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创业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30 09:49:47

高校生创业教育论文

一、树立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是蕴涵在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在21世纪的具体升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形成较好适应社会与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创业教育是以人的实践性能力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可见创业教育是融于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认为大学生在接受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当接受创业教育,并将之看成是学生的第三本护照。虽然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但认识上还存在种种错位。许多高校教师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根本任务,创业教育对在校生意义甚微,可有可无。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创业教育是属于就业指导的范畴,不外乎举办创业讲座、创业计划比赛等活动。许多学生认为,创业是极少数找不到工作的学生的无奈之举,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没有必要创业。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应该是对少数极优异的学生开展的教育,多数学生没有能力创业,没必要进行创业教育。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创业风险太大,不赞成大学生创业。社会上有些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是资源的浪费,是不务正业的表现。针对上述种种错位认识,高校应积极调整办学指导思想。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求真务实。提倡创业教育是以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开发为目标,是关注大学生未来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高校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及知识经济赋予教育新的内涵———“对人的投资”。知识经济的兴起引起劳动就业领域的重大变化,传统岗位已经越来越脱离时展,出现了更多的新型岗位,而新型岗位必须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来开拓。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方式,应该把创业作为“择业”的新途径。大学生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学习创办企业的系统知识,如企业开办、管理、运作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可以培养团结协作、不畏困难等优良品质,从而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毕业后既可去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又能在条件成熟时为了谋求更好发展而自己创业。

二、健全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教育能够实施的有力载体,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突出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既要符合创业教育的目标,又要与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相结合。高校应进一步整合校内优势专业学科,依托与创业教育比较密切的学科,来组建创业教育学科,统一规划与管理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科技人文方面的知识,是创业教育课程的三大核心内容。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包括《创业教育概论》、《创业学》等,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国内外现状有所了解,从而从宏观上认识创业教育的意义,激发接受创业教育的热情。同时,在思想、心理等方面做好创业准备。创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应由《创业法律基础》、《市场营销学》、《成功创业个案研究》等构成,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创业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具备市场分析、资金筹备等与创业相关的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创业实践。科技与人文知识课程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类课程和人文社科类课程,科技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站到科技前沿,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人文社科类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进一步发展奠定道德与素质基础。高校应积极扩大创业教育课程的覆盖面。我国虽然有数千所高等院校,但是仅仅只有少数重点大学开设了面向少数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不属于必修课,基本属于选修课,有些甚至属于非限定选修课。高校应尽快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开设结构合理的必修课与选修课达成教育目标。以一般院校为例,创业教育应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塑造的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具体来讲,在大二侧重激发创业意识,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理论知识,逐步熟悉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大三侧重培养创业能力,通过创业专题的开设,使学生掌握团队建设、企业管理等与创办企业相关的具体操作环节。大四侧重培育企业家品质,针对那些立志创业的学生开设专门的选修课,组织他们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并定期聘请企业界人士进行指导。

三、改革教育模式,增强教育效果

创业教育与传统的知识型教育有较大差异,应采取积极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开放式的环境中,逐步培养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分析问题的系统性、解决问题的突破性等方面的能力。目前,创业教育还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一门创业教育课程一般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以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为主,受课时的影响,案例讨论、角色模拟等环节无法充分展开。尤为重要的是,任课教师受到自身社会地位与人脉资源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能力与企业达成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合作意向。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局限在传统的课堂上,局限在教室与学校内,未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高校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的知识获取,由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向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创业教育方法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种:典型案例分析,通过贴近学生的各种创业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启迪,从而能够在将来的创业实践中少走弯路;组织参观创业企业及和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的活动,使学生能够真切体会他人创业过程的不易,从他人的创业精神中受到感染,从而逐步培养起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创业演练,指让学生对创业过程进行模拟,初步实施自己的一些创业构想,了解操作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系列环节,从而能够对自己的创业想法和创业能力进行有效检验,为日后的创业做好准备。

四、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在科研、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以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目前,很多高校建设了多种形式的园区,如大学生科技园等。这些园区一般由学生提供科研成果和创意,学校建立孵化器,提供资金、技术、场地、设备等来支持学生创业。这种方式既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完美结合,又使学生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磨炼。同时,一些院校通过勤工俭学中心等机构开办了各类模拟公司,如学生快递服务公司、学生维修公司等,为大学生架起劳务输出和智力服务的桥梁,让学生在体验创业过程的同时开辟了自己的事业。南通大学创办了电子商务网站“宅乐买”,被学生们誉为“自己的淘宝”。“宅乐买”包括“乐买厨房”、“乐买零食”、“通达镖局”、“跳蚤市场”等服务门类,还有各类热点商品推介、促销活动。如今,“宅乐买”每天有上千次访问量,月营业收入达3万元,被《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高的关注度。此外,高校可通过大学生科技协会,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展示最新科研成果,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创业实践动手能力。要重视产学研合作,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应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通过校友等积极争取社会资源,邀请企业专家给学生上课,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参加企业的研发项目,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使创业教育理论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

五、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创业教育的成败。与高校其他专业课教师的区别在于,创业教育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需要在思想深处激发起学生对创业的强烈渴望,引导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去进行创业活动。高校主要由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教师和进行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来从事创业教育。这两类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大部分人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受过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培训,导致自身创业意识淡薄,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由于没有创业经历,这些教师对企业的发展过程并不熟悉,无法对企业的运作和操作过程进行深入剖析。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或创业人士)到校担任客座教师,但由于部分企业家没有从教经历,教学效果不理想。结构合理的创业教师队伍,应包括经济、工程、投资、企业等各领域内的专家。高校在创业师资方面可以进行以下优化创新:学校将与创业教育相关的教师力量进行整合,组建专职教师队伍,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等工作;多渠道聘请兼职教师,邀请成功创业者、企业家、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技术创新专家、风险投资家到学校担任客座讲师,以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加大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力度,选拔优秀教师参加系统的SYB、KAB等创业培训项目。同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掌握企业运作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够将创业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创业教育方向的优秀专家。

六、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是系统性的工程,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各方协同联动。首先,政府扮演着倡导者和扶植者的角色。各级政府虽然已出台一些如行政收费减免、特殊项目资助、小额贷款支持等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未落实具体责任对象,缺少具体实施方案,导致许多政策难以落实。政府应进一步在行政、工商、税收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制定优惠政策,对诸如户口、档案、减免税、咨询服务等实际问题给予更多关注。融资难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政府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帮助大学生争取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等,从而帮助解决资金瓶颈。其次,企业应扮演合作者与赞助者的角色。近几年,一些企业大力支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先后成为大学生创业实训单位,但在操作层面还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导致实训基地不多,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企业与高校可以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开展深入合作。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也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力的提高。企业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企业可以在高校设立创业基金或奖学金,用于帮助大学生开展研发或创业,使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提高创业能力。此外,应优化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广播、报纸、电视、展板等宣传方式,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创业的重要意义;积极树立创业典型,通过明星效应感染大学生,激励他们投入到创业活动中来。

七、结语

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和完善,并协调好高校、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寻求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以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拜文萍单位: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