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品德课的质量

时间:2022-01-04 03:00:57

当代高校品德课的质量

本文作者:谢剑辉工作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为事故发生时的一幕所震惊、恐怖、愤怒……然后直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名法官,如何依照法律做出一个公正的判决;如果你是一个平民,又如何用内心的正义、良知来认识这个案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讨论。选好切入点进行良好的导课,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

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下是笔者在课堂讲授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一)辩论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1],以辩论赛的方式授课是个性张扬的大学生喜爱的一种授课方式,特别是对大一新生而言。一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辩论赛,十分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合理安排辩题。在《绪论》一章中以“大学生成才是以德为主还是以才为主”为辩题;在第三章第三节安排“竞争优于合作还是合作优于竞争”的辩题;在第四章中则展开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辩论。值得注意的是,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缺乏把握主线的能力,容易偏离主题,影响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而对于授课而言,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在辩论赛结束之后的总结发言。以笔者的授课实践来看,教师对辩手的发言进行记录,对他们的方法技巧、思想内容等作出点评。据调查发现,每个学期参与辩论的选手,在整个学期都会对思品课保持很大的兴趣。(二)案例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相应的分析原理,并借助这一原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关键是选择好恰当的案例,目前的案例教学往往是针对一个案件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但如果一个案例的设计过于繁杂,就会花费不少时间,更不用说与同学进行深入的讨论了。结合高职院校思品课内容丰富、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中的“更替法”效果极佳,也就是说对一个简单案例进行推演,再通过改变不同要素从而衍生出一个新案例来达到阐明教学内容的目的。如对“正当防卫”概念进行阐述时,笔者先从正面案例简单阐述正当防卫的内容:甲侵害乙,乙进行反击将甲制服,即正当防卫。然后问大家:如果甲并不欲对乙进行侵害,乙误以为甲想侵害自己,先行打击甲,并给甲造成伤害,何论?再问:若乙主动挑衅,使甲对乙进行侵害,而后乙再将甲杀死,又何论?还可问,乙在受甲侵害一年后对甲进行报复,又当何论?如此,则正当防卫———假想防卫———挑拨防卫———事后防卫,对正当防卫和相关概念的分析阐述便在数个案例的对比讲述中顺利完成。环环相扣,自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三)情景剧在教学中的运用在第五章关于“社会主义公德”的讲述中,笔者播放了一些情景剧,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场合,在该场合中尽可能多地展现关于公德的元素。其优点在于:(1)既是对感性事物的认识又使人们容易接受理性事物,这正是在课堂中引入情景剧的理论依据;(2)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3)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4)教师在其中扮演客串角色,达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5)教师对情景剧的点评、升华。以小组的形式来表演情景剧,可以将情景场合设为公园、火车站、餐厅、马路……由学生商定角色,进行演出,并随机抽选没有参与的同学进行点评。实践证明,该方法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以上方法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储备,否则很难在课堂上完成即兴的教学活动,容易造成冷场等现象,不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要调动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积极性,从课堂上的“要我学”到课外的“我要学”,需要教师在课堂的授课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

德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唯知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容易受到压制,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唯有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