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17 02:27:36

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运用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主流教学手段,但小学信息技术音乐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教学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形式难以把握等问题。文章从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问题对策

信息技术现今已广泛应用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信息技术应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图、文、音、像”相结合的方式能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只能通过音律的传递和教师的口头讲解实现教学,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用PPT、视频、音频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而在课件中加入卡通人物、在教学中插入小视频、播放音乐名家演唱等形式,不仅调动课堂气氛,而且丰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吸引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1]但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当前,我国小学办学硬件条件已经得到极大改善,很多学校的教学用具、课外活动场地、教室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教室内多媒体设备配置问题仍非常突出,表现在:首先,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情况仍然存在,甚至很多小学缺少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专业多媒体影音设备等先进教学设备严重缺乏。其次,专业多媒体影音设备配置较差且年久失修,只是停留在“可以使用”的阶段。音乐教学需要专业的多媒体音像设备来彰显音乐的表现力,而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只能实现基本的PPT播放、话筒等功能。硬件质量差导致很多最新版本的视频软件、PPT播放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教师的教学创意难以在课堂上实现。如播放音乐时常出现杂音不仅不能表现出音乐的美感,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再次,部分学校还存在多媒体教室有限,经常要让位给数学、语文等“主科”使用,使音乐教学只能在普通教室通过教师口述手写的传统方式进行。

(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足

虽然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但是往往由于其信息技术设备操作水平不高,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2004年12月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进行了界定。但现行的教师招考方式中没有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考察,因此虽然很多新晋教师的传统教学技能都达到了标准,但是信息技术素养相对不高。在走上教师岗位后也将绝大部分精力用在提升专业能力和授课技巧上,很多新晋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仅限于制作简单的课件,没有去深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而大部分教龄较长的教师虽然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但是他们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等新事物学习能力不足,也不愿花费精力去继续学习,更喜欢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2]具体到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小学音乐学科又是一门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学科,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进行辅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课件过度讲究形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断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效率。但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重点产生偏移,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如何让课件变得生动有趣上,花费大量时间去搜集编辑视频和动画,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精细化,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小视频、动态图片、超链接等已经成为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甚至在内容上还拓展了大量用动画和视频音频呈现的课外知识。而对于课件中展示的教学知识点内容却简单复制粘贴课本,出现教学目标与技术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课件中过多的动画、过长的视频、精巧的课件翻页技巧等吸引,忽略了教学知识点。[3]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还发现部分教师忽视了基础音乐教育的美育宗旨,赋予了小学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运用专业的乐谱和作曲软件,片面地追求教学课件专业化,远远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音乐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音乐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课件本身的功能由教学辅助变成了教学破坏,导致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四)教学手段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长了部分教师的“懒惰”风气。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把音乐课堂教学任务全部交给信息技术设备来完成。如,缺乏对课本知识点解析,也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更没有引导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拓展。更有甚者把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副科”来对待,抱着“可有可无”的思想进行教学,在网络上随便下载一些课件进行教学,根本没有对课件内容进行修改,或者干脆将小学音乐教学变为“音乐赏析”课,单纯通过播放音乐视频音频来完成课堂教学。这样通过搜索-复制-播放的形式来完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只是教师在机械地读课件、播视频、放歌曲,信息技术设备完全取代教师职能,把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课堂秩序监督者”。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有效应用策略

(一)完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信息技术教学设备配置高度重视,加大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通过拨付专项资金、组织申请新型教学设备采购招投标,并排查维修老旧教学设备等改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微课和慕课的出现不断推动着包括音乐学科在内的各学科教学方式的改变,因此,除了传统的电脑、投影仪之外,还应逐步加强校园网、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实现班班通、校校通,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供支持。

(二)建立健全小学音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机制

当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主要依靠自我学习,欠缺完善的音乐教师培训机制。建立一个良好的培训机制应当包含以下:一要建立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国家、省级、地市级建立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教学专家库,选拔出一批既有丰富的音乐教学知识,又能将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的专家人选,有针对性地对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二要做好培训学员的选拔工作。从学校中挑选信息技术素养相对较高、具有参加培训意向的教师先去参训,将这部分教师重点培养为“骨干”,培训结束后通过开设公开课、教学研讨会、录制教学视频、撰写培训心得体会等形式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三要合理安排培训课程。从教学实际出发,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和授课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不但要让学员了解最新的“智慧课堂”等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更要指导学员如何在教学中对理论进行应用。四要重视考核与评价。在培训结束后应当对学员进行考核,通过信息技术理论考核、课程试讲、书面培训心得等方式全面综合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层次,进而提升培训的实效。五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将培训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同时对顺利通过培训考核的教师予以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提高教师的培训积极性。[4]

(三)建立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库

高水平的资料库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备课和在线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很多音乐教师有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的意愿,但经常苦于没有优秀的音乐教学资源,教师在忙于日常教学、行政事务和各种检查考核之余并没有多少完整的时间去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海量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往往是碎片化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教师对高水平、规范化的教学资源库有迫切需要。同时,在教师专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逐渐建立起专业的小学音乐信息技术在线资料库,将优秀的教学课件在平台上进行推广、向教师传授音乐类微课慕课教学方法、提供世界各地的优秀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视频,为教师构建在线教学经验交流平台等。[5]

(四)对小学音乐课堂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不但要靠硬件水平的提高和教师参加培训,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教师进行监督激励。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定期选派督学对小学进行督导,并对各学校信息技术音乐教学落实情况进行通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时校内定期组织听课活动,对音乐教师的信息技术授课水平进行考评,并将听课记录反馈给相关教师。二是通过学生评价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设立信息技术音乐教学能力红黑榜,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校内音乐教师的信息技术音乐教学水平进行打分,将分数与音乐教师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对分数靠后的教师进行全校通报。三是举办信息技术教学竞赛。组织各层面的竞赛活动,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授课水平,激发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授课的积极性。

作者:林琴 单位: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韩丽艳,王秀敏,安立奎.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2):19-20.

[2]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30.

[3]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76-77.

[4]赵勇.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对策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132-133.

[5]孙曙辉,刘邦奇.智慧课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1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