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09-18 03:27:03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一、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工业

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成立比较晚,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明确;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性不够;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于尽快完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体现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意义

其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工业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未来的设计师,所以该专业的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培养。工作室教学模式由教师牵头,让学生参与实际的设计活动,模拟企业的设计程序,让学生完整地参与每一步的设计实践,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二,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近几年,高职院校非常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工作室作为一种开放的组织形式,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出具有较高教学水准和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其三,有利于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在以往的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性指导,导致学生只是照着教师说的做。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不利于实践课程的开展,也不利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导致教学停留在理论指导的层面,使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工作室教学通过让学生参与比赛、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第二课堂辅助教学。

三、改革目标

其一,初期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作为实践教学的有力补充。初期工作室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参加设计比赛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这种形式能够很好地增进师生感情,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工作室教学的短期目标,也是探索性阶段目标。通过达到初期目标,能够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让实践教学更具有实质性,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其二,完善工作室教学模式,细化工作室方向。根据市场、专业及师资力量细化工作室方向,分成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入相应的工作室进行学习与训练。这个阶段是真正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在这个阶段,高职院校的特色可以获得发展,师资得到合理的分配,学生获得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其三,与设计企业对接,实现工作室教学的最终目标。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与市场的桥梁,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纽带,是校企合作的细化。它很好地提供了学生与设计企业对接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实际设计项目,从而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工作室教学模式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教学实践

一方面,工作室教学模式将设计比赛融入实践教学。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作品质量不高,对设计比赛更是缺乏兴趣。成立工作室后,学生进入工作室学习,教师根据相关设计比赛,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在学校的创新点子大赛中,学生获奖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设计作品的质量,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14级和15级的整体学习氛围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工作室教学模式将毕业设计融入工作室教学。以往毕业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临近毕业时才开始慌乱地设计,导致毕业设计作品创新不足,质量不高,甚至有的学生敷衍了事,对毕业设计很不重视。成立工作室后,学生在工作室学习,指导教师根据当今设计热点和市场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设计主题,要求学生针对自己选择的主题完成市场调研、草图方案设计、建模及模型实物制作等完整的设计过程,每一个过程都由教师跟进进行指导、点评,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应修改的地方等,从而使每位学生都有“兵”可练,有“事”可做。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以前的不愿做、不想做,转变为现在的积极主动地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以前的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转变为现在的计划明确,一步一步地踏实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这样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计能力,减轻了毕业设计的压力。结语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以承接项目、参加设计比赛、完成毕业设计和设计课题等为主要任务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更专业地适应工作岗位,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从而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作者:罗海妹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龙安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例.新西部月刊,2007(4).

[2]李晴.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