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时间:2022-03-23 10:10:32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我们知道,音乐教育已不再仅仅是传授学生简单的音乐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众所周知,在音乐欣赏、表演以及创作的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实施“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理念。笔者对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一、当下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教育改革以前,我国教育均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致使教学目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常常采用板书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忽视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导致多数小学生对音乐课程失去兴趣,最终给音乐教学的深入展开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不够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万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多数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指导,并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在一定基础上使学生无法形成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审美缺乏创造力。倘若教师仍然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则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小学音乐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

当前小学的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太过于专业化,这严重地违背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宗旨。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学者。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不要一味地将音乐的知识技能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也不要按照专业音乐教育进行实际教学。

(四)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严重缺乏艺术特征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育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教育特点,围绕“美”的特点实施教学。但是从当前的音乐教学过程来看,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在一定程度上与语文课有些相似。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往往使用语言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单一的音乐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音乐审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中,教师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将音乐内容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相结合。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为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坚定基础。例如在教学《雪绒花》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音乐教学。首先,教师为小学生播放一段下雪的视频,并以雪花为话题,和学生展开交流,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还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膜;其次,教师在为学生播放《雪绒花》的视频,以此增加小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印象,最后,教师再教学生《雪绒花》的演唱方法。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发展和成长时期,并且年龄较小,因此,对“美”这一概念没有深刻的理解,小学生还不知道如何用眼睛去发现音乐的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音乐“美”的概念融入到教学中,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小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美。例如在教学《时间像小马车》时,教师首先可以以“小马奔跑时发出的声音”为话题与小学生展开交流;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小马奔跑的小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像小马一样奔跑的乐趣;最后教师再结合歌曲,让学生一边学一边唱,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如在教学《小燕子》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小燕子飞舞时翅膀的变化情况。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将实际生活与音乐审美相结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充分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及音乐中的美,对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音乐审美教育需要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符合当前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而且对提升音乐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音乐课程属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艺术类学科,对于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各个学校应转变教学理念,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只有不断强化学生对音乐审美观念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作者:苏静 单位:乾安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