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养成教育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意义

时间:2022-09-21 06:51:51

大学生养成教育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意义

摘要:养成教育关系到每个受教育者的一生,关系到他们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对于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培养,养成教育对大学生勤劳质朴的性格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在新媒体的使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等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得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养成教育

从古至今,养成教育的思想屡见不鲜。《周易》中曾记载,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童淳朴的做人品质,并且淳朴的做人品质是圣人成功的充要条件。《吕氏春秋》中也讲到了人的社会生存能力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个体经过后天不断的努力。目前,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在各大高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下,根据大学生身心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从新媒体的使用、自身安全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这三方面运用各种手段,对大学生实施系统养成教育。

1当前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新媒体的使用使其产生惰性

网络课程、电子作业、在线考试成为大学校园里普遍的教育方式,网上获取海量新知识也成为大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但同时,网络带来的不良习惯给大学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受到的影响最大。网络的方便快捷代替了大学生较多的动手动脑机会,使他们产生了惰性,从而造成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加思考的从网络中寻找答案的现象。在课堂上玩手机现象与日俱增,以至于取代了听讲与自习。学生关心的不再是学业成绩,而是网游、网聊、休闲购物。许多大学生的生活依赖于网络,养成了不良的就寝习惯、消费习惯和卫生习惯。他们熬夜上网购物、吃饭靠外卖、不劳动不运动。低头族、御宅族成为他们的代名词,不良的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1.2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有不少女学生受到大众明星的影响,盲目追崇名牌,追求物质生活,放弃自己的奋斗方式,缺乏长远的发展头脑,只图眼前的享受,这是一种典型的不为自己负责的体现。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降低,并在很多的集体活动中存在不愿奉献自身力量的思想,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在很多事中都以自我为焦点,不懂得为团队中的他人着想,缺乏团队意识,使得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1.3安全意识的缺乏

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农业大学整体工作持续运转的根本,但其效果往往是隐性的。缺少安全教育方法,导致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新闻上报道的误入传销、发生火灾、网络诈骗等安全隐患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是农业大学教师在对其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的重中之重。

2对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应对措施

2.1审视新媒体的使用

首先,可以开设《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公选课,将新媒体带来的文明行为习惯问题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教育。其次,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立手机袋,督促学生在上课期间上交手机,做到集中注意力听讲,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听课效率。并保持网络课程、电子作业、在线考试对学校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保持海量知识供大学生参考的优势。

2.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是农业院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前提,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二是学校应该组织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加深其面对社会时的认识,还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估量,在学校的学习中有明确性;三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学会在团队中合作,还能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

2.3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是农业大学设立安全宣传栏,并定期对广大学子们做安全教育讲座,讲述当下最新的大学生缺乏安全意识的案例,以此来提醒学生们提高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二是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例如设立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推送最新的安全防范知识,让学生们学会当遇到危险时如何机智应对,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三是建立安全宣传手册,在寒暑假期前后,辅导员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习。

3结语

养成教育离不开大学生本人的积极主动的配合,同样离不开教育者必要的引导、指导和管理,这是实现大学生养成教育效果持久、有实效的内在需求。养成教育在于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一批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杰.刍议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路径[J].榆林学院学报,2017(07):22-25.

[2]赵妮.从辅导员角度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养成教育[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12):29-44.

[3]徐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初探[J].考试周刊,2015(02):54.

[4]侯文娟.授之以渔———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养成教育研究[M].课程教育研究,2017(43):42.

作者:汪 琢 香思敏 王虹玲 单位: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