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与人文化教学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12-25 03:00:11

思想品德与人文化教学的关系研究

一、通过语言感染,充满人文精神的关怀

语言可以传递信息,具有感人的力量。教师的语言不但要求标准,还要学会对学生充满温情的鼓励,用语言赏识学生,用尊重与期待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那充满情感的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来熏陶学生。教师的语言要力求做到和谐、亲切,学生听了才会产生愉快的感觉。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放大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例如:在教学“内在美与外在美”时,就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人坐公交车,车上没有空位了,旁边座位上坐着一位身穿红色连衣裙,乌黑的长发瀑布似地披在肩上的漂亮姑娘。在下一个站台的时候,上来了一位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这个妇女就站在她的身边,人多拥挤加上不停的颠簸,那妇女一手紧抓托手,一手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不时碰到那位姑娘。于是就连声说“对不起。”但是那位姑娘一边拍打着衣服一边说“:今天真倒霉。”故事讲到这里,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平铺直叙讲述下去,而是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内在美与外在美。

二、开发人文因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课本中人文素材很多,但毕竟是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教师要学会灵活地处理与运用课本中的材料。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创设与课文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挖掘课本中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人文情境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民主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来感受道德的无形力量,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收获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课时,就引用当时社会上普遍关注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中国骄傲”、“全国道德模范”的人物评选活动等热点问题,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给学生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道德教育课。又如:在教学《家庭保护》一课时,针对新时期家庭教育中,父母打骂子女、家庭暴力、父母干涉子女学习、要求过严等行为请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在此之前,还特意给学生推荐了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文章《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一文的音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聆听,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听完这篇文章后,学生都深有感触,并从中对父母的行为又多了一份理解与认同。同时,也更加热爱父母了。

三、开展社会实践,教学与社会现实相统一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新课改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平等、竞争、参与、积极进取”的意识,实现教学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统一。这对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以及交往的社会适应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开展“环境问题”这一课题调查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考证有关本地区河流治理的历史情况。接着再带领学生走访本地规划部门与环保机构,了解采取哪些具体的整治措施,看看在整治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应该采取何种对策,以及整治后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效益。同时,大家还一起调查了市民对治理河道后的意见以及采取何种保护措施等问题。学生能根据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展开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并形成了一致的共识。最后提出了一些保护环城河面貌的具体措施。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情感,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总之,没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基础,正确的人文思想就没有基础,良好的行为就缺乏价值目标。没有人文化的思想与理念,一个人就很难会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则。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有必要借助传统的思想文化,加强人文教育,大力弘扬人文思想,从而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作者:皮芬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