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一体化课程教学探索

时间:2022-10-13 03:35:25

高职机械类一体化课程教学探索

我国政府提出了2025中国制造计划,未来市场对机械制造行业高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这种类型的人才特点是:会操作机床、能制定零件制造工艺、具备品控能力、车间生产组织能力,其中最核心的能力是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和机械制造相关的课程分为理论课(公差与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夹具制造)和实践课(金工实习),但理论课和实践课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割裂的。学习理论时毫无目的性,实践课程也缺乏理论的指导,这样的课程设置直接导致了学生既无扎实的理论水平也缺乏机械制造实践方面的锻炼,与我国提出的2025中国制造计划所要求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机械制造相关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程设置的弊端

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兴起的高职教育,其最初的教育理念深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影响,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只是简单减少了理论课的课时,增加了实践课的比重,但其课程设置与普通高等院校相似度很高。在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的理念后,一些院校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将金属材料、金属切削加工原理、机械工艺学、机床原理、机床夹具等课程合并,构成了一门新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保留《金工实习》和《公差与测量技术》两门课。但往往败之于简单地将课程内容合并并削减课时和内容,没有在内容的有机整合上进行本质的改变,同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课程学习并没有提供一个完整地了解并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平台,学生无法通过传统的课程将所学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由于高职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学术精英,因此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组织不应该是传统的以知识储备为中心,而应该以实践为中心来进行课程的组织。高职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始终无法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有必要进行重新设置。

二、“大机械制造技术”一体化课程设置设想

(一)课程设置

由上所述,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置的最大弊病在于没有以实践为中心。而且理论课和实训课不但在内容上没有进行很好的衔接,而且在时间设置上往往也相互脱节。造成学生学而不用,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应该在已有的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测量、金工实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这三门课程融为一体,合成一门全新的大课程,笔者称之为“大机械制造技术”。该门新的课程涵盖了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夹具设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零件公差与测量、零件加工等内容,内容繁多,虽然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但是却是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将其有机地组织起来并成为受教者真正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笔者认为采用“制造项目—案例实施”方式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项目—案例”是从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提取并经过一定的加工改造后形成的。按照目前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实际情况和课时安排的限制,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轴类———可以考虑安排两个项目,光轴和阶梯轴,复杂程度逐步递增。2.套筒类———可以考虑安排一到两个项目,如轴承套和尺寸较小的液压缸。3.盘类———安排一到两个项目。4.箱体类———安排一个项目,毛坯采用焊接毛坯。制造一个零件包括了毛坯的选取、机加工工艺的制定、加工成品等过程。这些过程涵盖了金属热处理、金属切削加工原理、机械工艺学、机床原理、机床夹具、公差与测量、机床操作等领域、车间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内容。这意味着,学生在进行这些项目训练的同时都会接触上述知识和技能,各个知识点渗透在项目中。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融会贯通。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独立完成各个项目。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车间就是课程的学习课堂。学习小组为了完成项目,必须了解和掌握加工方法的选用、热处理的方法、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加工设备的选取、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切削参数的选用、夹具设计、零件的测量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很多问题,而指导老师的作用则是在一旁适时地针对他们的问题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指导,并指引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完成项目。一定数量的项目完成后,这些散落在原来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测量、金工实习三门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领悟并真正掌握。项目训练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实践中构建知识的过程。经过这样训练后的学生可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学生,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

(二)新课程的组织实施

“大机械制造”课程的核心是项目,主体是学生,为了达到以上提出的“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车间为课堂,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以致用”的目的,新课程必须在组织实施中体现出与以往传统的课程组织不同的特点才能顺利实施下去,这些特点体现在教材的选取、课时的安排、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1.在教材的选择上要进行全新教材的开发,即需要指导教师认认真真深入企业进行工作流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取能够体现工作流程特点的工作项目,进而形成符合新课程的教材。新教材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教材:传统教材以理论为核心,少量的实践或实验只是让学习者验证教材理论的正确性,是一种验证性的实践或实验,学习者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是被动的。而新教材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实践,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是实践的产物,是来自于实践者的内心体悟和发现,这是一种内在的而非外界强加的体验,在这里学习者是主体,指导教师只负责引导。在这种教材的引导下,学习者会充分地享受到学习和发现的快乐,会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强大的学习动力。2.在课时安排上,新的课程应该采取集中式教学的形式,即类似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为6~7周时间,地点选择在实训车间,实训车间的配备布置成类似于一体化实训室的形式,有进行项目所必需的机床仪器设备、各种教具、黑板、课桌椅等。这样做的好处首先在于为完成各个项目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使课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制造了一种氛围,一种类似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又带有学校课堂环境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习者既需要如企业员工般的严谨,又需要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和冲动。可以说课时安排上采用集中教学方式、教学地点选在实训车间是新的“大机械制造”课程得以实施的前提。3.考虑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安排一门课程必须要考虑其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机械制造基础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2+1”模式,第一学年是一些公共基础课加少量的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后一学年是实习。那么按照课程实施时间的安排,新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正好在机械制图和剩下的专业课之间。课程的实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且会为余下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4.建立不同于传统方式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主要由“理论考试+平时成绩”构成。这种评价体系考核的标准非常单一。其考核要点主要是课堂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和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均无考查,而且评价主体单一。新的评价体系其主要特点是考核标准职业化,以行为过程考核为主线,以教学项目为考核单元,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评主体多元化,校内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进行开放式、全程化动态考核。

三、结语

把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测量、金工实习三门课程整合成以多个项目为载体的一门核心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使实践始终居于中心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因为完成项目的过程充满了挑战,这种挑战迫使学生更加用心去思考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技能和知识,同时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对于教学来说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作者:周敬辉 单位: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参考文献:

[1]何庆.机械制造“双能型”特色人才培养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双涛.工程训练课程模块化及其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邱静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以《营销团队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