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林学校金融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03-14 10:47:46

小议农林学校金融人才的培养

创新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目前,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得到提高、居民储蓄大幅增加,理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一是现有证券期货公司由于业务范围扩大,需要的人才数量增加较快,尤其是有相关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二是由于大型企业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要求企业在扩大经营过程中又能够为企业提供证券期货投资方面服务的人才,此类人才的需求数量也较多;三是由于证券期货投资导致新出现的企业类型对人才的需求。在上述三类证券期货人才需求中,第一方面需求是主要的[3]。另外,随着居民的收入增加、保险意识的增强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高层次的保险营销和管理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在大金融学的平台上开设投资理财方向、证券期货方向、保险方向是比较适时的。(二)课程开设突出特色一是加大英语、数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力度。扩招以来,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考研继续深造成了越来越多独立学院学生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增加上述课程的教学课时,有助于这部分学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另外,强化英语口语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对于学生就业也是有较大的帮助。二是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4],从而构建出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除了专业主干课程外,还应增设若干与之相衔接的下游技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还要广泛开设文化素质课程、职业技能系列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允许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作为公共选修课,扩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三是学术课程和职业证书课程相结合。开设职业证书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术教育,同时又选择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学生到毕业时可以拿到直接去岗位上就职的职业资格证书。供学生选择的专业证书考试培训课程主要有:金融专业英语证书、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证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中介人从业资格证书、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理财规划师等。(三)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要加强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合的教学体系;以理论适度,突出应用为原则,加强课程与实践基地建设;注重学生对金融学、财务学等专业理论的学习及知识的融会贯通,强化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中介机构及一般工商企业的财务、营销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素质和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1.增加实习课时、提高实习质量除了认识实习、专业课程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外,可以增设证书培训实习,按照学生所考证书分派到相应单位或部门进行实习。在实习质量的把握上,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高校拥有比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具有知识创新和人才创新的优势;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的各金融机构具有完备的业务操作平台。因此,可充分发挥学校与金融机构各自优势,建立学校与金融机构“双向互助”的教学实践基地。一方面,学校要努力为金融机构提供各种优质的培训服务,帮助金融机构实施员上继续教育上程,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员上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条件,使我们培养的金融人才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并富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金融上作。二是加强学生实习管理。严格搞好实习动员和实结,实习过程要建立有效的跟踪指导机制。2.重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实践等功能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种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金融学的许多课程实践性强、业务性强,非常适合于案例教学,如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机构管理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与管理,等等。3.推进金融实验室建设,开展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法就是采用计算机虚拟取得技术,建立有关金融教学的实验室,模拟各种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训练的场所,让学生在实验室熟悉有关课程的整套实际操作流程。通过实验室教学环节,既可加深学生对微观金融理论的理解,又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银行实务操作、证券交易、期货交易、外汇交易等的基本技能。搞好实验室模拟教学,主要是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购买相关的应用软件,如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与外汇交易业务等方面的软件,建成具有模拟银行业务、模拟证券交易、模拟金融期货交易等功能的电子金融实验室[3]。4.加强学生非专业素养的培养实际上,应用性创新人才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关系密切,这些非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要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过分重视人的技术价值、工具价值,忽视人自我发展的价值,要从片面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转变为兼重综合素质[4]。另外,应用型人才所从事的大都是第一线的工作,很多工作需要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创造、合作。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意识到一个团队存在的必要性,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协作中完成各种任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校内素质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灵活开展,比如可以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可以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制作竞赛、英语竞赛等综合性竞赛,通过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可以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等。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促使本科生尽早介入科研活动。

加强创新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创新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为此,一是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老师既要有较深的理论科研水平,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加强教材建设。在选择教材时突出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要鼓励任课老师自己编写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的教材。三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习或实习基地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确保人才培养的物质需要。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信息量和知识量。四是实行老师考评制度,老师的绩效工资要和专家考评、学生考评结果相结合。五是改变传统的封闭式办学方式,充分利用学校、社会两种资源,开辟校内、校外两个课堂,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实现开放式、多途径办学,并以此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5]。

本文作者:陈学军肖彦琛工作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