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时间:2022-10-11 03:51:14

课本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内容摘要:语言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信息表达和情感交流,课本剧能够融语言学习和应用表演于一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和锻炼,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本剧;小学英语;应用

语言是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组织规则,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交际应用能力。语言不是单一的读写,而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信息表达和情感交流,学习英语需要引导学生合作表达交流,共同在参与中感知和提升。小学天好表演,喜欢一定的故事性或者情景感比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剧能够融语言学习和应用表演于一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和锻炼。为此,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重视课本剧的学习和应用实践,真正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和素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

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和锻炼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最好内在动力,也是提升他们参与热情、培养综合语言素养的重要推动因素。一直以来,困扰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是兴趣,不少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发现没有多大的进步和提升,教师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结果却是没有多少成效。传统的师徒式教育模式一般都是三年出师;但是,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经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以及大学英语教育,前后20年,结果还是张不开口,听不懂意思,不能与外国友人进行表达和交流。而且是很多学生越是学习英语越感到英语难学,越是没有兴趣,而且大学毕业以后,用不了几年,很多人仅仅能够分清男女厕所,能够听懂hello、hi、goodmorning这些最为简短的句子,其他便是一头雾水,一脸茫然。这就是中国英语教学的现状,也是困扰英语教学的重要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热情和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成为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从小学开始,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英语,能够喜欢上英语应用和交际,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本剧表演内容生动,形式灵活,趣味性强,能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快乐,能够真正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综合交际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词汇、语法和句式教学,更加自由灵活,在应用中掌握词汇,在表达中锻炼运用能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英语文本改编成不同的剧本,让学生表演,各种动作、表情、人物角色以及情节等,让学生获得的全面的体验和锻炼,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课本剧,可以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真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所有的教学目标只有在学生那里得到充分的落实才能够真正算是有效教学。英语教学低下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很多时候都是教师的讲解替代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分析剥夺了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发挥课本剧在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和体验,能够在锻炼中更好地提升。首先,应该让学生结合课本剧进行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根据剧情中角色做好定位,依照基本中人物的语言、心理进行表达和表演,在情节演绎中表现故事,塑造人物,应用语言,锻炼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对于参与者而言,他们需要认真学习词汇和句式,需要充分理解剧本和情节,能够真正把握好英语句式,不仅能够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式,而且能够让学生能够真正体悟英语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和素养。对于观看者来说,他们非常喜欢观看同学表演的课本剧,并和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进行对比,锻炼听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强化理解和感悟,培养自己的英语兴趣和综合素质。对于课本剧的改变也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创新改编,以便更好地表演,这样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教师做好角色和方式转变

课本剧教学是真正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语言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做好转变,首先应该传统的为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的角色向设计和引导学生发展的导演角色转变。学生要想在课本剧中更好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需要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过程,组织好学生课本剧的表演,当好编剧、编剧助理、导演的角色。其次,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做到由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语言技能的提升者。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非语用能力,课本剧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语用能力,真正训练学生的表达和综合交际能力。为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课本剧,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锻炼。教师能够放手,充分放权,做好指导和监督,让学生积极改编和表演,真正实现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总之,课本剧是实现小学英语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基础。

作者:王锐 单位:安徽铜陵市人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