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提高的实用性

时间:2022-03-06 05:14:47

品德教育提高的实用性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上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一直都存在,有时还十分盛行,这些不良思想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学校也在努力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不是很让思想品德教育者满意,有时还很让思想品德教育者头痛。为什么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不让人满意,有时甚至没有效果?原因在哪?原因就在于要么是教育的方法不当,要么是教育的内容不当,要么是教育的力度不够,要么是没有考虑到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等等。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品德教育者必须认真思考并要想办法解决的一个急迫问题。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子女担负着培养其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等职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子女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父母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在子女的心灵深处打上深刻的烙印,并且成为日后成长过程中模仿的对象。子女在思想品德方面受父母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的思想品德状况往往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如果父母的思想品德高尚,其教育的子女的思想品德往往也是高尚的;如果父母的思想品德低下,其教育的子女的思想品德往往也是低下的。中国有一句古话: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说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上,要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家庭方面也就是青少年的父母必须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父母应该成为子女的品德模范,成为子女学习的好榜样,并且向子女传递健康、正确的思想品德能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父母做好了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今后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不会太费力,效果会更明显。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青少年传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知识的场所,学校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品德塑造的重要职责。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并不需要高深的说教和严厉的批评”。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和教师的言行举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是简单地靠几节思想品德课或开展几个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形成的。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思想品德的传授和感化,更需要全体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之外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和感化。生活之中处处都是课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教师最起码,也是最高的道德要求,青少年不仅要听教师之言,更要观教师之行。如果教师行为失范,教师在课堂上的品德的传授和感化就会失去其本应有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不会有效果,反而会有负面的效果。如果教师言行一致,教师能起模范带头作用,青少年就有了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教师模范榜样的作用,教师就会对青少年起到应有的感化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之外,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思想品德课堂是向青少年传授思想品德的主要阵地,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非常重要,思想品德课堂上所传授的思想品德内容,源于现实生活。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现实生活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两方面内容都要涉及到,这才符合生活实际。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校往往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向青少年传递正能量,这是对的。然而,一些教师认为向青少年讲解现实生活中不好的一面是在向青少年传递负能量,这则是错的。仅向青少年讲解现实生活中好的一面,青少年久而久之便会不再相信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因为教师所讲述的这些内容不符合现实。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所传授的思想品德内容要全面,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都要兼顾到。青少年自己有辨别力,是好是不好自己会分辨,并且通过对比,该在思想品德上怎么做青少年自己会很清楚。思想品德课堂上所传授的思想品德内容的全面性会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加真实。真实会使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更好。

(三)社会方面

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仅需要家庭方面和学校方面的努力,社会方面同样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社会是由无数形形色色的复杂的个体组成的,无数形形色色的复杂的个体聚集在一起便会形成不同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在无形之中对每一个成员都起着感染作用,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我们的社会风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好的社会风气,但不好的社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品德问题的产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理想或是没有效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的熏陶,要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净化社会风气。青少年是社会中的成员,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生活的三个重要地点,社会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靠的是正确的社会舆论,正确的社会舆论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社会舆论压力迫使青少年按照社会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腐败现象以及其他的丑陋现象,这些现象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正面教育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给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造成很大的困惑,对青少年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当青少年看到如此多的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不相符的社会现象时,难免会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产生怀疑,如果青少年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了怀疑,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就需要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大量的腐败现象以及其他的丑陋现象,要敢于面对,不回避,回避只能让青少年对社会舆论产生不信任感。如果青少年产生了不信任感,社会舆论的正面作用就会消失,负面作用就有可能产生,并且会起作用。因此,社会舆论要辩证、全面地去看待这些现象,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既要大力宣传社会上的正面典型,让正面典型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楷模,也要坚决不回避社会上的负面典型,让负面典型成为青少年不能学习的“楷模”。通过对两种楷模的比较,青少年自然会明白社会上的做人的道理,自然会主动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此同时,对青少年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四)网络方面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人们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网络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在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里的内容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影响表现在:网络里蕴涵了大量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网络克服了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单调和枯燥的局限性,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创造了生动活泼的教育新环境。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网络里也蕴涵了大量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不健康的信息严重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因此,国家要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大力整治网络,规范网站的行为,使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创造并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其具有隐蔽性,青少年在网络上的行为是很难监管的。青少年在网络上的行为也是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反映,如何让青少年在网络上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品德?依靠家庭、学校、社会单方面是很难做到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四方面共同的努力。思想品德的教育不仅要在现实社会中进行,在虚拟社会中同样也要进行。所以,在家里,父母要经常关注子女在家的上网情况,并经常对子女进行网络上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在学校,教师不仅要向青少年灌输现实生活中的思想品德,更要向青少年灌输在网络上的思想品德,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的思想品德,还是虚拟世界里的思想品德,都是人的思想品德的组成部分。网站具有赢利性,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引导,只要政府监管和引导到位,就可以阻止青少年不良思想行为的传播,阻止青少年不良思想行为传播也有利于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青少年自己也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是外在的教育,需要青少年自身将这些外在的教育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并转化为自己高尚的品德行为。因此,青少年在自己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自己也要主动。四方面同时起作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起来就会更容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多种多样,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提炼出更多的提高其有效性的方法。

作者:毛伟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