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院校法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时间:2022-03-22 02:48:41

技师院校法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技师类院校一直肩负着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掌握一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缺少真正能从实践动手、具有高技能水平的一线操作人员的瓶颈问题,为我国职业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由于受到学制和社会就业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技师院校的法律教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技师院校系统法律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理念

当今中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正受到高度关注,并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进行系统化构建与谋划。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要求,同时提出了全民守法的理念。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5年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年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意见。由此可见,当下中国对法治教育与国民教育相关性的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态度。由于学制和社会就业压力等多种因素,技师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学生在学校修完专业课程后步入社会,大多成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使技师院校学生践行法治理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减少劳动纠纷、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我们临海相望的日本,二战以后,为了使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曾忽视专业技能以外的法治教育,一度导致较为普遍地出现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绑架、杀人等校内暴力以及网络犯罪现象。在经过一系列极端的管理甚至体罚方法,造成了教育的极端僵化,反而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进行了两次大规模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效果显著。日本学校将“培养适应自由公正社会的法律观点”作为法律教育的根本目标,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学校和学生互动的改革思路。一方面,就行政机构而言,主管教育的文部省和主管法律的法务省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改革任务。文部省于2007年、2014年先后两次对2002年4月实施的《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提倡“期望在学校教育中充实有关司法的学习机会”。法务省先后成立了法务省法律教育研究会、法律教育推进协议会,对学校法治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就社会角色互动而言,法学家、教育家、法律实务人士也群策群力,为日本青少年法律教育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技师院校法律教学现状分析

(一)技师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技师院校的学生可塑性强,活泼好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但是,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较低,甚至没有成绩,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缺,自我约束力较差。学生对于理论课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技师院校法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目前技师院校的法律专业教师较少甚至没有,而仅有的法律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应届毕业生直接进入学校参加工作,因为缺乏相关培训和实践经验,无法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有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竟不知道如何签订自己的劳动合同,还有的连“五险一金”是什么都不清楚。(三)技师院校法律教学方法有待拓宽。目前大多数技师院校的法律教学工作,教学地点仅仅局限于课堂,主要采用的授课方式还是教师为主导的理论传授模式,或辅之以举例方式。在书籍缺乏的年代里,这种传统理论的讲授课方式曾经风光无限,教师通过念讲稿传授知识。但在21世纪计算机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采用单一的“课前知识点提问→新课讲授→穿插案例→教师提问→知识点总结→布置作业”的教学流程,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学生们间隙屡有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发生,课堂气氛平淡,课后学生只是注重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不明显。一堂法律课学习下来,学生就像在走流程一样,根本达不到应用于实践的目的,更无法使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亦无法培养法治意识。

三、探寻技师院校系统法律教学改革出路

由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基于该指导思想,结合目前技师院校法律教学现状,大胆提出技师院校系统法律教学改革方案。(一)技师院校系统法律教学改革方案整体框架。众所周知,法律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不仅是系统工程,还是素质教育,更是规则教育。所以在此打破原有法律教学模式,将技师院校系统法律教学改革方案整体框架构建。(见图1)(二)技师院校系统法律教学改革方案。1.教师重新设计课程体系,采用专题授课法。鉴于技师院校法律教学的系统性,法律专业教师应着力于改变教学思路,充分重视备课环节,改变传统法律教学法中的备课方式,应用系统法律教学方法进行备课。在此,教师必须研读多本教材,形成一个初步的技师院校法律教学体系框架,继而与学生的各个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讨论沟通。比如任课学生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法律专业教师应该首先和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沟通,确定该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与任课教师沟通,将法律教学内容落实到各专业学科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中,尽最大可能挖掘该专业学科的法律教学因素;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辅导员进行讨论,深入了解该专业学生的特点,深入思考一、二、三年级学生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法律教学;认真听取专职律师的教学意见,可以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将法律教学落到实处,方便实践教学。最后构建法律教学专题。(见图2)综上,一年级上学期,主要使技师院校学生掌握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专题。一年级下学期,使学生掌握自己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专题。二年级上学期,使学生掌握行政法、婚姻家庭和继承法、劳动法等专题。二年级下学期,使学生掌握顶岗实习的法律法规、合同法、社会福利等专题。教师采用专题授课法,不拘泥于课本,要将安全教育、廉政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专题教育,与法治教育内容相整合,一体化设计教学方案。保证学生踏入工作实习岗位之时,能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在三年级这一年的技师院校学生实习顶岗期间,可以设置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的法律课程,由法律教师陪同专业教师一起走访在企业见习的学生,满足技师院校的学生运用法律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要求。2.教学场所多样化。技师院校法律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教师要大胆带领学生走出去,教学场所可以是校园,利用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面开展技师院校法律教学工作。3.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打破传统法律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的瓶颈,应用系统法律教学法,分两步走改革学生法律学习方式。第一步,使学生通过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学习方法,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多种法治教育资源、形式予以整合、提升,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在技师院校系统法律教学改革进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技师院校学生实际,引导、支持学生自主制定规则、公约等,逐步培养学生参与群体生活、自主管理、民主协商的能力,养成按规则办事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实践中感受法治力量,培养法治观念。并积极支持学生组建法治兴趣小组、法治实践社团等,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以适当方式研究法治问题、参与法治实践。第二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后,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人生生涯法律手册。4.考评变为双边考评。一方面,将学生的期末考试改为综合考评,以实践考评(以学生自主制作的人生生涯法律手册为主)与笔试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尤其要强调的是,在实践考评环节中,之所以把学生自主制作的人生生涯法律手册作为主要参评因素,是因为该手册并不是由简单的理论摘抄而成,而是教师应用系统法律教学法后,通过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制作的人生生涯法律手册。另一方面,不能仅仅考评学生,必须为教师提供培训考评的机会,每学年都必须保证技师院校的法律专业教师到律师事务所所实习培训一段时间,并由专职律师进行考评。从而使技师院校的法律专业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法治内涵,提升技师院校教师群体的法治意识。

四、结语

技师院校系统法律教学改革的实现仍任重而道远。长久以来,技师院校法律教学缺乏一种系统化的教育方法支撑,无法依据技师院校学生的特点,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技师院校的法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融于实践中,运用系统法律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技师院校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技师院校学生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作者: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