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课程开设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3-16 03:27:53

公选课课程开设实践与思考

[摘要]艺术素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课程是传播艺术文化的载体。对于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首先是通过艺术类公选课来开展艺术教育。本文分析了地方高职院校开展艺术类的现状,探讨了艺术类公选课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艺术课程;艺术类公选课;艺术教育

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化素质教育,各个高校都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开设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与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而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各个高校都应该重视并加强艺术教育的推广。《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已经指出:“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在法规建设、行政管理、教学活动、教师队伍、设备器材、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学校艺术教育目前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要尽快改变这个状况。”《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还指出“新的形势对教育在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高素质新人方面提出了新的、更加迫切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这里说明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各个高校都集思广益通过各个途径加强艺术教育,而各类型学校情况不同采取的方法自然不同,都根据各个院校或者专业特征做了很多工作,例如人才培养计划的合理开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等的方法,对提高艺术教育水平都有显著效果。各类高校中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受地方财政状况、地方人才需要、地方政策等等诸多因素影响,很多地方高职院校首先采取的就是加强艺术类公选课的课程建设,这个方法对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深化素质教育确实成效显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下面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分析探讨一下在地方高职院校在这个艺术类公选课的开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和取得的成绩。

一、地方高职院校艺术类公选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目前高考考生人数逐年锐减,而自从1998年至今很多高校的招生计划确实逐渐增加状态,虽然现在强调加强推进职业教育,但是考生对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还是偏弱的,所以很多学生都是无奈地选择了职业院校,对于地方高职院校就更为明显,导致学生各方面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积极性。另外一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等都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完善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地方高职院校学制基本都是三年,在校时间短,大都采取“2+1”或者“2.5+0.5”的模式,也就是在校学习时间是2年或者2.5年,后面的1年或者0.5年要到单位实习以及做毕业设计等,根本不能在校学习。还有就是学生对公选课本身重视程度就弱,艺术类公选课就更容易让学生觉得与专业和今后发展无关,不愿意参与。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就不愿意参与,所以这个公选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艺术素养不高,积极性不够加强艺术教育不是阶段性事物,而是一项持久、长期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加强艺术教育除了必要基础设施投入外,还有人才、艺术教育资源建设。地方高职院校有其地域的特殊性,资源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院校的发展首先考虑的是加强专业建设,在其特殊性下,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很难完善,师资引进、培养自然也优先专业教师。这样一来,导致很多地方高职院校的专职的艺术类教师很少甚至是没有。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地方高职院校的教师师资力量的加强工作很受重视,从国家到地方师资培训也有很多,但地方高职院校教师能参加的大都是属于专业技术或信息化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对于大部分地方高职院校教师来说几乎不可能通过外出培训、学习交流来等方式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和艺术教学水平。所以教师提高艺术素养、加强艺术教育的认识程度相对不高,积极性也不够。最终艺术类课程尤其是公共选修课就成了简单地完成学生选课学分的通道而已。长时间累积下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积极性也大大受挫,教师的整体艺术素养很难提高,基本的艺术教育开展都很困难,就更不用说加强和提高了。(三)学校领导不够重视、资金困乏学校领导要总控学校的全局发展的,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在有限的资金和各种实际条件限制下,结合学生发展需要,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地走上岗位、适应社会。会尽量满足学生专业需求,艺术类教育相对专业而言容易被忽视。艺术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相比投入多、产出少,不像专业课程的投入能比较直接的转化为产出,效果明显,更加容易被领导和学生乃至家长接受。很多地方高职院校的资金都很有限,有限的资金尽量用来拓展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上,以缩短学生从理论课堂到工作岗位实战的距离,培养快速适应高位的高技能人才,也就很难用来投入到艺术类公选课上来了。(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学校的监督和激励基本都只针对专业上的各类课程或者老师,尤其是激励机制大都是针对加强专业老师、学生竞赛等。至于艺术类公选课,任课教师上课情况好坏靠教师的职业操守,学生上课出勤情况靠自觉,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对上述地方高职院校艺术类公选课开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取得的一些成绩

(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认识到艺术类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艺术类公选课的开设是加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课程这种载体来传播艺术文化,包括人类社会发展所积淀下来的艺术成果,那些物态化和理念化的东西需要社会有组织、有规划,以更有效的方式来传播社会所认同的文化,于是需要艺术课程。学习艺术是有个人需求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能塑造、完善自我,提高人的修养。而且优秀的艺术成果需要我们学习、传承、发扬。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文件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二)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沙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艺术软硬件设施建设,从2007年建立专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艺术教学实验室,2014年在中心内建设音乐室、书画室、戏曲室、棋茶室、舞蹈房、团体活动室等。很好的完善了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学生活动,不定期请苏州评弹艺术、锡剧艺术、苏州滑稽剧团等进校表演,也会带学生到市大剧院观看艺术表演。积极的办艺术类社团、开展艺术教育方面的竞赛和展览,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艺术氛围,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类公选课的参与度。早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中就提出要求:“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上述课程。其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尽快予以开设。”文件上的课程都是对我国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传统我国优良的经典艺术文化。根据文件要求,各个高校都大力推动艺术类公选课的课程设置建设工作。各个院校根据院校自身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开展工作。大部分院校很快开设了课程,并且为了推动课程建设进程和鼓励学生学习,相关课程都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生的选课分数,几年来效果显著。但是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来说很难立即具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开展教学。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为了丰富学校的艺术类公选课程开设内容,缓解艺术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从2014年开始开设了艺术类网络课程,利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选择优秀的网络资源,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聆听各大名校优秀的专业教师教授的课程,借助平台配备学校的学习助教,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的艺术类课程开设的教育空间,缓解了艺术师资不足的现状。对于信息化社会里的大学生更喜欢利用网络来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学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显示网络通识课学习平台提供的功能满意度97.94%。(三)注重教学质量、加强过程管理。为了加强对艺术类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借助优秀的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习监控和数据分析。登陆平台管理员或者教师可以对院开设的课程进行课程统计、教学统计、学习统计、访问量统计、答疑统计等等,通过这些统计可以清楚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业量、作业批改量、教学进度、答疑量等情况,有清楚的数据表。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各类数据可以监控对这些课程开设情况进行监控分析。院校管理员还可以针对具体课程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学生的学习途径(移动端还是电脑网页)、访问情况、学学习进度、讨论情况、作业完成度都能实时掌握,还可以对学生综合成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这个数据更直观的反映了课程教学情况。就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生情况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督,对教学安排也能更合理,加强了过程管理。(四)评价、监督、激励机制合理有效。为了保证艺术类公选课程的有序良好的开展,加强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和指导,艺术类公选课的学习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制定相关文件,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建立合理动态的评价体系,加强艺术类公选课的师生评价监督,评价老师的同时也要评价学生,鼓励并督促师生共建,以实现艺术类公选课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和多样化,让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样大大提高了艺术类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艺术类公选课的课程建设,加强艺术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长远的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跟上时展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逐渐提高艺术教育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Z].2002.

[2]左边.浅谈高校艺术类课程的价值与其它[M].北京:中外教育研究,2010

[3]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4.

[4]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Z].2006.

作者:付艳梅 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