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声乐教学发展趋势

时间:2022-03-21 11:01:35

通识教育声乐教学发展趋势

一、通识教育理论概述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1828年,耶鲁大学年度的《耶鲁报告》中第一次出现“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这一词汇。此后,学术界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各种解释,但说法并不一致。如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进行了概念分析,在其1945年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提出:“通识教育”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做完整的人、一名称职的社会公民。并且,哈佛大学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紧密相关的,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分开。

我国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解读也多种多样。如大陆学者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利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知识武装学生,让学生可以用联系、全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李曼丽看来,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目的是让大学专业教育覆盖面更广泛,让学生通过对非专业性、非知识性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尽管“通识教育”概念并不统一,但通识教育拥有多元化、非功利性、基础性等特征,这种教育也是一种处理人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教育,呈现出“人之为人”的价值属性。

(二)通识教育的内涵

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认为通识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通识教育之“通”代表的是知识在意念层面上的“通畅”。通识教育的“通”并不是指学生什么知识都通晓,这和现阶段很多教师鼓吹的“尽可能教育学生一切基础性的知识”不同,事实上在互联网信息知识爆炸时代,学生也不可能有精力和时间学会一切基础性的知识。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指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和学习的方法,尤其是方法和思维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且从“学习知识”上升到“提高见识”,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反思知识。此外,通识教育也包括意识或者情感方面的“通”,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成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第二,通识教育之“通”也指个人之“通”,面向的应该是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尽管从柏拉图、赫钦斯等人开始,其所认为的通识教育多少都带有一种精英主义的味道,但实际上通识教育只能说是正常人的教育诉求,通识教育必须要尊重每个人成为“完整人”的意愿,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正如何秀煌教授所说通识教育的形式并不同,关键是通识教育怎样启发每个人对自我完整性发展的追求,启发学生个体去追求真知、追求爱,不断地超越现有事物的局限,让自己成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成为“自由的人”。

二、通识教育下声乐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思考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接受非专业性的、普遍进修的,能够刺激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通识教育的理念势必会对声乐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声乐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声乐教师的转型

现阶段的声乐教学中一直强调教师“专业化”。但这种过度的“专业化”可能会复制出一个个只有狭隘的专业知识的声乐教师,这也会造成声乐体系从内部瓦解。所以,当务之急是必须要改变声乐教师的职业诉求,让声乐教师整体上进行转型。最重要的是让教师先学会“通识”,具有“通识精神”,教师应该关注的并非那些“教”的东西,教师也不能再向以往那样全身心地投身于把现有的声乐知识、声乐技巧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自己灵活地根据已有的知识建构起“通识”的桥梁。通识教育侧重于学生声乐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培养,即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既要侧重于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声乐学科内部的知识构成,并兼顾各艺术学科的交流和渗透。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建立起“通识”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职业修养和文化素质。

此外,高校的声乐教师还应该具有创新性思维。在传统的认知中,“创新思维”仅仅指教师在自然科学或者理论科研上的创新,但实际上教师的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新产品、新理论的诞生上,还表现在教学环节中改善旧有的教学观点,顺应"通识教育"的理论。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即学生不仅仅要收获有关声乐上的弹奏技巧、音乐风格分析等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深层次地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背后附着的文化精神和作品内涵。这就需要高校的声乐教师依靠“通识精神”,不断地创新,去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并把其有效地运用到声乐教学当中。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多元化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利思想让人们在进行任何活动之前首先想到的即获利性。在高校声乐教学领域也是如此,很多高校在确定教学内容和进行课程设置时也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先思考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将来工作就业“有没有用”。这就导致高校的声乐教学仍然是专业化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事实上,大学声乐教学除了要传授给学生专业性的声乐知识外,还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所以,今后的高校声乐教学应该摒弃“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理念,建构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让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教学目标。从通识精神角度来看,声乐艺术教育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普及,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能够展现地域风貌和历史文化意蕴的声乐,而且这些声乐之间是无所谓美丑和对错的。但是,声乐艺术是面向全人类审美的一种艺术,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审美观正在形成,应该吸收多元化的声乐教学知识,以建构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分享人类文明的所有声乐艺术成果。从这点来看,高校声乐教学内容应该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应该建立“广博”型的声乐教学内容,让声乐学科知识体系进入“普及”的范畴,形成以声乐学科为主的多元化艺术学科融合的课程教育体系。

(三)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以培养“全面的人”为目标,故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即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和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其中,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要求大学教育面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大学教育实践过程单一化、专业化的弊端;个人本位价值则从人本思想出发,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理想的实现。但是,在现阶段的大学声乐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却追求着“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即教师把单纯追求学问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分离,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受到的最大阻力。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通识教育恰恰是为了这个目标而生。

在未来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学校应该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自主和全面发展。事实上,学生的自主和全面发展除了满足通识教育的目标外,也体现了社会现实的需求。这是因为,教育是提升社会公民素养,提高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衡量教育质量的一大指标即看教育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否使人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寻找学生的专业优点和擅长的领域,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声乐的感知,让学生真正从兴趣和热情出发,接受声乐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走向“完整的人”,而如今我国声乐教育的问题恰恰在于教育的“不完整”。这种“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声乐教育目标的“不完整”,在现阶段的声乐教育中我们不再是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各种实践需求的人的技能,这种教育目标的改变很容易使我们在教育中流于形式,使人变成学习的机器;二是声乐教育过程的“不完整”,这种不完整主要体现在声乐教育课程内容本身的分化和断裂,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学生在接受了完整的高校声乐教育之后理应经过系统的学习完成自我整体的蜕变,但这点很明显在目前高校声乐教育中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的出现带给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一丝曙光。事实上,通识教育对于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并非给学生提供某些通识的知识养分,而是提供一种理念,通识教育告诉我们,大学声乐教学应该培养“通人”,而非“通才”,即“完整的人”才是大学生学习声乐教学的真正目标。如果不是这个目标,高校的声乐教育仅仅是一个世俗性的、为了分数或文凭而生活的“知识训练营地”,而这恰恰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参考文献:

[1]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吕利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