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研究

时间:2022-05-22 01:27:13

技工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以技工教育六大工作体系为基础,就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教学管理研究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技工教育;教学管理;职业教育

根据人社部2016年12月出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制定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要求,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技工教育的工作经验,围绕“培养培训、评价使用、竞赛选拔、表彰激励、法规政策和宣传引导”六大工作体系,并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为科学构建教学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一、内部因素研究

内部因素主要指在教学管理中,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其主体组成主要为教师和学生。1.培养培训。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学校层面来说,深入推行将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构建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按照《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掌握《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规范》和《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结合该地区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构建适合学校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各专业在借鉴先进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合理制定课程标准,以便具体实施。(2)选用并开发一体化教材。在仔细研究人社部一体化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性地使用。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及时修订完善,增加适合该地区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注重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教材及辅助教材。(3)建设管理好学习工作站。要全面推行工作站教学模式,一体化课程体系要求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环境,学习工作站建设是重中之重。要按照“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理念,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根据专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具备技能训练,集教学、实训、生产、鉴定于一体化学习工作站。设置学习区、工作区、材料区、产品展示区、企业文化区以及接近企业的加工设备、工卡量具和白板、图书资料查阅柜、计算机网络信息查阅系统等设施,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融为一体。还要使用管理好学习工作站,充分开发工作站的功能,使它有利于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学得好、学得快,上岗顶用;有利于场地空间、设施设备、师资和其他资源的最优化组合。(4)采用分组互动式教学法。“分组互动式”教学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注重以小组为重心的“合作式学习”,注重以教师为导师的“探究式学习”。可以融入翻转课堂、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5)加强“四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加强专业技师(高级技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培养,采取结对帮扶、外出培训、企业实践、技能竞赛、课题研究、引进能工巧匠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师资团队。2.评价使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而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多种因素的结合,在评价教师和学生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组织、教学实施过程、学生行为养成、技能水平考核、师生评价、社会评价等因素进行多元评价,避免唯考试成绩下结论,从而提高师生的积极性。教师评价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可通过确立专业水平、教学效果、课题实施、教学创新等指标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坚定理想和信念。学生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取消单纯的唯分数论,注重行为素质养成,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成长体系。一体化教学中要建立工学一体化质量评价机制。要根据工学一体化教学要求,制订学分制实施方案,将一体化课程分解量化为学分,学生按照学分规定学习,累计学分。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企业、学校、家长各方面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完善综合素质评价。3.竞赛选拔。竞赛对学生竞争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管理中,要公开竞赛选拔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将竞赛选拔由单纯学生选拔,转变为师生同台竞赛选拔,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师资队伍。在竞赛选拔过程中,职业院校已经进行了尝试,每年的职业技能大赛都会设立教师比赛项目,其考核奖励机制与学生相同,实现了师生同台竞赛,对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效果非常显著。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比较有效的模式。竞赛可以分为校内比赛、市级比赛、省级和部级比赛。校内比赛注重学生的覆盖面,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竞赛,督促其学习的积极性;省市级比赛乃至部级比赛,其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针对少数学生进行培养。因此,合理调配教学资源,组织各种竞赛对于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从学校层面来说,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校内竞赛层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初次选拔工作。初次选拔过程中,要尽量让大多数同学参与。笔者认为可采用指导教师选拔、班主任推荐、学生报名三种方式进行,这样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选拔的机会,通过初选工作,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2)培训工作。对于初次选拔学生的培训工作尤为关键,从学校层面来说,尽量避免单纯以大赛内容为训练项目,可以选取所学课程中各课程的典型课题进行竞赛。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而且通过以赛促教,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3)竞赛总结。竞赛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合理的反思与总结是完善竞赛的有利环节。学校可以组织召开竞赛总结表彰大会,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对于先进个人可以进行表彰,从而起到模范带动作用。(4)示范效应。对于部分参加省市级比赛的同学,可以选拔其作为优秀学科代表,积极协助任课教师投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并可以担任教师授课的得力助手,协助班级小组建设,这样对教学质量的提升、班级管理、学习风气的养成效果显著。

二、外部因素研究

外部因素主要指教学单位通过发挥部门或单位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外部因素有教研组或教学系、学校职能科室、教育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等,可以为教学提供平台的一切外在要素的组成。1.表彰激励。建立科学规范的表彰奖励制度,有利于激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才,有助于教师树立职业荣誉感。对于学校而言,表彰奖励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精神层面的奖励在一定程度上也很关键。学校可以推荐技工院校优秀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技工院校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对于优秀学生,可以邀请家长进校园与学生同台进行奖励、优先推荐就业、量身制定培养方案等措施,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氛围。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先进事例介绍、优秀学生论坛等形式,在学生群体中营造“向先进看齐、向榜样看齐”的良好氛围;对部分大赛获奖学生和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其就业、升学方面予以政策倾斜。2.法规政策。针对教学管理而言,重点完善教师职称评聘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合理使用关于技能比赛获奖学生免试入学、入职机制和大赛奖励标准,贯通优秀学生升学、就业途径。推进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技工院校教师职称系列中已经增设了正高级职称,对于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破格聘任职称。对于优秀学生,根据省市的相关政策,可以推荐给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学习或留校任教,也可以推荐参评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3.宣传引导。宣传工作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宣传教师的优秀事迹、先进学生个人或集体不仅是树立榜样,也是引导校园正能量、构建和谐校园的措施。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新闻媒体等,选取本校教师、优秀毕业生作为代表,定期宣传先进事迹,或播放《大国工匠》《中国大能手》等视频,鼓励师生争做大国工匠。

三、体会与感悟

教学管理是学校内涵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良好的教学管理对教学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合理构建管理机制,可以使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减少了教学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基于六大工作体系的教学管理研究,着重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是宏观方面改进,不再局限于教学管理的细节。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助于全面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调配学校资源,为科学合理实施教学管理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田桂琴 单位: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

[2]谈振辉.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J].中国大学教学,2003(2).

[3]马斌.简论张謇、黄炎培、陶行知就业观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6).

[4]金美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