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时间:2022-03-22 03:03:04

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近年来,技工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受生源素质、教学内容、教师专业能力、教学硬件条件等限制,造成了课堂教学管理滞后的尴尬局面。这一问题已构成了制约和影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和短板,也是技工院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实现课堂教学由无序到有序,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管理创新。

一、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实用性,实现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基石和第一要素,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管理,缺少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管理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改善课堂教学管理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无为而治,推动课堂教学管理创新。一是降低专业(学科)理论难度,加大专业技能训练的比例,使教学内容与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和知识水平相适应,与学生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需求相适应。进入技工院校就读的学生大多属于中考中被淘汰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差,面对深奥的专业技术理论他们既听不懂,又感到焦虑和茫然,这是课堂上学生出现种种违纪现象,教师带耳麦上课的主要原因。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置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因此,教育者应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依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适当地降低专业(学科)理论难度,加大专业技能训练内容的比例。以车工专业为例:在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基础上,保留《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与车工工艺学紧密相联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融合在车工工艺学之中,这样既可降低车工专业技术理论的难度,又加大了车工技能训练内容,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由此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相适应。二是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优化教学内容。技工院校学生具有抽象思维差,形象思维强的特点,他们面对枯燥的专业技术理论束手无策,毫无兴趣,只有将枯燥专业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才能建立起专业技术理论与技能操作间的必然联系,在实践中应用和消化这些专业技术理论,这是教育者优化教学内容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依据这一特点和基本规律,技工院校要适应“精讲多练”、“学做合一”,“手脑并用”的需要,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必备的理论与专业操作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以此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服务。三是依据“学生为本”、“能力为本”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传统教学内容的短板可概括为两个“忽视”,首先,强调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然后是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忽视关键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的课堂教学,单纯为了学生就业,内容枯燥单一,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技工教育发展的需要。常理道,需要催生动机,需要产生兴趣,需要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时下,课堂教学乱象丛生,原因之一就是部分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者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在确保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加提升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同时,增加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内容,实现由培养单一就业能力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转变,由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向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转变,以此,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为本”、“能力为本”理念零距离接触。

二、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成为营造浓厚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搞好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和手段。所以,教育者应从三个方面,优化教学方法。一是根据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需要,优化教学方法。从宏观层面看,学习目的是学生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活中服务和奉献社会,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动力。从微观层面上看,明确的学习目的可催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可以将精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从而杜绝和减少睡觉、玩手机、说话等课堂乱像,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育者应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例如:在讲授《数控加工技术》绪论部分时,可以采用参观法和访谈法进行教学,在做好参观和访谈准备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到当地大型企业或校内实习工厂参观,集体采访技能大师,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工作环境、就业前景、工资待遇等问题,引导学生热爱数控专业,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是根据诱发学生成就动机的需要,优化教学方法。从心理学角度讲,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学生有了这种动机就能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目前,技工院校课堂教学乱象丛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学生缺少成就动机,所以,教育者应从培养学生成就动机出发,实现传统教学方法向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采取能够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管理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例如:在专业教学中可实施产品教学,诱发学生成就动机。母亲节前夕,烹饪专业教学可以一道菜、一道节日蛋糕为课题,进行产品教学,在对菜品和蛋糕进行点评后,让学生将其作为礼物孝敬给母亲;机械加工专业可以戒指和手镯加工制作为课题,进行产品教学,在对产品进行点评后,将其赠送给母亲(其它专业也可以效仿)。这些产品在教师、学生、母亲(家长)的赞扬和鼓励下,使学生有了满满的获得感,从而促进了成就动机的形成,课堂打闹,睡觉和玩手机现象会逐渐杜绝和减少,实现了课堂纪律由有为而治向无为而治的转变;三是根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优化教学方法。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所以,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下,技工院校课堂纪律难以维护,教学困难,其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所以,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维持课堂纪律,就必须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优化教学方法。例如,对技校生来讲,《机械基础》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但教育者采用趣味教学和直观教学,就能将其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鲜活。例如:在讲授《轮系》一课时,为了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者应以我国古代科学家运用轮系设计指南针和记里鼓车,在指南车上使用了较为复杂的差动轮系技术为史料,才能生动形象地介绍机械技术发展历程,特别要将三国时期诸葛亮把轮系与四杆机构巧妙地结合,而制作出的木牛流马这一事实重点介绍给学生,以加深对轮系概念的理解。在讲授《离合器》一课时,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离合器概念,教育者将机械闹钟的离合器展示给学生,将枯燥理论演化为具体事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选择性注意,使课堂秩序有紧有驰,有静有动,秩序井然。

三、优化评价标准和方式,开发学生潜能,实现学生评价创新

从宏观上讲,学生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的判断。从微观上讲,在课堂教学中,你对学生表现作出褒奖,一个眼神,一句话其本身就是学生评价。这些看似小事,在特定条件下,都会成为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因素,并对其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教育者应深化学生评价改革,优化学生评价标准和方式,以此改善课堂教学管理。一是优化评价标准,多层面和多梯度地发现学生优点。就技工院校学生而言,在坚持“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底线的同时,其评价标准应突出多层面和多梯度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评价标准在学生评价中的激励功能,使学生在不同层面和梯度上都有所发展和进步。对教师而言,这不仅是评价标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为本”、“能力为本”理念,教师只有把握这样的标准和具备这样的理念,才能热爱和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现和捕捉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评价中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由“厌学”向“要学”的转变,从而改善课堂教学管理。二是优化评价方法,采用激励性语言去评价学生。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人的积极性和能力只发挥20%~30%,而在受到充分激励的情况下,人的能力可能发挥到80%~90%。这说明,有效的激励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尤其是技工院校学生,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渴望实现自身价值,如果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家长鼓励,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时不时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用激励性评价,既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可开发学生潜能,又可改善课堂教学管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违反纪律现象会逐渐减少,课堂教学管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作者:尹萍 赵春伍 单位:1.长春市建设技工学校 2.吉林省技工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