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及对策10篇

时间:2022-10-11 04:04:41

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及对策10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美术教学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因为美术教学担任着传承文化的责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初中美术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在教育者的不断研究与实践之下终于发现,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有效结合在一起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主要对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进行深度研究。

关键词:传统元素;流行元素;初中美术教学

美术艺术中所谓的传统元素就是指中国传统美术艺术中的美术元素,其带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寓意以及信仰等。而流行元素其实就是人们逐渐开始喜欢的美学欣赏元素。

一、把传统的色彩与现代色彩相结合,立意新的寓意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传统的美术创作中,人们都是持一种共同的思想和认知,其主要表现就是把自身感情融入美术创作中,主题思想太过于明显,让人见到这种美术创作就知道创作含义。这种传统的美术元素既可以让美术创作拥有美术价值,也可以让美术信息更加明确,使人能准确理解创作的意义。而如果把传统的创作方法与现代的创作思想相结合,其不仅可以给美术赋予一种新的生命,还可以使美术作品不仅有外表之美,还有内涵之意。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传统创作方法基础上立意新的寓意,从而引导学生推陈出新。譬如,在教学人美版“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导入语,如,为什么在隆重的场合要穿红衣?有什么内涵和寓意吗?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用了哪些红色的标志,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红色所要表达的意义,如,红色象征热情、喜庆、幸福以及革命等等。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书中运用了哪种创作手法,并让学生在原有的元素上创作新的元素,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传统纹样与现代汉字相结合,推陈出新

在传统的美术创作过程中,美术创造者往往将自己的内在思想和道德品质有效融合到美术创作中,待新的美术作品完成,欣赏者就可以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很快知晓创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传达的生活寓意。如今,一些传统的美术元素可以大大提升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效结合在一起,注意用现代思想创新美术作品,给其赋予另一种寓意及内涵,使其美术作品不仅拥有外在美也有内涵美。尤其是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汉字有效结合在一起,定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譬如,在教学手工巧克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另外一个角度上创作美术,教师可以先指引学生在绘画时设计“禾”“和”等寓意国富民强、社会和谐或者是富有中国梦的文字,这里的“禾”“和”有传统元素的体现,也融入了现代元素,让学生在文字的基础上,推出新的文字纹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传统图形与现代图案相融合可丰富内涵

在传统的美术作品中,创作者总是将自身的信仰与心情融入艺术创作中,其主要目的就是将自身感情用美术作品表现出来,进而传递自身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向往,及时地批评世界的丑恶。但由于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在人们信仰的过程中,一些特定的图形便有了一种特殊的信仰,可以传达另外一种内涵。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图形与现代图案有效融合在一起,给这种图形赋予一种新的旨意与内涵,促使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很快意识到这种图形悠久的文化艺术底蕴和创作者所想表达一种特殊情怀,使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而凸显美术的独特魅力。

四、从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出发,实现传统与流行元素的融合

美术学科的自学性非常强,需要学生自主摸索、自我创作。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作为重点,并结合大纲要求,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其主动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文化。辩论会、学生个体创作等方法可以将两者元素有效结合在一起。譬如,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开展辩论会,针对传统与流行元素相互融合的问题分析与探讨,最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说明。综上所述,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在一起,即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效地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在一起,并引导学生跳出条条框框自由发挥、自由创作,以便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传统元素的含义、流行元素的精美,使美术作品不仅有外表之美,也有内涵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作品艺术价值。

作者:何景萍 单位:吉林省长白山池北区第一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方喜军.传统与流行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12):58.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中素描写生训练技巧研究

素描写生是初中生进行绘画活动的基础,是学生提升美术造型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初中美术教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描写生教学逐渐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当前,初中美术教师需要严格遵照课程教学标准,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素描写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文章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素描写生训练技巧进行论述。

一、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素描写生观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素描写生作为学生的美术基础教学,其教学价值众所周知。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秉持全局性掌控、渗透式教学的工作原则,深入开展教学活动,科学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结合系统性的训练。如,教师在教学绘画树的枝干这一内容时,需要在开课前告知学生树干的姿态千奇百怪,并着重强调即使同一棵树,树枝的外形也会存在诸多变化。紧接着,教师需要提问学生:“从班级第二个窗户看外面的一棵树,与从学校入口这一视角看这一棵树,其形状会产生变化吗?”这一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按照各自的学习视角,对树进行了绘画创作。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发现每一位学生观察的视角都有所区别,学生画的树有的枝叶繁茂,有的光秃一片,有的有零星几片叶子,有的枝干弯弯曲曲。在素描写生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素材合理填充至教学活动中,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用几何形式表现有序结构,充分运用归纳法,宏观地观察和认识客观存在。学生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要遵循此法,把握物体的点、线、面,几个物体复杂的组合关系,以及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对画面整体进行掌控和取舍。

二、秉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逐渐提升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

素描写生作为美术作品造型的基础,本身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实际素描写生训练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复杂到简单的训练原则。唯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提升造型能力,在素描写生造型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因此,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需要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不断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及时解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将写生内容与构图进行有效结合,进而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素描写生过程中出现“四不像”的问题。如,美术教师在教学初中美术《静物有声》这一课时,需要在开课时展示四幅各不相同的静物作品,以供学生鉴赏。在鉴赏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感知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教师则需要为学生进行扩展,教授一些静物赏析的技巧。总而言之,初中生在实际素描写生造型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并理解造型对于整个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学习此内容的意义。

三、科学借助中间点法,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初中生在进行素描写生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教师可以寻找中间点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握画面物体之间的比例。如,教师在教学人物头像素描写生时,当学生初步完成头像的轮廓描绘以后,教师可直接要求学生定位人物眼、鼻、嘴的合理位置,同时,教师需要教授学生按此比例进行绘画。此种教学模式符合素描写生创作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人物像绘画会涉及垂直线、水平线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可以此科学定位其结构的平衡。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提高学生素描写生定位的准确性,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其美术素描写生作品的控制能力。

四、强化素描写生教学引导力度,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初中美术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素描写生训练,主要的教学发展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学生在素描写生训练过程中,不仅仅是描摹艺术作品,更是展现自身的艺术创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首先,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时刻注重对色彩与线条的合理搭配;其次,教师需要深入教学素描写生作品的构成含义,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最后,班级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成长环境不同,因此,美术教师需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绘画特色,进而科学引导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美术素描写生能力。结语教师在实际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素描写生训练活动与时代背景进行紧密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认知水平、审美能力等。

作者:罗慧娟 单位:江西赣州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曾令德.初中美术教学中素描训练技巧探微.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11).

[2]汤建飞.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素描训练技巧.文理导航(中旬),2013(8).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结合

在现代社会中,美术教学得到了有效创新,逐渐引进流行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传统纹样与现代汉字的有效结合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传统思想比较倾向于融入作者自身的意思,从而赋予美术作品不同的含义。通过运用现代化思想,实现新美术作品的创作,可以向美术作品赋予良好的寓意,同时能够有效以寓意元素作为基本结合点,促进学生知识概念的创新。例如,在《物品上的花廊》这节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传统的龙凤字样等的含义,通过这种传统的审美乐趣的有效融入,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将传统寓意与现代汉字构造有效结合,从而创造出震惊的美感。例如,在“飞”字图标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借助鸟的振翅飞翔动作,与汉字构造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飘逸与富含寓意的图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传统图形与现代图案的有效结合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比较关注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并注重作者自身思想的传递。这种信仰,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内涵化的图案。学生在对传统图形的深刻理解上,有效结合现代图案,可以实现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图案的内涵美的发掘。例如,在《古代雕塑艺术欣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美术元素,不断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传统色彩与现代造型的有效结合

在传统美术教学创作过程中,画家多会在画作中透露自己的用色思想。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用色理念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对现代造型进行传统用色的创新,从而创造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掌握现代审美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传统用色的合理性与创新性,获得新的造型用色,从而获取良好的设计效果。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结合的策略分析

现代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思维定位应以美术创作规则为立足点

美术创作本身拥有其基本法则,传统与现代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标签”。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应该立足于设计的规则,所谓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其实根本不用纠结,抱有这个疑问其实只是一个定位的错误。真正需要讨论的是合乎规律的或不合乎规律的元素。所谓具备“现代感”的美术创作,必然是依据创作规则所得到的结果,因此古代的元素很多都是与现代美术创作规律相悖的。硬要把这些元素应用到美术创作中去,肯定是难以自洽的,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进行良好的结合定位,立足于美术创作的规则,追求两者的自然统一,促进两者相得益彰。

(二)挖掘传统元素,进行有效改造

传统元素如果不经过改造就难以符合现代设计的规则,而一旦改造必然失去其作为“传统”的某些特征。所以取舍的难点就在于此:既保证传统元素的某些特征可以被察觉,又符合流行元素的应用规则。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试图保留被识别为“传统”的大部分特征,而在美术创作规则的问题上做出妥协。传统元素在现代作品中的运用是在剥离传统中“非现代”的部分后才得以成立的。然而其最终的表现形式依旧是以流行元素的规则为主体,这是根本的原则。而传统元素的地位往往是点缀与象征,或某种在现代手法下审美意识的体现。总之不能直接把它毫无保留地挪入设计中去。如果从视觉元素的“传统”“现代”性出发来总结的话,有关美术创作的现代性原则是确定的,而传统元素的现代化应用是暧昧的,是需要发掘和改造才能被运用到现代美术创作中。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策略,主要可以通过传统纹样与现代汉字、传统图形与现代图案、传统色彩与现代造型有效融合三种不同的途径来实现。

作者:张继福 单位:甘肃陇西县渭阳九年制学校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如何突出乡土文化特色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师不仅要完成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还应该做好当地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承者。乡土文化是一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化形式,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紧密的关系,所以,教师应该利用乡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教师可以在课程的设计方面以乡土文化作为素材,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延续和补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农村中小学美术逐步被重视。美术教学方法一步步改善,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被教师发掘出来。其中,乡土文化与美术教育相结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

一、课前多了解,联系乡土文化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预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我国教育全面实施改革,教学创新在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生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传统预习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新的方法,为教育工作和学生学习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对于初中生来说,预习能力十分重要,预习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如何使学生有效、高质量地完成不同的预习任务,是当下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也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与探索,将预习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并结合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定预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主题自己选定,但一定要强调美术预习要联系乡土文化。过去,我国部分初中美术课程资源较为单一,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地域文化出发,在学校附近寻找与所学知识有关的乡土艺术,把它们与课堂内容结合,让学生自主预习,自己体会真正的美感。

二、课时多引用,一起体味文化想象

开展有趣的课堂教学,以本地自然资源为材料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且与课程相关的乡土美术资源。讲课时,教师可以营造轻松愉悦、适合审美的气氛。如,在展示大量图片的同时,可以设置背景音乐,力求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在自然的世界里想象、遨游,使课程内容转向学生熟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如,教学剪纸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通过展示和讲解,介绍乡土文化的特点,同时也教给学生简单易操作的剪纸方法。而要想加深学生对剪纸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选拔一些剪纸水平比较高、对剪纸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一组,深入为他们指导。这样一来,既传承了乡土文化,又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乡土文化中蕴含的美术素材,让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描述收集美术素材的感受和对素材内容的理解。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课堂评价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够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让教师有法可循,从而将课堂评价实际化。最终,学生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得到了改进,达到了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课后多实践,亲身感受乡土文化

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大自然是伟大的画家,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场面都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一切都可以给学生启发。学生在体会美的同时,可以把这种美记录下来,即把它们当成写生素材。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背起画板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让学生身临其境体味最真实的美,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生不仅可以画画、剪纸,还可以用树叶、花草制作标本,拼成美妙的图画,也可以制作泥人,这些手工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访谈相邻村民,传承乡土文化。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首先就要让他们发现家乡周边的美。如果教师能把家乡周边的美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培养美感。教师可以在学校附近找一些具有审美价值的景物,并从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与补充,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虽然农村美术课堂教学面临一些挑战,把乡村艺术文化与美术教学联系起来也确实不易,但是只要教师不懈努力,将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内容相联系,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让学生借助乡村文化的小圈子进入美术文化的大环境,就可以达到开发身边的美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从地域艺术文化特色出发,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设计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美术实践课程。

作者:李丽 单位:福建仙游县园庄中学

参考文献:

[1]远征.浅析初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创新.美术教育研究,2013(4).

[2]张俊英.浅谈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组织智慧.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1).

第五篇:多媒体与高中美术教学整合

美术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获得灵感去创造美。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高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美术鉴赏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只能通过看课本欣赏这些作品,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很难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展示艺术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美术课堂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鉴赏

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美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大有裨益。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美的内涵通过图片、声音、影像呈现出来。教材内容是有限的,美术的学习仅仅依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互联网中的素材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并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尤其在鉴赏课中,教材上列举的仅仅是一些代表性作品,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很枯燥,无法体会作品的魅力所在。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欣赏更多相关的美术作品,体会更多作品的内涵,最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例如,在欣赏外国绘画作品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外国绘画作品有其鲜明的特点,学生了解外国绘画作品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得来的。所以,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精心整理后,在课堂上播放。教师可以将不同时期的作品,按历史发展顺序展现出来。多媒体技术不仅弥补了教材资源的局限性,还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美的视角无法完全用语言准确地阐述出来的不足。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大多是组织学生看课本,而教材内容是静止的,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将这些静止的作品通过动态的影像资料展现出来,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作品的特点以及创作的背景,让学生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美和内涵。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成效。美术的教学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无法用定理、公式去诠释。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耐心地欣赏国内外艺术作品,慢慢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将作品之美融入课堂氛围中,营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让高中美术课堂更加生动、高效。例如,在讲解“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代的宫殿建筑,笔者在备课时选择了《还珠格格》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观看,观看视频之后,可以请学生概括出我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特征。电视剧中呈现一座座四角攒尖的宫廷建筑,学生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代宫廷建筑的宏伟壮观和富丽堂皇,在时空上拉近了学生与这些场景的距离。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快、更直观地了解宫廷建筑的特点。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许多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美术是一个比较感性的学科,虽然学生通过阅览课本中的图画也能学到知识,但是要想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还需要教师采用更加直观的辅助手段。

三、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负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导致课堂教学比较单一,学生缺乏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能力。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增加课堂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课堂的高效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静态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工艺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了书籍的保护与书皮的制作。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大多数学生都有给书籍包书皮的经历。上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制作书皮的经验。有学生说:“自己非常喜欢漂亮的书皮,每当开学,都会去买很多书皮把课本包起来。”也有学生说:“书皮都是自己去买一些好看的彩纸,然后制作出来的。”教师还可以让这些学生在讲台上示范自己制作书皮的过程。课上,学生都很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制作书皮的方法与技巧,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其他制作书皮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上为自己的同桌制作一个漂亮的书皮。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进行指导,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感性和抽象的,尤其是国内外的绘画历史,学生很难理解画家创作的原因,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图像、声音、画面将美术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高中生平时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教师采用轻松、易懂的教学方式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绘画技巧,身临其境地体会文化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

作者:季明友 单位:江苏省淮州中学

第六篇:高中美术教学现状思考

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特殊学科,它不仅传授艺术知识,培养艺术技艺,而且它更是学生审美与创造才能培养的一个重要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人是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在具体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颇有感受,结合经验,经过思考和总结,我认为就当前高中美术教材、教学上看,主要存在“六个不足”;从教师职业道德出发,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具备“四心”,做到“七个优化”,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课堂效果更佳,学生多方面受益。

一、当前高中美术教学主要存在“六个不足”

(一)高中美术教学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

根据我国现行的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逐步提高美术素养、涵养美感和人文精神,丰富生活情趣,增强对环境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开放艺术观念,做到美术、文化学习两不误。然而,在现行的高中美术课程设立中,仅注重部分的综合性,减少了分科课程。例如,目前在南宁市高中学校全部使用的人教版美术教材,其教材主题或概念超越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了解程度,有的设计,相关知识整合得比较牵强,缺乏内在的自然联系,存在着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的问题。要构建起充分体现综合性、平衡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新课改,确保学生真正学到美术基础知识,提高美术、艺术鉴赏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我现在使用的高中美术教材,主要是人教版,同时我参考了湘版、苏版等,它们版式新颖,且知识涉及面广,但也存在着内容偏繁、偏旧的倾向;部分内容太过随意、简单,针对性不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例如:教材编写的过于简单、粗浅的地方———人教版第三章《抽象艺术》部分,对那些已有一定基础并有艺术发展意向的学生,得不到进一步地学习和提高;部分教材编写的深奥、难度大,对那些缺乏美术基础的学生,又显得太深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学习起来毫无兴趣,提不起精神,学习效果甚微。因此,我们在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进行内容整合,我们希望相关部门积极课改,以适应不断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的需要。

(三)学校对美术教学缺乏长远规划

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仍然是一个主流,与考试(统考)无关的高中美术课,容易被视为“鸡肋”,不能引起学校领导和学生的重视。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宣传工作。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美术教学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高中美术教学内容(校本课程开发)和长远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师资力量,创立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并有计划地逐步加大美术教学硬件设施投入,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四)学生对美术教育认识上有误区

根据本人调查,因为美术课不作考试(统考)科目,加上“应试教育”思想作怪,许多学校把美术课当做“活动课”,尤其是乡镇学校,美术课可上可不上,不重视这门课程,导致许多学生对美术课认识上有误区,常常把美术课当做消磨时间的课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使美术教育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五)美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不足

在当前部分中学中,高中美术教师人数较少,师资不足,教师对学生教育面广,教学任务繁重,主动与学生或学生家长沟通、谈心的机会很少,这样,令学生和家长对美术学习往往产生误解进而影响孩子成才。比如:有的学生因文化课程成绩不佳、学习基础不扎实,考重点大学无希望,所以半路勉强学习美术,成为美术特长生;有的学生本身并不喜欢美术,却被怀着各种“功利心”的家长强迫学习美术;有的学生不思考个人是否具有美术专业学习的主观条件,“病急乱投医”,急于参加各类短期美术培训班,片面追求美术专业技法的学习而不重视文化基础的学习,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以上几种情况,美术教师都应该找机会及时与学生及其家长谈心,使他们正确看待美育与美术学习,少走弯路。

(六)美术教学力量匮乏

在中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美术、学生审美才能的引路人,尤其是高中美术教育,是培养美术院校学生的后备力量,因此高中美术教师显得更为重要。然而,根据本人调查了解,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在师资结构中,尤其是和一线城市相比,在广西南宁区域内,每所中学仅有1—2名美术教师,占全校师资比例较少,而乡镇的普通中学美术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师资良莠不齐,美术教师多数是兼职教师,教学水平普遍不高,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以上存在的“六个不足”,严重影响着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影响了新课改的进程。

二、高中美术教师应具备“四心”

我国教学大纲指明高中美术教学是一门特殊学科,那么,美术教师就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特殊的岗位。我认为美术教师应具有“四心”。

(一)热心

首先就是热心。热心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心从事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热爱自己的职业,切实认真做好美术教学工作。同时对学生保持热心,关爱他们,要有激情,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互动,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使学生人人爱上美术课。

(二)诚心

高中学生的思想已基本成熟,思维敏捷,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基本定型。对待这些学生,我们要以礼相待,以诚相待,讲诚心、诚信,凡自己说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取信于学生,使学生爱戴美术教师,听取教师教诲,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三)耐心

由于部分高中生对美术课认识有误区,学习观念淡薄,甚至有不想上美术课或浮躁的行为表现。作为美术教师就要有耐心,要注重正面开导或引导学生,注入正能量,使学生提高思想意识,丢掉不正确的“思想包袱”,从而对美术课慢慢地产生兴趣,学好美术,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

(四)细心

细心就是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尤其注重班级的“抓两头,促中间”做法。对那些爱好学习美术的学生要给予更多正面引导,注入新能量;对那些美术基础知识较差,甚至产生厌学或反感的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认真对待,寻找机会与其谈心,沟通感情,使他们充分认识学习美术的重要性,认识到美术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丢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跟上队伍步伐。

三、高中美术教学力争做到“七个优化”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除了知道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六个不足”和教师要具备“四心”外,还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新课改,尽量做到“七个优化”。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环境的优化

一所中学,学校领导重不重视美术教育,首先从学校周围环境就可以体现出来。例如:在学校内,有没有美术专版板报展示、美术知识、美术作品展示或美术标志等等;其次,关键是学校是否把美术教育教学列入学校长远规划和规范管理的范畴,并逐步加大美术教学硬件设施投入,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做到教学环境的优化。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高中美术教材的优化,主要是教师积极推行新课改,开发校本课程,并善于灵活的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不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删减,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起来重新诠释教材内容等等,这些举措如能顺利实施,定能使教学内容得到优化,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结构的安排,比如选修的绘画课,过去的高中美术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先讲,学生后面跟着画等方式,所占用的时间偏长,比较枯燥。现在推行新课改后要求,一是教师要将内容分解后教学、示范、练习、辅导同步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纠正,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二是课前回顾点评,课尾当堂总结,以巩固学生记忆;三是课后批改作业与课堂直接批改结合,因为课堂上直接批改有利于面对面纠正、示范,直观形象,且效果比较好。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

高中生作品赏析及绘画教学都要根据高中生性格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授课。例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教师可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利用学生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示范、多对比的直观教学法;利用学生的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教师采取少练、精练等方法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教具的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美术教具也要更新换代。除了笔墨、纸、石膏等常规教具,还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进行教学:电教手段的运用,多用的是幻灯、录像等,它的声画结合完美,形式新颖,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有着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挂图的运用,挂图教学简单、经济、方便,收放自如,既可用事前准备好的图片,也可用现在自制的作品,清楚直观,效果甚佳。

(六)评价方式的优化

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积极的评价机制,以激励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美术课,觉得美术知识是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去我们对待学生作业,评价方式简单呆板,结果是学生对评价提不起兴趣。如今,我们要树立以学生的整体素质为首、与学生并重观念,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全面评价学生作业,以肯定鼓励为主;也可以采取学生互评作业方式,从传统灌输走向师生互动、互评方式,使课堂教学充溢活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七)师生关系的优化

高中阶段学生性格已基本定型,情感也逐步丰富,要上好美术课,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要有计划、有组织,不失良机地与学生交心,沟通感情,正面引导,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融洽彼此感情,这也是取得良好美术教育成果的一个关键。正如教育家郝京华所说:“当把艺术看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才真正地有价值”。我们的美术教育需要以此为目标,努力完成艺术的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见到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更大进步。

作者:韦熙熙

第七篇: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美术教育中传统美术所占比重较大,而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爱好更偏向于外来的带有流行元素的美术作品。因此,为了满足当代美术教学的需求,我们应当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起来,对初中美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一、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形式,是对美的一种感受和表达,因此学习美术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目前全球一体化程度提高,各地文化交流增多,年轻人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初中学生更是年轻人的主力军,所以在文化选择时会倾向于具有流行元素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融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绘画技巧时深入理解美术文化内涵,达到美术教育目的。同时,将流行因素糅合在传统美术教学中,能够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吸引学生进一步去了解中国美术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成长。由于学生更容易受到流行文化的吸引,所以通过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结合,更能拓展学生的创作视野,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激情。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脑快速发展的时期,流行元素正是顺应了初中学生对现代文化的需求,而与流行因素相结合的传统美术课堂,更能深度发掘学生的创作才华,同时也能丰富课堂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荷兰)霍贝玛的《林间小道》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找出该画与现代流行文化的共同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作品进行重点赏析、评价。另外,这种流行文化与传统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是对初中教学模式的丰富与拓展,使美术创新的方式更加多元。例如,在美术课堂上学习中国传统美术时,可以运用水墨画的材料,画出带有现代流行元素的画作,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发掘学生的美术天赋。

二、融合流行元素和传统元素的方法

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不仅仅是二者的简单叠加,而是有其自身的运用方法。首先,每个学校都具有一定特殊性,不能一味地全盘照抄,应该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当地融入流行美术文化元素。对此,我们可以开展美术教学讨论会,师生围绕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案。通过对美术教学的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也有助于美术课堂的发展。例如,《蓝天之美》这节课,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蓝印花布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但是,在科技与经济日益发展的新时期,民族文化大融合,经济也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则带来巨大考验。鉴于此,教师可以将“如何能够将这些文化更好地流传下去”作为讨论的主体,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热情与信心,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以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创作氛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渐入美术学习佳境。另外,将两种不同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传统美术文化,也能让他们接触到更丰富的流行元素,教师应当加以正确引导,给学生传递正面积极的流行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活动作业,指导学生自主结合传统美术与流行美术文化特点,在课堂上展示小组作品,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创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两种美术文化的异同。美术作品的好坏没有标准界限,在结合两种文化元素之后,我们应当以更多面的视角去解读、评价美术作品。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说出自己的直观感受,得到不一样的作品评价。当然,教师也可以指引学生先从中国传统美术角度去分析作品,再从现代流行文化视角出发,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美术文化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投入美术课程的学习当中,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三、从初中美术教学实施案例出发,实现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融合

美术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可以自学,而且自学效果较好。可以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点,同时结合美术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及参与研究和谈论,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例如,作品《和谐》的创作,这一作品主要是一双泥塑鞋。在创作过程中,将鞋的两侧都进行了个性化设计,一侧绘画了代表吉祥的荷花,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将鞋的另一侧绘画上现代品牌“耐克”的运动标志,荷花与耐克标志分别代表了传统与流行的两种元素,在这一作品中充分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让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文化色彩,又注入了现代流行元素,促进了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加深了对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相融合,就形成了新兴的美术文化形式。

四、结语

学习美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艺术修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目标,引导初中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艺术美感。对于流行因素与传统美术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可以学习运用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应当善加运用,从而努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达到更完美的教学效果。

作者:于海霞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港口初级中学

第八篇: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随着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学科教学逐渐提高了对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发展的重视,高中美术所具备的艺术性和实践性也逐步凸现出来,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中,体现出了很多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美术课程的学科优势,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成为了新时期美术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想象力,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高中生思维发育已经接近成人,也具备了相对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为学生的自我创作提供了条件。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组织学生想象画展示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学习《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这一章节时,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求学生都紧闭课本,遵循自己想象的画面,将白居易《琵琶行》中那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形象用自己的表现形式画出来。伴随课件中的背景音乐《琵琶语》,学生从最初的茫然渐渐变得兴奋,都投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十分钟后,陆续有一些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选择最简洁的简笔画,将琵琶女的基本特征用线条勾勒出来;有的学生选择了青少年最喜欢的漫画形式,将琵琶女塑造成了一个唯美的大唐少女漫画形象;有的同学还运用素描写实的手法,将琵琶女画作一个漂亮的美女……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在讲解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之前,特别组织了一次想象画的环节,而教师选择的想象对象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因为相比于其他历史人物,目前还没有太多美术和影视作品对琵琶女进行刻画,这样的选材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学生受到其他作品的影响,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创造力。而且从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各展其能,都运用自己擅长的美术表现手法刻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琵琶女,强化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也为本节课之后要学习的人物造型特点打好了基础。

二、展示手工艺术品,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个轻松、自主的课堂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手工艺术品、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丰富学生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例如在学习《中西神像雕刻》这一章节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西神像雕刻的特点,教师特别准备了几个中西方神像的木雕,让学生传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相比于听取教师对中西方神像雕刻知识的讲解,木雕本身对学生更具吸引力。于是教师在课堂结束后为学生留了个小作业,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按照自己的风格塑造一个神像,并在下节课课堂中进行展示和评比,选出最优秀的艺术品。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将中西方神像的木雕引入到课堂中,丰富了课堂表现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堂讲解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也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观察到中西方神像的特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教学实践来看,木雕的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表现得很积极,而且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之后也都跃跃欲试,创造欲望都被调动起来,教师最后布置的课下作业也为学生的创造提供了平台。

三、开展实践教学课,丰富学生创造素材

实践性强是高中美术学科具备的独特优势,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一优势,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例如在学习了《现代建筑的多样风格》之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了户外写生,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学校的景色进行描绘,并鼓励学生在描绘过程中加入自己对校园的一些畅想,像是在建筑风格上,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应该如何设计更加美观、更加现代化;在道路交通上,学校的道路要怎么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师生的交通需求和审美需求……这样的户外写生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校园的感情,更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任何思想活动都源于生活,学生得以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都是源于对生活中各种生活经验的积累。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将美术课堂从室内搬到了户外,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作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户外环境中放下课业压力和紧张的心情,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的形式还可以锻炼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绘画技巧,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保持思维活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身心修养的课程。高中美术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中自由地表达和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美术课堂才会恢复它应有的色彩,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吴桂芹 单位: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玉贵;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5年第20期.

[2]窦敏;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5年第9期.

第九篇: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渗透

在美术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忽视了情感教学的渗透,使学生用对待任务的方式对待美术学习。然而美术是一门心灵的艺术,忽视了情感渗透的美术教学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

一、引导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事物

在美术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规划,教师会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顺序来学习素描、水彩、泥塑、贴纸等美术知识,他们不接受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觉得自己无法在美术课上学习到想要的知识,于是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应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创作自己想要创作的作品。以一名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素描为例。初中生一般都喜欢看卡通片,他们很喜欢卡通片中看起来很可爱的“三头身”或者“八头身”的卡通人物,也很想学习画卡通画。有一些美术教师认为这些卡通画太夸张,不是美术创作的正确画法,他们认为如果让学生练习画卡通画,只会让学生学习到错误的美术创作技巧,于是不愿意教学生画卡通画,令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非常消极。但是这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看到学生画卡通画以后,非但没有阻止,还鼓励学生积极地学习画卡通画。当学生绘制卡通画时,发现遇到了学习的难题:这些学生发现自己绘制的卡通人物怪怪的,比如比例不对,或者动作不对,总之绘制出来的作品不够生动。这一名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虽然卡通画与普通的素描相比有一些夸张,但是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比如卡通人物的正面脸、侧面脸的比例是应用素描的绘画方法完成的;卡通的人物动作与素描绘画中的人物动作完全一致。因此只有提高素描水平,才能学好卡通画。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以后,开始强化素描训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美术教师要意识到,只有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才愿意积极地学习美术知识。为此,教师要应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展教学活动,然后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掘美术知识。

二、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艺术

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很多美术教师在开展鉴赏教学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不愿意积极地鉴赏世界经典美术作品。但是如果学生的鉴赏能力不强,就不能把经典作品中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美术创作中。那要如何才能让学生愿意鉴赏美术作品呢?此时就应该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应用引导学生鉴赏身边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比如有一名美术教师在开展鉴赏教学时,没有引导学生鉴赏世界经典美术作品,而是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的汉服。很多学生都对汉服很感兴趣,只是他们没有渠道获得专业的知识。教师将汉服欣赏引入鉴赏教学,学生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汉服中包含着大量的美术知识,比如汉服的交领是直线型的,用几何艺术来说,直线代表方和正;汉服的袖为圆开明,圆代表天圆,代表圆融的艺术。在鉴赏汉服的过程中,学生对美术元素中的点、线、面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名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了汉服的剪裁以后,又引导学生观察汉服的颜色搭配,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对颜色的应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鉴赏教学时,要渗透情感教育,结合学生的喜好、生活来开展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美术就在身边,学好美术知识能够优化自己的生活,从而使他们愿意在鉴赏美术作品中积极地学习知识。

三、尊重学生美术创作作品的层次

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创作的作品时,常常以过于客观的态度评价学生的作品,然后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点的缺点。虽然这种评价方法的评估结果会很客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生具有层次的差异性,如果初中美术教师应用统一的评估指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能无法纵向地反映出学生的进步。第二,这种评价方法让学生失去了评价的主体性,使学生觉得自己创作美术作品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不是为了获得成长的喜悦,而是为了达到教师预设的标准。第三,美术的评价角度是多元化的,即使教师应用客观的态度评价学生的作品,评价的结果依然含有较大的主观性,其评估的结果可能无法完全公正。为了克服以上的教学弊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美术创作创评,尽可能地应用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法给予学生评价。比如有一名美术教师在开展了水彩画创作教学以后,让学生在教室中陈列出自己的作品。学生要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下写出自己的创作思路,请求大家多多给予评价。然后所有的学生都作为美术作品的参观者,当他们对某一幅美术作品有感觉时,可以在美术作品下的纸上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像一名真正的艺术创作者,他们的作品正在被众人欣赏、评估,这样学生既获得了学习成就感,又获得了大量其他学生给予的意见,获得了自身的进步。初中美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美术创作,应用评价的艺术鼓励学生做自我评估,并让其他学生也参与到评估中来,这种评估方法能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再次学习美术知识的机会。

四、结语

本次研究说明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渗透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其研究的成果可成为其他美术教师的教学借鉴。

作者:张伟仙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第十篇: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授受式”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教科书要求掌握的知识又大多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至出现了师生一代代更换,唯独教科书上的分析和结论永远不变这样一种怪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成为有艺术头脑,能独立进行艺术思维的人。正是基于对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反思,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自由地学习,是当下美术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师需要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总结一些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那么,如何发挥探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呢?

1通过探究式欣赏,在课堂上促成探究情境的形成

怎样才能让欣赏活动变得有趣,怎样在美术欣赏课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是高中美术教育中必须深思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策略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这样教师不仅可以获得较大的思考操作空间,而且会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时,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艺术特点之后,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毕加索艺术创作历程的有关资料,然后在我的点拨下理解作品的文化情境。学生明白了毕加索为什么会创立立体画派,绘画风格为什么会由写实走向抽象。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全方位把握毕加索的绘画风格。显然,上面的例子是成功的美术课范例,通过探究学习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在探究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高中美术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美随处可见。教学中可以把课题内容和丰富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比如在《春天的畅想》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首先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切身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然后结合春天的各种植物,小组合作说说春天的色彩特点及春天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美感,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感受春天的特点。他们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就能很好地把握春天的特点,创作出富有美感的绘画作品。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的机会,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这种探究学习,学生的视野扩展了、感性认识增强了,作品更有个性和创意了。

3利用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高中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设想:在高中美术课中教师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课垂头丧气。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美术教学变成了一次次老八股式的重复。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而且只能使学生更加厌学。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高中美术课的学习应发挥艺术学科的特点,要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相结合,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并把这种探究欲望转化成持久的兴趣,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乐学。比如在中国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西方油画的绘画工具进行对比,从中国画特有的笔墨纸砚讲起,必要时让学生尝试着用墨在宣纸上画一画,让学生体验感受用水、用墨的特点和韵味,然后再讲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特点,强调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独特表现形式。如此这般的教学设计,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真正的参与

大力改进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高中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讨论、游戏、表演、创作、展示、欣赏、评价……,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广自由创作中去。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完成学习过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进发出令教师意料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高中美术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和教师平等交流的学习环境,始终把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王海虹 单位:山东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