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研究

时间:2022-05-23 09:02:00

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研究

摘要:施工现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安全教育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甚微,改进方法很有必要。本文阐述了基于BIM技术的安全教育培训新方法,并与传统方式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应推广基于BIM技术的安全教育培训新方法的结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安全教育

建筑行业作为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之一,仅次于交通运输行业,每年的伤亡事件一直不容乐观,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个人家庭带来了负面影响,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多次指示要把安全生产提升到新的高度,我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人作为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之一,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是多样的。如在工作时处于急躁、懒散的状态,工作知识不足或工作方法不当,进行一些危险的行为比如攀坐不安全位置、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及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等。施工现场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显著具有以上所述行为和特点。事不关己的心理促使他们在危险的边缘行走,因此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当事故发生时又不具备应急能力,致使后果更加严重。因此施工安全教育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1传统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不足

传统的安全培训教育多以二维媒体为介质,通过管理人员主讲授课和观看安全教育影像资料的形式向工人传递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理,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等知识。这种方法灵活便携且较为成熟,同时缺点十分明显,工人只能通过观看来单向获取信息,互动性和感知性效果较差,加上企业对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低,管理人员疏于管理,工人对于开会与培训只是走走过场,热情度不高,导致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事倍功半。同时给后续的施工现场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增加了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2基于BIM技术的安全教育培训

首先,利用BIM技术对现场施工环境、可能发生的危险情景及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3D建模,其次利用AR技术将虚拟环境真实化,施工人员进入虚拟环境开始训练,训练形式为语音播报出题,虚拟环境设定情形;训练内容包括不安全行为的判断,是否应进行某项活动,危险情形发生时应作出的反应;同时训练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种进行相应的针对性训练,训练内容分为通用训练和专项训练,通用训练为所有工人必须掌握的训练内容,专项训练为针对不同工种要求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当作出正确的作答时,则进入下一项,否则播出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形,让工人感受可能发生的后果。每次训练的结果都进行记录,对未通过的训练相应增多练习次数和相关问题的测试。与传统安全教育培训相结合进行一个周期的训练后,进行通过测试。测试题目应联系各自的训练情况,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管理人员做出评价标准,对工人的测试进行打分;测试通过则可进入现场施工,否则需要再训练进行重新测评。

3评价及总结

利用BIM技术的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安全教育培训互动性、感知性差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人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真切的提高他们应对危险情形时的应对决策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营造安全的现场施工环境。我国目前的安全教育较为保守,传统模式下的安全教育培训效率低下,BIM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在建筑行业推行的重要信息技术,将BIM技术引进其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其中的不足。因此,不断优化和推广基于BIM技术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时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泾杰,韩豫,马国鑫,倪兵.基于BIM的建筑工人危险感知能力训练系统[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01):88~93.

[2]李飞,李伟,刘昭,李智.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7(05):74~77.

[3]向国华,李见伟,邓兆杰,等.基于BIM的施工安全教育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9):104.

[4]刘文,赵挺生,蒋灵,周炜.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施关键因素[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4(04):113~118.

作者:褚召强 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