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创建思路3篇

时间:2022-06-02 04:52:31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创建思路3篇

第一篇

一、创业教育与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于欧美,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开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首先对“创业教育”进行了界定。毛家瑞认为,“创业教育是以开发青少年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以提高青少年作为未来创业者整体素质为内容的,以培养具有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目的的教育。”[1]彭钢认为,“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的,具有独立的教育体系、功能和地位的教育。”[2]不论如何定义“创业教育”,学者们都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地方高校通常是指那些由地方政府投资并实施管理,主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的全日制高等学校。随着高校实行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地方高校占我国高校总数的94.2%,在校生总数占我国高校总学生数91.1%,[3]地方高校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研究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落实有重大意义,地方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大学生自身发展

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相对比例以及在校生数额使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拓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随着就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就业上由于没有部属重点院校大学生的“名校”、“重点”等光环,成为了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研究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探索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之路,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地方高校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化“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开阔国际化视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促进自身长足发展。

(二)积极推动地方高校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国际化等因素推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由“就业型”人才培养向“创业型”人才培养迈进。再者,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了社会智力资源的过剩与浪费,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要积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创业教育去发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的人才,推动这类人才发掘潜能,将智力因素转化为现实价值,变被动“就业者”为岗位的主动“创造者”。

(三)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地方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要维持良性互动关系,地方高校要以适应地方经济特色为前提,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要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遇。地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量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能有效提高地方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提升地方整体经济竞争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地方经济的发展能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培训项目和实践平台,制定创业扶持政策,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将推动“地方高校”、“创业人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深入

我国创业教育初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也才10年左右时间,且最初试点院校都是重点高校,截至目前,围绕此类高校的创业理论研究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那些处于创业教育研究边缘的地方高校来讲,这类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就更为散乱、浅显了。就大多数地方高校而言,根本也没有实力去建立专门的创业研究机构、成立专门的创业研究队伍。实际上,大多数地方高校也就只在学工部门或学生处下设一个大学生就业或创业指导中心,针对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还无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具体的学科体系建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学大纲的制定,创业教育评估机制的完善,创业实践等等都处于萌芽阶段。地方高校在具体的创业教育操作过程中因没有符合地方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指导,在创业教育模式上只能去借鉴国外或国内重点高校的模式,而实际操作中,理论又与地方特色脱节,缺乏操作可行性。

(二)大学生缺乏创业热情

地方高校大学生对模拟创业活动、创业教育课程都拥有高度的热情,渴望获得创业知识并积极参与模拟创业实践活动,但是毕业后开展创业的意愿不高,缺乏实际创业热情。受中国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大学生都愿意进入事业单位或加入公务员考试队伍,希望获得“稳定”的工作,不愿意自主创业,承担创业的风险,因此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比重偏低。再者,创业知识的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地方高校大学生不敢创业,也不懂得如何开展创业。

(三)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创业培养对象片面化

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施层面上存有一定的误区。误区一: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严峻,地方高校为缓解就业压力,会开展短期的创业教育,如,创业培训班、创业讲座、创业设计大赛等,创业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连贯性。误区二:许多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对象只是针对少部分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学生。地方高校往往会挑选这类学生,鼓励其参加各种创业设计比赛、创业培训,结果是变创业教育“大众化”为“精英教育”,而群体创业素质得不到提高,创业教育片面化,偏离了创业教育的初衷。

(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失

地方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创业师资严重缺乏现象。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很强,所要求的师资通常是既要懂得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在当前,地方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多由就业和创业部门的指导老师或者是专职辅导员充当,这类教师大多理论知识丰富,而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之间无法贯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往往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会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形式,达不到学生的期望,这极大的影响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落实与发展。

(五)创业教育脱离学科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

地方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因没有可供参考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成功模式,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会显得盲目,提供给学生的创业教育大多只是脱离教学体系之外的一些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没有将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处于分离状态。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仅仅局限于对某些操作技能的培养,创业课程设置会忽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学科课程、基础人文课程相对独立,缺乏相应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六)创业实践缺乏社会保障体系

大学生开展创业,地方政府会给予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显得繁琐,限制较多,难于推进,结果遏制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其次,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依赖于地方经济状况与政府投入,就目前而言,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所得投入有限,创业平台不多,大学生创业的风险保障机制也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难度。最后,地方高校、家庭和地方社会在创业教育宣传上力度不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舆论氛围乃至文化氛围,大众对创业存有一定的顾虑,大学生创业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在情感上得不到保障。

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符合时代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开展有效的,成功的创业教育,地方高校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地方特色,构建一套完善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一盏明灯,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一)深化理论研究,全面提高创业教育重视度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要特别研究如何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实体相连,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地方高校自身首先要改变就业观念,完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加大创业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增加创业教育研究立项,实实在在的提高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鼓励深化理论研究。

(二)明确培养对象,确立培养目标

高校的扩招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创业教育也属教育活动,也应随着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大众化”教育的道路,再加上就业压力,地方高校将创业教育定位于“大众化”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也不能绝对的“大众化”,要以普及创业知识、提高群体创业素养为前提,针对部分有创业潜质的优势群体进行“精英教育”,让创业教育的效果更完美。在确定培养对象的基础上,地方高校还要确立创业教育目标,围绕树立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等来开展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帮助地方经济更快发展。

(三)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缺乏,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也由于没有实际的创业和投资经历,知识结构会不合理。地方高校在师资建设上可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地方高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培训、继续教育、企业挂职等方式将校内师资定期输送到地方企业学习,熟悉企业营运模式,获得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也可采取“外聘”的形式将地方企业高管或创业成功人士请进来,为大学生授课、开设讲座、进行创业指导,传授实践经验,强化校企合作办学,增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实体的交流合作,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四)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融合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

科学合理的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重点高校也是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内容之一。国发[2011]16号文件、教高[2012]4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制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立分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4]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在以政策方针为导向的前提下,须结合地方经济特色、文化特色和地方高校自身办学特色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采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必修与选修共辅助,课内与课外同建设等方式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达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的高度融合。

(五)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建立创业教育社会保障制度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社会、政府和家庭的共同支持与联合作用。地方高校要积极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各类创业活动的开展,加强创业宣传,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社会舆论要对创业教育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创业成功人士形象,引起社会共鸣;地方政府要为创业教育提供宽松的政策,给予资金扶持,完善金融法律保障制度;家庭要在情感上给与创业大学生鼓励和支持,由此,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使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结语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内涵,高等教育要由传统的知识教育、学历教育延伸至创新创业教育,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选择。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着促进作用。

作者:彭华工作单位:武夷学院海峡成功学院

第二篇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国外研究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理念,是由英语中的“enterpriseeducation”翻译而来的,指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创业的实质就是创办企业、开创事业。创业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的MylesMace教授1947年为MBA学生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课程。1974年,JeffryA.T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创业学教材(NewVentureCreation)。英国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印度在1966年提出“自我就业教育”,日本从1998年起开展了创业教育。[1]目前,许多国家都已成功开展创业教育。目前国外学术界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创业教育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的研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及模式、师资培养,创业商业竞赛,创业过程影响因素,创业教育评估机制与评价体系等。在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开展得最为成功的美国,其研究视角的集中点主要在于:创业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教学手段及方法、量化评估研究等。创业教育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的英国其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创业行为、技能、态度,这些能力不仅仅是商业活动所需要的,也适用于其他学科;各高校除了开展创业启蒙教育外,还将创业教育融合于各学科;一些研究聚焦于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实施方式,以及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如何结合,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等。澳大利亚大部分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了创业教育必修课程,还有一部分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的本科专业,他们的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力为目标,以中小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科技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运用科技及相关设备,积极开展创业的活动课程与实践。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国内研究

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2002年进入由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时代。由于创业教育能提升素质教育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提升素质教育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多数高校都已投身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1.创业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教育由守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是中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有助于提升“专业人”素质结构,诠释教育的经济功能,有效解决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是对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当下关怀,具有促进就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塑造未来企业家群体等方面的价值。[2-5]全力从社会、高校、学生层面分析认为,社会的进步、高等学校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创业教育的实施。[6]梁爱蕴从促进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创新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论述了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7]

2.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

许多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动力是缓解就业压力,带有一定功利色彩。但实现这种目标短期内并非易事,经过十年的实践,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还非常低,因此,应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创业教育应对目标准确定位,遵循三大原则:创业教育是手段不是目标,创业教育是大众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创业教育是学科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总之,创业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超越式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特征,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素质教育。[8-10]

3.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创业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社会认可度不高,目标定位失准,创业教育环境相对缺乏,创业基本知识教育相对落后,创业师资力量不足,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缺乏创业实践指导及创业支持相关措施,创业基地难以提供,创业基金不足,创业教育过程中重“钓鱼”轻“撒网”,重“技巧培训”轻创业精神培育,重人为扶持轻市场调节,重短期效果轻长期效应。[11-14]

4.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及培养模式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侧重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侧重学生的创业基础知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创业实践,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使学生积累创业经验;三是综合式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高校构建基于校园电子商务网络创业模式。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出依托专业社团,实施项目创业初探,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良性互动。[17]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构建了创业教育“温州模式”,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开办企业接班人培养班,引导学生海外创业。[15]黄兴磊等提出集合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一体的“贯穿培养集群模式”。[16]总的来看,大多数高校都赞成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纳入到高校教学大纲,构建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积极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5.创业教育的国际比较

目前对国外创业教育研究比较热门,主要分析其背景、主要内容、突出成就,结合有效经验提出对中国创业教育的启示、对策。李新仓从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教育理念、课程建设、创业实践体验等方面提出了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建议。[18]沈培芳认为,国内外创业教育在政策提出的背景和创业教育管理、项目、研究及资金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差异,并指出中国在创业教育研究、创业教育资金投入方面与英国差距较大。[19]柴旭东通过对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创业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三国创业教育的特点、模式和结果。[20]周栋良[21]从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及教学体系等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创业教育的差距,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郑德前还对比国内外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提出政府、高校、市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资金筹集模式。[22]另外,还有研究介绍加拿大、德国等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模式与途径。

三、简要述评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起源于国外,许多国家都已成功开展创业教育。但是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多以研究型大学为特定研究对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实施方法等方面的论述研究成果散见于一些会议论坛、学术期刊,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定性探讨和定量分析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文献鲜见报道。中国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教育界对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提倡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发展创业教育。但是,现有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对创业理论探讨,侧重宏观研究,缺少对创业教育具体模式、实施途径上的分析,因此,今后创业教育的研究要多注重创业实践,在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创业教育的评估体系、支撑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

作者:彭淼工作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第三篇

一、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示范校进行顶层设计的实践缺失

1.各示范校自身的教育理念纷纷确立,但总体上的系统性、科学性仍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诸多创业教育示范校在教育规划和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理念,但其中一些高校对创业教育内涵理解不深、不全面,存在理念相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及创业教育本质而言有失偏颇的现象。例如,一些高校将创业教育规划着力于引导学生经商、创立企业,甚至是造就一大批不具备多少专业知识背景和科技水平的小店主,于是一些高职院校利用独特地缘优势打造的“淘宝班”引发了教育界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热议。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指导还停留在操作和技能层面,存在一种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2.形成了一定层次与范畴的部门联动,但难以全面形成学校的教育合力

作为创业教育示范校,基本上都已初步形成了校内相关部门联动、共促就业创业的机制。例如,学校财务处必须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人事处必须参与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后勤处必须提供一定的创业实践与孵化场地支持等。但这样的联动普遍局限在几个必须为示范校建设提供硬性保障的部门范畴,并没有约束机制和内生动力使广大的教职员工参与进来。同时,在有关政府部门和高校的硬性政策之下,校内相关部门的联动通常也是以就业部门为主导,其它部门被动配合参与,难以真正形成合力。

3.整合了一些社会资源,但没有形成校内外多方的互动互促

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必须依赖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参与,仅仅依靠高校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这已成为共识。众多示范校已经着手吸收政府补贴进行SYB等创业专项培训;邀请一些成功创业者、杰出校友参与创业教育教学;安排经营运作情况良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校外孵化器等。基本情况是政府有需求则高校适时配合,高校在某一工作模块想创特色则争取企业助力,师资薄弱则从校外聘请一批,场地不成规模难有影响力再考虑和政府共建创业园……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精神、知识、技巧、综合素质养成等方面,进行体系化的资源整合,全面部署校内外互动互促的,还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

4.一些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成效,但没有提炼出可移植的工作经验

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全新事业,必须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在近年来国家和各省份开展示范校遴选和建设的成果来看,形成了一批教育成效非常突出的示范校。例如,江苏省重点建设的40所省级示范校,如今已开设创业课程700余门,发表创业类论文540余篇,建成孵化基地1400余个,可谓成果极其丰硕。但这些经验成果如何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现实工作中的又一个难题。例如,农林职业院校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校丰富的农林实验土地资源结合起来,以规模化的创业实践孵化作为最大工作特色,但是工作举措的可移植性大多停留在专科学生、农林专业、土地资源等几个关键词的同时出现,如何从面上对农业院校形成辐射还亟待研究。

二、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中顶层设计的发展路径

1.推进教学规划的生动性与系统性有机结合,实现创业教育科学布局、受众广泛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创新创业竞赛等学生活动如火如荼,但正式走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工作却进展缓慢,折射出一个重要问题是整个创业教育的生动性和系统性的脱节。我国创业教育开展已具有很好的生动性与创新性,但这必须借助于规划的系统和理论的厚度。一是在第一课堂中穿插创新元素,将创新创业知识渗透至专业课程,通过一些贴近实践、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一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培育大学生今后在岗位上创新创业以及结合专业特长进行高层次创业的理念;二是在第二课堂中寻求群众基础更为深厚、达成广泛共识的创业教育方式与内容,系统规划重大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改善校园课外活动纷繁芜杂、重复建设的常态弊端;三是在第三课堂中不仅要进行细分的专项培训,而且要规划开展培养大学生养成创业意识、创业思维、提升创业知识和技能等多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

2.推进校内部门的联动性与整体内生性有机结合,全面激发创业教育的原动力

各示范校在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除了就业创业部门的积极作为,与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是密不可分的。一是要在每一个教育环节,立足于创业教育的目的,构建创业型校园文化机制,形成和谐、健康的发展格局,孕育共促创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二是除了要求行政部门支持,还必须要有各二级院系的实质参与,获取面对广大学生最多触点的工作资源;三是要激发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创业教育的主体性,在顶层设计中着力满足学校集体和个人对于发展的需要,实现创业教育能成就共同发展的作用机理,是示范校取得长足进展的根本动力。

3.推进社会资源的整合性和互动性有机结合,切实形成无障碍的资源合力

示范校都在争取多方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的便利与扶持,但不应停留在一方主动的状态,更不能产生利益之间的背离。一是要着眼于产学研等多方面来拓展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合作,从而深化资源整合度,例如,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帮助大学生转化研究成果,吸引企业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实现风险投资公司与高新技术项目的接洽,聘请企业界人士担任创业团队实践指导老师等,就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二是要明晰与所有合作单位的差异协同性,找出各单位在整个教学科研过程中客观力量值得借鉴的地方,及其资源禀赋的不足,从而寻求交往时价值、观念等矛盾的消融性、契合性,实现真正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合作共赢。

4.推进优秀做法的本土性与可移植性有机结合,实现成功经验做法的有效推广

为什么温州创业模式是可以推广的?因为人们取其精华,将温州人自愿组合、自筹资金、游离于计划经济之外、基于家庭的弹性专精生产方式等一些要素提炼出来,放置更宽泛的环境中,在本土性的特色之外实现移植。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有同样的道理。一是要深入挖掘自身成功经验及其内在机理,凝练自身成功举措,并提升至理论高度;二是要着力于经验做法的衍生性,在非特定环境下分析自身做法的精髓,形成一定范围的普遍做法;三是注重宣传推广,有针对性地在一定领域进行示范引领。只有当优秀的做法从单个学校本土环境中抽取出来,放置于类似的行业背景、学科特色、学校层次等环境中后,脱离其原汁原味的特色,在更宽泛更广阔资源的整合、重构基础上获得新生,才能实现更大范畴的可移植性,才能实现真正的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任泽中1姚冠新2工作单位:1.江苏大学就业中心2.盐城工学院党办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