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论文3篇

时间:2022-02-21 02:19:00

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一、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工作,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限于能够理解文章,还应该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很多的情况是我们教师在阅读之前设置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思考就比较少,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工作。同时,阅读的展开还需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要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会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阅读的效果就会更好,兴趣也就更加的浓,阅读的过程才能更加长久地坚持下去。

长期积累下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那么,我们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适当在阅读之前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这样的效果应该是比较良好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阅读兴趣。这样,阅读就成为了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通过诸如这样的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对于阅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取得进一步的提高。

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我认为,从下面几点着手比较好。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有着比较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阅读习惯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若不能良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就难以形成系统的、整体的阅读观念。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恶阅读的行为,这对于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针对于小学生活泼的特性,我们应该要求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沉下心去,在阅读中不要一心多用,要沉下心来进行阅读,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这是至关重要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多多进行记录。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方面的要求可以稍微降低,可以主要针对文章中的生字生词以及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标记,这样也是比较好的。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乃至三五天,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我们慢慢地、不断地长期练习,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够形成。

(二)教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对于阅读的过程来说,是存在着各种各样阅读方法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阅读方法的教学。在提到阅读方法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想到的只是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这样的理解并不是全面的,但是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来说却是已经足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地进行阅读方法理论的讲解,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对此,我们应该选择更加贴合实际的阅读来进行阅读技巧的教学,教授学生一些比较实用的技巧。如在阅读之前可以根据文章的题目,对主题进行一定的猜想。进过阅读之后,再将讲读后的理解与自己先前的猜测进行对照,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等诸如此类的比较实用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注意文章中语句的表述方式。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时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的地位,我们要更加重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如此。因此,阅读教学可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主,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阅读的过程,不能仅仅将阅读的过程放在课下,这样往往是学生没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同时,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阅读的材料不单单局限于我们的课本,还可以向课外健康的读物进行扩展。这样,阅读的范围才会更广,学生阅读获得的知识才会更广。

(四)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对于阅读课程来说,我们应该让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能单独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引入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更进一步深化阅读效果。其中,游戏比赛性质的活动比较适合于这样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也比较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所以这样也是比较不错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之后,让学生进行讲解,说说自己所读过的书籍中最深刻的一部,介绍给大家,介绍出自己的所得所想所感所悟。这样,对于讲授的学生来说是对阅读内容的一种回味,对于别的学生来说又有了一个更好的阅读材料的选择。我们还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有语病的语句,让学生进行改正,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势必是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乐意参与到其中。通过这样的逐步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总结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教师应该严格履行自己的责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的阅读能力。要想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更进一步得到提升,我们还应该更加积极深刻思考,不断探索,寻找出更加优良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而努力。

作者:于兴梅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

第二篇

一、着力培养学生自读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把自读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读懂各类文章。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我让学生围绕“飞”与“夺”两个重点去读课文,了解事件的经过,读懂课文内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明确了:读记事的文章时,要通过品词品句抓住事情的经过这一重点内容,精读重要片段,读懂课文。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格式较为相似,那教师就精讲一段,引导学生用已学的方法去自学其他几段。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例如,教学《蛇与庄稼》一文时,教师可先精讲第一段,让学生了解蛇与庄稼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运用分析“蛇与庄稼”的关系的方法自学第二段,教师在一旁加以点拨,让学生弄清楚猫与苜蓿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独立自学第三段,弄明白随地吐痰与人生病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的知识,举几个例子。这样,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自读能力。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从接触到读物时,其阅读思维就已经开始活动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疑问、做出猜测、产生新的期待。正是这种疑问、猜测、期待,才能使学生自主、自由地进行阅读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感情丰富、热情饱满,学生才会被感动,才会产生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热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阅读的欲望,引发他们深层思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和把握学生的情感活动,让其在阅读过程中强化。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感情总是处于自由运动状态,如果他们在课文阅读中被文中形象感动,他们的情感极易高涨,他们的内心活动将体现于课文本身的语言。教师应通过学生的动作表情、朗读的基调、发言的措辞,时刻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在文中感受、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教师可通过视频、音乐等引导学生体会那种意境,使学生用心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扣动他们的心弦。然后,教师再让他们到文中进行感悟、欣赏,最后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体会贝多芬创作时的灵感和激情。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终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书本知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掌握阅读方法,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进行整理,课外结合课内,在班内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活动,进行合作交流,一定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学生从中既能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乐趣,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又能感受到合作交流的优越性,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三者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感悟、体验的内容,创设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从小就乐于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重视课外积累,拓展阅读视野

1.依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例如,教学《星星的新朋友》时,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并阅读其他有关太空、宇宙和人们在太空活动的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根据阅读活动的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例如,教师可组织开展“送爱心”活动,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爱的诗歌、事迹等,并根据这些内容排练活动节目。

3.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并组织开展一些读书竞赛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寓言、故事或简单的科普读物进行阅读,可以摘抄,也可以写读书心得,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读书的乐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作者:张锋单位:河北省隆尧县第二实验小学

第三篇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音乐导入。音乐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在渲染氛围上具有重要作用。将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能够将那些语言所难以描绘的情感、意境等传达出来,这使得教学更加富有情感性与艺术性,这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动机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收集相关的音乐,通过欢快的节奏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刺激学生的听觉,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快乐阅读。

2.悬念导入。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正是推动学生产生源源不断学习动力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富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认知悬念,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阅读动机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活动。

二、确立地位,引导学生主体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阅读的主体,以往的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思想与思维代替学生的行为,学生只是机械而被动的参与者,学生根本没有阅读的机会,将阅读课上成了教师条理分析的讲解课,这样的阅读教学注定是失败的。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所要构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型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展开主体阅读,在阅读中生成独特见解,实现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阅读的空间,也就是说要保证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探究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就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作者的互动。因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不要只是浮于表面,而是要将文本与特定的场景、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才不会只是就字面来理解,而是能够将文字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才能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与心灵互动。

三、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进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富有深度的探索性问题,让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来展开主动阅读,让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同时通过提问,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减少无效教学,让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提问的方法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帮助学生不断探寻,进而解决问题,形成有效的思维能力。教师的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要注意时机。要选在学生思维关键处提问,以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拨云见日,忌不分主次、满堂乱问。

2.提问要精心设计、富有创意。简单的“是不是”的提问并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必须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最好提富有创意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

3.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自主提问。阅读不仅要回答他人所提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还是一个学生自主提问、自我分析与解决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要让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材,要敢于挑战,善于质疑,勇敢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将学生的阅读推向高潮,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成效,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习惯,帮助学生学会阅读

良好的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学生的阅读是在和谐而融洽的氛围下展开的,而且更能力排困难,坚持到底,以达到预定的阅读目标。这样的阅读是主动、快乐而有效的,这正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1.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阅读中也是如此,只有展开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部分个体可以解决的问题,进而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在教师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听课,这样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阅读与思考是一个有机结合体,只阅读不思考就是白读,并不能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这样才能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3.养成动笔的良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动笔的好习惯,在阅读中不管是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或是优美的语句、精彩的段落,抑或是有不同见解与独特感受,都要善于动笔,用笔来进行标记,用笔来记录自己的心得与感受。

4.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要急于问别人,而是要学会利用工具书,这样许多问题学生都可以自己来解决。

作者:刘文国单位:河北省滦平县滦平镇中心校瓜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