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8-15 08:23:43

电气工程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探索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所在。信息化发展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逐渐受到各方重视。努力提高全民信息素养、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促进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而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教育发展事业中则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始终是贯穿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机结合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调研与访谈对黑龙江省高校工学类电气工程专业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情况获初步了解,通过总结、分析、讨论等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形成新颖的教学问题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体验、实践以及反思等过程,加深对信息网络技术与课堂整合的认识与体会,加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合作学习以及独立思考与自我反思的能力,实现信息网络技术合理运用及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在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实践教学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探讨,现将思考和策略总结如下:

1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和学的内容与方法改进

一是加强高校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了解和掌握融入最新信息网络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方法,如“云课堂”、“慕课”、“微课”等。并有效结合需求将这些融入实际教学,创造学生学习的多样性课堂模式[1]。二是改变传统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改换为任务式教学模式。教师分设主任务及其下设子任务,形成相关问题,学生可利用网络技术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所涉问题进行分析和整合,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自主寻找解决途径,逐个完成子任务,以递进的方式最终寻找完成主任务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模式的革新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迎合现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和能力。

2多样学习环境模式的建立,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伴随大量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脑、手机等设备上交流软件和工具的普及,导致学生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走出课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课后与教师、同学和朋友对专业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如微博、QQ、电子邮件、论坛等现代网络工具,发表个人遇到的专业问题、见解、解决办法等,做到扩大交流空间,拓宽知识面,从而增强学生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刺激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产生,提高学习效率。

3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扩大实践教学范围

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是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相互碰撞,是学习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发现、思考、动手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2]。伴随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实践教学应结合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新的模式。虚拟仿真实验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为开展各种虚拟实验、实践课程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利用可摆脱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限制和浪费,教师可自由搭建任意合理的典型实验或实验案例,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拓宽实践教学范围。学生也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自主动手配置、连接、调节实验仪器,激发和刺激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效地将信息网络技术利用到电气工程学科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将教学资源和学习模式有效组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自主思考、动手能力,促进独立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栾广宇 李琳 李爱传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参考文献

[1]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2]吴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路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