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极深的文化底蕴,我们为我们的特殊文化宝藏而骄傲,并将其传承下去,从进入教育阶段开始,语文就是我国文化的主要载体,而语文的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越发随意,语文教学的体系越发地散乱,课堂越发地散漫,往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更加放松,注意力不集中,教学不深入,对于语文课程的讲解缺乏专业性,对于课文,大多数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先由老师讲解,后期要求背诵。实际上,这只会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依赖,限制了思维发散。(三)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忽视。在中学课堂上,语文似乎已有退居二线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从教者和领导者对于语文教学的态度变化,一方面是由于中考和升学带来的压力所造成的紧迫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选语文课程简单易学,都使其对语文教学力不从心,只能单一地追求学生的分数。语文在考试中不具有太大的拉分优势,得不到学生和执教者的青睐。受教者和施教者都抱有这样的态度,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忽视导致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总体呈疲软无力的状态。同时由于观念和中考需求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变化,所以家长和学生以及老师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会保持一个相对消极的态度。

二、关于新课改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几点建议

首先,结合国家的考试标准,培养语文的文学素养。对于语文的学习要从贴近生活的内容入手,语文教学中含有大量的关于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传颂,这是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在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安排中,考虑到学生正处于性格和价值观念成型的时候,课文多选得有深度,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中国传统教育,比如《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还有我国优美的散文诗词,在国际上都有极高的地位,比如感情真挚、感人至深的《背影》,千百年来的积累和沉淀都值得我们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对于事物的评判更具有高度。其次,调整语文教学结构。根据上文所述,建议在语文的课程安排中,小学教育以背诵为主,初中针对考点进行出题上的改进,减少背诵的范围,加大学生思考的深度,从而改变语文课堂的侧重点,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的内容,考试中偏向于深度的考查,更多地考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深度解析,建议增加阅读理解的深度和改变考核角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在课程的学习和考点的解析中,课程学习更有创新发展的天地。最后,培养学生和教师对语文的兴趣。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并根据本班学生特性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方法。教师要在明确考试大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同时,学生自主培养自身的语文思维,用新的方法去学习以后的学习生涯。

三、结语

现在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的教育是立国之本,我国在教育上所做的所有努力,就是力求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以科技立国、以教育立国、以人才立国,创新思维是国家发展争先的前提,我们只有培养出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新型人才,才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新的生命力和动力。创造创新课堂,传承国家传统文化和精神精髓,培养品学兼优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鹏云.刚柔并济,成就中学生管理工作的精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4).

[2]林中顺,何世英.中学文言教材中的同义复词辨误[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2).

[3]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作者:葛丽华 单位:山西省宁武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