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3-13 03:36:36

浅议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现状

调查表明,新媒体活力四射,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和喜爱,新媒体对大学生形成强烈的立体辐射。1.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63%的信息来自新媒体。通过对58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63%的信息来自新媒体,24%的信息来自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7%的信息来自教师的课堂讲授,还有6%的信息来自向身边的人学习。2.60%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的影响最大。调查表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深远。60%的大学生认为日常生活受QQ、MSN、手机、博客、数字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影响最大,20%的大学生认为日常生活受电视的影响大,16%的大学生认为广播报纸对日常生活影响大,选择其他的大学生只占4%。3.大学生最常接触的媒体61%是新媒体。调查表明,在大学生最常接触的媒体形式的问卷调查中,选择QQ、MSN、手机、博客、网络日志、校内网、数字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占61%,选择电视的占16%,选择广播、报纸的占22%,选择其他的占1%。表明大学生最常接触的媒体是新媒体。4.大学生每周用于上网的时间超过三小时的人数达80%。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每周用于上网的时间超过七小时的人数达46%,上网时间超过三小时以上的人数总计达80%。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新媒体蕴含的巨大能量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政治观点影响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关于新媒体影响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程度的调查表明,48%的大学生认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对党的拥护程度增强或提高”,15%的大学生认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对党的拥护程度减弱或降低”;关于新媒体影响大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的调查表明,74%的大学生认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或提高”,8%的大学生认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对国家的自豪感减弱或降低”;关于新媒体影响大学生对政府的信任感的调查表明,42%的大学生认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对政府的信任感增强或提高”,25%的大学生认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对政府的信任感减弱或降低”。1.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新媒体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政治观的构建。新媒体信息的极大丰富使大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政治,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政治观的构建。目前大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政治所依靠的主要信息渠道是新媒体,而新媒体上信息的极大丰富性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社会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大学生从新媒体中可以看到奥运开幕式的盛况,神九飞天的壮观情景,抗震救灾的英雄画面,从而产生激动的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拥护共产党和政府,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新媒体上的信息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民主自由观念。在新媒体中自由而平等的交流,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加强,从而更加关注作为社会个体所拥有的公民权利和所承担的公民责任。新媒体所提供的这样一种自由而平等的环境使大学生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在新媒体中,大学生更能找到自我,体现自我,张扬个性,使得自我意识不断加强。自我意识的加强就是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关注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公民所拥有的公民权利和所承担的公民义务。新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讨论政治,参与政治。在每年的两会前夕,网站和手机报还推出了“我向总理提建议”的论坛,大学生可以在网上和手机上直接向总理提出自己的建议,激发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尽管这些建议不一定会被采纳,但是这样一种形式使得大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声。大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也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政策的评价和讨论,大到国家大政方针,小到某一个部门的做法,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意见表达。通过新媒体平台,大学生可以参与到国家政策和治理的讨论和交流中,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2.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新媒体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确立错误的政治观。在新媒体中,西方排华势力旨在“西化”“分化”而进行的文化倾销、文化覆盖和侵略对大学生的政治观产生较大的冲击。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西方的价值观、政治理念也夹杂在信息传播中得到输出。西方某些大国,极力向世界特别是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大学生长期接触新媒体,很容易受到西方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新媒体的日益普及,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将淡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政治观产生倾斜,甚至走向另一极端。新媒体有可能动摇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上信息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社会,而另一方面也会让大学生产生困惑,当大学生遇到新媒体上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思想观念时,有时候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或多或少的动摇。有些人在新媒体上大肆宣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比较大,而这些价值观与我们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核心价值观是相违背的。新媒体信息的繁杂与多元会不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传承。

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政治思想,同时也要尽量减少新媒体中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不利方面的影响。1.组建一支适应新媒体时展的大学政工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或者政工干部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因此,组建一支适应新媒体发展的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素质:具有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及维护这一理论的责任感;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新媒体技术知识,能熟练地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依法关停传播内容反动、低俗的新媒体。全面整治新媒体低俗之风,清理新媒体上的违规事件、违规网站,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净化新媒体环境,将手机网站、视频网站会员专区,聊天室、即时通讯群组、视频下载服务等纳入清理整治重点;对新媒体上散布反动、、邪教等有害信息进行监控和排查,对攻击破坏新媒体和计算机病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打击;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音视频网站、新媒体视听节目、手机视听节目、新媒体文学、新媒体游戏以及其他新媒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进行检查,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3.积极搭建优秀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建立优秀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开发超文本结构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电子教材。充分利用新媒体现代电子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大学生视觉、听觉均产生立体感觉,从而提高宣传思想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潜力,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做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这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的德育栏目有利于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增强了有效性。在新媒体上一些鲜活的事例、最新的观点、时政的介绍等等,引导大学生关注政治,关注民生。4.优化整合新媒体和传统校园媒体。目前各高校的传统校园媒体和新媒体结合得不够紧密,如广播、闭路电视、学报等教育内容,形式上相对独立。把传统的校园媒体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植到新媒体,可实现传统校园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和互补,从而拓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来源,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同时,应积极建设以思想、文化、娱乐、体育、学术科技等为基本内容的校园文化,充实新媒体,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以此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增强其自身的抵御能力。5.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新媒体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校内网、博客、QQ群、校园BBS、校内论坛、手机报等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看他们对某些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的留言和帖子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分析他们的政治倾向和政治观点。在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之后,就应该对学生们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对症下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微杜渐,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风波或大的社会政治事件。6.通过新媒体平台互动为大学生答疑解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通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检验和巩固。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之后和教育对象进行互动交流,一方面可以检验一下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新媒体交流,进行更加深入的教育,可以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同时,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可以促进大学生平等观念的加强,也能取得学生们的信任,为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基础。7.加强对大学生新媒体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教育。运用新媒体的道德和法律的教育显得十分的重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既可以让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时候按照道德和法律的规则来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对新媒体信息的鉴别力和抵抗力。也可以在大学生心中建立起规则意识、法律意识,这对于大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开设“新媒体伦理与道德”“新媒体行为规章”“新媒体素质培养与人格塑造”等课程,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运用新媒体道德规范,培养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责任意识、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优良的新媒体道德。增强大学生抵御新媒体中有害信息的侵扰。

本文作者:王玉婷王新山工作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