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训练下的艺体教学论文

时间:2022-08-11 11:34:09

技能训练下的艺体教学论文

一、艺体课程的特点与文化课程的相通之处

1.就艺体课程开设形式来看,艺体课程在学校整体教学中属于一个小分枝。开设时间短,一般一周一节课,体育课程略多一周三节课。艺体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课程,没有统一考试,不与学生升学挂钩,教与学压力都较小。

2.就课程内容来看,艺体课程内容在思维方式、形式方面有着不同于文化课程的特点:文化课程侧重于脑力运动,艺体课程侧重于脑力与人体协作运动,以及图形的塑造运动;文化课程倾向于逻辑性的思维方式。艺体课程倾向于形象性的思维方式;文化课程对人的天赋没有什么要求,艺体课程对人的天赋有一定要求。比如人的乐感,人的肢体特征,协调能力等。

3.艺体课程与文化课程的相通之处文化课程与艺术课程中,同样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记忆能力,需要良好的左右脑协调统合这些共通能力。艺体课程主要通过肢体均衡而协调目的性的运动,促进大脑中的左右脑区的神经平衡,加强大脑统合能力,从而促进共通能力。这些能力又将对文化课程学习有着很大帮助。另文化课程与艺术课程逻辑性思维与形象性思维虽然各有倾向,但其实在高层次领域中,文化与艺体的逻辑性思维与形象思维都是兼具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其中理性思维也非常深刻,高深的科学知识中也不乏有形象性特点。由此可见,艺体课程与文化课程存在着共通性,只是特点与方式不同。因此可以使二者之间形成互补互进的关系。

二、目前的艺体课程开设现状

目前普遍的大中小学艺体教育倾向于思想情感、审美教育,与体力、纪律约束教育。对于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因为条件不足,难度大等原因,教育程度很低。课程中技能内容少,学生参与性低,课程的最重要的增强学生协调能力,启发心智能力作用有能得到发挥。音乐课音乐赏析,作品介绍,唱唱歌。舞蹈课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设。体育课只注重体能训练等等。学生艺体技技能水平发展低,协调能力差。

三、以技能训练为主的艺体课程开设导向

1.艺体课程应以技能训练为主,思想情感教育为辅,促进学生发展。专业化的艺体课程与普及性的艺体教育呈现两个极端。前者教育中除了强调技术就是技术,后者,除了思想情感强调的还是思想情感。这说明,艺体教育具有着多面性的特点。大中小学的教师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面对普及性的教育往往不知如何下手。面对课程标准上的规定,“艺术教育目的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又会找不着方向。比如音乐课,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介绍介绍音乐作者,创作背景,听听音乐,陶冶陶冶情操,时间就没了。如此循环往复,艺术课程基本都限制在这个层面上,很难上升到表现美的层次。艺术中其实包含更多的是技术技巧。艺术作品中思想、情感、审美内涵,只是一个小部分。优秀的艺术作品水平更多的体现在其具有高超的技术、技巧,贝多芬的《命运》,《英雄》,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等等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艺术具有非具象性特点,其情感思想审美皆具有主观性色彩,在教学中,难以对其进行确切把握。很多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大多数是头脑空白,只是领略了一些情绪、感官上的的刺激。而这种刺激又是一时性的,过后很少能将情绪难以转化为深层的情感,音乐停止,这种体验将很快消失。因此很多的音乐欣赏课都浮于形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无法衡量。因此,应将思想情感审美教育占据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时间强调技能性训练。通过有效的技能性训练,促进学生的协调能力、大脑统合能力提升,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更积极的意义,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气质也将变得积极乐观、开阔昂扬。

2.区别于专业系统性的艺体教育形式,选择适合的技能训练内容。艺体课程定要与专业系统化的艺术培训区别对待。系统化的培训,而没有系统化的时间投入,往往使学生永远停留在基本功的层次。很多教学,尤其是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专注于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舞蹈培训,踢腿下腰,拉韧带,一训几年,学生不会跳个成品的舞蹈;素描画几年,不会画个简单小动物或情景画;钢琴弹车尔尼几年,不会弹一些小乐曲等等;单纯接发球练几年,不会对打等。大量单项的基本功训练对于从事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必要的,但大多数学生不朝专业方向发展,不可能投入非常多的精力于其中,没有太大必要把时间都投入到太多的单项基本功训练中去。单项基本功的训练,大脑的反应是机械而单调的,不利于学生的反应、协调能力提高。而应用性的成型作品:成品舞蹈,情景漫画,歌乐曲演奏等,其中融入了更多的能力因素: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大脑的应变、协调能力,基本功力,情感能力等等。基本功的训练应与成型作品训练齐头并进,把握好比例。对于普通的学生,一次课的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应占据最多三分之一的时间,更多的时间用于应用性作品的训练中。很多技能并不一定非扎实基本功不行的。比如舞蹈训练中,学生若能够跟上音乐节奏,肢体动作协调,适应动作变化,记住整套动作等,即使因不扎实的基本功而导致动作不是太到位,也没太大关系。短时间的学习中,理论与基本功的训练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选择适合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的应用性技能训练内容。比如音乐课程,主要能让学生唱会些歌谱,唱几首歌曲,进行打击乐的训练与表演;舞蹈课程,主要能让学生掌握几个成品舞蹈;美术课程,主要让学生能做出一些手工制品,画一些情景漫画;体育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武术,健美操,球类运动等。

3.技能训练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促进其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记忆,应变,协调能力的提高,将使学生更高效的、更快地学会新知识、技能,这是学生技能训练的主要能力目标。有一些学生看似有艺术特长,而其反应慢,记忆能力差,这说明其能力并不强。如果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反复机械被动的过程,那么观察、分析、记忆能力将得不到太大锻炼。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及学习的效率。注重技能内容不宜太单调。富于变化,活泼生动的技能内容,将使学生更积极地去反应,大脑更加活跃。肢体动作组合变化越丰富,造型越生动,大脑协调性反应能力就越强。注重循序渐进教学,指导学生一步步,从少到多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渐渐地适应,而不至于难度太大而厌学。引导学生树立起不断进步,持续提高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动作要领,造型特点。能用语言与符号表述艺术形象。以明晰的概念来指导操作,避免总是单纯的模仿。引导学生加强动作与造型的记忆,习惯能将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回想回放,从细节到整体清楚地反映在头脑中。简单地说就是会在脑子里跳舞,画画,弹琴,体育运动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记忆能力将得以提升。技能训练中还应注重选择有利于学生的肢体平衡、协调能力发展的内容。平衡性、目的性的肢体运动能有效地促进人左右脑神经平衡发展。现实中大多数学生肢体的力量与控制性能偏于一侧,影响其大脑平衡与动作能力,制约人的全面素质发展。艺体课程中,应强调这样的肢体运动目标:左右肢体的有力、均衡的运动能力;左右肢体独立控制的能力;左右肢体相互配合、协调的能力,以此有效地提高大脑神经感知功能。有些课目本身有利于达到这些目标,比如武术,健美操,舞蹈、打击乐等等。而有些课目,以一边肢体为侧重,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些课目,应补充学生另一侧肢体的控制能力训练,使技能训练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普通性的艺体课程,应当以技能训练为主导内容。教育者应深入研究艺体技能教育形式,制定适合普通学生的技能内容,使艺体教育切实有效地开展,为促进学生的心智能力,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何艳工作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