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与对策4篇

时间:2022-09-06 10:34:17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与对策4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品德教育探讨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识字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层面的熏陶及教育,以便在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技能、修养得到锻炼与发展的同时,真正推动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保障其实现德与智的均衡、协调发展。”以下,笔者将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就小学语文中的德育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在识字学习中渗透德育

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较高比例的学习时间。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抓住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资源,在教会学生汉字读音、汉字书写、汉字记忆等重要技巧的同时,适当对其进行德育的渗透。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可收获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学习“孝”这一汉字时,我将其拆分成了“老”及“子”两个部分,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老”代表的是父母,“子”代表的是孩子,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他们的一切,因此,我们在对待父母时,要切实承担起厚待他们、呵护他们的义务与职责。这样一来,借助“孝”字“老”在上,“子”在下的创造性讲解,学生便很容易实现对“孝”字的轻松理解与深刻记忆。除此之外,更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要理解父母的奉献,要懂得对父母的付出给予感恩,做一个孝顺他们的好子女,从而巧妙实现识字教学与德育的完美结合与渗透。

二、在阅读学习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阅读素材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阅读素材,小学语文所选取的阅读资源除了都有着较高的创作水平之外,通常还都会或多或少地蕴含有作者的一定积极情感或者道德素质倾向。如《蓝色的树叶》一文宣扬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陶罐和铁罐》一文强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更要发现、承认他人的优势与长处”……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阅读学习也不失为对学生巧妙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考虑至此,笔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品质等在内的熏陶及教育,教学反响良好。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时,我除了向学生详细讲解其中的新字词等具体语文知识点之外,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的德育渗透:结束课文讲解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整理关于我国森林植被覆盖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土地沙漠化程度以及植物覆盖与环境保护、土地保护等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便使学生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实际生活中尽量做到爱护土地资源、爱护森林植被资源等意识的形成与树立,从而真正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的教学内涵发挥到最极致。

三、在写作学习中渗透德育

写作是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独特认知与体验,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写作者的个人情感及思维思考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写作教学当做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道德品质等巧妙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以我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为例,我就会非常注重抓住学生现实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随机现象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和思想情感上的渗透教育。如,有次班级内的垃圾桶满了,学生纷纷抱怨,可是我却观察到谁也没有主动将垃圾桶清空并进行整理。我在接下来的语文写作课上,要求学生针对上述现象,尝试写出一篇文笔流畅、主旨明确的文章。这般一来,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蕴含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之中,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作为文章创作的源泉,“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促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生活、积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的文章创作过程还确保他们对上述“纷纷抱怨,却无人主动对垃圾桶进行清理”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探究“为什么”,又该“如何做”,很显然这就为其形成“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建立“无私为集体奉献自身力所能及的力量”的科学意识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总之,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作者:杨德志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治安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2).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探讨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的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互相渗透结合。语文教学仅仅注重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不行的,必须进行品德教育,不仅阐述政治理论,而且“水乳交融”,思想品德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之中,贯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运用之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

1新课伊始激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精彩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像钥匙一样打开学生的心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很容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新课伊始,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感受作者情感,体验文章的意蕴,和作者情感交融,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教学《伟大的出征》,文章叙述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受命出征。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想知道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英雄的出征,一次伟大的出征吗?课件演示:1、“神舟”五号一飞冲天。2、杨利伟在飞船舱中。3、杨利伟走出着陆后的载人舱。配以悦耳的音乐,教师旁白:2003年10月15日,中华民族历史上难忘的一天,“神舟”五号一飞冲天,这一壮举向世人宣告: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宇航国家!这一非同寻常的、伟大的出征必将载入史册!课件的演示,教师的旁白,尤其是杨利伟出舱时人们的欢呼,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哪位学生能不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骄傲、自豪呢?

2分析题目感悟

题目点明中心或论点,以及大致内容,反映作者感受、文章本质,是作者写文章的情感基调和思想目的,是文章的“眼睛”。教学每一篇文章,必须抓住文章题目,巧妙引导审题,让学生从题目开始,逐步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本文的大致轮廓,深入挖掘其中蕴涵,析题中明理,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我终于回来了”》,让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突出“终于”一词,揣测词的内涵,想象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向学生说明:文章讲述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克服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在新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历尽艰险回到了祖国。此时此刻,学生深深被钱学森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所打动,带着一颗无比崇敬的心情学习。因此,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随风潜入了学生的心扉,水到渠成。

3解读文本渗透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的载体是语言文字。所以,解读文本时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必须融为一体,语言文字不能没有思想内容,不存在离开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两者相依为命。

3.1交流资料渗透:作者所处的年代或主人公生活的环境与现代生活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搜集一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从中感受文章的时代特征,感悟人物的高尚情操,自然而然地感染熏陶,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与奋斗目标,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写给异国弟弟的信》叙述一个中国小朋友予以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帮助,体现了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梦想。学生们生活和平年代,没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体验不到战争带来的灾难,想象不到维克多弟弟及难民们忍饥挨饿的生活。因此,布置学生查阅资料,阅读报刊杂志、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一些文字和图片了解战争带来的灾难,让学生们体会到难民们辛酸的生活,渴望援助,渴望和平的生活。一位富有正义、渴望和平的小作者形象淋漓尽致呈现于眼前,不由自主地与小作者产生共鸣,接受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2训练字词渗透:小学语文的大量文质美、思想性强的文章,塑造了各种具体形象,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不同人物的高尚情操。因此,让学生以从课文的字、词、句的训练着手,体会作者是怎样巧妙地遣词造句的。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具体情节,品味作者在遣词造句中蕴含的感情,使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受到感染、教育。《匆匆》是作家朱自清的一篇品文,围绕“匆匆”一词,以精练的文字和语言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不能感知的、无形的时光流逝经过作者的笔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时间再现,学生感受了时光流逝的快,抒发作者对虚度光阴的无奈。必须抓住诸如词句:“匆匆”、“再来”、“再青”、“跨”、“飞”、“如轻烟”、“如薄雾”、“轻车悄悄”、“伶伶俐俐”,等,细细品味,咀嚼推敲,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实现“时间稍纵即逝,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的共鸣,唤醒每一名浑浑噩噩为家长而学的学生。

3.3重复朗读领略:文章涵盖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爱、或恨、或喜、或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反复朗读,不断品味,咀嚼精华,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现与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共鸣,陶冶思想情操,受到感染与教育。《在山的那边》这首诗表达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必须反复朗读品味、感悟。作者以“山”比喻困难,以“爬山”比喻实现理想的艰辛,“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困难不断,表现了作者在实现理想的失望和迷惘。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中理解、感悟,揣摩诗文,受到启迪:理想的实现,必须百折不挠,与时俱进,不怕艰辛,战胜自我,不停地翻过生活中的大“山”。

作者:巴秋实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通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梁凯芬.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王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考试周刊,2013,03:40.

[3]宋建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课外语文,2013,12:141.

[4]李红.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J].成功(教育),2012,05:315.

[5]苏彩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生活教育,2014,02:41-42+75.

第三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探讨

“感恩”,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传统美德,古人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哲理。感恩不仅是人类所具备的优良传统,更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标准。试想,一个人不具备感恩的品质,那么周围的人都会敬而远之。因为不懂得感恩的人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一颗负责任的心。因此,我国的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直是放在重要位置,小学思想品德教材遵循从简到繁,从小学低年级逐渐过渡到高年级的教学方法,每个学龄段都有教材相对应实施相应的思想品德课程,为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感恩教育并不理想,学生对感恩还处于一种普遍漠视的状态,自我意识过于严重、缺乏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自私冷漠等现象比比皆是,具体表现为:一是由于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溺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于自己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的培养和认识,认为家长的付出理所当然,父母稍有不能满足就会有抵触情绪。加上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间接影响到学生,小学生对社会上的事物缺乏辨别能力,不少小学生做了一些伤害同学、伤害家长感情的事情和说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致使家长与学生的关系紧张,影响了小学生正常的健康心理养成。二是现代网络的普及和便捷,家长稍不注意,学生就可以轻易上网浏览网页,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家长的控制。由于小学生缺乏自制能力,导致流连于网路世界不能自拔,与人交往时间的减少,致使学生体会不到人间的温暖和感情,加重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脱离了现实社会。三是家长的功利心理也是导致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切以考上好学校为目的,忽视了学生品德教育的培养,同时对学生错误的言传身教,致使学生放松了对自己品德理念的坚持,慢慢懈怠了感恩教育。

二、加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就是由教师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展开不同方式德育教育的过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感恩教育,可以从思想与行为上改变学生的一言一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感恩教育可以通过引导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以德育人,以情育人,使学生通过审视自己行为,自觉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形成回报社会、感恩社会的行为习惯和准则。其次,感恩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晶。感恩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品质。成功的个人品格教育,多半是后天经过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而成的,感恩教育可以将人的思想净化,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看到的身边的美好事物,体会到成长过程中快乐,在互帮互爱的过程中,感受人生的美好,在帮助同学时结交更多的好朋友伴随人生。最后,感恩教育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道信任的桥梁。学生在感恩教育中更容易体会教师教育自己的所付出的辛劳,更加尊敬教师,使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加和谐,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教师的各种矛盾,整个教育环境随着感恩教育的展开不断改善。

三、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施措施

(一)为学生树立典型的榜样,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也是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主要榜样,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承担教授知识的责任,也要承担育人的重要榜样角色。在教育学生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学习、生活等小事体现感恩道理,通过言传与身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比如将教师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拿出来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从中体会教师的行为准则和思想变化。课文中,那些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让学生体会,榜样在面对困难时的想法,和从最终的行动结果上来看,强调如果当时不这样做,那么造成的后果是怎样的。从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内心想法。

(二)精心选取教材中的感恩情节,加强学生责任心培养

小学德育教材中有许多感人的实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手拉小手》这一节内容,教师的授课方式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对网络多媒体教学加以利用,利用课文当中的多媒体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如将多媒体布置成课文当中的情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模仿情境,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课文,可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快速融入到新的班级中来。体会校园中的爱,学会在困难中求助别人,也要在别人困难时帮助别人的道理,还可以结交更多的小朋友。

(三)从生活中体会别人的困难,感恩家庭和社会

德育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中,注重结合课文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比如可以布置低年级的学生帮助家长刷碗,扫地。帮助父母劳动,用学生的亲身体验,直观感受到家长在照顾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同时,将学生在家中的生活体验通过写感谢信的方式给父母,让学生家长感受到学生的真情,感受学生的思想进步,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结合经验在班级中召开同学思想交流会,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讲出自己对感恩的认识和自己认为非常令人难忘和感动的事情,与同学之间产生共鸣,然后教师加以点评。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接受感恩教育对感恩教育有更高的认识。

四、结束语

总之,感恩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所最能体现人性光辉的一种优秀品德。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现在对学生感恩教育的成果,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庭的努力,让更多学生具备感恩的心,为祖国的将来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通过举办道德人物评选等活动,影响整个到整个社会,让神州大地充满感恩和爱的光辉。

作者:高贵华 单位:枣庄山亭山城街道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作为小学品德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小学生的道德规范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在遵循课程标准、注意提升教师自我品德修养的同时,更应该跟紧时代的需求,跟上形势,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自觉性,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型的人才。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小学;全面发展

小学品德教育作为个人初始社会化的一部分,对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和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是塑造个人价值观、道德意识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更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内化社会道德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就全面发展,形成全面发展的意识,这就体现出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谈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对学生全面的发展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结合课堂实际以及实际生活,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对家长、对学校,更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小学思想教育教学对教师自身素养要求严格,提升学校道德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风气

小学思想教育教学对教师本身的素养要求比较高,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首先自己得做到模范表率作用,这就无形中提升了小学思想教师的素养,教师与教师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这对于学校的道德环境也就形成了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营造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奠定了重要的道德基础。

(二)小学思想教育教学启发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启蒙课程

小学生处于学习知识的最初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一切事物对小学生的诱惑力也是最大的时候,同时也是道德观体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道德指引,逐渐教会小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而思想品德课程在这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适时的引导小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还会通过特别的课堂效果让小学生亲身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着极大的意义。

(三)小学思想教育课程的相关要求影响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形成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家庭教育环境

老师的对学生的要求以及与家长的互动,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家庭的教育氛围。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两个教育环境当属学校和家庭,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起着极大的作用。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孩子道德方面的要求,家庭也会相应地做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的调整,从而与学校教育配合,达到对孩子教育的最好目的。

二、小学教育应该从小就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可见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面发展成为题中之意,为了让孩子从小就跟上时展的步伐,全面发展成为学校和家长都注重的发展方向。然而,一些学校和家长单纯地为了追逐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学生发展的片面性,如身体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滞后性,这就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埋下了无形的隐患。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全面的发展的适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学校应该尽早从这方面做出调整,发展全面发展型的人才。所以,学生应该从小就形成全面发展的自觉性的意识,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从小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上面我们讨论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小学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而小学教育要让学生从小培养起全面发展的意识性,这就需要思想品德课程做最好的辅助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通过其对学生做人做事的引导性,以及道德观的启发,能够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他们逐渐形成对事物以及世界的正确认识,同时跟上时展的步伐,逐渐培养起全面发展的意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通过老师在课堂内以及课堂外对小学生各种道德以及价值观的启发,以及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形势时代的发展,让小学生在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的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全面发展是当今时展的一个题中之意,能够主动培养起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自觉性的意识,让学生为了能够成为全面发展型的人才而努力,当然,这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由于其课程的独特性以及重要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跟紧时展的要求,小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教育部门也应该对小学思想教育教学的教师的应聘有严格要求,学校应该注重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不论是在教学设计方面还是自身素质的提升方面,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跟紧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型的人才而努力。

作者:玄连花 单位:吉林省集安市花甸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社会科学.2012

[2]窦桂梅.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