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教学文化素养研究

时间:2022-05-19 02:59:17

民族声乐教学文化素养研究

摘要: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民族声乐教学肩负着储备和培养音乐人才,向社会输送艺术血液的艰巨任务。纵观民族音乐的发展征程,民族声乐教学中相关文化日臻流失,表演者文化素养日渐下降的问题成为横亘在民族声乐发展面前的桎梏与阻碍,而文化素养的不足也直击了当下民族声乐演唱“千人一面,千人一声”之窠臼,影响了民族声乐的健康长远发展。对民族声乐的表演者而言,仅凭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演唱技巧难以支撑其民族声乐的丰盈内涵,唯有辅之以对作品内在文化的精准把握,秉持高度的民族文化情感,才能更好地演绎和诠释民族声乐作品。基于此,有必要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文化渗透现状予以全面审视,多元化、全方位地提升表演者的文化素养,进而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文化;文化素养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传统艺术殿堂中的瑰丽奇葩,也是当下宝贵的艺术财富。在一批批民族声乐教育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畏艰辛的耕耘下,民族声乐日臻成为系统性、规范性和学术性的艺术学科,成为文化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民族声乐蓬勃发展的当下,“千人一面,千人一声”之窠臼也成为民族声乐走向长远征程中的突兀问题,教学中文化渗透不足,演唱者文化素养欠缺成为束缚民族声乐教育的一大桎梏。新时期,进一步弘扬民族声乐,破解教学弊端的关键就在于对民族声乐内在文化和深刻价值的重新审视,进而全面提升民族声乐艺术表演者的文化素养,促使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厚积沉淀,焕发出全新的文化魅力和生命张力。

一、民族声乐教学中相关文化的渗透之意义

1.打破“西方音乐中心论”,提升“母语音乐”认同感。改革开放在加速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使声乐教育从思维到外化都开始倾向西化。近年来,各界对于民族声乐的认知不断深化,开始致力于对过度西方化的纠正,但收效却甚微。鉴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前的民族声乐教育进行反思,寻找民族声乐教育的本位。因而,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改革首先要打破“欧洲中心论”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倡导和呼吁民族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母语音乐”的认同感,进而让学生接触和感悟到民族音乐的内在魅力。民族文化的注入迎合了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剥离了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论调,注重并强调母语音乐,其对于民族声乐的地位提升和正名有着重要的意义。2.正确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高校是民族声乐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摇篮,是普及和传输音乐教育的具体执行者,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其对民族声乐文化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与态度。鉴于学校这一载体在民族声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就需夯实其作为实施民族音乐教学的阵地位置,发挥其对民族艺术文化的推动作用。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渗透相关民族文化,能够树立学生对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正确认知,帮助学生甄别音乐优劣。当下,高校声乐教育的教材和音乐资料大多择取自西方国家,学生在声乐学习的内容方面也大多以西洋歌剧为主。在此之下,学生对于民族和传统文化的接触与掌握日渐寥寥,对传统音乐内涵也更是鲜有了解。在一些学生的观念中,西洋音乐中的歌剧选段甚至成为了声乐教学的主体,将本土和民族音乐置于薄弱地位。因而,民族声乐教学的引入和渗透打破了学生对西方音乐文化的过度依赖,于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了高度的爱国情感。3.提升审美情趣,优化对民族声乐文化的审美意识。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脉络和根基,也是民族不断前行的原动力。无论是在书本中记载的文化珍宝还是文化遗产,一旦挣脱保护和传统的范畴,文化精髓也将成为空壳。亘古以来,民族音乐文化都是华夏文明的母语文化之一,理应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由于文化底蕴的不足和审美能力的缺失,对母语文化了解和热衷的学生群体不断缩减,从而致使他们在多元文化的洪流中倾向西方文化,审美天平由此倾斜。而将民族文化渗透进民族声乐教学,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支撑与骨骼,通过教学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窥探民族音乐的魅力,进而提升审美情趣。在庞大的民族音乐体系中,许多乐曲得以流传并隽永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内在强烈的民族性,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究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不断沉淀审核和文化素养。声乐教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作为系统性工程,其不止是对教材和课程的修订与优化,对师资力量的充实,更是打破以往有失偏颇的论调,消融当下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隔阂坚冰,重新唤起相对关艺术人才传统音乐和民族文化的认知。

二、民族声乐教学相关文化渗透及文化素质提升之不足

1.民族声乐教师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自身素养和文化素质极为重要,直接关乎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除却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外,教师还需广泛涉猎知识,构建丰盈的人文知识体系。在理论知识方面,教师既要深谙音乐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对中外声乐史、声乐美学等予以熟知掌握;在声乐技能技巧方面,则需明确知晓各个声部的发音情况,立足学生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及时纠正学生在咬字吐字、演唱发音等方面的不足与偏差,以专业性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技能辅导。但就当前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师队伍而言,其在专业方面大多技能过硬,能够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示范,并通过对教学环节的掌控来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和演唱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受制于民族声乐教师在民族文化方面的缺失,其对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往往差强人意。一方面,当前声乐教师在理论水平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不足,欠缺足够的理论运筹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声乐教师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文化的传输渗透不足。2.民族声乐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度不够。当前,民族声乐教育中民族文化缺失的现状日臻引起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民族文化传播深度的不足则是影响其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渗透的一大桎梏。诸如在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教授前,就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促使学生在深化对作品背景和内涵认知的同时,更好地演绎与诠释作品。纵观当前民族声乐教学和演唱现状,为数众多的学生用着较强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演唱技能,也能快速领悟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但不容忽视的是,愈来愈多的演唱者由于对作品内在了解的不足,只能单纯而孔洞地演唱作品,纵有高超的演唱技能和沉稳的舞台掌控力,也难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作品的精神与灵魂,难免使演唱陷入空洞之中。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前民族声乐教学将倚重点至置于乐理知识的传授和演唱技能的提升方面,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了解,学生对于演唱的认知浅显浮于表层,无法理解和深谙作品背后的深远意义,从而在使演唱单薄,情感欠缺的同时,滞后了作品内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这,也暴露了当前民族声乐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淡漠,人为阻断了作品和文化的关系,致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深度明显不足。3.声乐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不够。在当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受制于教师在专业素养和知识内涵方面的差异,其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选择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强,而高校也大多没有强硬的制度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规范。尤其是在传统歌曲的讲授和学习方面,学生大多是根据教师事前布置的任务展开学习,对于传统歌曲和传统文化认知少之甚少。在此之下,学生民俗和传统认知的匮乏也影响了高校在民族声乐教学对优良文化的传播力度,文化浅显的弊端显而易见。譬如,民族声乐教师在选择学生演唱的歌曲时,大多是分为中国歌曲和外国歌曲这两部分。对于外国歌曲,通常是选择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歌曲,但对中国歌曲的选择,学校并无硬性规定,而是交由老师决定。而民族声乐教师在选择时也大多缺乏细致深入和全面系统的考虑,往往基于自身喜好进行教学。这就致使学生在歌曲学习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迟滞和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基于此,高校就应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学生的基础上,对应学歌曲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究,进而制定出详实规范,体系健全的民族歌曲教学体系,并使之制度化,以此作为固化教师教学行为的途径,要求教师选择内涵深刻、寓意深厚的民族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了解和知晓歌曲的背景,进而深入挖掘歌曲背后的民族文化,做到对民族文化广度化、深度化的传承。4.声乐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广度不够。受制于地区的不同,民族文化在高等院校声乐教育的传播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与路径。这其中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全民素质高下等因素影响。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下,国内城市在改革开放的缕缕春风下也实现了发展的飞跃。公众从以往对物质生活满足的追求转向了精神层面的愉悦,由此带动了精神文明的演进。但在西方艺术文明的长期熏陶下,众多高校民族声乐教师在艺术层面也开始追求西方的审美视角,西化特征显著。诸如在对意大利歌曲《阿玛丽莉》的演绎和诠释中,歌曲中轮廓完美的艺术旋律,其所勾画出少女的纯洁与温存,会渐次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将歌曲中的意境与雕像所塑造的立体形式进行对比,进而通过演唱表达出少女对美好纯洁、真挚隽永爱情的追随和守候。毋庸置疑,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教师在教学中对西方文化的过度追求和竭力追随也使得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西方烙印深重,由此造成民族文化的缺位与流失。在文化流动加速和融合的当下,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应秉持民族文化发展的大旗,坚持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并有选择地对西方先进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成果予以吸收解决,以此推动和促进民族声乐和民族文化的同步演进。

三、民族声乐教育渗透相关文化,提升文化素养的策略

1.增加民族声乐教育内容的文化素材。在当前以欧洲音乐文化审美为导向的民族声乐教学中,适度增加本土音乐元素和本土文化课程并非难事。纵观当前高校开设的与民族音乐相关的课程,大多是中国音乐史、民歌、戏曲与说唱、作品分析等理论课程众多部分课程。但从时间跨度而言,这些课程的开设时间短的仅有几周,长的也大多不超过一学期。同时,从对于这些学科的考核形式来看,随堂测试或是短小松懈的论文考核形式显然难以唤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从而致使这些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高校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淡漠不仅削弱了教学效果,也难以发挥和延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使命。从很大程度而言,民族声乐与乡土有着紧密关系,诸如民歌、小调等原生态艺术形式虽与民族声乐如影随形,但在现代都市却鲜有窥见。为此,高校在进行民族声乐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和带领学生走进田野,迈进乡土,让学生深入实践进行调查采风,促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以及趋势有所了解,进而等民族声乐注入更多情感,在个人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更好地演绎作品。2.厘清民族声乐教学的传统审美标准与理念。较之于西方艺术形式,民族声乐艺术在审美方面有着独属于自身的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存在则要求民族声乐教学要正确树立对其特征的认知,进而以此为导向,构建科学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念。首先,要注重“个体主观”的情感表达。民族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对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的讲授外,更需要针对教学曲目展开课堂导入,对曲目的背景、内在含义以及蕴含的情感予以讲述,带领学生共同进入民族声乐的感情世界,以便于在演唱作品时能够更加深刻地诠释情感,传承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其次,要坚持“字正腔圆”的审美取向。为了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灌输民族文化,教师就应要求学生坚持“字正腔圆”的审美取向,遵循汉语发音特征,还原歌词的清晰度,在“先说后唱”的原则下演绎出极富穿透力的作用,进而传递给受众。再次,要尊重歌唱音色的个性选择。民族声乐对于音乐并无刻板要求或固化模板,尊重并发挥每一个个体的音乐个性是民族声乐的一大特征。诸如湖北名歌《龙船调》,浓郁地方语言的引入不仅生动刻画出了艄公摆渡过河的场景,还赋予了作品更强的民族特色,使得作品的感染力更强。总之,民族声乐是滋生并根植于东方土壤所结出的硕果,其明显有别于西方的审美标准。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提升表演者的文化素养,就需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延续基本讲授内容的同时,为学生厘清民族声乐教学的传统审美标准与理念,做到对民族声乐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3.加强民族声乐教学传统技法与文化的关联。对民族音乐而言,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以品类繁多的戏曲为衍生基础,并以戏曲的演唱技法为技术理论源泉。新中国成立之后,声乐工作者在延续传统歌唱体系的基础上,开创了全新的民族唱法理论与技巧。尽管这一唱法从西洋声乐方面获取了若干理论支持,但其精神实质和内在精髓并未脱离民族性这一特征。因而,民族声乐教学在注重理论和技法的同时,更需重视与传统声乐门类的关联,从中汲取有益于民族声乐的部分。而西洋唱法并非与民族唱法绝对分离,二者在很多方面有共通和相连之处。因而,民族声乐教学也应适度汲取西洋音乐的有益部分,引导学生正确甄别中西唱法的差异与优劣,自觉调整声乐学习心态,进而不断加强文化艺术素养。4.强化民族声乐教学的师资培养。教师是民族声乐教学的关键与载体,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的教学成果的好坏。尽管大多数的民族声乐教师理论知识敦实,演唱技能高超,教学经验丰富,但其对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却不尽人意。而这,也直接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演唱者人文素质的提升。为此,高等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师就需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及时深化和拓展作为新时代教师的眼界和视野,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全面对学生进行估量与审视,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下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而高校也应构建长效培训机制,通过交流、讲座、拓展训练等形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促使教师能够适应教学形式和民族声乐发展趋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高校要以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带动民族声乐教学相关文化的渗透,进而实现师生文化素质的共同长进。

四、结语

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民族声乐也伴随发展洪流不断演进,原本单一的音乐形态显然滞后与发展需要,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民族声乐与民族文化的真正契合是未来高等音乐教学必须思考的课题。渗透民族文化,提升文化素养,高等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理应扛起发展大旗,未来,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雯靓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萍.重视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J].音乐研究.2014(2).[2]姜文锋.让中国“民歌”永保质朴风格[J].艺术教育.2012(4).

[3]李众川.歌剧应借鉴戏曲表演实现民族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1).

[4]张晓农.现实情怀与悲剧情结———论中西传统声乐艺术的文化精神[J].音乐研究.2015(4).

[5]詹桥玲.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谈概[J].音乐研究.2015(1).[6]郑宝华.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2012(1).

[7]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兼及近年来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问题检讨[J].音乐研究.2014(4).

[8]赵世兰,郭建民.“近源”与“多元”———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