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11-28 04:46:06

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诊断公式;PBL教学模式;医学教学改革;临床医学

1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1.1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国内教育学者在研究中发现,PBL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可使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

1.2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不足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我国医学生大多为高中起点,并且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年龄偏小,这与国外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主要是大学毕业后再进行医学专业学习区别较大,单纯采用PBL模式教学给我国医学生诊断思路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3-4]。笔者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结果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诊断思路不清、问题核心不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创新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即PBL教学模式结合诊断公式教学方法。

2PBL教学模式结合诊断公式教学方法的特点

PBL教学模式结合诊断公式教学方法是以诊断公式为主线,以教学大纲为前提,按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提炼重点内容。再将重点内容以问题的形式下发给学生,让其广泛收集资料(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归纳知识点,并进行课堂分组讨论[5]。

3PBL教学模式结合诊断公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要求

教师在课前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一名负责人;在认真备课过程中归纳总结,首先提炼出疾病的诊断公式,再将诊断公式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以问题形式下发给各组,由组长负责本组组员进行资料查阅、归纳总结和实践练习。例如: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公式=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左侧+阴囊坠胀不适、不育+确诊用B超+治疗首选手术。提出问题:(1)精索静脉曲张为什么好发于左侧?(2)阴囊坠胀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易导致患者不育?(3)阴囊B超有什么表现,应如何鉴别?(4)手术治疗选择何种术式?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最后,在学生解决上述问题后,再次总结疾病的诊断公式,反复加强记忆。在对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发现,要达到良好的PBL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6]。教师要深入领会课标、考纲,积极把握教材的编排和使用原则,做好备课和知识点归纳工作,把握全局,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所以,在PBL教学模式结合诊断公式教学之前应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PBL问题的编写、设计以及组织形式的设计等,从而使教师能提出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学习重要概念、原理,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外,我们对学生也有要求,即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

4PBL教学模式结合诊断公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我们研究发现,诊断公式教学和PBL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PBL教学模式教学主要通过问题使学生发散思维,但易导致学生诊断思路不清、问题核心不清;而诊断公式则是以疾病的典型特征为主线的一种诊断思路模式,两者有机结合便可形成优势互补。我们还发现,采用PBL和诊断公式结合的教学课堂,既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课堂记忆效率,又避免了“满堂灌、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弊端。

5结语

诊断公式注重归纳总结,重点明确,言简意赅,主次分明。PBL教学模式结合诊断公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在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优势互补,能充分调动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便能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避免了“满堂灌、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缺点,增强学生课堂记忆效果的教学方法。此方法弥补了单纯采用PBL教学模式的不足,符合国家“十三五”计划对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故值得各位教师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康 肖召 董华群 王旭辉 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西安外事学院

参考文献:

[2]车春莉,郭庆峰,张一梅,等.PBL教学模式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6-127.

[3]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39-42.

[4]刘忠秀.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6-17.

[5]肖康,董华群.浅谈诊断公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4):48.

[6]俞颖,李晓,黄丽丽,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