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析

时间:2022-04-18 09:09:16

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析

一、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背景

相对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整合课程在课程设置及教学上具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整合课程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突出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批判思维、人文素养及学生自我评估、主动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其次,医学整合课程是按“系统、器官”进行的整合,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求各学科之间能环环紧扣,联系紧密,内容能较好地渗透和融合。再次,从国内各个学校开展课程整合改革的情况看,目前整合课程弹性较大,尚未能使用通用教材,很多院校是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编写课程讲义,一些课程改革初期讲义甚至都未完善。另外,在管理方面,整合课程多为跨学院、跨教研室的合作,教学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鉴于整合课程的这些特点,对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即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二、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实践

(一)评价对象

2009年开始在广西医科大学2008—2012级教改班课程中设置的整合课程包括:“医学与社会”、“感觉器官系统”“、神经科学概论”、“人体代谢与疾病”、“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病原生物学概论”、“循环基础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内外科学”、“生殖、性、生长和发育”等10个课程模块。

(二)评价指标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能敏感地反映整合课程教学过程的相关指标所构成的整体。它能准确、全面、有效地反映整合课程教学过程汇总各种明显的和潜在的异常情况[2]。根据整合课程教学特点及要求,我们将整合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教学目标、学生自评确定为一级指标,构建了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主体

1.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合课程教学的主体,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学习,学生对课程有了全面了解,课程对自身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非常具有参考价值。2.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对教学效果有深刻感受,教师的自我评价及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内化、自我提升的关键,教师作为教学效果评价主导的作用不容忽视。3.督导专家为补充。专家评价一般比较客观和专业,有助于对整合课程教学效果作出更准确的评价判断,专家组对课程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效补充,能帮助发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四)评价方法

1.发放评价表。一是根据评价指标,制定整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表,在每学期末,由学生对所上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表的设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具体问题设置分值换算(非常同意=100分,同意=75分,基本同意=50分,不同意=25分),以便比较;二是制定整合课程教学质量教师评价表,由校督导专家对整合课程听课指导。2.召开座谈会。每个学期有针对性地召开整合课程师生座谈反馈会,学生与教师对整合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如何改进和提高整合课程质量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每学期末督导专家以反馈会的形式,将本学期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提供给各模块教师,各整合课程模块教师进行反思和讨论,对学生和督导专家评价较低的项目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3.进行跟踪评价。跟踪评价是对某一门整合课程,在第一年评价完后,进行教学效果跟踪评价,以便及时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对比评价结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整改提高提供信息参考。目前广西医科大学已对“神经科学概论”、“人体代谢与疾病”、“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医学与社会”等四门课程进行了连续三个年级的跟踪评价。

三、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果分析

(一)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成效

1.整合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从近年学生对整合课程教学质量追踪评价结果来看,广西医科大学整合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评价学生满意度逐年提高,见表2。表2整合课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情况其中“,人体代谢与疾病”课程,从2009级评价结果的55.10分,到2010级61.57分,到2011级72.56分,学生评价分数增长明显,满意度提高。2.整合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整合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辨识和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有效沟通、终身学习、国际化视野、利用现代工作等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根据对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结果:独立思考、辨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受到最高的肯定,其中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对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有帮助,超过4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培养了其辨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广西医科大学整合课程基本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影响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课程评价未能完全反映学习效果。根据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追踪评价数据,学生对“整合课程的评价方式合适”这一陈述的认同率不高,评价得分相对较低。以“人体代谢与疾病”这个课程为例。从表3可以看到,在2009、2010、2011级学生非常同意该“课程评价方式合适”的人数比例只有2.04%,3.92%和4.65%,而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学生分别占到34.69%,25.49%和9.28%。另外,在与师生座谈中也了解到,学生希望整合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范围以实际授课内容为主,不必过细等,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成为整合教学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因素。2.整合课程内容的连贯性有待提高。综合2009、2010、2011级三个年级学生对整合课程追踪评价数据,在“课程内容连贯性”这一问题上学生的认可度相对较低,仅次于课程评价方法,见下表。从表4中看到,在主要项目的评价中“课程内容连贯”这个项目在评价结果中相对于其他观测点,分数较低,“人体代谢与疾病”、“神经科学概论”、“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中分别只有64.54、69.24和75.09分。座谈中,学生反映整合课程在内容上学科相互渗透还不够,上课内容有较多重复,不够连贯;在课时安排上,部分课程见习课时安排偏少,不合理,另外整体安排上一些整合课程课时太长,也有些又太短。整合课程的关键是内容的连贯和衔接,如何更好地让整合课程的各部分内容相互渗透、衔接,成为影响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3.教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等方面需要加强。教师教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多持肯定态度,满意度较高。但是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上还存在一定期待:学生对“人体代谢与疾病”、“神经科学概论”“、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医学与社会”四门整合课程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中,教师讲解清楚、教师关心学生、教师鼓励学生发问及教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四个评价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个评价点的平均分相对来说低于其他项目,且在前面教师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上,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培养,被选择的频率不超过20%。可见今后在整合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来抓,以便更好地实现整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四、提高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医学课程整合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未来医学才人培养中整合课程模式将是教学改革重点。应不断探索,促进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充分发挥课程模块的管理职能,增强课程内容的衔接

整合课程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由多个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在沟通协调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发挥教学模块的作用和功能,以便很好解决课程不连贯的问题。一方面在课程负责人的组织领导下,实施课程模块小组的集体备课制度,增强教学组成员的凝聚力和有效沟通,实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组合和连贯。另一方面应定期召开模块会议,及时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整合课程的教学大纲,让各门学科内容有机连贯起来。

(二)开展课程评价体系研究,提高学生学习评价的效度

由于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课程评价基本上还沿用以往的经验。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和整合课程教师应加强沟通交流,探索能较好反映整合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系统。首先教学管理部门通过追踪调查改革班的考试试题及成绩等方式,加强对整合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合理调整和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其次应探索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进行整合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并逐步试行,步步为营。可借鉴国内其他大学的经验,分散成绩来源,整合课程的成绩可包括:平时成绩、科研小组成绩、实验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等,另外在整合课程PBL教学中小组的发言次数等也应计入课程的最终成绩。

(三)实施整合课程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师资是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要重视对整合课程师资的培养。一是加强对课程负责人的师资培训。通过组织课程负责人到国内外整合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的院校进行培训学习,来开拓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教改热情,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使其更好地领导整合课程建设。二是组织整合课程的教学小组成员到国内相关院校考察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三是定期开展整合课程教师的校内培训,邀请相关专家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座面对面指导,或开展整合课程公开课,整合课程教师授课比赛等,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四)编写整合课程的学习资料及教材

课程整合改革的关键是教材的编写,教学效果评价调查表中开放式问题“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上”,不少学生提到了希望能有整合课程教材。目前我们处于课程整合改革的初始探索阶段,在经验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先编写一些整合课程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合课程的所有内容,如:制作整合课程简介,将整合课程的内容框架进行详细阐述,挖掘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等等。通过学习资料的整理,为整合课程教材的编写打下基础,也为整合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保障。

作者:邓玲蒋凤艳贾冰工作单位: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