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

时间:2022-05-04 09:44:07

网络教育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由于网络教育教与学长期处于准分离状态,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不能全面有效地反馈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如何利用多元化评价方法,构建适合网络教育的评价体系,全面、公正地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一直是网络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选取多个评价观测点,构建了针对网络教育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并投入运行,通过分析运行效果,最终得出结论,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对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评价,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过程管理能力与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育;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网络教育是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开创的一种开放式教育,它以教学方式新颖、学习时间灵活等优势获得了广大学习者的青睐。但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由于教与学的时空分离,传统手段获取学习者的教学反馈信息并不理想。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机构与学习者更关心最终成绩,对学习过程重视度偏低,最终导致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下降。为改善学习者现有的学习习惯,网络教育引入一种新形式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形成性评价最早由美国哲学家M.Scriven1967年首次提出,他将传统评价方式分成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大类。终结性评价一般是指利用单一考试方式对学习者学习成效进行验证,而形成性评价指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习者学习中产生的行为、内容、效果等学习痕迹进行评价判断的过程。而后教育学家B.S.Bloom(1971)将其引用到教育教学中,他认为“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Sadler(1998)在定义形成性评价时也明确指出“它是专门对学习者的表现给出反馈以提高和促进后续学习的一种评价模式”。国内对形成性评价相对较晚,杨孝堂(2000)界定了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含义,并于2001年再次提出形成性评价有利于过程管理,有利于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三个“有利于”的观点。赵向华(2004)从学习者层面分析发现,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制定,迫使学习者增加学习机会,提升学习质量,从而减轻考试压力,更全面、公正地对学习者进行整体评价。陈丽在2010年对开办网络教育的各高校进行调研,其结果再次显示形成性评价是现代网络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从国内外研究状况可以看出,研究者对在教育界推广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做法已经达成共识,如何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制定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对网络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实际运行情况,学习者形成性评价体系主要由三方面评价指标构成,学习者自我评价、教师方评价以及高校教学管理方评价。三方评价指标既相对独立,又存在内在关联,具体构建原则及方案如下图所示。(一)学习者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学习者自我评体系构建需以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为原则,调动学习者自我认知能力,促使其发现自身知识体系不足,及时调整学习侧重点,收获知识更新对自身改变的满足感。利用网络教育信息传递迅捷、高效的特点,搭建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平台,自主完成“生生互动”,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最终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完善知识体系,大幅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目的。实施方案:增加自测练习监控点,提供“生生互动”网络平台,减少网络教育学习者惰性强、自制力低、原动力缺乏等不良因素影响,根据课程进度在每一章、每一节中合理增加自测练习监控点,引导学习者主动完成,获取监控点相应成绩;借鉴“翻转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在网上组成讨论组,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提高兴趣参与度,最终通过评价讨论的积极性及正确性给出相应成绩。(二)辅导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辅导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提高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引导学习者参与课程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构建师生互动平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习惯、不足等诸多隐含问题,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及实施策略,通过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循环评价,最终优化教学方法,达到“教”与“学”的双丰收。实施方案:聘请专职辅导教师,增加师生互动频次,引导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根据课程要求,辅导教师互动讨论帖,引导学习者参与讨论,对学习者提出的观点给予评述,给出相应成绩;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将学习者精华帖推荐给其他参与者,共同研究讨论,分享经验,最终根据参与度给出相应成绩评价。(三)教学管理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方评价指标体系将引领其他两个评价体系的走向,需要其协调各环节、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所特有的大量学习者学习痕迹数据,运用大数据挖掘方法,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分析,将其中所蕴含关联的关系加以剖析,找出各评价指标的耦合平衡点,合理优化各环节的权重分配,全面、公正地评价学习者整体学习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习者既收获课程知识,又取得满意成绩。实施方案:根据各兄弟院校管理经验及吉林大学网络教育现阶段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整体成绩权重:终结性评价占60%,形成性评价占40%,其中形成性评价分为,网上作业(权重10%),教师教学论坛(权重15%),视频学习(权重5%),学习者小组互动讨论四个环节(权重10%),其分配如下表所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共同对学习者做出评价,既可以保障学习者考试的参考率,也可以提高学习者参加网上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性评价中,网上作业和互动讨论环节(含教学论坛与小组讨论)分别代表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典型评价指标,学习者完成率高,交互性强,更能反映出学习者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故权重略高,其中因小组讨论非单独观点,故权重略低于教学论坛。视频学习虽然不是主要评价点,但可以从侧面了解学习者对课程体系各章节的关注情况,产生的数据分析可以指导教师调整授课策略,使之更贴近学习者需求。

三、形成性评价体系运行效果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现已开展了5个学期,共涉及课程240余门,辅导教师150余人,实现所有招生专业全覆盖,保证每一个学习者每学期至少有两门课程考核形式包括形成性评价。从近几学期的评价体系实施反馈效果看,运行效果良好,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缓解“工学矛盾”,减轻学习者考试压力。提高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性评价与学习者成绩挂钩,且必须通过教师审核后才能获取相应成绩,故学习者为获取成绩,必须上线完成此项工作。与此同时,因形成性评价分担了终结性考试权重,且分布在平时学习的每一环节,这使学习者可在学习后快速巩固已获取的知识,及时查缺补漏,从根本上减轻了学习者终结性考试的压力,有效地缓解了“工学矛盾”。近几学期的运行数据表明,融入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课程通过率远高于只有终结性考试的课程。(二)增加课程粘性,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辅导教师参与互动使学习者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知识交互,思维碰撞。因网络教育学习者参与数量巨大,问题提出后很快会有其他学习者参与讨论,充分讨论后,再由辅导教师加以引导,必然会加深学习者认识,提高学习者学习热情,增加课程粘性。从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数据反馈信息可以看出:每门课程论坛参与率都超过60%,引导性教师发帖回复参与率达到70%以上,这也是课程通过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积累有效数据,为优化教学组织提供依据。学习者的学习互动产生了大量有效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手段,可以找出各项数据产生的原因及其隐含的关联关系,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组织,最终创建以学习者为重心,互动教学为特色的网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四、总结

本文构建了针对网络教育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应用后的信息反馈,得到相关结论,结论表明将形成性评价体系引入网络教育对其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多角度、多层面地保证了评价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迫切愿望,最终实现了教学目的,保证了教学质量。但因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希望从事网络教育的各位同仁不吝赐教,为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更加合理、更加优越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BloomB.S,Hastings.J.T,Madaus.G.HandbookonFormativeandSummativeEvaluationofStudentLearning[J].AmericanBiologyTeacher,1971,33(7).

[2][美]B.S.Bloom.教育评价[M].邱渊,王刚,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Sadler.R.FormativeAssessment:RevisitingtheTerritory[J].AssessmentinEducation,1998,5(1):77-84.

[4]杨孝堂.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1,179(12):30-33.

[5]杨孝堂.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考核中的形成性考核[J].开放教育研究,2000,24(2):16-18.

[6]赵向华.对电大形成性考核基本问题的再认识[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3(4):15-18.

[7]谢浩,陈丽.现代远程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49-53.

[8]David,DiSalvo.BrainChanger:HowHarnessingYourBrain’sPowertoAdaptCanChangeYourLife[M].Chicago:BenBellaBooks,2013.

[9]刘静,史永哲,魏武华.翻转课堂视角下重构成人网上教学模式探究[J].继续教育,2017(7):44-45.

[10]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冯伯驹 张洪玲 高冲 陈永华 单位:1.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