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口语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7-28 05:10:25

高职口语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

摘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个分项赛事。十三年来,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对推动本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展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成果,特别是口语教学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赛促评,以赛促教,有效的赛教结合将有助于推动高职口语教学改革更上新台阶。着重分析了广东省口语大赛第二时期折射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大赛对高职口语教学改革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职业技能;教学改革;以赛促教

高职英语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性”等鲜明特点,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1-2]为深化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单位于2004年联合启动了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并自2011年起将之纳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本赛事经过数年的推进与发展,已成为一项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全国性赛事,并持续推动着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朝着“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方向发展。作为全国赛事的组成部分,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口语大赛也已成功地举办了十三期。大赛不仅每年选派出参加国赛的优秀选手,更是省内职业院校学习、交流口语教改成果的年度盛事。广东省口语大赛分为两个时期:2003~2009年;2010年至今。后一时期的比赛更强调了“职业性”,突出了对参赛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查。口语大赛在推动口语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暴露出日常教学中依然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将针对广东省口语大赛第二时期折射出的问题,探讨大赛对高职口语教学改革的启示意义。

一、口语大赛中暴露的问题

口语大赛的正面效应不言而喻,但大赛同时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须引起重视,以期“对症下药”,更有效地推进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一)知识面狭窄,缺乏思辨能力。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掌握做题技巧来应对课内外的各种考试,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以词汇量为基础,以阅读为主要学习途径。学生对知识采取被动地全盘接纳的态度,他们很少或者几乎不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观点。学习外语往往是一种“习惯”的形成,反复地背诵和练习是提高外语水平的必需途径。[3]然而,养成一定语言习惯的外语学习者却常常陷入另一种困境:遇到论证需要说理的时候,常常感到语塞;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却朦朦胧胧,一片混沌;听讲座需要发问时,却又觉得无话可说。[4]学生在日常的语言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意识地培养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演讲部分和问答部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入讨论,更不用说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二)基本功不够扎实,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多次带队参赛的指导教师,在现场观摩广东省口语大赛公共英语组的比赛时,经常看到出现选手不适应或不理解外籍主考官的提问而无法作答,或答非所问,或内容缺乏针对性等情况。在职场口译环节,也不乏选手欠缺口译训练,无法有效地实施交传。广东省英语口语大赛的话题内容涉及欢迎接送、商务宴请和陪同游览等日常交际活动,同时,也辐射企业介绍、产品介绍和推广、参加会展等宣介活动,更涵盖了合作投资、谈判议价和全球资源配置等较高级的涉外业务。可见,无论是根据话题情境发表演讲,回答相关提问,还是进行职场口译,都要求选手具备过硬的语言功底,同时,还需有良好的商务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三)心理素质欠佳,缺乏交际技巧。近年来,广东省大赛上,学生总体素质不断提高。但在大赛面前仍有一些选手因为缺乏赛场经验、心理素质欠佳而发挥失常,甚至出现导致比赛中断的情况。另外,还有些选手因为缺乏得体的交际技巧而影响了表现。例如,在口译环节,一些选手忽视了口译所强调的互动交流和空间关联,包括直视对方的眼睛,保持微笑,使用点头等适当的肢体语言传递沟通信息。个别选手不注意个人仪态和基本的商务礼仪,不打招呼径直落座,坐姿慵懒,打断考官讲话……没有呈现出应有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口语大赛对口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口语大赛要求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处理真实职场环境下的实际问题。竞赛内容和形式与岗位能力要求高度对接,既有对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又蕴含了对选手与人交流、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和思辨等职业核心能力及相关职业通用能力的多维度评测。[5]因此,高职口语教育不仅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应以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强调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突出“能力为本位”的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的互动结构。[6]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合理的课程再造,适当拓宽授课内容,改变工作哲学,具体结合行业、职场、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切实提高口语教学的有效性。(一)夯实基础,打好语言基本功。口语竞赛对选手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多重挑战,但万变不离其宗,打好语言基本功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也是语言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语音课程,强化听说训练,活跃课堂交际,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能力。(二)以任务为驱动,培养思辨能力。针对竞赛所反映的思辨能力缺失问题,口语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能力。以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这一让学生头疼的话题为例,可以引导学生从Quality入手,再来谈论Control。高品质的产品首先需要高品质的原材料,其次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加工手段,同时,也需要先进的设备来保证制造的过程。而控制的过程就意味着严格的监管,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以及严格按照标准加强质量控制。经过这样一番导引,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厘清思路,逐渐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三)加强实践,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根据口语大赛的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十分重要。口语交际作为一种在具体情境中与人交往的活动,发挥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功能。口语交际的直面性、随机性和灵活性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其社会性更有助于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格。口齿清晰、充满自信、仪态大方、富有情感和擅于聆听,这些都是学生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也是口语教学需要实现的人才培养素质目标。(四)以赛促评,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口语大赛是检验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一扇窗口,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习交流职业英语口语教学经验的良好平台,以赛促评,以赛促教,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高职口语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突破口。结合口语大赛,高职院校口语教学可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与考核设计等方面施行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知识(听说读写译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必要的商务知识、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服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技能素质、社会素质、心理素质)三合一。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再造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精读、口语、视听说课程,同时,为储备选拔口语人才,可设置演讲与口才、商务口译等选修课程,各学期授课安排体现从强化语言基本功逐步过渡到提高商务语言交际能力的原则。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强调“两个并重”——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开发“实用、够用”的口语教材,打造“行业口语精品课程”。在教学模式上,体现“三轮驱动”——强调“人本主义”,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学以致用,课堂课外一体化;任务驱动,以具体任务、项目为导向。在评价与考核设计上,优化形成性考核指标,根据不同行业、专业岗位对口语的需求,侧重弹性化形成性考核,多元化终结性考核。如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实行“以赛代考”,学生在校级以上口语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可折算相应的学分,成绩优异者可考虑免修免考。为鼓励教师的积极性,可将辅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口语大赛的成绩与其年度教学质量评价挂钩。(五)改变传统口语教学工作哲学,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口语大赛不仅是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一次检验,同时,也是对各校职业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一次考评。为加强人才培养过程控制,确保人才输出,语言教师首先要实现传统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技能的传导者,即从教师(teacher)到教练(coach)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英语教师要通过岗位进修和开展各种校企合作,提高自身双师素质。其次,通过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communityoflearning)和实践共同体(communityofpractice),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7-8](六)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服务终身学习需求。任何竞赛都不过是语言学习的促进手段,服务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需求才是语言教师的终级目标。口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现代科技手段、手机APP等自媒体平台、碎片化时间,加强口语自主学习与实践。从而使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努力开发自身潜能,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经过十几载的发展,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日趋成熟,影响也越来越广。该赛项已成为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推动力,促使各院校不断革新口语教学,以适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我们应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发挥口语大赛的反拨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朝霞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EB/OL].(2013-05-13)[2017-02-06].kc.hniu.cn/html/299_201305130606181919.htm.

[3]冯小玮,刘韬.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特点分析[J].高职教育研究,2015(3):41-44.

[4]钟尚离.矛盾交织:语言习惯与思辨缺席[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6):144-146.

[5]康霞.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长效辅导方案探析与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5(1):6-8,12.

[6]田灵兴.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视听说与行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与分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33-35.

[7]董金伟.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14-22.

[8]TusiA.B.M.UnderstandingExpertiseinTeaching:CaseStudiesofSecondLanguage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3.