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声乐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2-02-16 09:31:27

高职声乐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摘要】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文章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教学平台三方面,探讨了高职声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实践课程、尝试舞台化的声乐实践教学模式,以及构建声乐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声乐教学;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因此,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主要立足于高职声乐教育,探讨高职声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第一,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实践课程,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从课程设置来看,高职声乐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课群,多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授课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模式局限性较大。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开放性,导致声乐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职声乐专业学生应具有演唱、教学、组织策划和歌曲创编的能力。为了解决目前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需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拓展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每个教学模块中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并增加教学计划内的实践课时比例;同时要重点开发多种类型的创新实践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在声乐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理论课群选修部分,设置中外歌剧赏析、声乐节目鉴赏与创编、音乐美学等课程,注重学生声乐鉴赏能力与创编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不同,在培养方案的专业技能课群选修部分设置正音、声乐表演舞台训练、重唱、合唱与指挥、数码音乐制作、教育学等课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又兼顾了就业需求。另外,还可以根据地方人文、地理、旅游资源,将民俗文化、地方民歌、戏曲表演等纳入声乐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教育,实现基础教学到综合培养,再到教学研究的良性循环。

第二,建立舞台化的声乐实践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与舞台一体化。声乐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继而上升为理论知识,再去指导实践的一个无限反复的过程。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演唱者经过长期的磨练,才能声情并茂地演出。尝试建立舞台化的声乐实践教学模式,将课堂变成舞台,实现课堂与舞台一体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具体做法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重视场地在教学中的作用。首先,在琴房中安置小舞台或选择综合排练场地作为授课教室;其次,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学中,过度强调声乐演唱技术细节和具体知识点的方式;最后,通过教师舞台化的授课,在注重声乐教学细节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对作品整体性的把握,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综合理解和把握能力。二是重视伴奏在演唱中的作用。以往声乐教学中过于重视声乐作品的旋律,没有充分认识到伴奏与演唱是不可分割的,只有两者融为一体,才能提高表演的效果。因此,在舞台化教学中要加入声乐指导的内容,除了声乐专业教师之外,还应配备一名专业伴奏教师进行艺术指导。三是重视多种类型排练课的作用。除了声乐、钢琴演奏之外,还应增加重唱、男女声小合唱、原生态唱法组合、声乐与舞蹈组合等课程,以丰富演出形式,增强学生在舞台上的试听感受。四是重视演出平台和名家授课的作用。以项目为牵引,组织独唱、重唱、合唱、歌舞、歌剧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类演出平台,聘请名家授课,使学生在排练与演出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水平。五是重视融入声乐舞台情景表演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也可以借助实物烘托现场气氛,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图片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舞台情景,使学生自然地融入舞台表演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构建“三课堂联动”的声乐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声乐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三课堂联动”的第一课堂是指本专业课程内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指创建校内便于学生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包括各类校内音乐会等;第三课堂是指构建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基地等校外平台。声乐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为学生搭建“三课堂联动”平台,通过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的校内基地实践,再拓展到校外基地实习,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统一,以进一步完善与构建声乐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主要通过学校或指导教师自建平台,校外实践平台有政府资助搭建平台、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平台,以及专业赛事平台等。为了提高高职学生声乐实践技能,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平台,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各类活动。具体做法分五方面:一是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课堂授课方式调动学生声乐学习的主动性。聘请专家教授到校讲学,开拓学生视野,通过与大师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舞台表演的欲望。二是鼓励学生积极举办“周末音乐会”“师生音乐会”“班级音乐会”“独唱音乐会”“优秀学生汇报音乐会”“节日音乐会”“毕业音乐会”等形式的活动,活跃第二课堂,开展自主实践。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各项专业赛事,开阔眼界,找出自身演唱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弥补。四是承接企事业单位的各种演出任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实践教学内容。组成重唱小组、合唱团,承担校内外演出与比赛任务,并将演出任务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后开展实践教学,真正实现校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协调统一,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又提高了实践演出能力与水平。五是积极筹建校外声乐表演实习、实训基地,与演艺团体、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单位合作演出,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总之,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技能人才,也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以能力为本位”,这也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声乐教学应紧紧围绕这一定位与核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构建声乐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出更多的声乐人才而努力。

作者:冯秋佳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宏霞.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路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2015(1):89-91.

[2]陆娅妮.声乐舞台表演模式的教学创新与实践——论情景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融入[J].艺术探索,2012(6):99-100.

[3]高波.提高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新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