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时间:2022-05-21 11:48:04

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一、引言

2010年2月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家庭教育指导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重视儿童学习过程,促进儿童快乐学习。”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之下,把家庭教育仅仅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和延伸已无法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教育质量和民族整体素质,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状态。为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笔者以南京工业大2012级部分新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办法,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0份,有效问卷545份,有效回收率90.8%,在有效问卷中,其中子女为男的有305人,为女的有240人。笔者采用了SPSS11.5统计软件和Excel对问卷进行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旨在针对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引起人们重视,促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时加以针对性的弥补,从而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全面成长。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家庭基本情况(如家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经济条件,家庭组成结构等)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模式,亲子互动关系,教育关注及对子女期望,教育子女与个人事业上冲突等。

1.家庭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来自城镇人口占43.9%,(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市),来自农村人口占56.1%,其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拥有自己独立房间的占绝大多数。目前我国家庭成员构成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占了多数。孩子少,家长更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1]90后大学生父母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占到40%多,出生于60年代初占20%左右,他们在童年受到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大多数在高度计划经济下,与物资匮乏、经济拮据相伴下完成小学和中学阶段学习,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赶上了高考,进入了大学,多数与大学无缘。60后做了父母后,感到在竞争激烈时代,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对子女有着过高的期望和自身巨大压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行为,对他们的成长造成极大危害。

2.家庭教育模式

对青少年教育有三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各有所侧重,都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影响着一个人成长的各个发展阶段。然后从图1显示,不少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没有清醒认识,有6.1%的家长认为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任务主要由学校完成;仅26.8%的家长认为孩子身心和谐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共育,学校与家庭在全面培养基础上各有侧重。香港商人萧百佑以“棍棒式”教育将三个儿女打入了北大,并将教育的“成功经验”编写了《所以,北大兄妹》一书,被大众媒体称为“狼爸”。笔者调查2012级学生家长对“狼爸”倡导教育理念“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态度,54.3%的家长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对孩子人权的压制;6.7%的家长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是有效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养成;还有39%的家长保持中立的态度,认为是无奈之举,在竞争激烈环境下很有必要。孩子犯错时,被调查家长中,45.2%从不选择打孩子的方式,46.5%偶尔打孩子,8.3%的家长经常打孩子,说明现在家长大多数舍不得打孩子。按照心理学理论,转变一个人态度,改变不良习惯,有时与恐惧感存在一定关系。恐惧感不能过低或过高,教育过程中如果一点恐惧感没有,不给孩子一点触动,态度转化率很低,当然过高恐惧感也会给孩子带来严重心理问题,同样不利于态度改变。鲍姆令德认为家庭教育模式分为四类:(1)溺爱型。家长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而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即使有要求,一看孩子“脸色”,也会放弃或改变要求;(2)专制型。家长是典型的“暴君”,只一味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却不理会孩子感受。如果孩子有什么不顺家长意,就表现为非常粗暴,是绝对“成人中心”的养育方法;(3)权威型。家长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对孩子成长足够关爱,能耐心地倾听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励孩子自我成长。(4)忽视型。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持漠不关心,既不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关心。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家庭教育模式属于权威型的家庭居多,占总数70.4%,专制型15.2%,溺爱型10.5%,忽视型3.9%,说明目前多数家长都能采取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模式。

3.家长与子女关系

关于“别人家孩子”微博流传于网络,引发众多网友共鸣“,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他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只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还有个有钱又正儿八经的男/女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需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在此次调查中,11%家长表示经常将别人家孩子与自家孩子做比较,70%家长偶尔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在攀比方面位居榜首的是学习成绩,占50.1%。在攀比动机上,其中有67%的家长曾经对孩子说过“这都为你好,你长大后就会明白”等。中国家长经常夸奖别的孩子,总是只看到“别人家孩子”优点,把自己孩子放在较低位置上,以此激励自己孩子。当前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条件改善,居住面积增大,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优越物质条件,在为孩子学习提供便利同时,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少。笔者对家长与子女关系的调查,得知大多数家长感觉子女能够尊重自己,但不能主动和家长谈心里话,仍存在部分家庭子女和家长关系疏远,甚至出现关系紧张、对立、冲突现象。对于孩子兴趣、爱好、朋友圈,22.8%的家长表示不了解,55.1%的家长表示知道一些,而仅有22.1%的家长表示了解(如图2所示)。即使在提倡素质教育今天,笔者调查发现唯分数至上的家庭教育观依然普遍存在。当问及家长对于孩子课余兴趣、爱好、交朋友,仅29.6%的家长表示全力支持;59%的家长虽然表示支持,但一旦孩子成绩下降时,会让孩子放弃兴趣、爱好;还有5.9%的家长表示不支持,他们认为无关学习的都是玩物丧志。家庭教育不应仅仅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应重视孩子全面、可持续发展,尽量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争取或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尽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征选择自己的学习,以充分发挥孩子天资和潜能。考试分数代替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应以考试分数为代价牺牲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在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20.2%的家庭是完全由孩子决定。而77.2%的家庭曾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发生分歧,在发生分歧时,30%家庭中孩子选择服从家长决定。父母与子女之间虽然具有不可磨灭的血缘关系和情感联系,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既不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也不是“命令服从”关系,而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以对等和平等为特征的新型关系,其中父母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命令者”角色。

4.教育关注与期待子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教育孩子水平得到了提高。在众多家庭教育内容中,家长最关心的按先后顺序分别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和生理。青少年心理发展在不同阶段,其需求和对外界事物的认可不同。调查显示,当前家长已慢慢注意到心理素质教育,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健康发展需求。劳动教育仍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调查中,只有25.3%的家长经常让孩子劳动,66.1%的家长偶尔让孩子劳动,还有8.6%的家长从来不让孩子参加劳动。问及“当孩子对您提出的物质需求超出您可以承受的经济能力”,24.7%的家长选择“满足孩子要求,只要是孩子想要的,无论如何都要满足”。更有12%的家长担心孩子军训,希望学校取消军训。陶行知认为以下几种现象是“学生人格异化”典型:(1)越学越弱的“书呆子”;(2)越学越懒的“少爷”、“小姐”;(3)越学越自私的“守知奴”;(4)越学越假的“伪君子”、“伪知识阶级”“、假人”;(5)越学越狂的“人上人”。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有时家长对孩子的爱会过度或变质,甚至有些家长会走进家庭教育的误区。[3]对孩子未来,61.9%的家长认为未来生活是孩子自己的,要他们自己努力创造;16.7%的家长认为自己既然有能力,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美好未来,并已经为孩子规划好了未来;21.4%的家长表示如果自己有能力,也会为孩子前程铺路。家长为孩子做的太多,但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面对社会的挑战,到时候没有了父母,谁还会包办一切呢?由图3可见,比起金钱、地位、名誉,家长更期待子女过上幸福的日子。在调查中“您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六个选项中,家长选择“未来能建立幸福家庭的人”最多,其比例达40%。而11.5%的家长选择“愿意帮助他人的人”,14.6%的家长选择“注重兴趣爱好,享受生活的人”。家长比较注重孩子人格、兴趣方面的发展,期待孩子具有同情心以及未来幸福的家庭生活。

5.教育子女与个人事业上冲突

当代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年轻家长压力增大,由此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也明显表现出来。家庭教育的基石是家长,家长的整体素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家长自身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不断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证明:家长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高低与子女发展的顺利程度是成正比的。[4]调查中,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最大烦恼便是“忙于工作,没时间教育孩子”(比例为55%),其次,便是“孩子难管教,不知道教育方法”(比例为23.8%),“态度不耐心”(比例为22%),“家长长辈溺爱孙辈”(比例为17.9%),“夫妇意见不一致”(比例为11.3%)。而当父母双方在工作和教育孩子间发生冲突时,48.2%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亲力亲为,放弃工作”。而多过一半的家长选择“放弃教育孩子”,将孩子托付给(外)祖父母、保姆、专业家庭教师。

6.家庭学习氛围

从调查中发现,在学习型家庭构建上令人担忧,仅8.7%的家长每天看书,经常看书的41.0%,偶尔看书的42.1%,从不看书的8.2%。有专家倡导中国家长应该“持证上岗”,如果有系统“家长课程”,仅34.8%的家长愿意参加,46.4%的家长表示有可能会去,11.9%的家长表示不参加,觉得没必要,还有6.9%的家长没有考虑过。家长是家庭的核心人物,家长自身习惯和观念,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代。因此,父母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才能对孩子起到榜样带头作用。[5]综述以上调查和分析,在大学新生家庭教育上存在着不可忽视问题,这给大学新生教育带来了不利因素。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在对新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差异化教育方式,以弥补家庭教育不足。通过召开新生家长会,通报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和特点,提醒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建议家长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育人工作,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对孩子生涯规划引导上注意研究和思考,努力营造民主型和学习型家庭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本文来自于《黑河学刊》杂志。《黑河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陈建华1宁莹莹2工作单位:1.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2.南京工业大学政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